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阱结构有机电致发光特性研究

多阱结构有机电致发光特性研究

论文摘要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以其在大面积彩色平板显示方面潜在的巨大优势引起全世界研究者对其广泛的重视。进一步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发光性能是目前研究的重点之一。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发光效率的途径有很多种,本文采用的是通过有机多阱结构控制空穴传输,以使空穴和电子在发光层达到注入平衡的方法。具体工作如下:1.首先,由于Rubrene即可以俘获空穴又可俘获电子,其发光强度与器件中载流子浓度大小直接相关,因而以Rubrene超薄层作为发光层将其插入到阱状和非阱状结构两类器件中。通过对比其发光特性的异同,分析了阱状结构对载流子传输的限制机理,以及Rubrene与Tris(8-quinolinolato)aluminum (AlQ)之间的能量传递关系。2.利用具有空穴阻挡能力的有机材料Bathocuproine (BCP)与空穴传输材料N,N’-diphenyl-N,N’-bis(1,1’-biphenyl)-4,4’-diamine (NPB)组成多阱结构,通过调节叠层结构的周期数改变空穴在发光层的注入程度,使空穴和电子在发光层中达到或趋于平衡,与普通空穴注入层/发光层结构的双层电致发光器件相比,发光效率提高了三倍。此外还对多阱结构器件中存在的发光光谱蓝移现象做了相应分析。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引言
  • 1.2 有机电致发光的发展简史
  • 1.3 有机电致发光的基本问题
  • 1.3.1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过程
  • 1.3.1.1 载流子的注入
  • 1.3.1.2 载流子的迁移
  • 1.3.1.3 激子的形成
  • 1.3.1.4 激子的退激发与发光
  • 1.3.2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重要性能参数
  • 1.3.3 影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发光性能的因素
  • 1.4 研究背景及工作创新点
  • 1.4.1 本研究工作的背景
  • 1.4.2 本工作的创新点
  • 2 有机阱状结构器件发光现象研究
  • 2.1 引言
  • 2.2 有机阱状结构对载流子复合区域的影响
  • 2.2.1 材料选择与器件制备
  • 2.2.2 实验结果和讨论
  • 2.2.3 结论
  • 2.3 展望
  • 3 有机多阱空穴传输层电致发光器件
  • 3.1 引言
  • 3.2 有机多阱空穴注入层对器件性能的改善
  • 3.2.1 材料选择与器件制备
  • 3.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2.3 结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光谱稳定的互补色双发光层高效混合白光OLED(英文)[J]. 发光学报 2017(02)
    • [2].双发光层磷光OLED发光特性的研究[J].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15(Z1)
    • [3].双发光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 化工新型材料 2020(05)
    • [4].高效率双发光层结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J]. 光子学报 2019(08)
    • [5].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发光稳定性研究[J]. 光电子·激光 2017(06)
    • [6].高效率双发光层结构白色荧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J]. 半导体光电 2013(06)
    • [7].发光层厚度比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的影响[J].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 2008(04)
    • [8].发光层位置对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影响(英文)[J]. 发光学报 2015(07)
    • [9].绿红双发光层有机电致磷光器件的载流子调控研究[J]. 液晶与显示 2014(01)
    • [10].间隔层对双发光层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的影响[J]. 发光学报 2012(01)
    • [11].一种新的多发光层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J]. 光电子.激光 2011(01)
    • [12].高效单发光层绿色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 化工新型材料 2019(12)
    • [13].超薄发光层的高效蓝色荧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J].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16(08)
    • [14].发光层厚度对红光磷光聚芴电致发光性能的影响[J]. 闽江学院学报 2010(02)
    • [15].高效率和色稳定性的双超薄发光层的黄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0(08)
    • [16].不同主体双发光层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研究[J]. 物理学报 2008(02)
    • [17].蓝色发光层厚度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的影响[J]. 科技通报 2012(02)
    • [18].发光层厚度对联苯乙烯衍生物蓝色有机发光器件性能的影响[J]. 物理学报 2012(09)
    • [19].单发光层结构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J]. 功能材料 2008(03)
    • [20].以Liq:rubrene为单发光层的白色OLED的制备与研究[J]. 光电子.激光 2008(08)
    • [21].主体材料对绿色有机发光二极管性能的影响[J].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19(22)
    • [22].超薄发光层结构的荧光型白光有机发光器件[J]. 发光学报 2015(06)
    • [23].双发光层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J]. 光电子.激光 2011(01)
    • [24].依发光层顺序和厚度调节的多发光层白色有机发光器件[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8(02)
    • [25].非掺杂型高效绿色磷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J]. 发光学报 2016(08)
    • [26].基于超薄发光层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的研究[J]. 半导体光电 2017(06)
    • [27].量子点电致发光器件发光层能级变化与驱动电压的关系研究[J]. 半导体光电 2015(04)
    • [28].多层结构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的影响[J]. 半导体光电 2008(04)
    • [29].9,9’-bianthrancene为发光层的蓝色OLED的研究[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9(07)
    • [30].利用发光层梯度掺杂改善顶发射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光谱的稳定性[J]. 物理学报 2015(09)

    标签:;  ;  ;  

    多阱结构有机电致发光特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