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医院住院病人宫颈病变发病情况及宫颈冷刀锥切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齐鲁医院住院病人宫颈病变发病情况及宫颈冷刀锥切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论文摘要

目的:评价宫颈冷刀锥切术(cold knife conization,CKC)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诊断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探讨宫颈冷刀锥切术后子宫标本中病变残留的危险因素。资料和方法:收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自2004年1月至2007年11月行宫颈冷刀锥切手术治疗的住院病人病历,病历资料完整符合本研究要求共120例,根据手术情况分为单纯CKC组(A组)和CKC后再行子宫切除术组(B组)。对病人年龄、妊娠及生育情况、术前辅助检查、术前活检病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麻醉方式、住院天数、住院费用、锥切病理及子宫切除后病理进行记录及相关分析。统计方法采用x2检验、t检验。结果:1.CKC手术情况平均手术时间为40.43±17.27min(10-9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51.18±48.37ml(5-200ml),平均住院天数7.48±3.0天(3-18天),麻醉方式包括硬膜外麻醉、静脉复合麻醉、全身麻醉,平均住院费用为4500.59元。2.两组病人人口统计学和临床病理学特点比较两组病人年龄及生育情况的比较:A组平均年龄35.89±6.50岁,B组平均年龄42.22±9.13岁,A组平均年龄小于B组(P<0.05)。A组平均生育0.94±0.54次/人(0-3次),术前未生育者共11例,B组平均生育1.49±1.33次(1-6次),A组平均生育次数比B组少(P<0.05)。两组病人锥切病理的比较:A组锥切病理CINⅠ11例(13.92%),CINⅡ19例(24.05%),CINⅢ33例(包括CIS 15例)(41.77%),慢性子宫颈炎16例(20.25%)。B组锥切病理CINⅠ1例(2.44%),CINⅡ8例(19.05%),CINⅢ31例(包括CIS 17例)(75.61%),微小浸润癌1例(2.44%)。A组锥切病理为低度宫颈病变(CINⅠ及慢性宫颈炎)共22例(29.73%),病理为高度宫颈病变(CINⅡ-Ⅲ及以上)共52例(70.27%);B组病理为低度宫颈病变共1例(2.44%),高度宫颈病变共40例(97.56%)。B组病人病变级别比A组病人高(P<0.01)。3.CKC病理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比较CKC病理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比较:总符合86例,占71.67%。其中,CKC病理较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重者11例(9.17%),轻者23例(19.17%)。CINⅠ、CINⅡ、CINⅢ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40.00%,46.43%,和85.29%,CINⅢ组CKC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符合率明显高于CINⅠ组和CINⅡ组(P<0.05)。4.CKC病理与子宫切除病理比较41例CKC后再行子宫切除,CKC常规病理与子宫病理完全符合者40例,1例CKC病理为CINⅢ累腺,子宫切除术后病理发现有微小浸润,病变级别升高。5.CKC后再行子宫切除术后病变残留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5例CKC后病理为CIS累腺及微小浸润癌而再行全子宫切除术,子宫内发现有残留病变,总残留率为12.20%(5/41)。其中2例为微小浸润癌,1例残留病变为CINⅢ,2例残留病变为CINⅠ。36例未发现有病变残留。锥切后病变级别高者,术后病变残留显著升高,在CINⅠ-Ⅱ、CINⅢ、CIS及MIC组病变残留发生率分别为0(0/9),7.14%(1/14),17.65%(3/17)和100%(1/1)(x2=5.57,P=0.018<0.05)。锥切病理腺体累及比腺体未累及病变残留发生率高,分别为26.32%(5/19)和0(0/22)(x2=6.59,P=0.01<0.05)。生育次数≥2次与生育次数1次者,病变残留率分别为25.0%(2/8)和9.09%(3/33),(x2=1.52,P=0.21>0.05)。年龄及妊娠次数对病变残留发生无明显差别。结论:1、阴道镜活检不能取代锥切诊断。2、CKC是治疗CINⅢ(包括原位癌)的安全有效的方法。CIN治疗应个体化选择治疗方案,年轻、需保留生育功能的CINⅢ(包括原位癌)患者首选CKC,年龄大、无生育要求、存在危险因素患者可选择子宫切除。3、CKC治疗CIN后,需密切随访。病变级别高、腺体累及等是病变残留的危险因素,存在的患者更应加强随访。

论文目录

  • 第一部分 齐鲁医院住院病人宫颈病变发病情况
  • 资料来源及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宫颈冷刀锥切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对宫颈癌患者病耻感的影响[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9(06)
    • [2].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外医疗 2019(32)
    • [3].奈达铂与顺铂治疗宫颈癌的临床效果对比[J]. 中国农村卫生 2019(20)
    • [4].超声造影对宫颈癌不同分期的诊断价值[J]. 实用癌症杂志 2019(12)
    • [5].宫颈癌的诊断与治疗进展[J]. 北京医学 2019(12)
    • [6].阴道镜应用于宫颈癌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 心理月刊 2019(24)
    • [7].组织抢救宫颈癌活检术致大出血成功一例[J]. 智慧健康 2019(35)
    • [8].妇科宫颈癌护理中的人文关怀与心理护理效果分析[J]. 智慧健康 2020(03)
    • [9].奥曲肽联合康复新对宫颈癌急性放射性肠炎防治的效果观察[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01)
    • [10].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在宫颈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 2019(36)
    • [11].快速血栓弹力图检测在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病情变化中的应用探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A2)
    • [12].宫颈癌防治应坚持“四措并举”[J]. 中国社区医师 2019(36)
    • [13].妇科门诊对宫颈疾病的防治措施及效果分析[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9(35)
    • [14].宫颈癌患者对清洁间歇导尿的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J].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0(01)
    • [15].神经侵袭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J].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20(01)
    • [16].中医药防治宫颈癌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J]. 吉林中医药 2020(02)
    • [17].宫颈癌患者接受治疗一年后生存质量的质性研究[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04)
    • [18].青年宫颈癌患者术后病耻感及益处发现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 2020(06)
    • [19].宫颈癌护理及心理护理在宫颈癌患者治疗期间的积极影响[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20(03)
    • [20].育龄期宫颈癌患者生育忧虑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护理管理 2020(01)
    • [21].磁共振扩散相关成像技术在宫颈癌诊治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20(01)
    • [22].调强放疗联合后装治疗在宫颈癌患者中的应用及安全性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07)
    • [23].新辅助化疗治疗宫颈癌的临床效果[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05)
    • [24].宫颈癌术后同步化疗早期疗效评估的临床价值[J]. 中国社区医师 2020(09)
    • [25].新疆地区宫颈癌患者就医延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20(01)
    • [26].宫颈癌循环肿瘤细胞监测与病理改善情况相关性分析[J].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9(10)
    • [27].初诊宫颈癌妇女对宫颈癌认知和筛查现况分析[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03)
    • [28].格林式健康教育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妇幼保健 2020(07)
    • [29].lncRNA ABHD11-AS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0(01)
    • [30].宫颈癌患者化疗期心理弹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临床护理 2020(03)

    标签:;  ;  ;  ;  ;  ;  

    齐鲁医院住院病人宫颈病变发病情况及宫颈冷刀锥切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