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方法分析与解读

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方法分析与解读

阳江市阳东鸿徳绿化工程有限公司529500

摘要:目前,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林业工程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在当前经济社会持续高速发展,现代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的时代背景下,生态环境建设常常为人们所忽视。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家园,我们必须对生态环境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整个自然环境中,林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不仅是绿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生态平衡中的重要环节,因此,如何开展高效、绿色造林工程意义重大。从林业工程造林角度阐述工程造林现状以及相关管理措施。

关键词:林业工程;造林管理;方法分析;解读

引言

林业经济在我国整体经济中占有重要的比例,为提升经济效益,做好林业管理工作是每一个管理者的责任。近年来,经济与环境共同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从林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不仅要以生态环境的保护为核心植树造林,更要提升林地的经济效益,促进林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在林业工程造林过程中,以有效的方式加强管理,提升管理质量,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提升林地经济效益,是促进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

1林业工程造林管理工作的意义与原则

1.1对林业工程造林工作进行有效管理的重要意义

管理是一门精深的学科,不同领域的管理技术也有很大的差异。林业造林是一项庞大、系统的工程,利用科学、合理、高效的管理体系促进管理措施的实施,将人力、财力、物力技术等组织、协调,才能发挥管理的作用,提升管理的质量。林业造林工程管理工作较为特殊,不仅要考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更要结合国家的政策法规,提升林地的经济效益。因此在造林生产的过程中,每一个生产环节都需要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如此才能促进林地生产更为规范地进行。

1.2林业工程造林管理工作所需要遵守的基本原则

任何一项管理都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进行,林业工程造林管理亦是如此。管理原则是协调管理和生产内容,促使管理过程更为规范、标准的细则,即综合考量的原则。林地生产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同时要针对各个环节进行管理。因此林业工程的造林管理工作必须综合考量各项因素,分析和解决管理中实际存在的问题。若管理仅从单方面进行,则很多生产环节容易出现差错,导致管理质量降低。因此在管理过程中要注重长远计划原则,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

2问题研究

2.1管理体制落后,治理缺乏有效性

以国有企业为主的大型林业产业部门的管理体制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各级之间缺乏必要的信息交流和政策沟通,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之间的沟通渠道较为单一。这种沟通交流的不畅通性:一方面影响了对于问题的及时反馈;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督和督促,基层工作人员日常管理工作效率低下,对于问题的警惕意识和防治意识薄弱。

2.2种植结构不合理

首先,在林业工程造林中种植空间设置不合理。树木的健康成长需要有相应的空间,在林业造林中,部分树木种植密度较大,树与树之间的间隔较小,会限制树木生长,影响树木健康。其次,种植没有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种植树木时没有充分考虑到种植地区的土壤与气候,种植的树木种类杂乱,并且很多树木出现死亡现象,浪费了人力与物力;最后,缺乏对种植树木的保护措施。在完成林木种植后,对林木的后续保护较少,很多树苗出现死亡。

2.3动物以及人类等外界因素的干扰

由于造林工程的规模以及占地面积的广阔性,所以,一般的工程建设都会在村落边缘或者山区进行,这也就意味着工程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山林中的各种动物不仅会啃食树木的根部,阻碍树苗的成长,同时,一些大型动物的出没还会影响种植人员的工作效率,甚至影响到他们的生命安全;另一方面,在一些边远地区,由于缺乏现代知识的普及,一些村民会无意识地进行放牧或者随意开垦,从而对造林工程造成巨大的干扰。

3优化措施分析

3.1做好林业工程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工作

林业工程工作人员的技术能力直接决定了林业工作的工作质量。选用了最优的树种,工作人员不会对所使用的化肥进行调配也会影响树木的生长。所以为了保证林业工程发展与进步,不论是林业工程造林的管理人员,还是在第一线的工作人员都应该进行专业能力的培训。在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时,首先应加强管理人员对于工程全局的控制能力,对每一位工作人员的能力与特点充分了解,对每一项工作的特殊性也要了解,并为每一项特殊工作安排合适的工作人员。这就需要增强劳动人员自身的工作能力,充分掌握每一项工作所需要的专业技术,以保证自己可以胜任该项工作。这样才可以保证林业工程的工作被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

3.2支持良种良法

林业工程造林管理过程中,要更新管理观念,从造林技术、造林质量方面入手,提升管理质量。所谓良种良法,就是选择优良的林木品种,以优良的种植方法造林,如此不仅能够保障林地整体的质量,更能够提升林地的成形速度,加速经济作物的成长。良种是指在遗传品质优良的树木中,选择品质优良的种子、幼株、枝条、种芽等造林,让林地的作物能够遗传优良的品质,最终健壮生长,快速成林。当然,良种的选择不仅仅是从基因上进行,还要结合市场、地区、气候因素决定,举例来说,若将适宜在南方种植的良种在北方种植,再健壮的幼株也无法成林,因此因地制宜也是良种选择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良法是指在良种选择的基础上,以科学、合理的方式栽种和管理,选择品质优良的苗木,在最适宜的土地上,以最适宜良种生长的方式栽培,在人力、物力、财力、技术、设备、科技等各个方面加高效投入,加强管理,才能促成林地经济效益的有效提升。良种和良法是紧密配合实施的,因此在林地工程造林管理过程中,必须以良法为载体,为良种提供优质的成长环境,两者并重以获得更高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3.3严格监管施工,提升施工技术

施工技术影响造林工作质量,为了促进造林工作的顺利进行,应不断提高施工技术。首先,严格监管施工,不断提高工程质量,促使施工各项工作协调推进,根据施工对象特点科学地选择施工方法,提高施工效率,尽快完成造林工程的目标;其次,提高施工技术,积极进行环境勘测,选择最佳的施工方法与施工器械,将施工质量放在首位。

3.4选用专业型技术人才,并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学习

根据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需要,聘用具有先进林业知识的专业型技术人才。对工程的执行进行有效的施工监管,严格保证施工质量,保证造林工作的顺利进行,有效解决执行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提高施工效率,提高工程质量。后期,能够科学合理的开展有计划养护工作。对人员的培养也应采取可持续性发展的措施,每年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定期考察工作质量,保证基层工作人员具有专业的技术和责任心,充分胜任本职工作。

3.5加强林分抚育管理

在造林工程开展实施中,林分抚育属于基础的但同时又是重要的质量控制管理环节。在林分抚育管理中,管理工作涉及的内容和管理标准较为复杂,应该进一步重视对林业苗木的养护和保林护林工作的开展,强化对林业管理中浇水、施肥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技术的管理应用。造林效果和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受到林分抚育工作质量的影响,所以在开展林业造林工程管理中应该重点关注林分抚育工作的开展。在现代化林业造林工程管理中,除了要重视现代化机械设备应用,还要重视造林工程完工之后对林木进行进一步的维护和养护。重视栽树环节的同时也应该重视养树的环节,确保现代化造林工程能够有效体现出系统化的特点。在造林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应该重视林分经营经济效益的全面显现。通过加强造林工程的管理,充分发挥出林业造林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结语

林业工程造林工作所涉及的内容也是十分复杂的,如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与业务能力、资金使用、造林种植方法、树木所使用的肥料、选用的树种等因素都会对林业工程的质量与获利情况产生较大的影响。想要有效地增大林业工程的经济、生态效益,就必须对原有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利用先进的、科学的方法对林业工程造林管理进行改进,已达到促进林业工程不断进步的目的。在现代化林业造林工程开展过程中,为了确保造林工程作业的高品质,应该全面应用现代化的造林管理体系,规范化、标准化造林工作,同时应该不断强化整套系统的管理制度应用,对工作的章程和准则进行详细的规划,使林业造林工程在管理方面能够形成统一规范化的模式,进一步提高林业造林工程的施工品质。

参考文献:

[1]陈思维,张英.造林管理在林业工程中的相关方法和意义初探[J].农民致富之友,2018,578(09):213.

[2]包铁岩.浅谈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加强营林质量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7(5):233.

[3]杨欧.浅析林业造林工程的常见质量问题和完善措施[J].农与技术,2017,37(22):164-165.

标签:;  ;  ;  

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方法分析与解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