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弥漫性脑损伤ERK1/2通路作用及机制的实验研究

大鼠弥漫性脑损伤ERK1/2通路作用及机制的实验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通过检测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phosphorylated extracellularsignal-regulated kinase1/2,pERK1/2)在大鼠弥漫性脑损伤中表达的时程变化和空间分布,来探讨弥漫性脑损伤中ERK1/2信号转导通路激活的特征。方法参照Marmarou方法制作大鼠弥漫性脑损伤模型,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320~370g,450g金属砝码高处坠落打击,高度2m。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弥漫性脑损伤组(DBI组),DBI组分伤后5min、30min、3h、12h、24h、72h、7d七个时间点。Western blot法检测损伤脑组织pERK1/2蛋白的表达,以目的基因条带与内参照基因β-tublin条带吸光度比值表示待测蛋白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ERK1/2阳性细胞在损伤脑组织中不同区域的分布,pERK1/2与NeuN、pERK1/2与GFAP双重标记免疫荧光法测定pERK1/2阳性细胞的种类。结果Western blot电泳及分析结果显示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脑组织pERK1/2表达显著增高,5min即达峰值,随继下降,但至12h~24h又有回升,达到第二个峰值,并持续高水平表达至72h,第7d恢复至基线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结果显示,pERK1/2免疫阳性细胞多见于脑皮质深层,其次为海马,室管膜和脉络丛也可见pERK1/2阳性染色。损伤后30min至3h,主要见于胞浆阳性染色,损伤后24h,在胞核、胞浆均可见阳性染色,以胞核为主。胞浆染色变淡。双重标记免疫荧光法结果显示皮层深层神经细胞多数呈pERK1/2阳性染色、星形胶质细胞也呈pERK1/2免疫阳性表达,但数量较少。结论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ERK1/2通路被迅速和持久激活,pERK1/2免疫阳性细胞多见于脑皮质深层,也可见于海马、室管膜和脉络丛。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均有pERK1/2阳性表达。目的研究ERK1/2通路特异性阻滞剂U0126对弥漫性脑损伤神经元损伤程度、细胞凋亡和胶质细胞反应等方面的影响。方法参照Marmarou方法制作大鼠重型弥漫性脑损伤模型,以450g铜质砝码自2m高处坠落打击。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320~370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弥漫性脑损伤组(DBI组)、弥漫性脑损伤并尾静脉注射U0126组(U0126组)和溶剂DMSO对照组(DMSO组)。DBI组分伤后5min、30min、3h、12h、24h、72h、7d七个时间点。U0126组为打击损伤前30min自尾静脉注射U0126,根据用量分为0.1mg/kg、0.05mg/kg两个剂量组,每个剂量组的处理时间点同DBI组。Western blot法检测损伤脑组织磷酸化ERK1/2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磷酸化ERK1/2、神经元特异性磷酸烯醇化酶(Neuro specific enolase,NSE)、半胱氨酸蛋白激酶-3(Caspase-3)、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表达,透射电镜观察神经元超微结构以了解U0126对神经细胞损伤的影响。结果脑损伤后脑组织中磷酸化ERK1/2表达显著增高,并持续高水平表达至72h。注射U0126后,磷酸化ERK1/2表达受抑制(P<0.01),0.1mg/kg剂量组比0.05mg/kg剂量组磷酸化ERK1/2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损伤后30min脑组织中NSE表达显著升高,随着时间延长,NSE阳性细胞减少,平均光度降低。应用U0126组对30min时间点NSE表达无明显影响(P>0.05),在12h至24h时间点较DBI组平均光度增加(P<0.05)。Caspase-3自DBI后3h后表达增加,72h最多,U0126可抑制24h和72h时间点Caspase-3的表达(P<0.05)。DBI后12h GFAP表达开始增加,至72h达高峰,GFAP阳性细胞密集,突起粗而多。U0126能抑制12h至72h的GFAP的表达(P<0.05)。透射电镜显示U0126能减轻神经元损伤。结论大鼠重型弥漫性脑损伤后ERK1/2通路被过度和持久激活,阻滞其过度激活可减轻神经元损伤、减少凋亡基因的表达、减轻急性期胶质细胞反应。目的通过研究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信号转导通路特异性阻断剂U0126对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ERK1/2通路在弥漫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参照Marmarou方法制作大鼠重型弥漫性脑损伤模型,打击重量450g,高度2m。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弥漫性脑损伤组(DBI组)、静脉注射U0126组(U0126组)和溶剂DMSO对照组(DMSO组)。DBI组分伤后5min、30min、3h、12h、24h、72h、7d七个时间点。U0126组为术前30min自尾静脉注射U0126,包括0.1mg/kg、0.05mg/kg两个剂量组,每个剂量组的处理时间点同DBI组。Western blot法检测损伤脑组织磷酸化ERK1/2的表达,RT-PCR检测c-fos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磷酸化ERK1/2和c-fos蛋白在损伤脑组织中的分布情况。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脑组织中磷酸化ERK1/2表达显著增高,并持续高水平表达至72h。U0126组与DBI组比较,磷酸化ERK1/2表达下降(P<0.01),U0126剂量依赖性抑制磷酸化ERK1/2的表达(P<0.05)。弥漫性脑损伤后脑组织c-fos表达显著升高,与磷酸化ERK1/2变化趋势相似,但峰值出现较晚。注射U0126后,c-fos mRNA表达减少(P<0.05),c-fos免疫阳性细胞平均光度值降低(P<0.05),两个U0126组之间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结论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ERK1/2通路被过度和持久激活,c-fos基因表达显著升高。阻滞ERK1/2活化可以下调c-fos基因的过度表达,对损伤脑组织有保护作用。目的研究大鼠弥漫性脑损伤中磷酸化ERK1/2(pERK1/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变化规律及应用ERK1/2通路阻滞剂U0126后的变化,探讨该通路在弥漫性脑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参照Marmarou方法制作大鼠重型弥漫性脑损伤模型,450g金属砝码高处坠落打击,高度2m。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弥漫性脑损伤组(DBI组)、静脉注射U0126组(U0126组)和溶剂DMSO对照组(DMSO组)。DBI组分伤后5min、30min、3h、12h、24h、72h、7d七个时间点。U0126组为术前30min自尾静脉注射U0126,包括0.1mg/kg、0.05mg/kg两个剂量组,每个剂量组的处理时间点同DBI组。Western blot法检测损伤脑组织pERK1/2的表达,RT-PCR检测MMP-9 mRNA,透射电镜观察脑微血管损伤,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脑组织中pERK1/2表达显著增高,5min即达峰值,持续高水平表达至72h。U0126组与DBI组比较,pERK1/2表达下降(P<0.01),U0126剂量依赖性抑制pERK1/2的表达(P<0.05)。RT-PCR检测结果显示,弥漫性脑损伤后MMP-9mRNA表达升高,U0126剂量依赖性抑制MMP-9mRNA的表达(P<0.05)。U0126组与DBI组比较,脑组织含水量减少(P<0.05)。透射电镜观察到弥漫性脑损伤有广泛的脑微血管的损害,打击损伤前注射U0126组微血管细胞损伤减轻。结论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磷酸化ERK1/2被过度持久激活,MMP-9 mRNA表达增高,通过阻滞ERK1/2通路可以下调MMP-9的表达,减轻脑水肿,对损伤脑组织有保护作用。

论文目录

  • 一 中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二部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三部分
  • 摘要
  • Abstract
  • 二 正文
  • 第一部分 磷酸化ERK1/2在大鼠弥漫性脑损伤中的表达
  • 第二部分 阻滞大鼠弥漫性脑损伤急性期ERK1/2通路过度激活的神经保护作用
  • 第三部分 U0126对弥漫性脑损伤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四部分 阻滞大鼠弥漫性脑损伤ERK1/2通路下调脑组织MMP-9mRNA表达
  • 三 综述
  • REK1/2信号通路在脑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 四 博士生期间发表文章
  • 五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银杏酮酯对抑郁大鼠脑内ERK1/2及其磷酸化水平的影响[J].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20(08)
    • [2].ERK1/2在黄芪多糖促进HepG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2(07)
    • [3].ERK1/2激活参与乳化异氟醚后处理的脑保护作用[J].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2(01)
    • [4].ERK1/2研究进展及其与神经胶质瘤相关性[J]. 海南医学 2011(22)
    • [5].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与帕金森病[J].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09(02)
    • [6].糜酶途径对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及细胞内ERK1/2表达的影响[J]. 医学综述 2009(01)
    • [7].姜黄素烟酸酯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ERK1/2信号通路的影响[J].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6(11)
    • [8].葛根素通过ERK1/2信号通路促进内皮细胞增殖[J].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2(02)
    • [9].子宫内膜癌中ERK1/2信号转导通路与雌、孕激素受体的相关性[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01)
    • [10].拉西地平对CTGF诱导大鼠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及其与ERK1/2的关系[J]. 心脏杂志 2009(01)
    • [11].ERK1/2信号转导通路对于糖尿病肾病足细胞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52)
    • [12].吡格列酮上调ERK1/2与Bcl-2在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细胞的表达[J]. 解剖科学进展 2014(04)
    • [13].阿托伐他汀通过ERK1/2通路抑制内皮微粒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ICAM-1的表达[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05)
    • [14].ERK1/2信号通路在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诱导角膜基质细胞增殖中的作用[J].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1(10)
    • [15].辛伐他汀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bFGF与ERK1/2表达的干预作用[J].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11(12)
    • [16].碘缺乏和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大鼠仔鼠内嗅皮质ERK1/2表达的影响[J]. 毒理学杂志 2010(03)
    • [17].17β-雌二醇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ERK1/2信号转导通路活化的影响[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04)
    • [18].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协同机械牵张力促进巨噬细胞ERK1/2活化[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10(12)
    • [19].槲皮素抑制人胚肺成纤维细胞ERK1/2的激活和PDGF的表达[J].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14(01)
    • [20].柴胡疏肝散对围绝经期综合征肝郁证大鼠模型海马ERK1/2的影响[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4(10)
    • [21].阻断ERK1/2激酶可增强骨形态发生蛋白9诱导的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12(12)
    • [22].ERK1/2在左旋多巴诱导的异动症发生机制中的作用[J].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08(03)
    • [23].孕激素和脂联素分子受体3过表达对子宫内膜异位症间质细胞中ERK1/2表达及细胞侵袭性影响[J]. 实用医学杂志 2020(09)
    • [24].ERK1/2通路及其介导多发性硬化发病的研究进展[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04)
    • [25].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和细胞松弛素D对应力下成骨细胞ERK1/2早期变化的调控[J].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2008(04)
    • [26].碘缺乏和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大鼠仔鼠海马ERK1/2表达的影响[J]. 卫生研究 2010(03)
    • [27].高糖对肾小球系膜细胞ERK1/2蛋白表达泛素化调节的影响[J].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1(01)
    • [28].灵芝酸对痫样放电海马神经元ERK1/2磷酸化水平的影响[J].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4(02)
    • [29].ERK1/2在三倍体湘云鲫组织及胚胎中的表达分析[J]. 生命科学研究 2013(01)
    • [30].ERK1/2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J]. 江苏医药 2011(06)

    标签:;  ;  ;  ;  ;  ;  ;  ;  ;  ;  

    大鼠弥漫性脑损伤ERK1/2通路作用及机制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