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认知过程特点及其缺损机制的研究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认知过程特点及其缺损机制的研究

论文摘要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作为研究得最广泛、最具争议的发展性精神障碍之一,虽具有较为明显的外显行为表现,并在行为症状上可得到很好的描述与界定,但这种诊断常因受到诸多主观因素的影响而导致诊断缺乏一致性。如今在儿科学、心理学以及心理治疗实践中,关于AD/HD儿童的诊断与分类争议颇多,其主要原因或许在于对其本质揭示不足,因此研究者越来越意识到对其认知过程特异性研究的重要性,强调应进一步深入探究AD/HD的行为症状背后的认知机制。 AD/HD内部认知机制的研究,需要相关认知理论的指导,还需要有助于把行为症状描述与认知机制探究相衔接的方法和工具,遗憾的是,目前适用于AD/HD的认知评估工具尚十分缺乏,相应的研究还有待深入。本研究试图采用基于PASS理论建构的认知评估系统(Cognitive Assessment System,CAS)作为主要评估工具,结合使用有关认知行为实验任务,以学校推介和临床推介两组不同来源的AD/HD儿童为被试,对AD/HD儿童的认知评估与认知机制开展系统研究。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运用认知评估系统揭示AD/HD儿童认知过程表现模式;另一方面采用系列认知行为实验对其认知过程缺损机制进行探究,同时检验认知评估的有效性,并据此探讨AD/HD核心缺损及其认知理论建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研究结果表明: (1)认知评估系统CAS能够有效地区分两组不同来源的AD/HD儿童与其正常对照组儿童,并能对DSM-IV-TR及Conners所做出的症状描述进行有效解释。 (2)CAS评估结果表明,两种不同来源的AD/HD儿童的总体认知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儿童;两种不同来源AD/HD组儿童的认知过程表现模式不同,这两组AD/HD儿童在注意过程上都存在认知缺损,且注意缺损在注意的接受(编码)阶段和表达(反应)阶段均有所表现。两组儿童之间的区别在于,学校推介AD/HD组儿童在同时性加工过程上表现出缺损,而临床AD/HD组则在计划加工过程上表现缺损。 (3)两组不同来源AD/HD儿童在注意警觉上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缺损,但在视听两个通道的两种不同持续操作任务(CPT)范式上的表现模式不尽相同,不同通道的线索效应在两组被试中均存在显著差异,临床AD/HD儿童在听觉线索预期加工上也存在缺陷。 (4)结合反应时、错误率和线索效应三个指标,实验结果表明,两组不同来源的AD/HD儿童均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注意内源自主定向缺损,但未能明显确定缺损存在哪一个阶段上。但在外源注意定向任务中,学校推介AD/HD儿童组不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引言
  • 2 儿童AD/HD认知研究的主要问题
  • 第二章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方案
  • 1 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2 研究拟探讨的问题
  • 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案
  • 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5 被试的筛选与匹配
  • 第三章 AD/HD儿童的认知过程评估及其认知过程特点
  • 1 研究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第四章 AD/HD儿童的认知过程缺损机制的实验研究
  • 第一节 AD/HD儿童在注意警觉上的表现
  • 第二节 AD/HD儿童在内、外源注意定向上的表现
  • 第三节 AD/HD儿童在执行功能(计划过程)上的表现
  • 第五章 综合讨论与结论
  • 1 综合讨论
  • 2 反思与展望
  • 3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D-N认知评估系统在AD/HD儿童认知评估中的应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9(03)

    标签:;  ;  ;  ;  ;  ;  ;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认知过程特点及其缺损机制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