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金颗粒及其含药血清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研究

虎金颗粒及其含药血清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研究

论文摘要

我国是肝病发病率较高地区,肝炎病毒携带率为总人数的10%左右,肝炎病毒感染率则更高,大约为50%。其中,肝硬化(尤其是肝炎肝硬化)在我国十分常见,严重危害着人民的身心健康。但时至今日,仍未找到有效的防治办法。研究显示,肝硬化大多由各种慢性肝病演变而来,而各种慢性肝病都有一个共同的病理学基础—肝纤维化。肝纤维化是伴随肝损伤之后的一种病理修复反应,表现为肝内胶原纤维异常增生,肝细胞变性坏死,肝组织结构和功能遭到破坏,造成肝功能异常,影响肝病预后,是慢性肝病发展至肝硬化的必经阶段。实际上,肝纤维化可防可治,在演变为肝硬化之前,通过某种手段阻断或逆转肝纤维化的发生与发展,在慢性肝病的治疗上,将有重大突破。 肝硬化后期可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腹水和肝性脑病,严重危害患者生命。早期肝硬化患者具有可逆转的特点,因此恰当及时的药物治疗以干预肝纤维化发展成肝硬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治疗肝纤维化的药物仍处在研究阶段,传统抗肝纤维化药物如秋水仙碱、马替洛酯等,因疗效不确切和副作用大限制了其应用,干扰素治疗肝纤维化的疗效在临床和实验研究中已被证实,但价格昂贵。因此,国内外学者越来越注重从传统药物中发掘抗肝纤维化药物。临床和基础研究均表明,一些中药具有显著的抗肝纤维化作用,且价格低廉、副作用小,从而有着广泛的开发前景。 中医理论认为,肝纤维化属“积证”、“胁痛”等范畴,其病机不外乎气滞、血瘀、肝脾功能失调,其中血瘀乃各种病机之基础。其治则总不离活血化瘀、益气活血、舒肝健脾、软坚消积等。 虎金丸是临床经验方,其中虎杖、郁金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共为君药;山楂、三七活血化瘀,泽泻利水渗湿共为臣药,灵芝益气补虚为佐使之品。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益气行滞之功。本课题研究了虎金颗粒对二甲基亚硝胺(DMN)致肝纤维化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深入探讨了虎金颗粒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尤其是对肝纤维化发生的主要细胞因子之一TGF-β1信号转导通路Smad蛋白表达的影响;体外研究采用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探讨虎金颗粒含药血清对肝纤维化发生的中心环节HSC-T6Ⅰ型胶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及受体TGβRⅡ mRNA表达的影响,以此探讨虎金颗粒抗肝纤维化的细胞分子机制。 体内实验: SPF级SD大鼠,雌雄各半。采用DMN诱导肝纤维化模型,每只大鼠给予0.5%DMN(2ml/kg)腹腔注射,第1周前3天连续给2/3药量,后4天不给药,第2周开始前3天连续给全药量,共给药4周。正常对照组给予相同量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造模

论文目录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一) 抗肝纤维化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 (二) 虎金丸(颗粒)抗肝损伤和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 (三) 细胞因子TGF-β1在肝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及应用价值
  • (四) 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体内实验研究
  • 一、虎金颗粒治疗DMN所致大鼠肝纤维化的药效学研究
  • 材料及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二、虎金颗粒治疗DMN致大鼠肝纤维化的病理组织观察
  • 材料及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三、虎金颗粒抗DMN致大鼠肝纤维化的免疫组化观察
  • 材料及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第三部分 体外实验研究
  • 一、虎金颗粒药物血清对大鼠HSC Col-Ⅰ、TGF-β1及TβRⅡ mRNA表达的影响
  • 材料及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第四部分 结语和展望
  • 第一节 讨论
  • 第二节 结论
  • 第三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病理图片
  • 英文缩写词表
  • 在职博士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出版的著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药及其复方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0(04)
    • [2].刍议莪术的抗肝纤维化作用[J]. 中医学报 2017(02)
    • [3].芪术颗粒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的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 2019(10)
    • [4].中药复方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研究概况[J]. 中医杂志 2011(03)
    • [5].姜黄素抗肝纤维化作用研究概况[J]. 亚太传统医药 2009(08)
    • [6].抗肝纤维化药物及柴胡抗肝纤维化作用研究进展[J]. 江西中医药 2013(12)
    • [7].中药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医药导报 2020(05)
    • [8].六味地黄丸抑制巨噬细胞激活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研究[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01)
    • [9].青蒿琥酯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 重庆医学 2017(02)
    • [10].姜黄素抗肝纤维化作用及机理研究[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0(03)
    • [11].丹参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08(01)
    • [12].天然牛磺酸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0(01)
    • [13].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的植物药研究进展[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7(11)
    • [14].基于网络药理学平台的蒙药额力根-7抗肝纤维化作用的机制研究[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20(03)
    • [15].姜黄素、姜黄素与大黄素联用抗肝纤维化作用的实验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 2009(03)
    • [16].熊果酸抗肝纤维化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5(21)
    • [17].瞬时肝弹性测定评价芪冬复肝合剂的抗肝纤维化作用[J].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3(05)
    • [18].苦参素抗肝纤维化作用的临床观察[J].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09(05)
    • [19].柴胡疏肝散的抗肝纤维化作用研究[J].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14(05)
    • [20].复方灵丹胶囊抗肝纤维化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成药 2014(01)
    • [21].中草药单体抗肝纤维化作用的研究进展[J]. 新医学 2008(06)
    • [22].复方软肝颗粒抗肝纤维化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09(11)
    • [23].中医药针对肝星状细胞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研究综述[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5(07)
    • [24].别隐品碱抗肝纤维化作用[J]. 中草药 2011(06)
    • [25].α-干扰素的抗肝纤维化作用[J].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6)
    • [26].苦参碱抗肝纤维化研究进展[J]. 海峡药学 2008(07)
    • [27].单味中药抗肝纤维化作用研究进展[J]. 天津药学 2011(02)
    • [28].人参皂苷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 中草药 2017(09)
    • [29].六味五灵片抗肝纤维化作用的谱效关系[J]. 中成药 2016(04)
    • [30].IL-37抗肝纤维化作用研究进展[J]. 西南军医 2015(01)

    标签:;  ;  ;  ;  ;  

    虎金颗粒及其含药血清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