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县令考论 ——以河南河北道为中心

唐代县令考论 ——以河南河北道为中心

论文摘要

职官的研究乃是政治制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为学者们所重视。在唐代政治制度研究中,对于地方职官的研究虽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对于县令的研究还相对薄弱。有鉴于此,笔者试图以河南河北道为中心,从县令的出身、职掌、迁转、大族联姻以及县令与内宠宦官、僚佐胥吏、军队、节度使的关系等方面入手,对唐代县令作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共分八章,其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对唐代县令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提出了文章的研究目的、方法及所运用的文献资料。第二章,对唐以前的县制及县令的历史沿革作了简单的回顾。第三章,对唐代前后期河南河北道县令的郡望及出身进行了较为精确的统计与分析。通过对唐代前后期河南河北道县令的郡望统计,笔者认为无论在唐代前期还是在唐代后期,河南河北道的县令均以士家大族为主体。通过对唐代河南河北道县令出身的考察,得出了在唐代前期河南河北道县令以门荫出身的最多,科举的次之,其它类的最少,在其它类出身里以隋官出身所占比例最大的结论。唐代后期河南河北道的县令出身主要以科举为主,以门荫和其它方式出身的人员所占比例明显下降,这说明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唐政府对县令的文化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第四章,从思想文化、理财、执法除弊、社会治安与社会救济、祭祀礼仪、建筑水利等方面对县令的职掌进行论述,并得出了县令的职掌前期侧重于教化、社会救济、兴修水利,后期则侧重于召集逃户、征纳赋税、守卫县域的结论。第五章主要以数据对唐代河南河北道县令的迁入、迁出职官进行统计与研究,进而试以揭示其前后期的变化。通过对唐代前后期河南河北道县令迁入职官的分析,得到了以下的认识:首先,唐代前期县令的迁入职官来自的机构具有广泛性,主以地方行政机构职官迁入者为最,在地方行政机构中又以州级行政机构职官迁入的最多,县级行政机构职官次之。唐代后期县令迁入职官仍以地方机构的职官为主,由三省迁入的次之。在地方行政机构中以县级行政机构职官迁入的最多,州级行政机构职官次之。其次,唐政府对县令的迁出职官虽然有一些政策上的倾向,但是笔者通过数据统计,发现事实上并非如此。无论是在唐代前期还是在唐代后期,县令的迁出职官均以地方行政机构的职官为主,其中以迁向县级行政机构职官最多,州级行政机构职官次之。第六章,主要探讨了唐代中上层士人及县令的大族联姻问题。本章首先对唐代中上层士人中大族联姻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其次以较为精确的数据对唐代前后期县令的大族联姻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通过统计与分析得出:无论在唐代前期还是后期,中上层士人中大族联姻的比例皆在三分之一以上;县令中大族联姻的比例也在三分之一以上,而且后期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前期,呈现出增长的趋势。第七章,主要对县令与内宠宦官、僚佐胥吏、军队藩镇的关系加以论述。唐代前期县令能够依法惩治内宠宦官,但是到了唐代后期随着宦官势力的膨胀,县令便受制于内宠宦官了。县令对僚佐胥吏都有监察权,对僚佐没有任免权、惩罚权,对胥吏则有。藩镇割据是唐代后期一道特殊的政治景观,由于其军事势力的膨胀,将军可以杖杀县令,藩镇统治之下县令的生杀权、收赋权、任免权已经完全集中于节度使之手。第八章,结语。对全文主要观点进行了概括性总结。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及评述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方法
  • 四、参考文献
  • 第一章 唐代以前的县制及县令沿革
  • 第二章 唐代县令的郡望及出身
  • 第一节 县令族望之分析
  • 第二节 县令出身之分析
  • 第三章 唐代县令的职掌
  • 第一节 思想文化
  • 第二节 理财
  • 第三节 执法除弊
  • 第四节 社会治安与社会救济
  • 第五节 祭祀礼仪
  • 第六节 建筑与水利
  • 第四章 唐代县令的迁转研究
  • 第一节 河南河北道县令迁入职官研究
  • 第二节 河南河北道县令迁出职官研究
  • 第五章 唐代县令大族联姻研究
  • 第一节 中上层士人大族联姻情况研究
  • 第二节 前后期河南河北道县令大族联姻研究
  • 第六章 唐代县令与其他职官间的关系
  • 第一节 县令与宦官内宠宦官的关系
  • 第二节 县令与其僚佐胥吏的关系
  • 第三节 县令与军队、藩镇的关系
  • 结语
  • 附录
  • 唐代前期河南河北道县令一览表
  • 唐代后期河南河北道县令一览表
  • 唐代河南河北道年代不详县令一览表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应正论》与唐代前期的严刑思想[J]. 河北学刊 2017(04)
    • [2].唐代前期的医学浅析[J]. 乾陵文化研究 2017(00)
    • [3].浅析唐代前期襦裙服装的艺术特征[J].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4)
    • [4].唐代前期军中肉食供给初探——以敦煌吐鲁番军事文书为中心[J]. 敦煌研究 2020(03)
    • [5].唐代前期兵部的军籍管理职权探析[J]. 军事史林 2020(03)
    • [6].唐代前期参政女性的伦理思想探析[J]. 云梦学刊 2019(02)
    • [7].唐代前期陕北地区户口数据异常的环境社会释读——以坊、鄜、延三州为例[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5)
    • [8].唐代前期内官制度研究[J]. 乾陵文化研究 2015(00)
    • [9].浅谈唐代前期的尚武精神[J]. 西安社会科学 2010(06)
    • [10].超上德于前载 树风声于后昆——贞观朝执政理念与唐代前期核心价值体系建设[J]. 社会科学论坛 2017(11)
    • [11].唐代前期王室狩猎之风管窥[J]. 农业考古 2012(04)
    • [12].唐代前期军事体育中的狩田礼制[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15(06)
    • [13].论唐代前期军队与地方的关系——以患兵处理为视角[J]. 西域研究 2010(03)
    • [14].长安胡人与唐代前期的婚俗文化[J]. 乾陵文化研究 2008(00)
    • [15].唐代前期开放天下观与入华粟特人的文化认同[J]. 地域文化研究 2019(06)
    • [16].唐代前期的学术文化研究综述[J].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15(01)
    • [17].论唐代前期对西域的政治军事经略[J].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2008(06)
    • [18].唐代大族联姻探微[J]. 学术交流 2011(09)
    • [19].唐代前期文学研究管窥[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15(02)
    • [20].唐代边疆史研究力作——评《唐代前期(618—755)对安西四镇的经营》[J]. 长江丛刊 2016(21)
    • [21].唐代的茶文化[J]. 食品与健康 2015(02)
    • [22].唐代前期流放官人的研究[J]. 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 2015(00)
    • [23].论唐代下层妇女在婚姻家庭中的地位[J]. 才智 2013(17)
    • [24].试论唐代前期女装的形制特点[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6)
    • [25].唐代前期佛学管窥[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6)
    • [26].唐代黄淮地区蚕桑丝织业的发展[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 [27].唐代前期学术文化的时代特征[J]. 南方论刊 2015(01)
    • [28].唐代前期的宗室政策述论[J]. 理论界 2009(04)
    • [29].唐代前期的宗室政策述略[J]. 云南档案 2009(03)
    • [30].唐代前期之儒学[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2)

    标签:;  ;  ;  ;  

    唐代县令考论 ——以河南河北道为中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