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甲异炔诺酮与兔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受体表达关系的研究

7-甲异炔诺酮与兔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受体表达关系的研究

论文题目: 7-甲异炔诺酮与兔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受体表达关系的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临床兽医学

作者: 崔亚利

导师: 林德贵,赵德明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利维爱,雌激素受体,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文献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增高,妇女绝经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是绝经前的4倍。大量研究表明,雌激素对心血管系统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绝经后体内雌激素水平的降低是导致发病率升高的主要原因。利维爱是目前唯一的一种组织特异性类固醇制剂,是新型的更年期综合征用药,副作用较小,用于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效果及其分子机制尚不完全明确。 兔因为其固有的生理特点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动物具有许多优势。本研究采用高脂饲料,应用去势雌兔制备了绝经期妇女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以结合雌激素倍美力和降脂药新伐他汀做对照,研究了利维爱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60只兔随机分成了6组,分别给予不同的处理。采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了利维爱处理组和其他处理组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的百分比,并进行了病理组织学观察。研究显示:去势高脂饲料组和假手术高脂饲料组动脉粥硬化的斑块面积比为0.75±0.24和0.56±0.27;去势正常饲料组的AS斑块面积比约为0;利维爱处理组(2.5mg/日)的AS斑块面积比为0.10±0.02;倍美力(0.625mg/日)和新伐他汀(20mg/日)组的AS斑块面积比分别为0.51±0.28、0.09±0.08。结果表明,利维爱能够有效的防治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所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与常用的降脂疗法没有显著的差异;雌激素制剂倍美力可以降低AS斑块面积,但是效果不明显。本结果为新药的应用开发提供了参考数据。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ERα在血管及心脏、肝脏、肾脏内的表达进行的研究发现,ERα在血管壁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胞核内丰富表达,在心脏、肝脏和肾脏等实质性器官内没有检测到ERα蛋白质的表达。雌激素类制剂能够提高ERα在平滑肌细胞的表达水平,去势高脂饲料组、假手术高脂饲料组、去势正常饲料组、利维爱处理组、倍美力和新伐他汀组平滑肌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评分分别为26.3±5.1、52.7±11.6、43.44±15.2、87.1±18.2、46.9±11.3、29.5±9.4。结果提示,利维爱能够促进ERα在血管壁的表达;高脂饲料没有降低有卵巢兔血管壁ERα的表达;新伐他汀可以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对血管壁ERα的表达没有影响。 为了研究利维爱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部分机理,采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对与AS发生密切相关的ERa和LDLR mRNA在心脏和肝脏内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根据实验设计和目的,选用了管家基因β-actin为校准基因的相对定量方法。结果表明,利维爱能够显著上调心脏和肝脏内的ERα mRNA的表达,新伐他汀对心脏和肝脏内ERα mRNA的表达没有影响,倍美力也使ERα mRNA的表达水平升高,效果低于利维爱。对LDLR mRNA在心脏和肝脏内的表达分析表明,利维爱和倍美力均使该基因表达上调,新伐他汀对LDLR mRNA的表达没有显著影响。利维爱通过上调ERα mRNA的表达,进而影响到LDLR mRNA的表达,来发挥抗AS发展的作用;不同的雌激素类制剂对机体的作用机制不同;新伐他汀的调脂代谢功能对LDLR mRNA的表达影响较小。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激素替代疗法

1 更年期综合征

2 激素替代疗法

第二节 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现状

1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形态学变化

2 流行病学和危险因素

3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理

4 雌激素及其受体与动脉粥样硬化

5 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的发展

第三节 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1 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发展

2 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原理

3 定量方法

4 实时荧光定量PCR的特点

5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应用

前言

第二章 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建立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药品与试剂

1.3 主要仪器设备

1.4 主要溶液的配制

1.5 实验方法

2 结果

3 分析与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雌激素受体α在AS兔组织内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引言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分析与讨论

4 小结

第四章 AS相关基因在兔组织内表达的定量研究

引言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第二节 雌激素受体α在动脉粥样硬化兔组织中的表达

1 结果

2 分析与讨论

第三节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在动脉粥样硬化兔组织中的表达

引言

1 结果与分析

2 讨论

第四节 总结与讨论

1 总结

2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创新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

发布时间: 2005-07-18

相关论文

  • [1].补肾宁心方合并DHEA对去势雌兔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作用[D]. 郝群.复旦大学2004
  • [2].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像学研究[D]. 王家祥.第二军医大学2004
  • [3].“逆灸”对大鼠更年期衰变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 解秸萍.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
  • [4].硒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及前列腺癌小鼠荷瘤模型的建立[D]. 王雷.中国农业大学2005
  • [5].加味左归饮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临床疗效与机理研究[D]. 郑雨.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
  • [6].人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及培养平滑肌细胞中组织因子表达的探讨[D]. 周虹.天津医科大学2005
  • [7].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斑块处血流动力学及趋化因子含量的动态变化[D]. 聂永梅.四川大学2005
  • [8].电针对高脂血症大鼠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表达及动脉硬化的研究[D]. 齐凤军.湖北中医学院2006
  • [9].VCAM-1、ICAM-1和PAI-1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表达以及阿托伐他汀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D]. 秦玲.吉林大学2006
  • [10].降脂宁调节胆固醇代谢及抗动脉粥样硬化效应机制的研究[D]. 李晋生.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

标签:;  ;  ;  ;  

7-甲异炔诺酮与兔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受体表达关系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