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葡糖浆、EM原露及内寄生螨对熊蜂蜂群发育的影响

果葡糖浆、EM原露及内寄生螨对熊蜂蜂群发育的影响

论文摘要

本研究以人工繁育熊蜂蜂群发育变异的影响因素——食物及病虫害为主要研究内容,阐明涉及研究因素对蜂群的影响。通过对蜂群及个体发育特征的考察,明确蔗糖,果葡糖浆,EM原露添加剂对熊蜂蜂王生长发育及蜂群发育的影响。同时,通过对野外采集蜂王的考察,初步明确野生蜂王感螨情况,寄生螨寄生状况,及其对蜂王的影响。用蔗糖,蔗糖+果糖,果葡糖浆F42,及蔗糖+花粉,蔗糖+果糖+花粉,果葡糖浆F42+花粉喂养熊蜂工蜂,研究单糖,双糖及蛋白质源对其寿命的影响,及工蜂体型大小与其寿命的关系;用蔗糖+花粉,果葡糖浆F42+花粉2种食料饲喂复苏蜂王,研究果葡糖浆F42对熊蜂蜂王生长发育及蜂群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条件(无授粉危险)下,花粉有或无时,果葡糖浆F42饲喂熊蜂工蜂均具有最大生存时间中值(t=50.00天;t=21.00天),单喂蔗糖熊蜂工蜂生存时间中值均最短(t=43.00天;t=19.00天);三种糖液饲喂熊蜂工蜂,对其生存曲线均无显著性影响(P=0.527,P=0.201)。无论用单糖,双糖或单糖+双糖饲喂养,无花粉时熊蜂工蜂寿命显著低于有花粉时工蜂寿命(P=0.000)。同时,排除授粉危险性,营养充足情况下,熊蜂工蜂寿命与其体型大小显著相关。果葡糖浆F42对熊蜂蜂王寿命影响不显著。同时其对熊蜂蜂王后期的影响如产卵率、工蜂始出日、转箱率、成群率、产出新王数等特征亦影响不显著。但果葡糖浆F42显著降低新生熊蜂蜂王的体重及大小(P=0.006,P=0.000)。用60%蔗糖,60%蔗糖加EM原露,60%蔗糖加花粉,60%蔗糖加花粉加EM原露4种食料饲喂复苏蜂王,研究EM原露对复苏蜂王产卵前期卵巢发育及卵子发生的影响;用60%蔗糖加花粉,60%蔗糖加花粉加EM原露2种食料饲喂复苏蜂王,研究EM原露对熊蜂蜂王生长发育及蜂群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EM原露对熊蜂蜂王产卵前期卵巢发育及卵子发生表现出一定抑制性,但影响不显著。虽然于第2天,EM原露对其开始发生显著抑制性影响(P=0.047),且EM原露与花粉的交互作用对其发育促进影响亦显著(P=0.014),但从第5天始,EM原露对其影响下降为不显著,而花粉开始表现出显著性促进熊蜂蜂王卵巢发育(P=0.000)。EM原露显著抑制熊蜂蜂王生长发育,降低蜂王寿命(P=0.004),提高其死亡率(P=0.0.015),降低其产卵率(P=0.001),转箱率(P=0.001)。同时EM原露对熊蜂蜂群如竞争点发生日,转折点发生日,工蜂始出日、成群率等特征影响不显著。但EM原露对新生蜂王产量有显著增加作用(P=0.042),使用EM原露饲喂7日后新生蜂王体重亦得到显著提高(P=0.000)。最后对新疆与河北地区野生明亮熊蜂及小峰熊蜂蜂王内寄生螨布赫纳蝗螨Locustacarus buchneri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观察,其结果表明:该螨对两种熊蜂的寄生率分别为10.43%和8.3%,寄生部位为气管与气囊。室内饲养至30天的蜂王体内寄生螨量明显高于饲养至60天的蜂王。未被螨寄生的蜂王与被寄生者比较,前者体重显著高于后者(P=0.012),但二者间产卵始期、产卵率、食卵率和存活率差异不显著。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文献综述
  • 2.1 熊蜂蜂群发育
  • 2.1.1 蜂群发育一般模式
  • 2.1.2 蜂群发育起点
  • 2.1.3 关于熊蜂蜂群发育其它表述
  • 2.2 人工繁育熊蜂蜂群发育的影响因素
  • 2.2.1 熊蜂蜂群发育首产卵日、竞争点及转折点
  • 2.2.2 内外因素对蜂群发育的影响
  • 2.3 糖对昆虫存活与繁殖的影响
  • 2.3.1 糖的分类
  • 2.3.2 糖做为昆虫食物的相关研究
  • 2.4 EM原露做为食料的应用
  • 3 研究内容
  • 4 技术路线
  • 5 材料与方法
  • 5.1 三种糖液及花粉有无对熊蜂工蜂寿命的影响
  • 5.1.1 供试虫源
  • 5.1.2 供试食料
  • 5.1.3 试验方法
  • 5.1.4 数据分析
  • 5.2 蔗糖与果葡糖浆F42对熊蜂蜂王及熊蜂蜂群发育的影响
  • 5.2.1 供试虫源
  • 5.2.2 供试食料
  • 5.2.3 试验方法
  • 5.2.4 数据分析
  • 5.3 微生态制剂EM原露对熊蜂蜂王产卵前期卵巢发育及卵子发生的影响
  • 5.3.1 供试虫源
  • 5.3.2 供试菌液
  • 5.3.3 供试食料
  • 5.3.4 试验方法
  • 5.3.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4 微生态制剂EM原露对熊蜂蜂王及熊蜂蜂群发育的影响
  • 5.4.1 供试虫源
  • 5.4.2 供试菌液
  • 5.4.3 供试食料
  • 5.4.4 试验方法
  • 5.4.5 数据分析
  • 5.5 熊蜂气管内寄生螨布赫纳蝗螨的生物学特性观察
  • 5.5.1 野生熊蜂蜂王采集与饲养
  • 5.5.2 内寄生螨的寄生部位及寄生量,寄生率及其行为观察
  • 5.5.3 内寄生螨对蜂王产卵、食卵及存活的影响
  • 5.5.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6 结果与分析
  • 6.1 三种糖液及花粉有无对熊蜂工蜂寿命的影响
  • 6.1.1 工蜂产卵情况及其寿命
  • 6.1.2 不同糖液对工蜂生存曲线的影响
  • 6.1.3 花粉的有无对工蜂生存曲线的影响
  • 6.1.4 熊蜂体大小与寿命的关系
  • 6.2 蔗糖与果葡糖浆F42对熊蜂蜂王及熊蜂蜂群发育的影响
  • 6.2.1 熊蜂蜂王生长发育表现
  • 6.2.2 熊蜂蜂群发育特征指标
  • 6.2.3 新生熊蜂蜂王生长发育情况
  • 6.3 微生态制剂EM原露对熊蜂蜂王产卵前期卵巢发育及卵子发生的影响
  • 6.3.1 EM原露及花粉对熊蜂蜂王卵巢发育程度的影响
  • 6.3.2 EM原露及花粉对熊蜂蜂王卵子发生的影响
  • 6.4 微生态制剂EM原露对熊蜂蜂王及熊蜂蜂群发育的影响
  • 6.4.1 熊蜂蜂王生长发育表现
  • 6.4.2 熊蜂蜂群发育特征指标
  • 6.4.3 新生熊蜂蜂王生长发育情况
  • 6.5 熊蜂气管内寄生螨布赫纳蝗螨的生物学特性观察
  • 6.5.1 内寄生螨分类地位
  • 6.5.2 内寄生螨的寄生率、寄生部位、寄生量及其行为观察
  • 6.5.3 内寄生螨对蜂王产卵、食卵及存活的影响
  • 7 讨论
  • 7.1 三种糖液及花粉有无对熊蜂工蜂寿命的影响
  • 7.2 蔗糖与果葡糖浆F42对熊蜂蜂王及熊蜂蜂群发育的影响
  • 7.3 微生态制剂EM原露对熊蜂蜂王产卵前期卵巢发育及卵子发生的影响
  • 7.4 微生态制剂EM原露对熊蜂蜂王及熊蜂蜂群发育的影响
  • 7.5 熊蜂气管内寄生螨布赫纳蝗螨的生物学特性观察
  • 7.6 尚待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EM算法的混合模型中子总体个数的研究[J].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20(01)
    • [2].EM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概述[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11)
    • [3].EM菌对小鼠肠道病变的修复作用[J]. 养殖与饲料 2020(02)
    • [4].低温条件下EM菌液体发酵试验研究[J]. 今日畜牧兽医 2020(07)
    • [5].超声电机的EM核鲁棒建模研究[J]. 电气传动 2020(07)
    • [6].EM技术对辣椒果实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 上海蔬菜 2017(01)
    • [7].EM菌在有机固体废弃物堆肥中的应用[J].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7(01)
    • [8].EM患者血清与腹腔液中CA125的表达与意义[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5(06)
    • [9].对东北某垃圾堆场利用EM菌加速稳定化的研究[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6)
    • [10].EM菌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J]. 养殖与饲料 2016(05)
    • [11].基于EM算法的青霉素发酵过程多阶段融合建模[J]. 化工学报 2014(12)
    • [12].低聚壳聚糖在EM菌液中的溶解及体系稳定性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2(07)
    • [13].低聚壳聚糖在EM菌液中的溶解及体系稳定性研究(英文)[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2(03)
    • [14].鸡白痢的诊治及EM技术试验[J]. 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 2011(14)
    • [15].EM菌液在甲鱼养殖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11(15)
    • [16].EM在鸡腿菇栽培上的初探[J]. 广西轻工业 2008(12)
    • [17].基于EM算法的高斯混合模型参数估计[J].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0(04)
    • [18].有效微生物(EM)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及机理[J]. 净水技术 2014(06)
    • [19].一种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改进EM算法研究[J]. 应用光学 2013(06)
    • [20].双极型晶体管EM大信号模型参数提取方法探讨[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4(08)
    • [21].EM生物膜强化处理垃圾渗滤液[J]. 环境工程学报 2013(01)
    • [22].EM对嗜水气单胞菌体外抑制作用试验[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3(02)
    • [23].不同配方EM菌对规模化养殖刺参生长和存活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 2013(11)
    • [24].基于EM算法的改进OFDM时变信道估计[J]. 通信技术 2011(01)
    • [25].基于EM的朴素贝叶斯分类算法[J]. 宿州学院学报 2010(11)
    • [26].改进的EM算法在说话人识别中的应用[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3)
    • [27].EM对锦鲤生长的影响[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2)
    • [28].生物炭和EM菌对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田菁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09)
    • [29].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合并不孕的临床价值研究[J]. 当代医学 2016(04)
    • [30].EM菌对连作大蒜形态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 2016(02)

    标签:;  ;  ;  ;  ;  

    果葡糖浆、EM原露及内寄生螨对熊蜂蜂群发育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