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急性创伤性深静脉血栓模型建立及股静脉基因表达研究

大鼠急性创伤性深静脉血栓模型建立及股静脉基因表达研究

论文题目: 大鼠急性创伤性深静脉血栓模型建立及股静脉基因表达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外科学

作者: 王兵

导师: 李世和,赵学凌

关键词: 急性,创伤性,深静脉血栓,动物模型,基因芯片

文献来源: 昆明医学院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目的:建立大鼠急性创伤性肢体深静脉血栓动物模型,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股静脉血管在血栓形成、演化过程中主要的关键时相点的基因表达,分析差异表达基因的变化规律,寻找出其中部分相关关键基因,探索急性创伤性肢体深静脉血栓是否形成、严重程度、消退、不消退等主要病理过程中的基因及分子机制。 方法:1.将2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正常对照组(A组,n=20)和试验组(n=230)。试验组根据造模后的不同时相点、血栓形成情况分为6组:创伤即刻组(B组)、血栓形成前期组(C组)、血栓形成高峰期组(D组)、血栓消退期组(E组)、血栓不消退组(F组)和血栓不形成组(G组)。 2.试验组大鼠造模,不麻醉,消毒后行腹股沟处内侧切口,长约1cm,暴露出股动、静脉及股神经,显露出长约1.5cm的股静脉,用12.5mm全齿蚊式血管钳分三段各钳夹1次,力量为血管钳紧1扣,每次持续3秒,用1号丝线全层间断缝合皮肤切口,不放置引流,除A、B组外大鼠均行髋人字石膏固定,观察大鼠双足颜色和肿胀情况。 3.取材方法:用3%的戊巴比妥钠溶液按1ml/kg体重,腹腔内注射麻醉各组大鼠,仰卧位固定,消毒后沿双侧大腿股静脉走行切开皮肤约4.5cm,暴露双侧股静脉及主要属支,A组大鼠切取长约4.5cm的股静脉及主要属支,B组于造模后0.5h、C组于造模后2.5h、D组于造模后25h、E、F、G三组于造模后72h,沿原切口扩大暴露股静脉及属支,观察股静脉血栓是否形成、严重程度及消退、不消退,分别记录后,各组切取与A组大鼠相同部位的股静脉及属支,有血栓形成的血管去除血管内的血栓,所取血管用0.9%生理盐水冲洗干净管壁及管腔内的血液,在离体30秒内放入冻存管,置入液氮罐中保存,用于总RNA提取,近端0.5cm血管送组织学检测不做上述处理。 4.用TRIzol法分别提取上述7组股静脉标本总RNA,总RNA样品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合格后,按照Affymetrix RAT 230A表达谱芯片操作流程,经cRNA探针制备、杂交、洗脱、染色、扫描,完成芯片检测,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相应的分析、归纳、总结。 结果:1.A、B、C三组大鼠均无血栓形成,D、E、F、G四组190只大鼠造模后至25h累计死亡5只,存活185只,2.5h至72h观察时段内,血栓发生数149只,血栓不形成数36只,血栓消退数64只,血栓不消退数37只; 2.上述各关键时相点7份标本总RNA无降解,质量好;

论文目录:

1、中文摘要

2、英文摘要

3、前言

4、第一部分:大鼠急性创伤性肢体深静脉血栓形成动物模型的建立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4.4 结论

5、第二部分:大鼠急性创伤性肢体深静脉血栓股静脉血管基因表达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

5.3 讨论

5.4 结论

6、参考文献

7、中文详细摘要

8、英文详细摘要

9、综述一:基因芯片在静脉血管疾病研究中的运用

10、综述二:凝血因子与炎症因子的相互影响

11、致谢

12、附录一:中英文缩略词表

13、附录二:读书期间作者基本情况

发布时间: 2005-12-07

相关论文

  • [1].RT-PCR检测血中IL-1β、IL-6预测诊断大鼠创伤性深静脉血栓相关性研究[D]. 阮标.昆明医学院2009
  • [2].深静脉受压与血栓形成关系的研究[D]. 李德卫.重庆医科大学2003
  • [3].消栓通脉颗粒剂对深静脉血栓形成干预机制的研究[D]. 刘政.山东中医药大学2006
  • [4].炎症反应在急性创伤性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变化和作用[D]. 张春强.昆明医学院2007
  • [5].创伤性股静脉血栓基因表达变化及低分子肝素干预研究[D]. 黄河.昆明医学院2007
  • [6].炎症细胞因子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及中药干预机制的研究[D]. 张玥.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
  • [7].实验性静脉血栓栓塞症血管内膜及其生长因子的研究[D]. 季颖群.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
  • [8].创伤性深静脉血栓形成及低分子肝素预防的基因表达变化研究[D]. 莫建文.昆明医学院2008

标签:;  ;  ;  ;  ;  

大鼠急性创伤性深静脉血栓模型建立及股静脉基因表达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