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安装工程应注意的相关事项分析章海霞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应注意的相关事项分析章海霞

和建国际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徐汇200032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基础建设工程不断增多,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机械设备使用频率越来越高。机械设备安装工程作为建筑工程的一部分,只有科学严谨的完成了机械设备的安装,才能确保机械的各项性能处于最佳状态,提高设备施工的效率。因此设备安装工程是工程施工的重点内容,必须在安装过程中严格控制各项安装质量,从设备开箱检查、放线、精度检测、验收等各个环节统一施工技术和安装要求,确保安装质量。

关键词:机械设备;安装工程;相关事项;分析

1设备安装新技术

1.1座浆法座浆法是安装设备时设置垫板的一种方法,具体操作为在基座地方挖一个坑,然后注入具有些微膨胀性的砂浆,接着在上面设置一个垫板,等到它达到了规范的高度,就通过砂浆的收缩来实现设备的有效安装座浆法取代了之前一直使用的研磨法,是一种更为便捷,成本也比较低的安装方法,并且可以有效的完成施工的要求。

1.2整体吊装整体吊装主要是在对先进设备进行运输时运用的一种新技术新方法在对设备进行起吊的时候,施工人员以前都是对小件进行吊装,然后再将设备进行组合,现在则是改成了直接将整件或是大部件进行吊装,省去了中间清洗以及安装的步骤,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减少了施工的成本,并且缩短了施工的期限。

1.3基础验收在现代新型机械设备的安装中,基础性验收的阶段就采用了更为先进的技术比如在测量基座时,如果发现基座的水平度没有达到标准,以前经常用的方法是研磨,现在则是用化学制剂进行整修如果预埋的脚螺栓未达到规定的标准,相关人员则是采用环氧的砂浆进行粘接来对其进行处理。

2各阶段注意事项简述

机械设备安装的一般施工程序:施工准备阶段→设备开箱检查→基础放线(埋设中心标板与基准点)→设备基础检查验收→垫铁设置→设备吊装就位→安装精度调整与检测→设备固定与灌浆→零配件装配→润滑与设备加油→设备试运行→工程验收。

2.1施工准备阶段

施工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是会审设计图纸,充分领会设计意图,制定施工组织设计,确定施工人数和技术人员数量,确定所需机械、机具、订货、验收等。

2.1.1查验设备安装单位是否符合市场准入制度,施工人员资格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2.1.2认真核查施工单位上报的施工组织设计是否符合相关程序,是否具有针对性、可实施性、全面性等要求。尤其注意大型设备吊装方案的审核;检查其质量保证体系是否齐全。

2.1.3施工机械是否满足设备安装要求,各种检测设备是否进行检定,并在有效期内。

2.1.4订货时对永久性生产设备或装置,应严格按审批同意的设计图纸采购。

2.2设备开箱检查

在设备交付现场安装前,由施工方负责与业主及监理方共同按设备装箱清单和设备技术文件对设备逐一清点、登记和检查,对其中的重要零部件进行检查验收,查验后形成检验记录。

2.2.1检查外观包装情况。

2.2.2按照装箱单清点零件、部件、工具、附件、备品、说明书和其他技术文件齐全。

2.2.3检查设备各部位、各零部件、附件等有无锈蚀和破损。

2.2.4核对设备基础图和电气线路图与齐备的地脚螺钉孔、电源接线口的位置及有关参数是否相符。

2.2.5对不需安装的备品、附件、工具等应妥善装箱保管,注意集中移交,防止丢失。

2.2.6保护好搬运及吊装装置,凡属未清洗过的滑动面严禁移动,以防损伤设备。

2.2.7做好详细的检查记录,对破损、锈蚀情况要拍照或作图示说明。

2.3基础放线(埋设中心标板与基准点)

依据设备布置图和测量控制网确定设备安装的基准线和基准点;所有设备安装的平面位置和标高,均应以确定的基准线和基准点为基准进行测量。主要设备旁应埋设永久性标高基准点,使安装施工和生产后维修均有可靠的依据。

2.4设备基础检查验收

2.4.1设备安装单位应提供设备基础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主要检查验收基础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养护及混凝土强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如果对设备基础的强度有怀疑时,可请有检测资质的工程检测单位。对基础的强度进行复测。

2.4.2重要设备基础应用重锤做预压强度试验,应预压合格并有预压沉降详细记录。

2.4.3设备基础的位置、外形尺寸及外观的验收应符合要求:基础位置、几何尺寸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并应有验收资料或记录;预埋螺栓的位置、标高及露出基础的长度应符合施工图的要求,地脚螺栓的螺纹和螺母保护完好。

4.对影响设备安装的设备基础主要质量通病进行防治。

2.4.1设备基础上表面标高超差。标高高于施工图的要求致使设备二次灌浆层高度不够,或低于施工图的要求致使设备二次灌浆层高度过高,影响二次灌浆层的强度和质量。

2.4.2预埋地脚螺栓的位置、标高、长度及露出基础的长度超差。预埋地脚螺栓中心位置偏差过大,致使设备无法安装;标高及露出基础的长度超差会使地脚螺栓长度或螺纹长度偏差过大,无法起到固定作用。

预留地脚预留地脚螺栓孔深度超差(过浅),致使地脚螺栓无法埋设。

2.5垫铁的设置

通过调整垫铁的厚度,可使设备安装达到设计要求的水平度和标高,并将设备重量通过垫铁均匀地传递到基础。

2.5.1垫铁与设备基础之间接触良好,每个地脚螺栓旁边至少应有一块垫铁;设备底座有接缝处的两侧,应各安放一组垫铁。

2.5.2每一组垫铁不宜超过5块,应放置整齐、平稳,接触良好。设备调平后,每组垫铁均应压紧,伸入设备底座底面的长度应超过设备地脚螺栓的中心。

2.6设备吊装就位

机电设备一般都较重,大型设备吊装就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根据安装设备的特点、吊装作业环境条件的限制和可以使用的吊装运输机械,选择安全可靠、经济可行的吊装方案,并按照吊装方案配置相应的机械、工机具和人员,将设备安全吊装就位。

2.7安装精度调整与检测

2.7.1精度调整与检测是设备安装工程中关键的一环,直接影响到设备的安装质量。

2.7.2精度调整应根据设备安装的技术要求和精度检测结果,调整设备自身和相互位置状态。

2.7.3精度检测是检测设备、零配件之间的相对误差,如:垂直度、平行度、同轴度等。

2.7.4所有位置精度项和部分形状精度项,涉及误差分析、尺寸链原理及精密测量技术。

2.8零配件装配

对于解体机械设备和超过防锈保存期的整体机械设备,应进行拆卸、清洗与装配,若清洗不净或装配不对,会给设备运行带来麻烦。

2.8.1熟悉设备装配图、技术说明和设备结构,准备装配场地,确定装配方案,准备好器具、材料。

2.8.2检查装配零件的外观和配合精度,并做好记录;清洗零部件并涂润滑油,保证配合表面不生锈、便于拆卸。

2.8.3重视组合件、部件、总装配的顺序,保证装配精度。

2.9设备固定与灌浆

2.9.1除少数可移动设备外,绝大多数设备需牢固地固定在设备基础上,尤其对于重型、高速、振动大的设备,如果没有固定牢固,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

2.9.2设备灌浆分为一次灌浆和二次灌浆。一次灌是在设备粗找正后,对地脚螺栓孔进行灌浆;二次灌浆是在设备找正后,对设备底座和基础件进行的灌浆。

2.9.3预留地脚螺栓孔或设备底座与基础间的灌浆,其配置、性能和养护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灌浆层厚度不应小于25mm。

2.10润滑与设备加油

为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必须进行润滑和加油,润滑油路和润滑部位要清洁;润滑剂选择合理,质量要符合要求;设备用油和润滑剂加入的量要适当。

2.11试运行

试运行主要有单体试运行、联动试运行和负荷试运行等,是机电工程建设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成套设备投产后能否“安、稳、长、满、优”运行的重要保证。

1.试运行前应具备的条件(1)设备及附属装置、管路系统等均应安装完毕,施工记录齐全,符合要求;试运行需要的能源、介质、材料、工机具、检测仪器、安全防护设施均应符合试运行要求。(2)试运行方案已编制并经批准;试运行组织已建立,分工责任清楚;参加试运行人员应熟悉方案,掌握操作规程及试运行的具体步骤。(3)设备及周围环境应清扫干净,设备附近不得进行粉尘或噪声较大的作业;消防通道畅通,消防设施的配置应符合要求。2.无论是单体试运行、联动试运行和负荷试运行,都要认真测量,详细记录有关参数、数据,如电压、电流、功率、转速、压力、湿度、噪声、振幅等。3.对达不到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的指标的设备,要分析情况,查明原因,排除故障,直至所有技术指标达标为止。4.在系统联合试运转时,最好由使用单位操作,此时不仅要考核设备的运转情况,更要考核系统的整体效果和产品指标。

2.12工程验收

工程项目竣工验收是全面考核建设工作成果,检查工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对促进项目及时投产,发挥投资效果,总结建设经验有重要作用。凡新建、扩建、改建的建设工程和技术改造项目,按批准的设计文件所规定的内容建成,符合验收标准,应及时组织竣工验收,办理移交手续。

结束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生产的难度和要求也不断增加,对于机械设备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多元化。机械设备的安装施工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生产的重要保证。因此,企业必须重视设备安装的各个环节,保证机械设备安装质量,灵活处理机械设备安装过程的种种问题,合理控制偏差。工程技术人员应该不断完善自己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从而保证企业的生产效益。

参考文献:

[1]邱忠勤.机械设备安装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4(08).

[2]杨甘霖.浅析如何提高化工机械设备安装工程中的质量控制[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4(06).

标签:;  ;  ;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应注意的相关事项分析章海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