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中政府责任研究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中政府责任研究

论文摘要

自2003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以来,各地积极实施,如今已进入快速推广期。实践证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于改善农村卫生状况,提高农民身体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对于合作医疗,国人特别是广大农村群众有一种难以忘却的情怀,感受了许多的喜悦与无奈。合作医疗萌生在中国大地上,是广大劳动群众为解决农村医疗问题的一项伟大创举,在历史上曾名躁一时,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但是这一制度,上个世纪却走向衰败,最终没有实现其持续发展。究其原因,是受人为因素作用还是受制度环境改变的影响,是制度本身缺陷还是相关方责任缺失,至今莫衷一是。本文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背景,通过对公共物品理论,公平理论和人权理论等理论工具的具体运用,认为传统合作医疗制度中政府责任的缺失是其运行难以为继的重要原因,发展农村合作医疗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新世纪,在关注民生的大背景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政府主导下以全新的姿态登上农村医疗卫生的大舞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最显著特点就是更加强调政府的责任。我们要倍加珍惜这次难得的发展机遇,以史为鉴,切实落实政府责任,保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健康、持续发展。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1.3 创新点
  • 1.2 相关理论综述
  • 1.2.1 社会保障权理论
  • 1.2.2 社会保障中的公平理论
  • 1.2.3 社会保障中政府责任理论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研究框架的形成
  • 1.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2 本文研究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2 农村合作医疗发展历程
  • 2.1 萌芽阶段(抗日战争时期)
  • 2.2 发展阶段(1949—1966)
  • 2.3 高潮阶段(1966—1978)
  • 2.4 衰落阶段(1978—1990)
  • 2.5 恢复阶段(1990—2002)
  • 2.6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阶段
  • 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框架、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框架及运行机制
  • 3.1.1 目标、原则
  • 3.1.2 管理组织
  • 3.1.3 筹资机制、水平
  • 3.1.4 补偿模式
  • 3.1.5 监管制度
  • 3.2 传统合作医疗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比较分析
  • 3.2.1 联系与传承
  • 3.2.2 创新和发展
  • 3.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3.3.1 参与主体-农民对制度的冷淡
  • 3.3.2 保障水平低
  • 3.3.3 客观上信息的不对称造成“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存在
  • 3.3.4 资金筹集困难、成本高
  • 3.3.5 基层卫生机构公益性降低,设施简陋
  • 4 国外医疗保障比较分析及借鉴意义
  • 4.1 国外医疗保障模式比较
  • 4.1.1 美国商业医疗保障模式
  • 4.1.2 英国福利国家医疗保障模式
  • 4.1.3 德国社会医疗保障模式
  • 4.1.4 新加坡商业医疗保障模式
  • 4.2 四国模式特点
  • 4.3 四种模式利弊的综合分析
  • 4.4 上述四国模式的启示
  • 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政府责任探究
  • 5.1 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府应遵循的指导原则
  • 5.1.1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人民原则
  • 5.1.2 因地制宜原则
  • 5.1.3 兼顾公平与效率统一原则
  • 5.1.4 统筹城乡医疗发展原则
  • 5.2 政府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中责任
  • 5.2.1 完善农村卫生体制
  • 5.2.2 政府设计、完善制度责任
  • 5.2.3 政府公共财政责任
  • 5.2.4 政府监管责任
  • 5.2.5 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宣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案例分析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中政府责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