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语境下“实名制”的法律思考

信息化语境下“实名制”的法律思考

论文摘要

作为化解当代社会矛盾的新型手段之一,“实名制”于我国已经在很多行业处于实施状态中,且效果受到肯定。但是,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本意欲净化电信与网络环境,打击垃圾短信、手机犯罪、网络侵权等行为而设置的“手机实名制”与“网络实名制”却遭受到了众多质疑与非议,而焦点即在于通信自由权、隐私权、言论与表达自由权等公民基本权利的被限制。本文即以社会中对“手机实名制”与“网络实名制”的质疑与非议作为出发点,力图通过深度分析寻找到这一质疑产生的原因,并以公法中的基本原则判断质疑存在的合理性,进而为化解质疑与非议的制度构建与完善提出自己的意见。首先,本文通过对信息化社会这一“实名制”的制度背景及“手机实名制”、“网络实名制”的定义与国内外发展等基础情况进行分析,一方面尝试归纳出现代信息化语境下“实名制”的自身特点,另一方面也展示出信息化语境下“实名制”的发展趋势。紧接着,本文将以信息化语境下“实名制”的特点为基础,归纳我国当前信息化语境下的“实名制”所遭遇的质疑与非议中涵盖的法律问题。并随后通过公法中公权力对公民权利进行限制时所必须严格遵从的三个基本原则——公益原则、法律保留原则及比例原则——作为判断标准,分析这些问题在我国当前国情与法治环境下是否客观存在,即上述质疑与非议是否具有法律上的合理性。最后,通过对我国信息化语境下“实名制”在法律层面受到的质疑与非议产生之原因的分析,明确国外信息化语境下“实名制”蓬勃发展且效果显著与我国信息化语境下“实名制”广受阻碍与反对的矛盾所在,并提出化解这一矛盾,在我国环境下有效实行信息化语境下的“实名制”的制度构建与完善的方法。本文的创新点一是在于题材的新颖,当前国内对“实名制”,特别对“手机实名制”与“网络实名制”进行内涵与外延的总结后形成的信息化语境下“实名制”的概念进行的研究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均有不足;二是分析方法的新颖,将公益原则、法律保留原则及比例原则作为了我国信息化语境下“实名制”法律质疑的判断标准,将整个“实名制”的研究上升到了公民基本权利与公法间关系的高度。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第一章 信息化语境下"实名制"内容概括
  • 第一节 "实名制"的信息化背景分析
  • 第二节 信息化语境下"实名制"发展过程综述
  • 一、"手机实名制"制度发展综述
  • (一) "手机实名制"的国内定义
  • (二) "手机实名制"在国外的发展
  • (三) "手机实名制"在我国的发展
  • 二、"网路实名制"制度发展综述
  • (一) "网络实名制"的定义
  • (二) "网络实名制"在国外的发展
  • (三) "网络实名制"在我国的发展
  • 第三节 信息化语境下"实名制"特征归纳
  • 一、信息化语境下的"实名制"之间具有紧密联动性
  • 二、信息化语境下的"实名制"包含对公民通信自由权与隐私权的限制
  • 三、信息化语境下的"实名制"包含对公民言论与表达自由权的潜在威胁
  • 四、信息化语境下的"实名制"面对的问题更加复杂
  • 第二章 我国"实名制"制度争议的法律分析
  • 第一节 我国信息化语境下"实名制"法律问题综述
  • 第二节 我国信息化语境下"实名制"公益原则考量
  • 一、公益原则的涵义
  • 二、公益原则视角下的信息化"实名制"考量
  • 第三节 我国信息化语境下"实名制"法律保留原则考量
  • 一、法律保留原则的发展过程
  • 二、传统法律保留原则视角下的我国信息化"实名制"
  • 三、扩展法律保留原则视角下的我国信息化"实名制"
  • 第四节 我国信息化语境下"实名制"比例原则考量
  • 一、比例原则发展与现状综述
  • 二、比例原则内涵分析
  • 三、比例原则下我国信息化语境"实名制"的考量
  • (一) "实名制"的目的与手段分析
  • (二) 妥当性原则下的"实名制"考量
  • (三) 必要性原则下的"实名制"考量
  • (四) 狭义比例原则下的"实名制"考量
  • (五) 比例原则考量下的"实名制"总结
  • 第三章 我国应对信息化社会"实名制"的制度构建与完善
  • 第一节 信息化语境下"实名制"法律质疑原因分析
  • 一、法治思想的发展要求"实名制"具备制度法律基础
  • 二、"实名制"制度构建目的狭隘化
  • 三、对信息化语境下"实名制"制度特征理解不足
  • 四、与信息化语境下"实名制"配套的相关制度缺失
  • 第二节 如何实现我国信息化语境下"实名制"的构建与完善
  • 一、明晰统一的"实名制"制度创设目的
  • 二、明确规定"实名制"的法律依据
  • 三、建立完善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
  • (一) 个人信息及个人信息保护概念的发展
  • (二) 国外的个人信息保护模式
  • (三) 我国应建立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内容
  • 四、建立完善的国民诚信体系
  • 五、构建并完善公民诉求的合理表达渠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实名制挂号就医的探讨与思考[J]. 中国病案 2020(02)
    • [2].规范处理实名检举控告——确保优先办理、给予答复要求落地生根[J]. 中国纪检监察 2020(08)
    • [3].如何把握和落实《规则》有关实名检举控告的处理规定?打好制度机制组合拳 营造良好监督氛围[J]. 中国纪检监察 2020(09)
    • [4].潮州:推动用工实名制管理全覆盖[J]. 工程质量 2020(05)
    • [5].二级医院推行门诊“实名制挂号”的实践与思考[J].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9(05)
    • [6].让劳务实名制“实至名归”[J]. 施工企业管理 2019(07)
    • [7].快递实名制怎样才可行?[J]. 中国储运 2017(06)
    • [8].实名制的法理学分析[J]. 法制博览 2017(23)
    • [9].技术是加快实名制落地的重要保障[J]. 中国储运 2017(06)
    • [10].如何看待快递的实名制?[J]. 中国储运 2017(06)
    • [11].快递实名制难在哪里[J]. 宁波经济(财经视点) 2015(12)
    • [12].建筑业劳务人员实名制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 建筑经济 2016(06)
    • [13].最严实名制构筑安全信息社会[J]. 中国电信业 2016(06)
    • [14].电话实名制的最后通牒[J]. 金融科技时代 2016(06)
    • [15].工信部详解“史上最严电话实名制”[J]. 通信电源技术 2016(03)
    • [16].实名制管理须多方出力[J]. 施工企业管理 2016(08)
    • [17].以实名制登记为“龙头”全方位做好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服务[J]. 劳动保障世界 2014(11)
    • [18].技术为本 管理跟上 扎实抓好实名登记工作[J]. 江苏通信 2014(06)
    • [19].基于理论的微博实名制推行受阻因素分析[J]. 当代经济 2015(02)
    • [20].破解火车票“实名不实”问题的思考[J]. 企业导报 2015(11)
    • [21].浅谈实名制的制定原则与适用范围[J]. 商 2015(04)
    • [22].微博实名制推行受阻因素分析[J]. 当代经济 2015(14)
    • [23].为什么物流实名迟迟实现不了?[J]. 中国金属通报 2015(10)
    • [24].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应用“实名制”[J]. 农产品市场 2020(16)
    • [25].傻徒弟[J]. 民间文学(故事) 2020(03)
    • [26].微信好友实名制,你怎么看[J]. 解放军生活 2020(06)
    • [27].长得快的儿童也是儿童[J]. 老年教育(长者家园) 2019(02)
    • [28].实名制,实得起来吗?[J]. 电脑爱好者 2010(17)
    • [29].实名制背后的权力冲动[J]. 电脑爱好者 2012(06)
    • [30].实名制变形记[J]. 电脑爱好者 2012(06)

    标签:;  ;  ;  ;  ;  

    信息化语境下“实名制”的法律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