中医衰老机理的五脏相关性研究

中医衰老机理的五脏相关性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世界人口结构老龄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一个人口老龄化的时代已经来临,因此衰老将成为人类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衰老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发育成熟后,全身各个器官的退行性变化,是诸多生理、病理因素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既是一种病理变化,又是不可避免的生理过程。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别的衰老机制有所不同,这些衰老的个体差异主要是由于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机体五脏功能衰退的时间、程度不同,因此对机体衰老机理与五脏相关关系的研究有待深入。五脏相关学说是由我国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提出的理论学说,是对中医脏象理论研究的继承与创新,邓老认为五脏相关理论充分体现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思维,对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在文献整理的基础上,制作中老年健康状况调查表,通过对广州市中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衰老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中老年人健康状况及五脏衰老的影响因素和机理,在五脏相关学说的指导下,探讨机体衰老的影响因素、机理与五脏的相关关系,为寻求延缓衰老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认真做好衰老的流行病学调查,对指导临床防治老年疾病、引导人们保健防衰及提高人们生存质量等有重要意义。本课题的创新性在于首次将中医衰老机理与五脏相关学说结合,通过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探讨衰老的影响因素、机理及五脏衰老相关关系,针对五脏衰老机理采取相应抗衰措施,这不仅是对中医衰老机理的深入研究,也为抗衰老医学提供一个新的研究思路。本课题的研究方法是对历代中医衰老机理的研究作了简要的梳理,并对现代的衰老机理研究进展进行了整理分析;对五脏相关学说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整理;较完整的对中医抗衰老的研究现状作了整理介绍,提出了衰老防治的具体策略。通过横断面调查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广州市年龄45岁以上的420例中老年人进行了衰老状况调查分析,将受调查人群划分为四个年龄阶段,45~59岁为中年期,60~74岁为老年前期,75~89岁为老年期,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期,其中男146例,女274例,采用自制的调查表,调查中老年人群的一般情况和衰老证候,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文化程度、疾病史等,衰老证候主要是五脏衰老证候,如腰膝酸痛、头晕目眩、视力减退、食欲减退、易感冒、失眠多梦等,并对受调查人群的衰老程度从宏观上进行了组内对照研究。本次调查研究结果提示:随着年龄的增长衰老程度日趋加重,不同性别的衰老程度及进程也有差异,女性衰老的发生早于男性且程度重于男性,衰老的影响因素很多,年龄、性别、饮食习惯、吸烟、喝酒、运动、睡眠习惯、人际关系、家庭关系、疾病等对衰老有影响,而年龄、性别、吸烟、喝酒、睡眠时间、疾病是影响衰老进程和衰老程度的重要因素。根据衰老症状计分所划分的衰老程度发现,中度衰老居多数,共240例,约占57.1%,其次是轻度衰老,共164例,约占39.0%,重度衰老较少,共15例,约占3.6%,而未衰老只有1例;在五脏与衰老的相关性分析中,认为五脏和衰老都有相关性,特别是与肝的相关系数较高为0.867,表明其相关性较强,其次是与肾、心的相关系数,皆为0.817,与脾的相关系数为0.787,与肺的相关系数为0.744,且随着五脏衰老症状积分的增加,衰老程度也不断加重;在五脏之间的相关分析中发现,五脏之间都有较强的相关性,其中肝与心的相关系数最高,为0.713,其次是肝与脾的相关系数是0.625,心与脾的相关系数是0.620,肝与肾的相关系数是0.612,肝与肺的相关系数是0.561,心与肺的相关系数是0.555,肺与脾的相关系数是0.553,肺与肾的相关系数是0.514,肝与心、肝与脾、心与脾、肝与肾的相关系数都大于0.6,表明其相关性较强,因此可认为五脏中肝、肾、心、脾四脏的关系最密切,肝、心、脾三脏的关系最密切。本次研究发现衰老的影响因素及其机理很复杂,因此,延缓衰老也应从多方面着手,在中医“治未病”思想的指导下,针对五脏虚衰是衰老的主要机制,着重调养五脏,补五脏以抗衰,同时采取综合养生保健措施,如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当运动,调摄情志等途径,才能有效阻止衰老的不良影响因素的发生,减少衰老症状,减少老年病、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减轻衰老的程度,从而提高人们的生存质量,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古今文献整理研究
  • 一、中医衰老机理的研究进展
  • (一) 历代研究
  • (二) 现代研究
  • 二、五脏相关学说的研究进展
  • (一) 理论研究
  • (二) 临床研究
  • (三) 实验研究
  • 三、中医抗衰老的研究进展
  • (一) 衰老防治理论的研究
  • (二) 衰老防治方法的研究
  • 四、小结
  • 第二部分 广州市中老年人群衰老状况调查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案
  • (一) 调查对象
  • (二) 纳入标准
  • (三) 排除标准
  • (四) 研究内容
  • (五) 调查方法
  • (六) 统计分析
  • 四、调查结果
  • (一) 一般情况调查
  • (二) 衰老证候调查
  • 五、分析
  • (一) 衰老的影响因素
  • (二) 五脏衰老的征象及机理
  • (三) 五脏与衰老的关系
  • (四) 衰老人群的五脏相关关系
  • 六、小结
  • 第三部分 讨论和展望
  • 一、讨论
  • (一) 五脏衰老机理研究的必要性、重要性及可行性
  • (二) 五脏相关在衰老机理及延缓衰老研究中的作用
  • (三) 中医"治未病"理论在延缓衰老中的意义
  • 二、展望
  • (一) 完善中医衰老证候的研究
  • (二) 五脏相关的现代化研究
  • (三)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延缓衰老
  • (四) 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方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健康状况调查表
  • 附录二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从五脏相关学说探析精癃的病机[J]. 江苏中医药 2017(06)
    • [2].五轮学说与五脏相关学说关系探讨[J]. 新中医 2011(06)
    • [3].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的现代研究概况[J]. 时珍国医国药 2008(07)
    • [4].刘凤斌对“五脏相关学说”的临床实践与发挥[J]. 辽宁中医杂志 2013(09)
    • [5].从五脏相关学说试论阳痿的辨治[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03)
    • [6].“五脏相关学说”对多脏器功能不全诊治的指导价值[J]. 中医药导报 2008(07)
    • [7].“五脏相关学说”对多脏器功能不全诊治的指导价值[J]. 中医文献杂志 2008(04)
    • [8].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的机理浅析[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12)
    • [9].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研究——从五行到五脏相关[J]. 中国工程科学 2008(02)
    • [10].国医大师邓铁涛从五脏相关学说论治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J]. 中医学报 2020(11)
    • [11].五脏相关学说论治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J]. 新中医 2015(01)
    • [12].从脑肠轴研究“脾肾相关”理论的思路探讨[J]. 时珍国医国药 2015(09)
    • [13].从五脏相关学说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核心病机[J]. 新中医 2014(03)
    • [14].五脏致喘病机探析[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1(03)
    • [15].邓铁涛学术思想的传承与发展[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02)
    • [16].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肺相关规律研究[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05)
    • [17].《临证指南医案》之“肝—胃”相关理论探析[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02)
    • [18].论慢性疲劳综合征与五脏相关[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04)
    • [19].邓铁涛临证治咳经验浅析[J]. 江苏中医药 2012(10)
    • [20].从脾肾相关治疗少弱精子症心得[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5(03)
    • [21].从五脏相关学说论治小儿紫癜病[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08)
    • [22].支气管哮喘从五脏相关论治[J]. 辽宁中医杂志 2009(08)
    • [23].从五脏相关学说探析肥胖形成的病理机制[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0(07)
    • [24].基于“五脏相关学说”从肝论治绝经后女性冠心病心绞痛[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80)
    • [25].邓铁涛学术思想在膏方调养中的运用[J]. 河南中医 2014(04)
    • [26].脾肾相关理论及其应用——脾胃学说传承与应用专题系列(7)[J]. 中医杂志 2012(16)
    • [27].试论肠易激综合征与五脏相关[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05)
    • [28].糖尿病从五脏相关论治[J]. 新中医 2009(05)
    • [29].小儿哮喘证治源流考——体质学说与五脏相关学说[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36)
    • [30].邓铁涛教授“五脏相关学说”初探[J]. 光明中医 2010(04)

    标签:;  ;  ;  ;  

    中医衰老机理的五脏相关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