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小学语文不断地改革创新,新的教学方法、模式层出不穷,呈现了百家争鸣的良好局面,语文教学逐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与创新教育接轨。纵观整个新大纲,我们很自然地领会到新大纲所体现的实践性。即联系学生实际,加强语文实践活动。实践就是有意识地活动,就我们教师来说,就是要有意识有目的开展语文活动,并且在活动中,逐步让学生感知教师的训练意图,逐步向积极自主的活动发展,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小学语文实践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采,下面我从五个方面浅谈对新大纲语文实践的认识。

一、加强表演性实践活动,培养创新精神

实践证明:表演性语文实践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阅读教学中,我经常根据课文有关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表演,如:猜谜语、做游戏、改编课本剧、成语接龙、校园模仿秀、创编故事、设计广告等等。一方面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次在学习了寓言《南辕北辙》时,我让学生自己根据课文改编课本剧进行表演,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自编、自导、自演,最后评一评谁演得好,使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思想和行动都活跃起来。

譬如我在教学《海伦·凯勒》一文时,让学生充分朗读,感悟海伦在双目失明、双耳失聪情况下的不屈不挠,最终考上大学的情景。在此基础上,我“引进”了电视节目中“人物访谈”这一形式,来激发他们的实兴趣。一时气氛活跃,举手者跃跃欲试,我扮演海伦,让学生尽情发问。积极性再次被调动起来。小学生活泼好动,爱唱爱跳,但开展表演实践活动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不能成为学生运用语文的一种负担,所以要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爱做的表演性活动。

二、开展调查型实践活动,培养搜集处理信息能力

社会是丰富多彩的,人生的价值在社会生活中才能得到验证。孩子们对未来社会充满好奇蠪、警示语进行交流……这样把作业设计与儿童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及其他各科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以巩固、应用、深化所学的语文知识,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创新能力,在丰富的社会生活中得到提高。

三、强化体验性实践活动,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学习了《桂林山水》这课课文后,我让学生以“小小环保监督员”的身份,考察我们附近河流的水质,并作简单的分析阐述。学生怀着对家乡的美好憧憬,走入了现实生活中,他们询问附近的居民,进行河水取样,参观化工厂,发现由于居民生活垃圾的污染和一些化工厂没有经过污水处理设施,直接排污造成的水污染现象非常严重。最后,他们又写下了环境监督报告,寄给了环保局,得到了环保部门的答复和赞赏。通过角色体验,同学们懂得了保护环境的道理和方式。

家庭是社会大环境的缩影。家庭生活的写作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当然,还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活动内容。就如,我班开展了“这一天我当家”的体验性活动,鼓励学生做家务,合理安排一家人一天的生活,掌握生活的技能。这一天的体验,学生自然感受到父母平时笵1喂刍こВ⑾钟捎诰用裆罾奈廴竞鸵恍┗こ挥芯鬯砩枋苯优盼墼斐傻乃廴鞠窒蠓浅Q现亍W詈螅怯中聪铝嘶肪臣喽奖ǜ妫母嘶繁>郑玫搅嘶繁2棵诺拇鸶春驮奚汀Mü巧逖椋嵌昧吮;せ肪车牡览砗头绞健?br/>家庭是社会大环境的缩影。家庭生活的写作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当然,还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活动内容。就如,我班开展了“这一天我当家”的体验性活动,鼓励学生做家务,合理安排一家人一天的生活,掌握生活的技能。这一天的体验,学生自然感受到父母平时工作或劳动的艰辛,既解决了习作素材贫乏、感性认识不丰富等实际问题,又培养了学生尊重父母的感情。

四、增加合作型实践活动,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社会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也是至关重要的。在这方面,语文实践活动比课堂学科教学更具优势。语文实践活动经常以同桌、小组或集体合作、讨论的形式进行,人际交往充分,学生可以学会如何独立思考,如何接受他人的意见,如何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等。

我在语文教学中,要求学习小组成员每月合作完成一期手抄报或剪报、墙报,其中每期手抄报要有一篇自己写的文章。办报时,学生要各自发挥特长,综合运用阅读、作文、美术、书法等各种知识与技能,将刊头设计、材料取舍、排版、插图等集于一身。最后,每月开展一次评报活动。通过评报,又发展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达到综合素质的提高的目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五、实施评价型实践活动,树立学习生活信心

评价型实践活动是学生学习和再学习过程的主要动力。因此,教师要转变原有的评价观念,及时指出学生的实践成绩,激发再实践的兴趣,树立实践的信心。教师首先要转变旧的评价观念,采取形成性评价和定性评价等新的评价方式。在学生日常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应予以鼓励、表扬,及时指出学生在实践中的成绩,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以此树立他们生活和学习的信心。

同时,教师应指导学生自我发现实践成绩,或学生之间互相发现。自己都发现自己的实践成绩,他们将受到多大的鼓舞可想而知。教师要引导学生自我发现,自我评价,自我激励,完善学生自主实践机制。应组织多种形式的学生间的评价型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实践,那样可以起到互相监督、互相指点、互相发现成绩等作用。而且小组合作易于出成绩,能让每个小组成员都能体验到成功,以此更加激发他们的实践兴趣和信心。

语文教学只有超越课本、超越课堂,引导学生走向生活实践,才能真正实现语文能力的提高。通过语文实践性活动,可充分展现了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能力素养在不同方面得到了提高。开展语文实践性活动的形式和内容还有很多,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今天,我们要敢于创新、博采众长,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切实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标签:;  ;  ;  

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