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制度对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分析

人民币汇率制度对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分析

论文摘要

在我国调整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众多手段中,货币政策是最重要的工具之一。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国中央银行对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日趋成熟,在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对宏观经济发展进行调节方面也收到了比较良好的效果。但是随着经济开放程度不断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效果有所下降。如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没有能够有效地抑制通货紧缩,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从紧的货币政策也没有很好的抑制经济过热的势头等。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是重要影响因素。目前,我国贸易资本项目“双顺差”问题严重,僵硬的汇率制度导致货币政策在维持国内经济均衡和稳定汇率的双重目标中难以发挥应有的效力。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实际上是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在大量外资涌入的情况下,中央银行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被迫在外汇市场上买入外汇,直接导致了央行外汇占款快速增长和基础货币投放增加。从而极大地冲击了最初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效果,使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到威胁。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冲突使我国中央银行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如何协调这两者之间的矛盾,维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增强货币政策宏观经济调控的有效性,这正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是对人民币汇率制度及货币政策独立性的概述。本章首先回顾分析了我国汇率制度的历史变迁及各个时期汇率制度的特点。1953-1979年是我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对外资、外汇实行统收统支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当时的汇率制度是一种和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与国内外物价水平脱节,不具备调节经济的杠杆功能。1979-1993年我国实行外汇额度留成的管理体制,并由此形成了外汇调剂市场,进入了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并存的时期。这一阶段我国的汇率制度总的来看还是一种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1994年我国取消外汇留成制,实行结售汇制。并实现了汇率并轨,人民币汇率由官定汇率和市场调剂汇率双重汇率并存向“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转变。但汇率制度改革后的10多年里,人民币汇率却一直保持一种超稳定状态,以至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999年就将人民币汇率制度转列入固定盯住制,而非我国政府宣称的“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接着,本章阐述了货币政策独立性的涵义和其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区别。蒙代尔-弗莱明( Mundell- Flemming)模型则指出,从长期来看,固定汇率经济中的货币政策受制于汇率稳定目标,如果货币政策当局试图令本国利率脱离外部利率,则会出现国际储备带动货币数量与本国利率同向变动的结果,从而使利率向初始值回归。这种现象被称为货币政策对外不独立。但对外独立的货币政策不一定对内有效。最后,本章以货币模型为分析框架,论述了固定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渠道。固定汇率制下的货币供求关系受外汇储备变动的影响较大,而在浮动汇率制下的货币供求关系则主要靠政府控制物价水平和汇率水平来维持,受外汇储备变动的直接影响较小。第二章简要地从一般理论层面上分析了为什么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会产生冲突。本章运用了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克鲁格曼“三元悖论”以及扩展的“不可能三角”假说,从不同的角度对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冲突的原因进行了解释。先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分别探析了三种不同资本流动自由度下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1)无论资本流动自由度如何,浮动汇率制度都不会抵消货币政策的效果,相反还会使货币政策的效果有所增强;(2)无论资本流动自由度如何,固定汇率制和货币政策之间始终存在不可调和的冲突,央行为维持汇率稳定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必然会抵消货币政策的效果。接着,本章从克鲁格曼“三元悖论”的角度指出汇率政策、货币政策冲突产生的原因是:固定汇率制度、资本自由流动、货币政策独立性是三个不可调和的目标,各国充其量只能实现这三个目标中的两个。最后,扩展的“不可能三角”给出了发展中国家广泛采用“中间制度”的影响。第三章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汇率不仅是影响贸易收支的变量,而且成为影响一国宏观经济政策、国际收支平衡、国内物价水平和就业的重要变量。汇率制度影响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而且由于强制结售汇制度和维持汇率的稳定造成了货币中介目标货币供给量的内生性增强,外汇占款成为货币供给的主要渠道,大量外汇占款还改变了货币供给结构和货币政策传导过程,加大了货币政策的操作难度。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对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造成了影响。此外,现行的汇率制度还削弱了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阻碍了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第四章,也是全文的一个重点部分,是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实证性研究。笔者首先将九十年代以来我国货币政策实施分为三个阶段,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在资本与金融账户自由化推进过程中,为维护汇率的稳定,货币政策独立性受到了强烈冲击,货币政策同汇率政策发生了三次明显的冲突。1994-1996年期间,我国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最严重的通货膨胀,同时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的双顺差使人民币汇率不断上升,为维持汇率的稳定,央行积极干预外汇市场,被迫吸纳超额外汇,导致大量基础货币通过外汇占款的形式投放,加剧了国内通胀压力。面对汇率、货币政策的冲突,央行采用了以回收再贷款为主的冲销措施。然而由于再贷款本身具有的计划性及国际收支变动的随机性,这两个政策变量很难协调,回收再贷款也难以有效对冲国际收支变动的影响。1997-2000年期间,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进入了通货紧缩时期。净出口下降和大量资本外流使人民币贬值压力加大。为维持汇率稳定,央行减少了人民币投放,然而货币供应量的下降反过来又加剧了经济紧缩。为此,央行再次使用了冲销措施,与94-96年不同的是,这次主要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增加基础货币的投放。但从政策效果来看,公开市场操作还是无法完全抵消外汇占款减少对基础货币投放的影响,最终导致了国内货币供给萎缩。2001-2005年我国宏观经济逐渐升温,国际市场上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汇率、货币政策再次面临通货膨胀和汇率稳定的冲突。然而,由于我国银行间债市发展滞后,公开市场操作开始面临无券可用的尴尬境地,央行不得不进行创新,发行央行票据来充实公开市场操作工具。尽管央行票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外汇占款对基础货币投放带来的压力,但缺乏弹性的汇率和不完全的资本管制措施依旧把货币政策推向越来越艰难的境地,保持汇率稳定和克服通胀给中央银行提出了完全冲突的两种政策要求,使其无法做到两者兼顾。此后,笔者使用货币政策中介指标货币供给量M2代表货币政策效果,选取外汇占款、利率、再贷款和公开市场业务等变量,使用EViews软件对货币政策独立性进行了实证检验。指出,随着经济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资本流动的不断加大,维持现行汇率制度,将使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进一步得到削弱。第五章,在第三部分得出的结论基础上,笔者对今后如何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在经济开放程度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固定汇率与货币政策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改革僵化的汇率制度成了我国的必然选择。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此后,人民币汇率开始持续升值。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际资本的流入,也部分缓解了汇率、货币政策之间的冲突,更加灵活的汇率形成机制也为今后的货币政策操作提供了更大的空间。然而,汇率、货币政策之间的冲突反映了一个国家内外均衡目标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并且这种矛盾是任何国家包括实行浮动汇率的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都无法完全避免的。因为任何国家的浮动汇率实际上都是有管理的浮动,任何政府都不会任随本币汇率无限制地浮动。因此,尽管目前我国的汇率改革已经跨出历史性的一步,但完善汇率形成机制,协调汇率、货币政策之间的冲突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本文是在对我国汇率制度改革和货币政策实践近一年的关注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完成的。在写作上采用了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虽然单独探讨我国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冲突,或者研究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文章有很多,但在本文中,笔者力求具体分析我国汇率政策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可以说是一种创新。此外,作者分析评价了九十年代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践,并整理了大量数据,对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进行了实证检验,在检验结果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由于作者知识结构、理论水平有限,论文中有些地方研究还不够深入,也难免会出现偏颇之处,恳请各位专家、学者不吝赐教。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0. 前言
  • 0.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0.2 研究现状
  • 0.3 研究方法
  • 1. 人民币汇率制度及货币政策独立性概述
  • 1.1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变迁
  • 1.1.1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固定汇率制
  • 1.1.2 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可调整固定汇率制
  • 1.1.3 汇率并轨以后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实际上是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制
  • 1.1.4 人民币钉住一揽子货币
  • 1.2 货币政策独立性的涵义
  • 1.3 固定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渠道
  • 2. 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冲突的一般理论分析
  • 2.1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框架下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冲突
  • 2.1.1 经典M-F 模型中固定汇率制下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 2.1.2 经典M-F 模型中浮动汇率制下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 2.1.3 经典M-F 模型的补充
  • 2.1.4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适用性评析
  • 2.2 克鲁格曼“三元悖论”对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冲突的分析
  • 2.2.1 克鲁格曼“三元悖论”的理论阐述
  • 2.2.2 克鲁格曼“不可能三角”适用性评析
  • 2.3 扩展的“不可能三角”假说对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冲突的分析
  • 3. 人民币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路径分析
  • 3.1 人民币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目标独立性的影响
  • 3.2 人民币汇率制度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 3.3 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削弱
  • 4. 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实证研究
  • 4.1 人民币汇率制度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政策实践
  • 4.2 九十年代以来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实证检验
  • 5. 提高货币政策独立性的政策建议
  • 5.1 短期内增强汇率弹性,长期实现汇率浮动制度
  • 5.2 适当调整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 5.3 加快实现利率市场化,实现利率与汇率之间的灵活的传导机制
  • 5.4 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其他措施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人民币汇率制度弹性测算[J].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18(06)
    • [2].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历史研究[J]. 时代金融 2018(05)
    • [3].加快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J]. 中国外汇 2018(01)
    • [4].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影响了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吗?[J]. 经济评论 2017(01)
    • [5].人民币汇率制度变迁及汇率变动影响因素分析[J]. 当代经济 2017(01)
    • [6].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走向[J]. 金融博览 2017(02)
    • [7].“三元悖论”的再认识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J]. 北方金融 2016(09)
    • [8].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与货币政策的协调[J]. 商场现代化 2017(08)
    • [9].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回顾与展望[J]. 商场现代化 2015(24)
    • [10].浅谈人民币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J]. 知识经济 2016(12)
    • [11].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人民币汇率制度[J]. 中国城市金融 2014(06)
    • [12].论后金融危机时代下的人民币汇率制度[J].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6(30)
    • [13].基于综合计量技术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演化分析[J]. 国际金融研究 2018(02)
    • [14].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成就、困境与展望[J]. 国际贸易 2016(11)
    • [15].人民币汇率问题研究[J]. 商场现代化 2014(28)
    • [16].人民币汇率制度现状及发展路径探讨[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5(01)
    • [17].浅析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J]. 科技致富向导 2008(16)
    • [18].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探析与展望[J]. 财经界(学术版) 2014(05)
    • [19].适应性效率与人民币汇率制度变迁[J]. 商业时代 2014(10)
    • [20].效率视角下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J]. 现代管理科学 2014(10)
    • [21].对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思考[J]. 商 2014(19)
    • [22].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基本问题分析[J]. 特区经济 2013(08)
    • [23].论我国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J]. 中国证券期货 2013(07)
    • [24].人民币汇率制度困境分析[J]. 金融经济 2012(02)
    • [25].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短期选择与长期归宿[J].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2(05)
    • [26].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问题浅析[J]. 商品与质量 2012(S6)
    • [27].人民币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J]. 现代经济信息 2012(14)
    • [28].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研究[J]. 现代商业 2012(24)
    • [29].人民币汇率制度演进三阶段特征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汇率制度的演进[J]. 中国证券期货 2012(12)
    • [30].人民币汇率制度演进三阶段特征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汇率制度的演进[J]. 甘肃金融 2012(12)

    标签:;  ;  ;  

    人民币汇率制度对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