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科技人力资源流动机理研究

区域科技人力资源流动机理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科技人力资源已成为从事科学研究、经济建设的核心力量,其就业状况与区域流动情况亦备受关注。掌握该类人力资源的流动特点和规律对于制订人才政策、科技政策,提高社会创新能力意义重大。文章通过文献阅读和先期调查提出了研究的问题,在对与区域科技人力资源流动有关的社会系统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以科技人力资源个体流动决策为研究起点,进而研究了该类人力资源群体的形成及其演变。并分别构建了概念化的个体决策模型和群体演化过程。然后以科研项目为依托,对我国西部科技人力资源流动问题进行了统计分析,获得了影响该地区科技人力资源流动的主要因素。较为深入的研究了科技人力资源流动的起点─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并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本文以区域科技人力资源流动为话题,明确提出微观决策与宏观社会效应的关系是该问题的本质,并较为完整的提出了从“个体决策─群体形成演化─宏观影响”这一分析框架。该框架对于众多社会问题的研究均有借鉴价值。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课题的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1.3 本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目的及主要内容
  • 1.4.1 研究的目的
  • 1.4.2 研究的内容
  • 1.5 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的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科技人力资源概况
  • 2.1 科技人力资源的基本概念
  • 2.1.1 科技人力资源研究问题的提出
  • 2.1.2 科技人力资源的定义
  • 2.1.3 科技人力资源的特点
  • 2.2 科技人力资源流动的概念
  • 2.2.1 科技人力资源流动及其分类
  • 2.2.2 我国科技人力资源区域流动的概念
  • 2.3 对科技人力资源流动问题的思考
  • 3 科技人力资源的个体选择的微观动机与行为表现
  • 3.1 个体选择
  • 3.1.1 个体选择的定义
  • 3.1.2 个体态度描述
  • 3.1.3 个体态度的形成机理
  • 3.1.4 影响态度的因素
  • 3.1.5 态度的引导和制约
  • 3.2 科技人力资源个体流动决策模型
  • 3.2.1 科技人力资源的宏观流动
  • 3.2.2 科技人力资源的微观流动
  • 3.2.3 科技人力资源的个人流动
  • 3.3 科技人力资源个体的流动决策模式
  • 3.3.1 科技人力资源的流动模式
  • 3.3.2 科技人力资源个体流动的决策模式
  • 4 科技人力资源群体形成的社会效应
  • 4.1 区域科技人力资源的系统分析
  • 4.1.1 区域科技人力资源系统的内涵
  • 4.1.2 区域科技人力资源系统
  • 4.2 群体概念及其形成过程
  • 4.2.1 群体的概念
  • 4.2.2 群体的形成及其演变
  • 5 实证研究
  • 5.1 实证研究一:西部科技人力资源流动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5.1.1 背景项目简介
  • 5.1.2 采用问卷统计分析:影响科技人力资源流动的因素
  • 5.1.3 采用计量经济分析:影响科技人力资源流动的因素分析
  • 5.1.4 西部地区科技人力资源合理流动的建议
  • 5.2 实证研究二:科技人力资源的起点—洞悉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
  • 5.2.1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表现
  • 5.2.2 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 5.2.3 毕业生就业问题调查分析
  • 5.2.4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政策建议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后续研究展望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科研及发表的论文情况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青年跑步热背后的个体化需求[J]. 记者观察 2017(07)
    • [2].公益众酬项目中个人动机对支持意愿的影响研究[J]. 工业工程与管理 2017(06)
    • [3].美国高校学术职业国际化的困境与对策[J]. 大学教育科学 2016(02)
    • [4].心理被动的人如何慢慢变得主动?[J]. 新教育 2017(36)
    • [5].抬杠会[J]. 当代工人(C版) 2014(02)
    • [6].大学生新媒体创业影响因素分析[J]. 营销界 2020(44)
    • [7].基于个人动机的组织激励分析[J]. 市场周刊 2019(02)
    • [8].从山林到人间[J]. 中关村 2012(04)
    • [9].大学生创业动机与心理资本的关系[J]. 心理研究 2014(06)
    • [10].组织氛围感知与个人动机对科研团队社会堕化行为的影响分析[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 [11].基于学生特点和个体动机的独立学院教育国际化推进路径探索[J].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06)
    • [12].自组织集体行动的个人动机、意义建构与整合机制——以草根志愿组织为例[J]. 兰州学刊 2010(07)
    • [13].基于心理学视角,对激励系统中个人动机模型的研究[J]. 商 2015(28)
    • [14].彻底宽恕疗法的理念与操作[J]. 大众心理学 2016(09)
    • [15].识破隐性购买动机[J]. 商界(评论) 2011(07)
    • [16].基于管理层个人动机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13)
    • [17].科研团队社会资本、个体动机对个体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基于多层线性模型的跨层次分析[J]. 技术经济 2016(01)
    • [18].创客个人动机与外部环境影响关系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18)
    • [19].创客个人动机与外部环境影响关系研究[J]. 科技创业月刊 2017(02)
    • [20].也谈学习型党组织建设[J]. 山西政报 2013(S1)
    • [21].民富之途[J]. 新华航空 2011(04)
    • [22].基于Malone内在动机理论的教育游戏设计策略研究[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2)
    • [23].大学生拖延症共性因子特征分析[J]. 教育观察 2020(21)
    • [24].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国内外学者创业动机研究[J]. 管理学报 2011(08)
    • [25].即时通讯软件的线上群组中用户参与行为及动机研究[J]. 人类工效学 2019(04)
    • [26].基于学生需要的激励方法[J]. 教育教学论坛 2010(08)
    • [27].个人动机在知沟产生过程中的作用[J]. 青年记者 2008(35)
    • [28].外语学习者个人动机变化研究[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5)
    • [29].浅析影响贫困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及应对策略[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13)

    标签:;  ;  ;  ;  ;  

    区域科技人力资源流动机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