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专色调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专色,印刷厂,色条,墨层厚度
专色调配论文文献综述
明公荣[1](2016)在《标准化专色调配系统知多少》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印刷色彩管理流程中,专色调配工作较难达到标准化水平。抛开采用传统手工方式调配专色油墨的印刷厂,一些配备有标准化专色调配系统的印刷厂甚至是配色中心,都可能由于购买到一些不达标的设备、工作人员缺乏正规培训、没有足够多的资源去深入了解标准化专色调配系统的配色功能、技师流失等各种原因,仍然采用先手工后仪器检测的方法来调配专色。实际上,采用以上方式来调配专色有违印刷厂投资标准化专(本文来源于《印刷技术》期刊2016年11期)
刘海春,邢顺川,邱英华[2](2014)在《油墨专色调配的数据化管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塑料包装产品专色墨应用越来越多,调配数据化管理成为非常重要的方法。本文通过配色的基础知识、设备和配墨系统的应用等概述,总结实际操作过程的经验并结合理论,提出油墨专色调配中的数据化管理应用的方法及需要注意的事项,并展望这项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本文来源于《塑料包装》期刊2014年05期)
蒋诗亮[3](2008)在《胶印油墨的专色调配和乳化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1关于专色调配对于连续调原稿的复制,必须用网点组合的方法得到。而对于实地原稿,如果采用四色网点组合的方法,复制难度极大,复制效果不好,色彩模糊不实,色相也容易产生偏差,这时就需要按照原稿调配出多种专色来配合印刷。分析色稿时,首先要(本文来源于《印刷世界》期刊2008年07期)
饶晓阳[4](2000)在《专色调配墨中心应运而生——京城已有专色油墨调配服务》一文中研究指出专色印刷纯正、鲜亮、饱满的色彩效果是四色印刷所不能企及的,而且,有许多专色是四色印刷根本无法再现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外客商对商品广告、包装、企业标识、名片等物质,精神消费品的印刷品质要求越来越精美,色彩越来越丰富,专色的使用也就越来越多了。 然而平面设计师和一般印刷生产者都因专色油墨的配色及供应问题难以解决而头痛。除非客户坚持,(本文来源于《今日印刷》期刊2000年04期)
专色调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塑料包装产品专色墨应用越来越多,调配数据化管理成为非常重要的方法。本文通过配色的基础知识、设备和配墨系统的应用等概述,总结实际操作过程的经验并结合理论,提出油墨专色调配中的数据化管理应用的方法及需要注意的事项,并展望这项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专色调配论文参考文献
[1].明公荣.标准化专色调配系统知多少[J].印刷技术.2016
[2].刘海春,邢顺川,邱英华.油墨专色调配的数据化管理[J].塑料包装.2014
[3].蒋诗亮.胶印油墨的专色调配和乳化现象[J].印刷世界.2008
[4].饶晓阳.专色调配墨中心应运而生——京城已有专色油墨调配服务[J].今日印刷.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