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政策性缺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地方储备粮,粮食市场价格,粮食企业,收储企业
政策性缺陷论文文献综述
刘俊[1](2014)在《弥补“两个缺陷” 优化政策性收储顶层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等政策性粮食收储以来,为切实保护粮食主产区种粮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并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目前政策性粮食收储运作中还存在着两个亟待从顶层设计层面加以完善的缺陷: 一是在保护种粮农(本文来源于《粮油市场报》期刊2014-01-09)
董玉凤[2](2010)在《我国现有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政策缺陷及完善对策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2007年以来,中央财政逐渐加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力度,使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在面临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现有财政补贴政策存在的诸多缺陷,也严重制约着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本文从我国现有财政补贴政策入手,针对财政补贴政策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完善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政策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期刊2010年12期)
殷久勇[3](2009)在《殷久勇:政策性银行有效弥补市场缺陷》一文中研究指出最近学术界一直在争论,国家开发银行已经转轨了,政策银行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我不认同这种观点。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发达地区,市场经济相对完善的地方,可以是小政府大经济,商业性银行发挥较大作用。但在不发达地方,特别是传统农业地区,就需要政策性银行去发挥支撑作用。(本文来源于《银行家》期刊2009年10期)
蒋卫[4](2009)在《农业政策性金融绩效考评缺陷及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业务经营的转型,农业政策性金融效益评价和考核机制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目前过多套用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理念和考核方法的做法,其缺陷和弊端正逐步显现出来,并已直接影响到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的经营发展方向,因此,对如何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效益考评体制,完善现行考核方法提出相应改进建议。(本文来源于《金融纵横》期刊2009年07期)
姬升峰[5](2008)在《城市低保制度的政策性缺陷与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低保政策的基本法则是“有救无类”和“差额补助”,只要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低保标准,就可以申请享受低保待遇,反之则不行,以此来保障低保对象生活水平的一致性。这一政策表面上是绝对公平的,但事实上却难以真正做到(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报》期刊2008-04-16)
李忠鹏[6](2008)在《政策性担保公司:制度缺陷与改革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即使作为个人的政府官员会本着无私的愿望并希望正确行事,但他们可能因信息问题而没有相应的能力选择潜在担保对象中的获胜者。政策性担保公司这一新型国有企业具有传统国有企业的基本效率障碍。改革政策性担保公司,可以有多种选择,如国有资本债权化、国有股优先股化、独立事业法人化等。(本文来源于《西南金融》期刊2008年03期)
林丽琼[7](2007)在《现行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的缺陷及其理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揭示了现行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还存在机构设置不合理、单一的资金筹集机制、业务范围过于狭窄、缺乏灵活的激励机制等缺陷,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等理论分析这些缺陷的原因,即信息不对称、政府过度干预、“政府失灵”、产权不明晰等,以期为农业政策性金融改革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7年02期)
董有明[8](2005)在《农业政策性金融支农有何缺陷》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定位于国家宏观调控主体,对农业产业进行支持与保护。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的弱质特性更为明显,更需要政策性金融的支持和保护,完善和发展政策性金融的功能及作用,更好地(本文来源于《经济日报.农村版》期刊2005-12-05)
樊鸿雁[9](2004)在《助学贷款包含机遇与挑战》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中国银行北京分行表示,自国家助学贷款于近日正式发放以来,包括北航、北大、清华、人大等北京地区35所中央部属院校的4.8万名贫困学生将得到2.9亿元的助学贷款。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本文来源于《中国经济导报》期刊2004-09-25)
李广来[10](2004)在《影响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政策性缺陷及改革对策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叁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焦点是农民收入连续多年持续低迷的局面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性扭转。 现阶段,农民增收问题不仅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根本问题,也成为整个国民经济运行中的首要问题。本文旨在从公共政策学的角度,以我国农民增收现状为切入点,对影响农民增收的政策性缺陷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如何解决好农民增收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 本文的章节安排及主要内容:第一章,阐述了我国农民增收的变化趋势、面临挑战和严重危害;第二章,剖析了我国农民增收缓慢的政策性缺陷;第叁章,分析了农业政策各构成要素存在的问题对农民增收的具体影响;第四章,探讨了促进我国农民增收的改革对策。 本文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以农民增收问题为主线,运用公共政策分析的有关理念、思想、原理和方法,对与农民增收有直接关联的若干政策,从政策的基本目标和主要措施、政策在执行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政策本身的缺陷以及组成政策的各构成要素存在的问题对农民增收的影响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论述。同时,还对促进农民增收的有关改革对策,在深入调研(包括开展有关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04-06-01)
政策性缺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07年以来,中央财政逐渐加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力度,使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在面临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现有财政补贴政策存在的诸多缺陷,也严重制约着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本文从我国现有财政补贴政策入手,针对财政补贴政策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完善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政策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政策性缺陷论文参考文献
[1].刘俊.弥补“两个缺陷”优化政策性收储顶层设计[N].粮油市场报.2014
[2].董玉凤.我国现有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政策缺陷及完善对策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
[3].殷久勇.殷久勇:政策性银行有效弥补市场缺陷[J].银行家.2009
[4].蒋卫.农业政策性金融绩效考评缺陷及对策[J].金融纵横.2009
[5].姬升峰.城市低保制度的政策性缺陷与对策[N].中国社会报.2008
[6].李忠鹏.政策性担保公司:制度缺陷与改革路径[J].西南金融.2008
[7].林丽琼.现行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的缺陷及其理论分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8].董有明.农业政策性金融支农有何缺陷[N].经济日报.农村版.2005
[9].樊鸿雁.助学贷款包含机遇与挑战[N].中国经济导报.2004
[10].李广来.影响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政策性缺陷及改革对策探讨[D].天津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