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郁气滞证与风轮形态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肝郁气滞证与风轮形态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分析肝郁气滞证与风轮形态变化的关系。根据中医“肝开窍于目”、“五轮学说”,对中医肝郁证与风轮形态改变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为中医肝肝郁气滞证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客观参考依据。方法:根据中医诊断方法,采用“症状积分量表”收集内科肝郁证82例患者,其加权分值>20分者,则初诊为肝郁证,列入气滞组、阴虚组、血瘀组。其余则列入对照组。利用虹膜检测仪拍摄受试者风轮的纹理、斑块、陷窝情况。结果:①各证型在不同年龄段的积分差别有明显性意义(P<0.05),以30岁-50岁年龄段最高,50岁以上次之,30岁以下最低;②男、女性肝郁气滞证、肝郁阴虚证、肝郁血瘀证、对照组四组积分,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风轮检测纹理欠清晰者31例(37.8%),风轮有色素斑块者10例(12.2%),出现陷窝者的36例(43.9%)。对照组中有3例检出纹理欠清晰,1例检出斑块,4例检出陷窝;阴虚组、血瘀组、对照组中有10例检出纹理、斑块、陷窝同时存在。随着肝郁证由气滞、阴虚、血瘀的病程发展,风轮的纹理、斑块、陷窝形态变化有增加趋势(P<0.05);④肝郁阴虚组、肝郁血瘀组风轮的纹理、斑块、陷窝检出率均高于肝郁气滞组,其中斑块、陷窝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以风轮纹理、斑块、陷窝为因变量,以年龄、情志、肝经胀痛、实痛、体征、脉弦为自变量进行分析,结果情绪抑郁是肝郁患者发生纹理、斑块、陷窝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OR=4.542,95%可信区间1.434-14.393,P<0.05。结论:肝郁证的病理过程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青年患者证候表现较轻,中老年患者症状加重。随肝郁证患者症候的发展,风轮形态异常检出率有增加趋势。风轮形态异常与肝郁证密切相关。中医理论“肝开窍于目”“风轮属肝”在实验中得到了客观论证。

论文目录

  • 引言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2 诊断标准
  • 2.1 肝郁气滞证诊断标准
  • 2.2 风轮判断标准
  • 2.3 本研究纳入标准
  • 2.4 本研究排除标准
  • 2.5 分组
  • 3. 研究方法
  • 3.1 问卷调查
  • 3.2 风轮检测
  • 3.3 参数记录
  • 3.3.1 症状积分
  • 3.3.2 风轮形态
  • 4 统计学处理
  • 5. 结果与分析
  • 5.1 不同年龄段肝郁患者证型积分比较
  • 5.2 不同性别肝郁证积分比较
  • 5.3 肝郁证与风轮检测结果的关系
  • 5.4 肝郁气滞与肝郁阴虚、肝郁血瘀组风轮检测结果
  • 5.5 肝郁证患者风轮变化的多因素分析
  • 6. 讨论
  • 6.1 肝开窍于目的理论基础
  • 6.2 五轮学说的理论基础
  • 6.3 肝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
  • 6.4 目诊的应用
  • 6.5 目诊与生物全息论
  • 7. 结论
  • 8.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肝郁证症状积分量表
  • 附录B 风轮图形
  • 附录C 文献综述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丹栀逍遥散加减联合针刺治疗青光眼性视神经萎缩肝郁气滞证的临床疗效分析[J]. 保健文汇 2019(10)
    • [2].肝郁气滞证文献整理分析[J]. 中医药导报 2008(09)
    • [3].肝郁气滞证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机制与治疗研究进展[J]. 内蒙古中医药 2011(06)
    • [4].基于近现代医案对肝郁气滞证候疗效的标志性症状研究[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1(02)
    • [5].中医“从肝论治”法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气滞证的临床研究[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6(01)
    • [6].慢性乙型肝炎肝郁气滞证候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16(06)
    • [7].肝郁气滞证乳腺增生大鼠血中激素水平的变化[J]. 甘肃中医 2010(04)
    • [8].肝郁气滞证视神经炎大鼠模型的建立[J].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5(02)
    • [9].肝郁气滞证与风轮形态变化的相关性研究[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06)
    • [10].生柴汤治疗稳定型心绞痛(肝郁气滞证)32例临床观察[J]. 湖南中医杂志 2018(12)
    • [11].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肝郁气滞证41例临床观察[J]. 中医儿科杂志 2019(03)
    • [12].四逆山麦汤加减治疗高泌乳素血症肝郁气滞证的临床观察[J]. 光明中医 2018(23)
    • [13].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及血液流变学改变与中医证型关系的研究[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11)
    • [14].疏肝解郁方治疗乳腺增生病肝郁气滞证临床研究[J]. 新中医 2017(11)
    • [15].四逆散合生脉散加味辨治甲状腺功能亢进早期肝郁气滞证[J]. 吉林中医药 2015(10)
    • [16].逍遥散对肝郁气滞证视神经炎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的影响[J].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7(01)
    • [17].柴胡疏肝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郁气滞证型的临床观察[J]. 中医临床研究 2016(24)
    • [18].肝郁气滞证的中医现代研究进展[J]. 国医论坛 2011(05)
    • [19].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血管内皮、血小板功能改变及与中医证型关系的研究[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11)
    • [20].从肝论治肥胖症一得[J]. 河南中医 2008(04)
    • [21].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肝郁气滞证30例[J]. 湖南中医杂志 2018(09)
    • [22].柴胡疏肝散联合健耳操治疗耳鸣肝郁气滞证临床研究[J]. 新中医 2018(10)
    • [23].基于脑电超慢涨落信号探究心身疾病肝郁气滞证脑内神经递质特征[J]. 环球中医药 2015(12)
    • [24].柴胡疏肝汤对功能性腹痛肝郁气滞证患者生活质量影响[J]. 临床军医杂志 2018(01)
    • [25].徐力治疗乳腺癌经验[J]. 河南中医 2013(11)
    • [26].木香调经胶囊治疗肝郁气滞型月经后期60例[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17)
    • [27].夏枯草口服液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及超声观察[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4(06)
    • [28].分析逍遥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月经不调肝郁气滞证的临床疗效[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9(19)
    • [29].丹栀逍遥散加减辅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郁气滞证38例[J]. 现代中医药 2019(05)
    • [30].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临床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20)

    标签:;  ;  ;  

    肝郁气滞证与风轮形态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