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累犯制度探究

我国累犯制度探究

论文摘要

各国刑罚理论都把改造罪犯,维护社会稳定作为刑罚追求的目的。作为我国刑法中的重要制度之一,累犯制度在适用之初发挥着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的刑罚功能,并收到了良好的刑罚效果。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新的矛盾与冲突,需要刑法的调整。但作为刑法中重要制度的累犯制度却少有变动,新刑法在作了个别改动之后,依然保留了与旧刑法相同的内容,导致出这一制度与社会发展的脱节,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亟待解决。因此,寻求累犯制度设立的理论依据并对累犯制度加以改造、完善,正是本文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成果之上,对累犯制度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尝试性地提出一点儿立法上的建议。全文除引言外,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累犯制度形成的法理基础;第二部分定义了累犯的概念;第三部分是对我国现有累犯制度的探究。全文共约32000字。一、累犯制度形成的法理基础。该部分首先介绍了累犯制度的理论发展史并逐一进行了评说,进而又对世界各国累犯制度确立的立法依据加以概括,并对我国累犯制度理论依据的应然性选择进行论述。累犯制度经历了早期报应型论、神意报应刑论、等价报应论、刑罚功利论和一体化刑罚论的发展,这些理论与所处的时代相结合,体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以现代刑法理念去评价之,尽管都存在不同程度上的瑕疵,但以当时的目光来审视,还是具有进步意义的,甚至在现代还有一定的可供借鉴的地方。如实证学派认为刑罚的作用是有限的,主张累犯的法律后果应多样化,可通过教育、保安处分等多种方式来预防累犯人再次成为累犯。在累犯制度的理论依据的选择上,世界各国确立了三种不同的学说,分别包括社会危害性说、人身危险性说和社会危害性与人身危险性结合说。我国累犯制度关注的是行为人的外部行为,围绕犯罪行为进行打击,因而选择了社会危害性说作为我国累犯制度的理论依据。这种学说支配下的累犯制度,只孤立地对待客观方面,忽视行为人的人格评论因素,极易导致客观归罪。而且,对多次构成累犯的,只能处以相同刑罚,不能有效发挥累犯制度的司法效果。本文认为累犯的成立根据是社会危害性与人身危险性的有机统一,并以社会危害性作为基础,以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来实现累犯的立法初衷和从重处罚之依据。二、累犯的概念。概念反映一个事物的本质属性,对一些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予以明确和界定,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和得出科学结论的必要条件。在对累犯制度的理论依据有了初步论述后,本部分在对我国累犯制度的历史渊源进行追溯的基础上,对累犯概念进行了界定。累犯,从来就不是一个单义的概念。在“行为人中心论”的理论模式指导下,本文认为,累犯首先是一种事实;其次,累犯是指一类犯罪人;最后,累犯也是一种量刑制度,根据行为人的行为所体现的社会危险性和人身危险性来对其进行责任的分配。在此意义上成立的累犯,才是刑法中累犯的概念。只有明确界定概念,才能保证论证前后的一致性。由于特殊累犯的特殊性,在本文的第二部分,只涉及到对普通累犯的构成要件的阐释,从主观方面、刑度条件、前提条件和时间间隔四个方面进行界定,以使普通累犯的认定更有章可循。特殊累犯的相关论述将在第三部分予以说明。三、对我国现有累犯制度的探究。本部分是在前两部分的基础上,为使累犯制度充分发挥其功能,而对我国现有的累犯制度进行研究并提出一些修正建议的。累犯制度的立法需要考虑到行为人的人格因素,只有“人”才是社会的中心,也只有实现对人的良好矫正才能逐渐恢复被破坏的社会秩序。本部分选取了累犯制度中的六个不足之处,分别对单位累犯问题、未成年人累犯问题、累犯制度与假释制度协调问题、特殊累犯问题、累犯处罚制度和累犯适用问题作了说明。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即认为:单位具备法律上独立的人格,在刑法中加入单位累犯的规定是十分有必要的,能弥补刑法量刑上的不足,符合社会打击犯罪的效果;对未成年人,不应适用累犯制度,能更全面地保护未成年人的法益。有助于未成人更好地回归社会,符合刑法的人道性;“累犯不得假释”不符合我国假释理论,剥夺了犯罪人早日回归社会的机会,对累犯应适用假释,但条件需比一般犯罪的更严格些,从而使刑法规定得更科学、合理,在适用上收到良好效果;我国特殊累犯制度的规定存在是有缺陷的,需要对特殊累犯制度予以修正,以实现累犯制度的价值,例如可将其罪名列举化,适用法律只能依其规定;对累犯加重处罚和与保安处分相结合的规定成为我们可供借鉴的累犯处置方式,应在我国建立“累犯从重或加重处罚”的制度,但对加重处罚应有所限制累犯适用,主要是指对已受到国外刑罚的行为人能否在我国依其国外的前罪构成累犯的问题,本文认为,行为人受到外国的审判并被执行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依照我国刑法规定为犯罪的,应承认其受过的刑罚执行,当行为人再次犯罪达到累犯成立条件时应承认其为累犯。以上三部分,即为本文所要论述的全部要点,希望对我国刑法中累犯制度的研究有所裨益。

论文目录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累犯制度形成的法理基础
  • (一) 累犯制度学说发展介绍
  • 1. 累犯制度的理论基础之一——早期报应刑论
  • 2. 累犯制度的理论基础之二——神意报应兼重刑威慑论
  • 3. 累犯制度的理论基础之三——等价报应论
  • 4. 累犯制度的理论基础之四——刑罚功利论
  • 5. 累犯制度的理论基础之五——一体化刑罚论
  • (二) 累犯制度确立的立法根据及我国的选择
  • 1. 累犯制度的理论根据之争
  • 2. 我国累犯制度的选择
  • 二、累犯的概念
  • (一) 我国累犯制度的历史渊源
  • (二) 累犯概念界定
  • 1. “行为中心论”的累犯概念
  • 2. “行为人中心论”的累犯概念
  • 3. 本文观点
  • (三) 普通累犯的成立条件
  • 1. 主观方面
  • 2. 刑度条件
  • 3. 前提条件
  • 4. 时间间隔
  • 三、对我国现有累犯制度的探究
  • (一) 单位累犯问题
  • 1. 观点之争
  • 2. 本文观点
  • (二) 未成年人累犯问题
  • 1. “肯定说”与“否定说”
  • 2. 本文观点
  • (三) 累犯制度与假释制度协调问题
  • (四) 特殊累犯问题
  • (五) 累犯处罚制度
  • 1. 各国处罚制度简介
  • 2. 本文观点
  • (六) 累犯适用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人身危险性重构[J]. 刑事法评论 2013(01)
    • [2].再犯可能性评估表的制作过程[J]. 犯罪与改造研究 2009(12)
    • [3].男性罪犯人格、社会支持和人身危险性关系的研究[J]. 犯罪与改造研究 2009(10)
    • [4].再犯可能性预测分析及其机制构建[J]. 犯罪与改造研究 2009(11)
    • [5].试答关于人身危险性的几个疑问[J]. 法治论坛 2009(04)
    • [6].人身危险性的黑箱思维初探[J]. 人民检察 2010(13)
    • [7].浅议认罪态度——从一起大学生弑父案的判决说起[J]. 人民司法 2010(07)
    • [8].保安处分中人身危险性之评判[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 [9].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在定罪和量刑中的适用[J]. 晋中学院学报 2009(05)
    • [10].论人身危险性、主观恶性和社会危害性的关系[J].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6)
    • [11].用品格证明人身危险性的探索——评刘立霞博士的新著《品格证据在刑事案件中的运用》[J]. 河北法学 2009(02)
    • [12].论人身危险性的行刑运用[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5)
    • [13].突破人身危险性,引入人格刑法理论[J]. 新学术 2008(03)
    • [14].取保候审中的人格调查刍议[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5)
    • [15].量刑公正问题研究[J]. 今日中国论坛 2008(10)
    • [16].《违法行为矫治法》的立法构思[J]. 理论与改革 2013(03)
    • [17].“赔钱保命”起争议[J]. 南风窗 2011(15)
    • [18].人身危险性概念评述及重构[J]. 今日中国论坛 2013(12)
    • [19].关于量刑根据的反思[J]. 法治研究 2012(04)
    • [20].略论人身危险性与犯罪定量的关系[J]. 政法学刊 2010(05)
    • [21].身份犯的法律本质及功能[J].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3(06)
    • [22].人身危险性与传统刑事司法的理论契合[J]. 理论月刊 2012(01)
    • [23].关于人身危险性的来源分析[J]. 知识经济 2011(17)
    • [24].犯罪人人身危险性新论[J]. 社会科学论坛 2010(11)
    • [25].人身危险性理论研究[J]. 商品与质量 2012(S2)
    • [26].浅谈禁止令的适用条件及完善建议[J]. 商品与质量 2011(SC)
    • [27].反思人身危险性在定罪机制中的功能定位[J]. 法商研究 2010(04)
    • [28].论减刑条件之“确有悔改表现”[J].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02)
    • [29].量刑根据的现实批判及其重塑——“双层次量刑根据说”的再提倡[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8)
    • [30].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保安处分制度[J]. 黑龙江史志 2009(04)

    标签:;  ;  ;  ;  

    我国累犯制度探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