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息肉严重吗?一定要手术吗?

胃息肉严重吗?一定要手术吗?

王明杨

(广元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四川广元628017)

胃息肉是指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细胞凸入胃内的隆起性病变,形状与乳头相似,初期无明显症状,一般是在胃镜检查或胃肠道手术过程中偶然发现。当出现症状时,患者一般表现为上腹隐痛、腹胀,少数可出现恶心、呕吐等现象。根据发病性质不同,又可将其分为增生性的息肉和腺瘤性的息肉两种,增生性的息肉在胃息肉中所占的比例较大,也是临床上较为普遍的症状之一,发生癌变的几率很小,对于人体的危害性也不大;而腺瘤性的息肉是指在胃粘膜上皮形成的良性胃肿瘤,体积相对较大,主要是表面的上皮和腺体的增生构成的隆起物,这种类型的息肉具有较高的癌变风险,需要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胃息肉严不严重,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而定,对于那些没有明显症状的患者而言,若没有不适感觉和特别要求,不需要手术治疗,只需要通过饮食调理即可。而对于那些具有明显症状,且影响正常活动的患者来讲,则需要对息肉的性质进行检测,若为腺瘤性息肉,应及时进行手术,从而降低癌变的风险,进一步确保患者的生命健康。

当确诊胃息肉以后,为了更清楚的了解病情发展倾向,广大患者应该做一个进一步的检查,以此来判断息肉是否有恶变倾向。若处于胃息肉初期,则大可不必进行手术。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手术治疗的风险性逐渐降低,其安全性大大提升,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只要是手术就会存在风险,不仅存在加重病情的风险,而且还存在着威胁人们生命安全的风险。此外,由于手术难免会产生创面,这样增加了感染的风险,若处理不当发生感染,还可能会引起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着患者病情的改善。

据临床数据显示,85%以上的胃息肉患者都没有采用手术治疗,且病情也没有进一步恶化,这也说明了一般情况下胃息肉是不会继续发展的。如果有幽门螺杆菌的迹象,或腺瘤性息肉浸润到黏膜下层,一般是需要切除治疗的,但是这种情况在临床上发生的几率较小。由此可见,大多数胃息肉患者是可以避免手术治疗的。那么,除了手术,还有其他的治疗方法吗?答案是肯定的,下面就让我们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治疗胃息肉的其他有效方法。

1、内镜治疗

经内镜切除是胃息肉治疗的首选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高频电凝切除法、激光及微波灼除法、尼龙丝结扎法及氩离子凝固法等。内镜治疗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的特点,在改善患者病情的同时,也能够通过定期随访观察到息肉的发展倾向,从而防止胃息肉的恶变倾向。

(1)高频电凝切除法

高频电凝切除法是目前治疗胃息肉最为普遍的方法之一,其原理主要是利用高频电流产生的热效应使组织凝固、坏死,从而达到抑制息肉生长的目的。通常来讲,电流频率一般控制在300kHz以上,输出功率为30~80W,对于小于0.5cm的息肉,应该利用前端球形的电凝器进行切除;对于大于0.5cm的息肉,应该选择圈套器切除。

(2)微波灼除法

微波灼除法是利用微波使极性分子产生震动,进而引发热效应进行息肉灼除的治疗方法,该方法具有快速止血的作用和功能,一般适用于体积较小的息肉。对于小于1cm的息肉,采用该方法能够一次性根除;对于大于1cm、小于2cm的息肉,可进行多次灼除。通常来讲,采用微波灼除法时,可将输出功率控制在30~40W,治疗前可对烧灼时间进行调整,一般设为5~10s。

(3)激光法

激光法主要是依靠激光器产生的高能量激光来破坏组织,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具体来讲是将激光器产生的高能量激光经内镜照入病变部位,在热能效应的作用下使病变组织凝固、坏死,从而起到抑制息肉生长的目的。该方法适用于宽蒂或无蒂息肉的治疗,其功率调节一般根据息肉大小进行,息肉体积越大,功率越大,反之越小,一般将功率控制在70W以内。治疗的过程中,应保障光导纤维头端与病变部位保持一定的距离,大约在1cm左右,照射的时间不宜过长,尽量控制在1秒钟以内,若时间过长,则有穿孔的危险,这就要求主治医师必须要掌握好照射的角度和时间,以便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该治疗方法具有损伤小的特点,进入病灶的深度较浅,有效避免了对周围组织的损害。

(4)尼龙丝及橡皮圈结扎法

尼龙丝及橡皮圈结扎法,顾名思义,就是利用尼龙丝及橡皮圈对息肉进行结扎而达到组织坏死的目的,从而获得治疗的效果。经病理证实,通过结扎法治疗后,结扎部位的肌层较为完整,广大患者无需担心结扎部位因难以愈合而产生炎症。具体而言,主治医生将结扎器经内镜前段的吸引套探出,再将尼龙丝及橡皮圈套在槽内,并将其送入胃腔内,通过施压将尼龙丝及橡皮圈套在息肉上,最后拉动结扎器手柄,使用尼龙丝或橡皮圈收紧与息肉根部,从而达到破坏组织的目的。

(5)氩离子凝固术

氩离子凝固术是指氩气可通过离子化传导由钨丝电极产生的高频电能,使组织发生凝固效应,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随着内镜治疗的大力推广,氩离子凝固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方法主要适用于直径小于1.5cm的胃息肉。具体方法是将氩离子凝固器导管经内镜插入病灶上方,并与之保持05cm的距离,通过启动氩离子凝固器进行治疗,治疗时间控制在3s以内。

(6)冷冻法

冷冻法是将致冷气体经特制导管通过内镜活检孔直接喷洒在息肉表面,从而达到冻死组织的目的。由于该方法难以根除胃息肉,因此使用的频率较低。

(7)射频法

射频法是利用一种电磁波起到蒸干水分的作用,进而促使病变组织坏死的一种治疗方法。操作时应将功率控制在23~25W左右,时间控制在10s以内。

2、抗幽门螺杆菌(Hp)治疗

据相关临床研究表明,胃息肉的产生与幽门螺杆菌(Hp)具有密切的联系,针对增生性息肉患者而言,对其进行抗Hp治疗后,能够促使胃息肉逐渐消退,成功案例约占总数的50%。为此,对于增生性息肉患者来讲,进行抗Hp治疗也能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胃息肉究竟严不严重还是因人而异的,绝大部分患者都是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为了安全起见,广大患者需要在医生的建议下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从而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标签:;  ;  ;  

胃息肉严重吗?一定要手术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