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噬细胞在围着床期小鼠子宫中的变化及作用

巨噬细胞在围着床期小鼠子宫中的变化及作用

论文摘要

[研究背景]围着床期子宫内膜局部发生复杂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形成特殊的免疫微环境,在防止病原体感染的同时,调节子宫内膜的容受性,使之与胚胎发育同步,以利于胚胎着床及发育。虽然母胎间免疫耐受的形成机理至今还尚未研究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免疫细胞在母胎免疫耐受建立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巨噬细胞作为体内的一种重要免疫细胞,广泛参与各种免疫应答、免疫效应和免疫调节,对维持正常妊娠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De等报道在动情周期和妊娠不同时期,子宫Mφ的数量发生了明显变化。以往研究表明子宫内大部分Mφ汇集于内膜表面,主要分布在螺旋动脉和腺体周围,而这些部位正是胚胎着床和蜕膜形成的始发点,而在非着床区域Mφ占内膜淋巴细胞的比例明显降低,推测子宫Mφ在围着床期间子宫内膜上时间-空间分布的特异性和胚胎着床点的富集状态可能与内膜蜕膜化密切相关,即Mφ不仅参与免疫调节,而且对蜕膜血管生成有调控作用。F4/80是小鼠成熟巨噬细胞表达的特异性抗原,定位于巨噬细胞的胞膜和胞质;而一氧化氮(NO)作为一种重要的信使分子和活性物质,对调节血管新生和发育有重要作用,Mφ是体内NO重要的合成、储存与释放来源。一氧化氮合成酶(nitric oxide synthase, NOS)作为NO合成的唯一限速酶,目前关于NO的研究多集中于NOS。NOS分离为3种独立的基因,分别命名为神经型NOS(nerval NOS, nNOS)、诱导型NOS (nducible NOS,iNOS)和内皮型NOS(endothelium NOS,eNOS).其中诱导型NOS也称为巨噬细胞型,仅在细胞因子及细菌脂多糖作用下表达,由巨噬细胞、胶质细胞等产生,主要作用是参与炎症反应、免疫细胞对病原体的防御和促进子宫内膜血管生长作用。而白血病抑制因子(LIF)作为一种被证实与胚胎着床密切相关的因子,实验发现:胚泡在LIF基因缺失的雌鼠子宫中不能着床,但是给予外源性LIF因子,可诱导部分胚胎着床成功。同时在小鼠实验中发现,妊娠4-5天的小鼠子宫内膜中LIF明显高表达,提示LIF基因表达与胚胎着床时间具有一致性,对胚胎着床有启动效应。选择LIF因子高表达位点研究Mφ的变化,进一步分析Mφ对胚胎着床的影响。迄今为止,尚未见到国内外对于围着床期不同部位子宫内膜Mφ主要功能及其调节机制的连续动态观察和较为全面的研究,因此,本研究选取围着床期D1.5-D6.5小鼠为研究对象,探讨围着床期小鼠子宫F4/80-Mφ和iNOS的分布范围变化,以及着床点和非着床点之间LIF.F4/80和iNOS的分布特点。旨在为生殖医学临床上迫切需要解决的着床障碍、器官移植提供新的思路,也为寻找和开发主动干预的免疫学新途径提供理论依据。[目的]建立围着床期小鼠的假孕模型为对照组;分别从组织和细胞水平上,研究小鼠妊娠早期外周血Mφ随妊娠时间的变化,胚胎着床前后子宫组织F4/80-Mφ和iNOS的分布特点,以及两者之间的关联性,从而分析子宫组织内膜着床点与非着床点Mφ.iNOS和LIF分布的差异,进一步探讨Mφ在着床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取性发育成熟的昆明种雌鼠,于动情期以雌雄比1:1的比例合笼,第二天清晨发现阴道栓者,记录为妊娠第0.5天(D0.5),依次类推,选取D1.5至D6.5的妊娠小鼠为正常妊娠组(实验组,N=30);输精管结扎的雄鼠同动情期小鼠交配后小鼠为假孕组(对照组,N=30)。根据妊娠时间分组,取小鼠外周血和子宫标本,利用HE染色和透射电镜定性观察子宫组织形态和Mφ超微结构,然后分别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ABC法)定量研究围着床期外周血Mφ、子宫组织Mφ和iNOS表达量的变化分布,以及着床点和非着床点部位LIF和Mφ、iNOS的分布差异。[结果](1)小鼠子宫解剖形态观察以及组织学表明假孕模型成功建立。(2)外周血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实验组小鼠F4/80-Mφ数目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外周血Mφ与子宫组织Mφ的相关性分析显示:两者存在负相关关系,但相关关系不密切。(3)小鼠子宫F4/80-Mφ免疫组织化学定位分布:对照组F4/80-Mφ主要分布在子宫内膜,肌膜和外膜分布较少;实验组子宫F4/80-MφD4.5前主要分布于子宫内膜和肌膜,D4.5以后分布于外膜。Mφ数目在围着床期间不断发生变化,着床前D1.5-D3.5Mφ数目持续增加,Mφ数目于D4.5显著下降到最低值(86.53±27.720,P<0.05);内膜Mφ数目于D2.5达到高峰(344.6±66.410,P<0.05),D4.5以后显著减少(P<0.05);肌膜Mφ数目在D2.5达到高峰(139.8±52.997),D4.5最少(58.8±22.33,P<0.05);外膜Mφ在D3.5达到峰值(150.2±32.98,P<0.05),D4.5以后逐渐恢复正常水平。(4)小鼠子宫iNOS免疫组织化学定位分布:对照组围着床期小鼠iNOS在子宫内膜和肌膜表达水平较高,外膜中较少见;实验组小鼠子宫中iNOS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子宫内膜,D4.5以后外膜表达量增高。iNOS阳性细胞数目随妊娠时间变化,内膜D2.5达到最高值(83.2±10.498),D3.5下降至D6.5达最低值(38.0±11.643,P<0.05);肌膜层D3.5为最低值(16.2±6.723,P<0.05),D4.5以后恢复正常;外膜层D3.5达最高水平(68.8±17.712,P<0.05),D4.5天以后iNOS阳性细胞数目有所减少,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变量相关分析显示:F4/80-Mφ和iNOS表达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相关关系不密切(r=0.565,P=0.000)。二者在对照组均有较高水平的表达,妊娠后均开始增加,D4.5以后Mφ重新分布,数量均比着床前有所下降。(5)小鼠子宫内膜F4/80-Mφ和LIF在着床点部位表达量均显著高于非着床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0.040)。iNOS阳性细胞在着床点的数目高于非着床点,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1)本实验成功建立围着床期假孕小鼠模型,为进一步研究小鼠子宫巨噬细胞在围着床期胚胎植入过程中的作用与机制奠定了很好的基础。(2)围着床期正常妊娠小鼠外周血巨噬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假孕小鼠,与子宫局部巨噬细胞的相关性不密切,提示围着床期子宫巨噬细胞的变化有别于外周血巨噬细胞的反应,外周血中巨噬细胞变化不能完全反映子宫组织巨噬细胞的数量变化。(3)围着床期间小鼠子宫组织F4/80-Mφ及iNOS阳性细胞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着床前的均主要分布在子宫内膜,着床后阳性细胞数目均有所下降,分布于外膜,提示巨噬细胞可能通过iNOS的作用在着床前对子宫内膜血管新生有重要作用,着床后可能主要参与免疫耐受的形成。(4)LIF作为子宫内膜着床点的标志性分子,与F4/80-Mφ的共同分布于小鼠子宫,二者在着床点的细胞数目均显著高于非着床点,这种着床点的高表达状态提示巨噬细胞可能对胚胎着床位点的选择有重要意义。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围着床期小鼠研究平台的建立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二部分 围着床期小鼠外周血和子宫Mφ的分布特点
  • 第一章 围着床期小鼠外周血Mφ的表达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第二章 围着床期小鼠子宫Mφ的分布特点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第三章 围着床期小鼠外周血和子宫Mφ的关联性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第四章 围着床期小鼠子宫iNOS的分布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三部分 小鼠子宫内膜着床点与非着床点间Mφ的分布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全文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统计学证明
  • 相关论文文献

    • [1].甲氧滴滴涕对小鼠子宫内膜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表达的调节作用[J].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09(03)
    • [2].六味地黄汤对雌性去势小鼠子宫形态学影响的实验研究[J]. 现代预防医学 2009(22)
    • [3].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围植入期小鼠子宫内膜中的表达[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08(06)
    • [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围植入期小鼠子宫内膜中的表达[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0(01)
    • [5].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在围植入期小鼠子宫内膜的表达及意义[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0(06)
    • [6].复方中药的抗炎试验及对离体小鼠子宫收缩的影响[J].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08(02)
    • [7].小鼠子宫巨噬细胞的分离纯化与鉴定[J]. 解剖学报 2009(03)
    • [8].白介素1受体ⅡmRNA在小鼠子宫蜕膜中的转录[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13(01)
    • [9].γ-氨基丁酸在围植入期小鼠子宫的含量及其意义[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2(02)
    • [10].关于小鼠子宫中的PTP和MKP的E2转换反应以及IGF-I路径主要成分下调的暂时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2008(05)
    • [11].小鼠子宫内膜诱导蜕膜化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20)
    • [12].补肾填精中药对妊娠期小鼠子宫内膜容受性影响的研究[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02)
    • [13].异种移植制备小鼠子宫平滑肌瘤动物模型的研究[J].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15(06)
    • [14].雌、孕激素对卵巢切除小鼠子宫骨桥蛋白表达的影响[J]. 生殖医学杂志 2010(03)
    • [15].双酚A对小鼠子宫毒性作用的探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86)
    • [16].小鼠子宫蜕膜基质细胞促进树突状细胞的增殖[J].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5(05)
    • [17].BMP2,BMP4及BMP信号通路相关成员在发情周期小鼠子宫中的表达(英文)[J].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2014(07)
    • [18].小鼠子宫内膜原代上皮细胞及间质细胞的优化分离和培养[J].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13(07)
    • [19].益母草对小鼠子宫平滑肌双向调节作用研究[J]. 亚太传统医药 2014(14)
    • [20].褪黑素对小鼠子宫内膜发育的影响[J].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0(01)
    • [21].肉桂酸锗不同剂量组诱导小鼠子宫颈癌(U_(14))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0(04)
    • [22].牛磺酸对壬基酚所致小鼠子宫病理损伤的改善作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86)
    • [23].氟维司群对未成熟小鼠子宫和阴道雌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16(02)
    • [24].多效生长因子对小鼠子宫基质细胞蜕膜化的影响[J].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05)
    • [25].补肾与活血序贯干预对月经模型小鼠子宫内膜修复的影响[J]. 中医杂志 2015(13)
    • [26].整合素β_3在围植入期小鼠子宫内膜中的表达[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3(07)
    • [27].雌、孕激素受体在妊娠早期小鼠子宫内膜的表达[J].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3(02)
    • [28].激活素A在围植入期小鼠子宫内膜的表达[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1(03)
    • [29].调经助孕胶囊对着床障碍模型小鼠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J]. 中国药房 2016(25)
    • [30].小鼠子宫平滑肌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J]. 潍坊学院学报 2012(04)

    标签:;  ;  ;  ;  

    巨噬细胞在围着床期小鼠子宫中的变化及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