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成就动机与心理控制源、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研究

初中生成就动机与心理控制源、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研究

论文摘要

本研究以初中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测量法和个案研究法相结合的手段,探讨初中生的成就动机与心理控制源和父母养育方式之间的关系。差异分析的结果表明,初中生成就动机的状况在年级、学业成就、父亲的文化程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家庭经济状况对子女的避免失败因子得分影响较为显著;男生与女生在成就动机的各个因子上差异并不显著,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住校与走读对成就动机的影响也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初中生心理控制源的状况在年级、性别、学业成就、是否独生子女、与父母共同生活时段、是否走读等方面均存在显著的差异;父母亲双方在对男女生的教养方式上差异非常显著。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初中生在追求成功因子得分上与心理控制源得分存在极其显著的负相关,与避免失败因子得分上与心理控制源得分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与合成动机得分上与心理控制源得分存在极其显著的负相关;初中生在追求成功因子上与父、母亲的情感温暖和理解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与父、母亲对子女的偏爱呈显著的负相关;初中生在避免失败因子上与父母亲惩罚严厉、父母亲拒绝否认、父亲偏爱和父亲过度保护等六个因子呈显著正相关,与父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呈非常显著的负相关。初中生在心理控制源因子得分上与父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呈极其显著的负相关,同时与除了前两者和母亲惩罚严厉之外的八个因子呈非常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父母亲情感温暖和理解、父亲过分干涉和母亲惩罚严厉对初中生追求成功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而父母亲偏爱被试对初中生追求成功具有消极的影响作用;父亲拒绝否认和母亲惩罚、严厉对初中生避免失败起到显著地促进作用,而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对初中生避免失败起显著地抑制作用;而父母亲偏爱被试和父亲过度保护对初中生心理控制源的外控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父母亲情感温暖和理解对初中生心理控制源的外控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本研究还在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结果分析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建议。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一、前言
  • (一) 问题提出
  • (二) 理论综述
  • 1、成就动机与归因的理论综述
  • 2、心理控制源的理论综述
  • 3、父母养育方式的综述
  • 4、课题研究现状的分析
  • (三) 研究意义
  • (四) 研究假设
  • 二、研究方法
  • (一) 量的研究方法
  • 1、研究对象
  • 2、研究工具
  • 3、施测程序
  • 4、数据处理
  • (二) 个案研究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一) 初中生成就动机水平和心理控制源状况研究结果
  • 1、总体状况研究结果
  • 2、年级差异研究结果
  • 3、性别差异研究结果
  • 4、学业差异研究结果
  • 5、独生子女差异研究结果
  • 6、共同生活差异研究结果
  • 7、父母亲文化差异研究结果
  • 8、家庭收入差异研究结果
  • (二)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状况研究结果
  • 1、父母对男女生教养方式的差异研究结果
  • 2、不同文化程度的父母教养方式差异研究结果
  • (三) 初中生成就动机、心理控制源与家庭情况的相关
  • 1、初中生成就动机、心理控制源与共同生活的相关
  • 2、初中生成就动机、心理控制源与父母亲文化的相关
  • 3、初中生成就动机、心理控制源与家庭经济状况的相关
  • (四) 初中生成就动机与心理控制源的相关
  • (五) 成就动机和心理控制源受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研究结果
  • 1、初中生成就动机、心理控制源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
  • 2、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对成就动机、心理控制源的回归分析
  • (六) 个案研究结果
  • 四、分析与讨论
  • (一) 初中生成就动机、心理控制源的总体特点
  • (二) 初中生的成就动机与心理控制源的关系
  • (三) 父母教养方式差异的结果分析
  • 1、父母对男女生教养方式的差异分析
  • 2、父母文化程度对教养方式的影响
  • (四) 父母教养方式对成就动机和心理控制源的影响
  • 1、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成就动机的影响
  • 2、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心理控制源的影响
  • (五) 对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启示
  • 1、对家庭教育的启示
  • 2、对学校教育的启示
  • (六)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初中生校园欺凌现象的实证研究[J]. 民办高等教育研究 2019(01)
    • [2].体校初中生师生关系、学业情绪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J]. 心理月刊 2019(24)
    • [3].阅读关怀理论指导下的农村初中生阅读质量改善模型研究[J]. 教育科学研究 2020(01)
    • [4].农村流动初中生不良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家庭和同伴维度以及与城镇初中生的比较[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 [5].父母工作压力、协同教养和初中生问题行为的关系研究[J]. 华夏教师 2019(32)
    • [6].农村留守初中生社会支持与心理韧性的关系研究[J].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1)
    • [7].精准教学视角下提高初中生跳绳中考成绩的有效方法研究[J]. 青少年体育 2019(12)
    • [8].初中生道德推脱对校园欺凌行为的影响[J]. 心理月刊 2020(06)
    • [9].浅谈如何培养农村初中生的社会交往素养[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20(02)
    • [10].新时代城市初中生家庭教育的现状与提升策略[J]. 才智 2020(09)
    • [11].农村初中生感恩对学校归属感的影响:领悟社会支持和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J]. 中国特殊教育 2020(05)
    • [12].初中生情绪弹性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研究[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2)
    • [13].体育教师和同伴对初中生运动参与和体质健康的影响[J].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14].简析如何培养农村初中生语文课外阅读兴趣[J]. 才智 2020(15)
    • [15].留守初中生感知父母情感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交叉滞后研究[J].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2)
    • [16].农村初中生不同形式受欺负与自杀意念关联及性别调节作用[J]. 中国公共卫生 2020(06)
    • [17].农村留守初中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干预策略——基于莱阳市L初级中学的个案调查[J]. 现代交际 2020(11)
    • [18].留守初中生同伴侵害与攻击性的关系:链式多重中介模型[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0(05)
    • [19].家庭资本对农村初中生毕业流向的影响[J].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20(04)
    • [20].初中生数学学习非智力水平常模及其等级评价标准研究——以天津市为例[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0(20)
    • [21].达州市农村留守初中生情绪弹性现状的调查研究[J]. 品位经典 2020(09)
    • [22].家庭因素对初中生行为问题影响的相关性研究[J]. 全科护理 2018(34)
    • [23].浅析初中生成熟意识形态构建[J]. 科技资讯 2019(04)
    • [24].初中生父亲在位与安全感、自尊的关系[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9(06)
    • [25].初中体育长跑项目教学中的抗挫教育研究[J]. 中国农村教育 2019(32)
    • [26].广州市某区农村初中生营养与体质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9(11)
    • [27].浅谈初中生校园欺凌的预防与管理[J]. 亚太教育 2019(10)
    • [28].初中生乐观与生命意义的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J]. 教育测量与评价 2017(12)
    • [29].新课改深化背景下初中生的足球兴趣激发浅谈[J]. 才智 2018(13)
    • [30].家庭资本与初中校园欺凌的关系问题[J]. 求索 2018(05)

    标签:;  ;  ;  ;  

    初中生成就动机与心理控制源、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