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土地权利制度的变革趋向

中国农村土地权利制度的变革趋向

论文摘要

我国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期,这一时期是一个权利觉醒和利益纷争的时期,利益的重分需要规则的重构,而规则的重构必须谨慎地配置权利。权利的合理配置,乃是实现公平与正义的最基本的规则保障。 土地,是人类社会重要的经济资源,是农民最主要的财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它也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到这场洪流当中去。如何分配被市场经济所激发出来的巨大的土地增值,尤其是如何维护农民这一弱势群体所应享有的土地权益,成为一个时代的艰难命题。这一命题在承载公平与正义理念的物权立法中应受到格外的重视。这一命题的解决有赖于中国农村土地权利制度重新设计。 本文在回顾了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权利制度的变迁脉络,分析了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权利制度的绩效与局限后,在综合考察我国法学界所存在的几种农村土地权利制度重构方案的基础上,大胆地认为,在我国农村土地第二轮承包期满后,我国农村土地应该实行农民私有制度。 中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是在农民私人土地所有权的基础上形成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需要进行一次更高层次的否定之否定,在充分吸收人类文明的法律成果,尊重人类普遍实践的基础上,对农村土地权利制度再进行一次变革,物归原主,让农民成为土地真正的主人。 全文除引论和结束语外,主体部分共分四章。 第一章,介绍了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权利制度所进行的四次变革的社会背景,分析了在历次变革中土地的所有权与农民的经营权是如何结合起来并共同发挥作用的,评述了历次变革对我国农业及社会经济的影响。本章提供了一些历史素材,意在交待建国以来农村土地权利制度变化的历史沿革。 第二章,集中分析了我国现行的土地权利制度——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绩效与弊端。家庭承包责任制使农户成为生产自由、经营自主的经济职能的承担者,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因而使我国农业在短时期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进入了上世纪90年代以后,家庭承包责任制表现出明显地后劲不足。在持续高效地运行了十余年后,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权利制度的历次变革及其评价
  • 一、第一阶段(1949年——1952年):土地农民所有,个体经营
  • 二、第二阶段(1953年——1956年):土地农民所有,统一经营
  • 三、第三阶段(1957年——1979年):土地集体所有,统一经营
  • 四、第四阶段: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
  • 第二章 现行农村土地权利制度的绩效和弊端
  • 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性质
  • 二、现行农村土地权利制度的绩效
  • 三、现行农村土地权利制度的弊端
  • 第三章 现行农村土地权利制度改造的若干方案及其评价
  • 一、改造既有的集体所有,农民承包经营权制度——建立农地使用权制度的方案
  • 二、农村土地国有化方案
  • 三、农村土地私有化方案
  • 第四章 农村土地权利制度改革的未来趋向
  • 一、农村土地农民所有符合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 二、对土地农民所有制障碍问题的破解
  • (一) 土地农民所有与我国意识形态
  • (二) 土地农民所有与土地兼并
  • (三) 农民失业与入城问题
  • 三、农村土地如何分配予农民所
  • (一) 分配的对象
  • (二) 分配的方式
  • (三) 部分公有制仍需保留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关于农村土地托管的研究与思考[J]. 农业科技管理 2019(06)
    • [2].浅议西部干旱地区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甘肃农业 2019(11)
    • [3].推进农村土地托管的有效途径探讨[J]. 四川林勘设计 2019(04)
    • [4].吉林省农村土地金融发展模式研究[J].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0(02)
    • [5].农村土地金融发展的障碍因素及对策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01)
    • [6].农村土地“三权”分置下农户退出土地承包权制度探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03)
    • [7].山东省农村土地金融的现状、问题与发展路径[J]. 现代商业 2020(12)
    • [8].农村土地银行在中国:文献回顾与研究范式反思[J].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 [9].我国农村土地金融发展的路径探析[J].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9(04)
    • [10].宜昌市农村土地“三权分置”面临的障碍及其出路[J]. 学习月刊 2018(06)
    • [11].农村土地银行初探[J]. 河西学院学报 2018(03)
    • [12].“三权分置”究竟改变了什么[J]. 中国果业信息 2016(11)
    • [13].我国农村土地证券化思考[J]. 农业经济 2016(12)
    • [14].中国农村土地为什么要坚持集体所有制[J]. 当代经济研究 2017(02)
    • [15].农村土地托管模式的探索与研究——以南阳市农村土地托管为例[J]. 农学学报 2017(03)
    • [16].中国农村土地银行的风险分析与发展策略[J]. 湖北农业科学 2017(07)
    • [17].山东省农村土地金融发展研究[J].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7(02)
    • [18].农村土地证券化:基本原理、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J].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 2017(02)
    • [19].现代农村土地银行金融制度构建的探讨[J]. 农业经济 2017(07)
    • [20].论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制度设计与实现路径[J]. 农民致富之友 2017(13)
    • [21].试析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现实意义[J].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2)
    • [22].农村土地金融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7(03)
    • [23].探索农村土地综合监管机制创新[J]. 浙江国土资源 2017(09)
    • [24].关于探讨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利用、征购储备、供应占用和财政筹融资监管体系完善的途径(下)[J]. 经济研究参考 2017(20)
    • [25].中外农村土地银行发展模式对比分析与经验借鉴[J]. 湖北农业科学 2017(20)
    • [26].农村土地证券化:动因、障碍及国际经验借鉴[J]. 世界农业 2015(12)
    • [27].农村土地旅游化流转的影响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16(10)
    • [28].西部农村土地融资难问题探析[J]. 经贸实践 2016(03)
    • [29].德国、美国、日本农村土地证券化比较研究及启示[J]. 广东土地科学 2016(03)
    • [30].建立农村土地银行的必要性及制度设计[J]. 人民论坛 2014(26)

    标签:;  ;  ;  ;  ;  

    中国农村土地权利制度的变革趋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