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芯片快速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细菌感染

基因芯片快速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细菌感染

论文摘要

研究背景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疾病。近年来,由于临床诊断策略的改进、疫苗接种及大量广谱抗生素的应用,细菌性感染的病死率明显下降。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员流动性明显增大,加之严重的环境污染、交通事故致脑外伤发生率增高等,中枢神经系统细菌感染率呈上升趋势。细菌性脑膜炎仍位居世界感染性疾病病死率的前十位,且因病原菌诊断困难、治疗延误及滥用抗生素等,约25%~50%的细菌性脑膜炎存活者仍遗留肢体活动障碍、失语、癫痫、智力障碍等后遗症。本病最常见的病原菌为脑膜炎奈瑟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B型,病死率分别为10.3%、26.3%及6.0%。近年来结核性脑膜炎亦呈死灰复燃之势。快速、准确地诊断病原菌,早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迅速控制病情,是降低死亡率、防止并发症的最有效措施。临床病原菌诊断的“金标准”为细菌培养,但由于某些细菌生长困难、培养要求条件太高、培养前已经应用抗生素等原因,细菌培养的阳性率极低,国外报道只有3.1%~8.3%,且培养周期长,一般需24~48h,而结核分枝杆菌则需2~6周。因此,目前临床工作中,大多依据临床表现、脑脊液的细胞学、生化、免疫学检查及血常规等综合指标,推测细菌或其它致病源感染的可能性。由于病原菌诊断方面的限制,从某种程度上,滥用抗生素已经成为临床工作者的无奈之举,不但误诊及漏诊的发生率增高,而且造成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 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作为生物技术里程碑的多聚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的问世,为我们在分子水平精确鉴定病原菌打开了一扇窗口。依据某种细菌的致病基因,设计特异引物,通过扩增其特异性片段来对病原菌作出鉴定,目前已经建立了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单纯疱疹病毒、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语中英文对照
  • 第一部分:多聚酶链反应扩增细菌16SrDNA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基因芯片技术快速检测常见致病菌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基因芯片技术在细菌性脑膜炎常见病原菌诊断中的应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16S rRNA序列同源性分析结合系统发育树构建鉴定6株生殖道乳杆菌[J]. 中华全科医学 2013(04)
    • [2].应用16SrDNA快速检测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J]. 实用医药杂志 2013(07)
    • [3].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阴道分泌物16SrDNA序列分析[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1(11)
    • [4].一株拮抗放线菌T151的鉴定及其抑菌活性物质分析[J]. 生物技术通报 2013(03)
    • [5].16S rDNA序列分析法在国际船舶压载舱沉积物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J].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2009(06)
    • [6].产碱性磷酸酶菌株的筛选及鉴定[J]. 中国酿造 2010(12)
    • [7].膜生物反应器中不同阶段微生物群落结构演变的研究[J]. 环境工程学报 2009(06)
    • [8].病死柞蚕中分离的一株球形芽孢杆菌[J]. 江苏农业学报 2010(01)
    • [9].16S rDNA技术在鼻咽癌患者和正常人咽部细菌组成中的比较研究[J].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09(02)
    • [10].线虫寄生菌巴斯德杆菌遗传多样性分析[J]. 微生物学通报 2008(07)
    • [11].一株滇池蓝细菌的分离及初步鉴定[J]. 生态科学 2016(04)
    • [12].六种常见细菌16S rDNA基因的PCR-RFLP指纹图谱检测方法的建立[J]. 中国兽医科学 2014(05)
    • [13].传统发酵香肠中菌种的分子生物学鉴定[J]. 食品与机械 2015(03)
    • [14].抗金黄葡萄球菌的海洋细菌分离与分子鉴定[J].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12(11)
    • [15].基于16S rDNA序列的柑桔木虱体内共生菌多样性研究[J]. 昆虫学报 2011(06)
    • [16].一株降解微囊藻毒素菌种的鉴定及其活性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1(01)
    • [17].一株产紫红色色素的沙雷氏菌的分离与鉴定[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28)
    • [18].模拟氮沉降对三江平原小叶章湿地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J]. 草业科学 2016(04)
    • [19].降解长链烷烃菌株的选育及性能研究[J].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6(06)
    • [20].崇明东滩夏季沉积物厌氧氨氧化菌群落结构与空间分布特征[J]. 环境科学 2012(03)
    • [21].我国东北典型河流冰封期细菌多样性的研究——以松花江为例[J]. 环境科学学报 2012(06)
    • [22].一株益生芽孢菌株的分子鉴定及其药敏分析[J]. 龙岩学院学报 2011(05)
    • [23].转基因作物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影响研究技术的进展[J]. 江苏农业科学 2010(04)
    • [24].不同空间位点沉积物理化性质与微生物多样性垂向分布规律[J]. 环境科学 2008(12)
    • [25].DSP-B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对毒死蜱降解性能研究[J].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3)
    • [26].镇江肴肉中腐败菌的初步分离鉴定[J]. 中国食品学报 2011(02)
    • [27].16S rDNA检测在临床细菌检验中的应用[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1(07)
    • [28].肠道细菌与宿主共生的研究进展[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2)
    • [29].一株来源于人体的双歧杆菌的分离与鉴定[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8(07)
    • [30].致羔羊腹泻奇异变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迁徙行为分析[J]. 中国兽医学报 2017(07)

    标签:;  ;  ;  ;  ;  ;  

    基因芯片快速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细菌感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