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中的法律文化现代化研究

新农村建设中的法律文化现代化研究

论文摘要

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及法治国家建设的今天,实现农村法律文化现代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法律文化现代化就是要建立一套与现代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相适应的并由现代化的主体所自觉接受的法律制度体系和动态的法律观念体系。我国的法律文化现代化是一个由传统人治型法律文化向现代法治型法律文化转型的过程。然而,受历史文化以及农村特殊性的影响,我国农村是法律文化现代化建设的薄弱环节。目前,我国农村法律文化在本质上仍然属于传统法律文化范畴,其保守与落后性并未发生根本变化,与法律文化现代化相去甚远,这严重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因此,对农村法律文化的现代化进行理性与实证研究,理应成为新农村建设中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新农村建设和法律文化现代化是互动的关系。新农村建设必然要求实现法律文化现代化。法律文化现代化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题中之义,又是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和实现新农村目标的必然要求。同时,法律文化现代化能有力地促进新农村建设。它不仅有助于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和民主政治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而且有助于农民法律意识的加强。现阶段我国农村法律文化现代化面临的困境具体表现为:农村法律制度缺失、农民现代法律意识贫乏、农村法律文化基础脆弱等。而农村法律制度建设不足、传统法律文化影响至深、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善等则是造成困境的主因。实现我国农村法律文化现代化主要有以下途径:首先,充分发挥国家的主导作用。具体有以下途径:加强国家在法治方面的作用;加快国家在农村法律设施方面的建设;加大国家在农村法律教育方面的投入等。其次,切实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具体有以下途径:全面提高农民的现代化综合素质;积极培养农民的法律意识;不断加强对农村法律资源的供给等。再次,夯实农村法律文化的建设基础。具体有以下途径: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激发其内在动力;以民主政治建设激发其直接动力;以理性文化营造良好的法律文化环境等。在新农村实现现代化法治化的背景下,我国农村法律文化的现代化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对此,我们必须予以高度的认识。只要我们坚持党的领导,立足中国农村的实际,理性地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科学构建农村法律文化现代化的理想模式,找准有效的实现途径和方法,就可达成农村法律文化现代化的目标,并促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早日实现。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述评
  • 1.3.1 法律文化及法律文化现代化文献综述
  • 1.3.2 农村法制现状的文献综述
  • 1.3.3 法律文化现代化及新农村法治途径文献综述
  •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新农村建设与法律文化现代化的互动
  • 2.1 新农村建设与法律文化现代化的内在统一
  • 2.1.1 新农村建设提出的背景及内涵
  • 2.1.2 法律文化现代化的内涵与本质要求
  • 2.1.3 两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 2.2 新农村建设必然要求法律文化现代化
  • 2.2.1 法律文化现代化是新农村建设的题中之义
  • 2.2.2 法律文化现代化是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必然要求
  • 2.2.3 法律文化现代化是实现新农村目标的重要保障
  • 2.3 法律文化现代化有力促进新农村建设
  • 2.3.1 法律文化现代化有助于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
  • 2.3.2 法律文化现代化有助于农村民主政治的建设
  • 2.3.3 法律文化现代化有助于农民法律意识的加强
  • 第3章 新农村法律文化现代化的问题及成因
  • 3.1 新农村法律文化现代化的问题
  • 3.1.1 农村法律制度的缺失
  • 3.1.2 农民现代法律意识的贫乏
  • 3.1.3 农村法律文化基础的脆弱
  • 3.2 新农村法律文化现代化问题的成因
  • 3.2.1 农村法律制度建设不足
  • 3.2.2 传统法律文化影响至深
  • 3.2.3 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善
  • 第4章 新农村法律文化现代化的实现途径
  • 4.1 充分发挥国家的主导作用
  • 4.1.1 加强国家在法治方面的作用
  • 4.1.2 加快国家在农村法律设施方面的建设
  • 4.1.3 加大国家在农村法律教育方面的投入
  • 4.2 切实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
  • 4.2.1 全面提高农民的现代化综合素质
  • 4.2.2 积极培养农民的法律意识
  • 4.2.3 不断加强对农村法律资源的供给
  • 4.3 夯实农村法律文化建设基础
  • 4.3.1 以经济改革激发其内在动力
  • 4.3.2 以民主政治激发其直接动力
  • 4.3.3 以理性文化营造良好法律文化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B (调查问卷)
  • 相关论文文献

    • [1].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看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建构[J]. 淮海文汇 2008(03)
    • [2].关于少数民族文化现代化的思考[J].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学报 2014(02)
    • [3].新中国成立70年社会主义文化现代化发展历程与启示[J]. 克拉玛依学刊 2019(06)
    • [4].传统文化现代化:何谓、为何与何为?[J]. 社会科学文摘 2020(01)
    •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指导向度[J]. 才智 2020(13)
    • [6].文化自觉与传统文化现代化[J]. 东南学术 2020(06)
    • [7].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作为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前提[J]. 世纪桥 2019(07)
    • [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渗透融合[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7(03)
    • [9].传统文化现代化需清除哪些障碍[J]. 人民论坛 2017(04)
    • [10].浅析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现代化的目标定位[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02)
    • [11].法国文化现代化的具体特征[J]. 才智 2015(06)
    • [12].积极推进传统文化现代化,助力中国现代化建设[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5(09)
    • [13].探究新疆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以伊犁为例[J]. 艺术品鉴 2017(01)
    • [14].传统、文化现代化与软实力——中国的焦虑与选择[J]. 中国战略报告 2016(02)
    • [15].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对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影响[J]. 山西青年 2017(15)
    • [16].改革开放与我身边的现代化——科技文化现代化[J]. 祖国 2016(14)
    • [17].山东文化现代化总体布局与实现路径研究[J]. 人文天下 2019(22)
    • [18].社会转型时期我国政治文化现代化探析[J]. 科技致富向导 2010(29)
    • [19].新疆少数民族文化现代化进程调查——以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为例[J].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03)
    • [20].传统文化现代化路径的当代审视[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9)
    • [21].城市文化现代化指标体系构建与发展水平实证评价——以南京为例[J].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2)
    • [22].文化现代化是一个过程[J]. 实事求是 2012(03)
    • [23].加快推进社区文化现代化进程[J]. 江南论坛 2012(11)
    • [24].现代化,不能没有文化现代化[J]. 民主与科学 2010(05)
    • [25].身处文化现代化和全球化时代的马来文明[J]. 南洋资料译丛 2019(04)
    • [26].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因素[J]. 智富时代 2015(S1)
    • [27].融合与变迁:国际视野下文化现代化及其启示[J]. 中国出版 2014(01)
    • [28].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视阈下的选举文化现代化[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2(03)
    • [29].传承与创新:回族法律文化现代化的路径选择[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3)
    • [30].公共精神:我国政治文化现代化的基础路向[J]. 前沿 2011(03)

    标签:;  ;  ;  

    新农村建设中的法律文化现代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