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对百草枯中毒大鼠肾脏的治疗作用

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对百草枯中毒大鼠肾脏的治疗作用

论文摘要

背景:百草枯(paraquat, PQ)又叫克芜踪、对草快、巴拉利,化学名为1,1’二甲基-4,4’二氯二吡啶,属于联吡啶杂环化合物,属于接触灭生性除草剂,是目前最为广泛应用的除草剂之一,遇碱分解,接触土壤后较快失去活性。百草枯对人畜具有非常强毒性,急性中毒死亡率高达50%-80%,死亡率高的原因与发病机制不清及临床上无有效解毒药物有关。肺脏、肝脏、肾脏、心脏等都是百草枯中毒损伤的靶器官。在早期即可表现为急性肾脏损伤,严重时可表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肾脏是人体的重要生命器官,有诸多的生理功能,主要是排泄功能,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并可以调节血压,还可以分泌肾素、促红细胞生成素等激素。当百草枯中毒时,肾脏作为排泄器官,首先受到损伤,导致各种功能障碍。由于体内绝大部分的毒性物质在肾脏排泄,所以百草枯中毒时,毒物及炎性物质可以从肾脏大量排泄。当发生肾功能异常时,虽然尿量可能表现为正常,但对毒物的排泄功能减退,导致体内的百草枯及炎性物质无法有效排出,从而对肝脏、肺脏的病变起到促进作用,进而影响百草枯中毒的预后。由此可以看出,PQ中毒时肾脏损伤的治疗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肾脏功能的完整是保证其他脏器有效治疗的基础。目的:通过临床实践,使用乌司他丁保护肾脏是有效果的,但其具体的治疗作用研究较少;又由于临床上对乌司他丁治疗剂量的选择没有明确的依据,本实验探讨百草枯(paraquat, PQ)中毒肾脏损伤的病理特点,并通过观察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对PQ中毒肾脏损伤的治疗作用,探讨乌司他丁的最适剂量,可以初步达到以下目的:(1)明确百草枯中毒不同时间肾脏病变的特点;(2)明确乌司他丁对PQ中毒肾脏的治疗作用及其量效关系。方法:实验选用健康实验用Wistar大鼠140只,由吉林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雌雄不限,体重(250±20)g,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7组,其中6组通过制备大鼠经口PQ中毒模型,分别每日2次给予A组:生理盐水1m1每日两次腹腔注射;B组:染毒组:每日生理盐水1m1腹腔注射;C组:染毒组:乌司他丁3万iu/kg每日两次腹腔注射;D组:染毒组:乌司他丁6万iu/kg每日两次腹腔注射;E组:染毒组:乌司他丁9万iu/kg每日两次腹腔注射;F组:染毒组:乌司他丁12万iu/kg每日两次腹腔注射;G组:染毒组:乌司他丁18万iu/kg每日两次腹腔注射,于第1、3、7、14天取大鼠静脉血检测肌酐值,于第1、3、7、14、21、28天取肾脏行HE染色。结果:1、肾脏出现严重的损伤,其病变部位以肾小管为主,以急性期为主,慢性期逐渐恢复。通过观察PQ中毒大鼠肾脏HE染色,发现B组的病变最为严重,表现为肾小球出血,肾小管浊肿,管腔可见蛋白管型,肾小管上皮细胞可见玻璃样变性,间质有炎症浸润,部分肾小管坏死,结构崩解,可见肾脏间质出血。2.C.D.E.F.G组的肾脏病变明显轻于染毒对照组,C.D.E.F.G组的组肌酐值的升高程度明显低于染毒对照组。3、F、G组肾脏的病变轻于C、D、E组,急性期明显,慢性期差异较小。结论:1、百草枯中毒时,肾脏出现严重的损伤,其病变部位以肾小管为主,具体病理表现为肾小管上皮细胞明显的肿胀、玻璃样便,肾间质可见大量的炎症浸润及出血,同时在肾小管腔中可见蛋白管型及出血,而肾小球损伤轻微,可见肾小囊少量的出血。百草枯中毒的肾损伤在急性期最为明显,慢性期逐渐减轻。2、乌司他丁对百草枯中毒肾脏损伤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可以有效地减轻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变性,并可以减轻肾小管间质炎症的浸润及出血,同时可以有效的抑制肌酐的增高。3、较大剂量乌司他丁对百草枯中毒肾脏的治疗效果在急性期较中小剂量为好,有统计学差异,超过7天后各组之间的差异明显减小。

论文目录

  • 前言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病理生理改变
  • 2.2 PQ中毒损伤机制
  • 2.2.1 氧化作用
  • 2.2.2 全身炎症反应
  • 2.2.3 基因的异常表达及DNA的损伤与细胞凋亡
  • 2.2.4 导致肾脏损伤的其他机制
  • 2.3 临床表现
  • 2.3.1 局部腐蚀作用
  • 2.3.2 对脏器的损伤
  • 2.4 治疗方法
  • 2.4.1 减少未入血的百草枯的吸收
  • 2.4.2 血液净化技术
  • 2.4.3 药物治疗
  • 2.4.4 其他治疗
  • 第3章 实验材料
  • 3.1 实验动物
  • 3.2 药品、试剂及试验仪器
  • 第4章 实验方法
  • 4.1 动物模型制备
  • 4.2 标本处理
  • 4.3 实验步骤
  • 4.3.1 HE染色
  • 4.3.2 测定肌酐值及统计分析
  • 第5章 实验结果
  • 5.1 肾脏HE染色结果
  • 5.2 各组肌酐值统计学分析
  • 第6章 讨论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百草枯中毒患者疗效观察[J]. 临床军医杂志 2020(02)
    • [2].非消化道途径百草枯中毒2例[J]. 临床急诊杂志 2020(08)
    • [3].肺泡氧动脉分压差对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J]. 河北医药 2020(15)
    • [4].大剂量口服百草枯中毒2例报告[J].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18(02)
    • [5].百草枯中毒的急救护理[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30)
    • [6].百草枯中毒临床治疗的回顾性分析[J]. 临床急诊杂志 2018(09)
    • [7].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抢救与护理[J]. 中国社区医师 2018(32)
    • [8].小儿百草枯中毒的急救及护理[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6(03)
    • [9].6min步行试验评估百草枯中毒幸存者心肺代偿功能的研究[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16(06)
    • [10].急性重度百草枯中毒临床救治体会[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47)
    • [11].综合性护理对百草枯中毒致肺损伤患者的肺损伤评分及预后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 2016(28)
    • [12].对一例百草枯中毒患者进行全面护理的效果探察[J]. 当代医药论丛 2017(01)
    • [13].沙利度胺与环磷酰胺治疗百草枯中毒致肝肾损伤效果评价[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03)
    • [14].血液灌流联合连续血液透析救治百草枯中毒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06)
    • [15].综合性护理对百草枯中毒致肺损伤患者的影响[J]. 中国当代医药 2017(10)
    • [16].绿色通道护理联合抢救案例分享在百草枯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7(04)
    • [17].百草枯中毒幸存患者特殊肺部表现9例分析[J].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7(03)
    • [18].百草枯中毒患者口腔护理进展[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7(36)
    • [19].浅谈百草枯中毒的的治疗[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79)
    • [20].百草枯中毒所致肺纤维化的机制研究[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31)
    • [21].1例百草枯中毒患儿的药物治疗分析[J]. 药品评价 2016(01)
    • [22].采用“齐鲁方案”成功救治百草枯中毒1例[J].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16(01)
    • [23].百草枯中毒机制及治疗进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08)
    • [24].青海地区一例口服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救治与护理[J]. 高原医学杂志 2016(02)
    • [25].22例百草枯中毒患者临床分析[J]. 当代医学 2014(29)
    • [26].百草枯中毒临床救治体会[J]. 临床误诊误治 2014(12)
    • [27].百草枯中毒病人的急救护理体会[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23)
    • [28].依达拉奉治疗百草枯中毒的临床研究[J]. 重庆医学 2014(34)
    • [29].百草枯中毒21例救治分析[J]. 中国乡村医药 2015(01)
    • [30].百草枯中毒42例临床分析[J].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09(03)

    标签:;  ;  ;  ;  

    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对百草枯中毒大鼠肾脏的治疗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