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本论文主要研究审美意识语言,它是生活审美意识在内心被强化的存在形态,是一切文学艺术语言表现前的“胚胎”,即“艺术语言前的语言”。本论文试图运用科学主体论方法首先对审美意识语言展开静态的逻辑分析,重点对其基本单位与结构类型、语法与修辞、能指与所指、测度与模态进行描述;然后分别从审美意识语言的发生、建构、运行展开动态的实证分析;最后对审美意识语言的研究作简短总结与展望。论文旨在探寻作为艺术语言前的审美意识形态的发生基础与建构规律,弄清审美意识语言运行机制,以期揭开人类内心审美意识语言物态化的奥秘。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1章 导论1.1 审美意识语言研究背景与现状1.1.1 研究背景1.1.2 研究现状1.1.3 研究综述1.2 本论文研究基本概况1.2.1 研究对象与内容1.2.2 研究方法与特色1.2.3 研究目标与意义第2章 审美意识语言静态分析2.1 审美意识语言的概念与性质2.1.1 "想要说的话":艺术语言前的语言2.1.2 基本品性:意识性、意象性与意指性2.2 审美意识语言的基本单位与结构类型2.2.1 基本单位:审美意象2.2.2 结构类型:单一结构与多元复合结构2.3 审美意识语言的测度与模态2.3.1 测度:测量意识语言组织的尺度2.3.2 模态:意识语言组织的动力状态2.4 审美意识语言的内修辞与内语法2.4.1 内修辞:审美意识语言结构的基本手段2.4.2 内语法:审美意识语言结构的基本方法2.5 审美意识语言的能指与所指2.5.1 审美意识语言的能指:意的象2.5.2 审美意识语言的所指:象的意第3章 审美意识语言发生论3.1 审美意识语言发生寻源3.1.1 意识:从需要中涌出3.1.2 审美意识语言:在审美主体中孕育3.2 审美意识语言发生模式3.2.1 "伟大的心灵":审美意识语言的完整模式3.2.2 "象":审美意识语言的整体模式3.3 审美意识语言发生机理3.3.1 言语需要:基于生活经验3.3.2 言语思维:呈现为内部意识词汇3.3.3 意识语言:走向亟欲表现的内部语言第4章 审美意识语言建构论4.1 审美意识语言的建构维度4.1.1 目标维度:意识内化与语义生成4.1.2 媒介维度:文化符号4.1.3 图式维度:从酝酿到传达4.2 审美意识语言的建构机制4.2.1 审美心理力:审美经验的再现律4.2.2 审美心理场:审美心理力的整体显现律第5章 审美意识语言运行论5.1 审美意识语言的运行方式5.1.1 运行"临界点":在审美关系中体验5.1.2 运行方式:相对应、相协调与相沟通5.2 审美意识语言的运行特点5.2.1 运行:突围"困境"5.2.2 "困境":一种智慧5.3 审美意识语言的运行使命5.3.1 表征:创作文艺作品5.3.2 实质:建构主体地位第6章 结语:审美意识语言研究的反思与展望主要参考文献术语说明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审美意识语言论文; 发生论文; 建构论文; 运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