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宋辉萍山东省栖霞市蛇窝泊中心小学265313

摘要: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并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智慧,体验成功的快乐。营造和谐的师生氛围,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中去,从而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自主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学习兴趣创新意识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对学习知识不感兴趣,智力情感就会缺乏,就会对新知识、新事物变得迟钝。新一轮课程改革却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培养的,而兴趣则是学习的营养剂。儿童一旦失去兴趣,教学就会发出红色信号。要提高学生的兴趣,重视教学的趣味性、艺术性,实质也是提高教师教学的艺术性,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便开始主动起来。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艺术是多方面的。因此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前提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怎样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我认为我们每个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实践和探索: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生动的教学情境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催生学生的情感;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造性地整合各种教学资源,拓展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丰富的想象力,让学生活学活用,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如在认识厘米这节课中,教材安排学生用不同的测量工具量书本、桌椅、笔盒,从而认识测量工具。这样一来学生觉得很枯燥,大大降低了学习的积极性,也影响到后面的教学。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创设一个以蚂蚁王国为主题的童话故事贯穿整个课堂,通过帮助小蚂蚁修断桥引入厘米知识。让学生利用手头的资源如回形针、硬币、小棒作为测量工具,指导学生去量扶手的长,得到数量不同的多种结果,从而引发知识冲突:“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会多种多样呢?”以此引起悬念,从而引导学生自己探索知识,产生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迫切需要。这比单一的让学生来说更生动有趣,学生也乐于接受而且印象深刻,同时鼓励他们参与新奇、有趣的探索性学习活动,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让每个学生都处于惊奇、探索和发现的学习过程中,既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智慧,体验成功的快乐

儿童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好问、好动、好学的特点,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引发成功意识,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的探索和思维的最佳状态中。例如:低年级孩子的抽象概括水平极低,主要还停留在“直观形象水平”上,那么教学时就让学生亲自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量一量、掂一掂、试一试,对实际事物进行实践操作。在进行“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时,把准备好的一千克沙、一千克米、一千克豆、一千克油等等给每个学生掂一掂,让他们感知一千克到底有多重。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动手能力,达到教学的目标。又如:在拼音教学中,可将声母编成儿歌,帮助学生记忆,做出拼音声、韵母卡片,以“开火车”、“找朋友”的形式,让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使学生“愿学、乐学”。再如,在教学“混合运算”扩展应用时,教师出示了这样一个情境:全校老师(13人)带领学生(65人)去“世界之窗”参观,在购票处贴着一张门票价格表:成人票50元,学生票20元,团体票(10人以上)25元。你打算怎样购票?面对富有挑战性、开放性的现实问题,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亲身去实践,并通过自己探索、合作、交流得到创造性解决。显然,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够体验到探索成功的喜悦,有利于创新思维意识的培养。

三、营造和谐的师生氛围,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和亲密、真挚的师生感情,才能为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条件,才能使学生在心理安全、精神愉悦的状态下学习,才能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敢于标新立异。反之,如果教学气氛过于严肃,教师过于严厉,会抑制学生的学习热情,阻碍学生的思维。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应把一个个学生作为充满生命活力的主人看待,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每一位学生。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就是这种道理。为此,教师一定要使学生处于愉快的学习情境中,用激励的语言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如: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做得很出色;这次我们比一比,看谁能得第一,看谁做得又对又快……教师要善于运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让学生感到老师时刻在关注着他;对那些差生,教师应把握难易程度,并常用肯定、鼓励与赞扬,以树立学生自信心,增强他们积极回答问题的信心,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教师要特别重视对富有创新的东西给予热情的肯定,对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要加以保护,尽量在学生中间创造一种和谐的气氛与情感。平时对学生要多一分关怀少一分训斥,多一点鼓励少一些批评,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创新都要给予重视。老师肯定的评价,对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他们的创新信心有着不可估量的力量。

四、精心设计开放题,拓宽创新渠道

新课标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加强求异思维和思维灵活性的培养。求异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是指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想别人设想不到的,去找别人没有找到的方法和窍门。这就要求学生具有富于联想,好于假设、怀疑、幻想,追求尽可能新、尽可能独特,即与众不同的求异的精神。例如语文教学《乌鸦喝水》一文时,引导学生想象乌鸦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喝到水,通过讨论交流、互相探讨,充分发挥小组协作精神,让他们各自的智慧火花相互碰撞、达成共识。有个学生说:“乌鸦可以用吸管吸水。”有个学生建议说:“它用两只手抱起瓶子也能喝到水。”同学们议论纷纷,争先发言:“乌鸦没有手,它有翅膀,瓶子很滑,它抓不住。”另一个学生说:“它可以把瓶子打破再喝!”“可是水会很快流进土里,乌鸦只能喝到很少的水……”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热闹场面,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又如: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引入开放性题目,其开放性、灵活性、多变性给学生的思维创设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思维的创造性。如:“小明、小刚的家和学校同在一条路上,小明每分钟走60米,15分钟可到学校,小刚要18分钟到学校。小明到小刚家的距离有多远?为什么?”这道题没有指明小明和小刚家是在学校的两边还是在学校的同一个方向,答案有两种可能,改变了以往正规题的题型,呈现出创造性和开放性,以此来拓展学生的思维。

总之,只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才能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从而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自主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宋瑞敏谈如何培养学生小学数学学习兴趣[J].学周刊,2013,15,77。

[2]金先华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成功(教育),2013,09,57。

[3]孟四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年。

[4]陆志平激活创造的潜能[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标签:;  ;  ;  

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