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诗经学研究

清代诗经学研究

论文摘要

诗经学至清朝一崛而中兴,本文以1644——1840诗经学为研讨主体。下限述论时扩展至1976,若以上限前伸明遗民生活时空计算,则本文所述论诗经学史近四百年。本文分为绪论、上编、下编及附论四部分。绪论述本文研究方法。本文以《诗经》存活于另一时代(清代)为论域,以学术史视角之清代诗经学史为主体,综合系统考察《诗经》存活于清代学术、清代文学、文学理论发展轨迹中之情状。本文以生态考察为基点,以心态考察为手段,以形态考察为视角,将关涉诗经学诸命题还原至当时代作全景式描述。第一章概述清前诗经学发展轨迹、清代诗经学研究现状及清代诗经学发展概况。本章述及清前诗经学虽扼要亦有异于诗经学通史成说,以文献综述方式详述清代诗经学研究之发展,分类条析清代诗经主流派著述。第二章论清初诗经学,以个案与总论结合之法述清初诗经学学术思想不主一家,兼采众说,情感上时有亡国之痛故国之思。本章特列节论清初遗民诗经学。个案研究所论者:孙承泽、陆奎勋及姚际恒。第三章分两节论乾嘉诗经学,其总体特征:诗经学成就“大”、学问“精”者在小学文献;汉学宋学交互影响,攻讦激烈多意气,借鉴补足为“求真”,在朝者或汉或宋皆由圣意出,在野者不汉不宋多独立。个案研究所论者:戴震、惠栋、焦循。第四章亦分两节论道光朝过渡期之诗经学,道光朝诗经学为传统诗经学中兴期之“夕照”,绝绚烂极斑斓。汉学毛郑诗经学于此间集大成,诗经学著作之汇刻,《诗经》文字之校勘刊印普及,诗经学汉宋之融合,今文诗经学之崛起,皆道光朝过渡特征也。个案研究所论者:胡承珙、陈奂及陈乔枞父子。斯为上编。第五章将清代诗经学置于清代文学发展背景中述其发展,清代诗经学发展之特征为:经学发展政治需求之压力张力消长更迭。此特征具体体现为:汉学宋学之交互影响,古文今文之嬗变融合。继之研讨清代诗学风气与清代诗经学发展之关联。第六章以清代各体文学中之《诗经》为论述对象,从取神至袭貌,描述清代文学对《诗经》之接受,着重讨论清代诗词文赋用“诗三百”语典,分两节详论清代四言诗十家,为此领域之新创。附论韩国中世闺阁女史三宜堂金夫人诗文中之“诗三百”,可作侧面见得“诗三百”之影响。第七章分别自清诗话、清人论诗绝句两端论述清代诗经学与清代文学理论发展之关系。斯为下编。第八章为附论,亦分两节分别以个案研究方法述论晚近现代诗经学名家之著述成就,论晚近诗经学家:魏源、方玉润、王先谦、皮锡瑞,现代诗经学家:梁启超、闻一多及朱自清。力求虽论人即论史。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上编 清代诗经学综论
  • 第一章 清代诗经学及其研究概述
  • 第一节 清前诗经学概述
  • 第二节 清代诗经学述略
  • 第三节 清代诗经学研究述略
  • 第二章 清初诗经学研究
  • 第一节 清初诗经学总体风貌
  • 第二节 明遗民诗经学开创之功
  • 第三节 清初诗经学个案研究
  • 第三章 乾嘉诗经学研究
  • 第一节 乾嘉诗经学总体风貌
  • 第二节 乾嘉诗经学个案研究
  • 第四章 道光朝诗经学研究
  • 第一节 道光朝诗经学过渡特征
  • 第二节 道光朝诗经学个案研究
  • 下编 清代诗经学与文学
  • 第五章 清代文学视野中之诗经学
  • 第一节 清代诗经学发展轨迹
  • 第二节 清代诗经学总体特征
  • 第三节 清代文学与清代诗经学发展综论
  • 第六章 清代各体文学与诗经学
  • 第一节 袭神“诗三百”
  • 第二节 取貌“诗三百”:清代四言诗论略(上)
  • 第三节 取貌“诗三百”:清代四言诗论略(下)
  • 第四节 《三宜堂诗》与《诗经》:异国一枝斜
  • 第五节 心际笔端“诗三百”
  • 第七章 清代文学理论与诗经学
  • 第一节 清代诗话与诗经学
  • 第二节 清人论诗绝句与诗经学
  • 附论 第八章 晚近现代诗经学个案研究
  • 第一节 晚近诗经学个案研究
  • 第二节 现代诗经学个案研究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附录
  • 附录一:清代诗经学论著知见录
  • 附录二:清代诗经学论著提要选录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钱钟书清代诗学评论刍议[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 [2].“融通与超越:清代诗学学术研讨会”召开[J]. 文学遗产 2017(04)
    • [3].上海大学“清代诗学文献整理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侧记[J].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6(02)
    • [4].鹿苑寻鹿[J]. 知识就是力量 2017(04)
    • [5].健脾化湿白扁豆[J].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7(06)
    • [6].“鉴往训今”与清代诗学的当代性——评蒋寅的《清代诗学史》[J]. 文艺争鸣 2020(09)
    • [7].清代诗学研究的新视角——《清人选清诗与清代诗学》简评[J]. 滁州学院学报 2012(01)
    • [8].论清代诗派流衍传播过程中的总集因素[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20(02)
    • [9].清代诗人生卒年丛考——以钱集选等江南地区诗人为中心[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1)
    • [10].论女性话语对清代诗学的建构[J]. 满族研究 2012(01)
    • [11].清代诗话视域下的《楚辞》阐释[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5)
    • [12].论清代诗论的反思意识与价值关怀[J]. 兰州学刊 2010(03)
    • [13].论清代诗社的基本内涵[J].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1)
    • [14].关于清诗话的整理与研究——从吴宏一的“清代诗话考述”研究计划说起[J]. 云梦学刊 2008(05)
    • [15].略论清代诗文集的整理编纂及其价值意义[J]. 清史研究 2010(02)
    • [16].清代诗人孔贞瑄卒年考辨[J].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04)
    • [17].清代诗话考证札记六则[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3)
    • [18].清代诗话及选本中的刘禹锡诗歌批评谫论[J]. 中国韵文学刊 2020(01)
    • [19].论清代诗学对“复”的反思[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 [20].郑板桥与清代诗学[J]. 中国美学 2018(01)
    • [21].顾黄诗论比较辨析[J]. 文教资料 2019(35)
    • [22].清代诗人生卒年补考——以赛玙等人为中心[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6(06)
    • [23].一件清代诗文壁瓶的文化赏析[J]. 当代人 2011(05)
    • [24].略论清代诗歌对“诗三百”之接受[J]. 文艺理论研究 2013(03)
    • [25].季开生与尚阳堡考述[J]. 大众文艺 2014(05)
    • [26].清代诗话视域下的《诗经》之“情”[J]. 中文论坛 2017(02)
    • [27].清代诗人生卒年补考——以沈如焞等十位杭州诗人为中心[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4(01)
    • [28].论清代诗经学之发展[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 [29].清代诗人生卒年补考——以若干结社群体为中心[J]. 明清文学与文献 2015(00)
    • [30].“诗史”与“诗乐”:宋明诗学的理论转向与清代诗学的进路[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3)

    标签:;  ;  ;  ;  ;  

    清代诗经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