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场域中的客观性

新闻场域中的客观性

论文摘要

客观性是新闻学重要理论之一,是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内容。新闻客观性既是一种职业态度,也是一种新闻操作方式。本文通过对浙江省新闻从业人员职业状况问卷调查、深入钱江晚报经济部为期半年的田野调查、与新闻业界资深人士的访谈,描述新闻业界客观性现状。新闻客观性是社会建构和话语体制。但是,当前中国新闻场域建构的只是新闻客观性碎片。“新闻场域”这个概念被引入新闻客观性中,表明在新闻生产和社会控制的框架下来考察新闻实践活动。既立足于内部,又不忽略外部,充分注重内外部力量的互动。新闻场内有严密的逻辑和和运行程序,特有的价值观和游戏规则,提供各自独特的交换机制。体制内充满张力和冲突,新闻从业者作为新闻场中人,是被场结构所操纵的木偶。在与媒体内权力互动过程中,领导文化、科层管理、组织再培训等日渐强化,新闻从业者被收编和驯化,受到组织内制度的控制。结果,国内媒体的新闻客观性,带有内权力的印痕。在社会资本的竞争中,新闻场易受外部压力的侵扰。在经济和政治双重压力下,中国媒体拥有经济“托”和政治“童养媳”的双重身份,多方磨合、妥协,最终成就了变异的新闻客观性,与传统的客观性有很大差别。此外,同行竞争和行业规范也带给媒体沉重压力,内外价值冲突,使新闻客观性发展步履维艰。本文显示,新闻客观性以碎片化方式呈现。新闻从业者要提高客观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文章提出了增强新闻客观性的对策。首先,提高新闻客观性,最重要的是新闻从业者增强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其二,新闻从业者应该按照新闻规范操作报道,扎实采访,认真写作,严格把关;其三,媒体设立机制和制度,以外力来约束新闻从业者;其四,设立新闻道德委员会和行业协会,监督新闻从业者;最后,加强新闻学界和业界的联系。

论文目录

  • 致谢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附表清单
  • 1 研究动机
  • 1.1 拉萨暴力事件报道
  • 1.2 客观性原则遭“裁剪”
  • 2 文献综述
  • 2.1 作为理念、规范的新闻客观性
  • 2.2 作为操作方式的新闻客观性
  • 3 研究方法
  • 3.1 文献研究
  • 3.2 问卷调查
  • 3.3 田野调查
  • 3.4 深度访谈
  • 4 场域平台:进入与发展
  • 4.1 关于新闻场域
  • 4.2 个案展示
  • 4.3 理想起点与终点
  • 4.4 暂栖之地与终身职业
  • 4.5 工作成就感来源
  • 5 建构与否定建构
  • 5.1 客观性碎片
  • 5.2 否定建构
  • 5.3 内张力
  • 6 场域内:收编与驯化
  • 6.1 领导文化:信赖与服从
  • 6.2 科层管理:规则与考评
  • 6.3 软性束缚
  • 6.4 重塑价值
  • 7 场域外:价值冲突
  • 7.1 市场逻辑:迎合与受制
  • 7.2 政治规则:默认与遵守
  • 7.3 同行竞争:独家与独漏
  • 7.4 软权力:自律与督促
  • 8 结语
  • 附录一、浙江省新闻从业者职业状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新闻客观性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媒体融合背景下党报新闻从业者新媒体使用情况调研[J]. 传播力研究 2020(16)
    • [2].智媒时代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角色转型[J]. 新闻与写作 2019(04)
    • [3].新闻从业者的互联网使用:影响因素与作用认知[J]. 东岳论丛 2017(08)
    • [4].山区新闻从业者也需精准培养的思考[J]. 传播力研究 2018(13)
    • [5].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认知[J]. 青年记者 2016(31)
    • [6].网络新闻从业者生存状况调查报告[J]. 新闻与写作 2017(03)
    • [7].从参与性媒介到媒介性参与:中国职业记者的微博实践与角色认知[J]. 新闻界 2017(05)
    • [8].从新媒体逻辑看新闻从业者职业素养[J]. 传媒 2017(11)
    • [9].新闻从业者职业流动的阻滞及应对策略[J]. 青年记者 2017(20)
    • [10].环境新闻从业者研究:一个亟待重视的研究领域[J]. 东南传播 2016(07)
    • [11].《2016网络新闻从业者生态报告》发布[J]. 新闻战线 2016(21)
    • [12].机器人写作时代新闻从业者的应对[J]. 新闻战线 2016(21)
    • [13].媒介生态转型下的传统媒体新闻从业者生存压力研究[J]. 传播与版权 2016(09)
    • [14].基层新闻从业者的职业素养[J]. 新闻战线 2015(05)
    • [15].调研显示:19.2%新闻从业者曾遭恐吓、威胁或人身攻击[J]. 青年记者 2015(14)
    • [16].新时期新闻从业者素质能力提升浅析[J]. 知识文库 2018(10)
    • [17].机器人写作时代新闻从业者的应对[J]. 明日风尚 2017(22)
    • [18].“解放人类”还是“取代人类”?——机器人记者带来的变革与挑战[J]. 江苏教育宣传 2015(03)
    • [19].新闻从业者的伦理责任[J]. 神州 2013(33)
    • [20].新舆论环境下我国新闻从业者社会认同建构研究[J]. 当代传播 2017(06)
    • [21].新闻从业者的职业流动类型及影响因素研究[J]. 电视研究 2018(06)
    • [22].关于新闻从业者素质的思考[J]. 新闻研究导刊 2018(15)
    • [23].记者素养的“新瓶旧酒”与“新瓶新酒”[J]. 青年记者 2016(31)
    • [24].网络新闻从业者的成名困境及原因探析——以2017年全国两会报道为例[J]. 经济研究导刊 2017(17)
    • [25].从几则社会新闻谈新闻从业者的坚守[J]. 新闻传播 2017(11)
    • [26].媒体生态转型下的传统媒体新闻从业者生存压力研究[J]. 新闻采编 2016(05)
    • [27].网络新闻从业者职业伦理研究:以利益冲突为例[J]. 国际新闻界 2013(09)
    • [28].因为存在差异,所以需要沟通[J]. 中国新闻周刊 2008(33)
    • [29].网络新闻从业者的生活状况——“中国网络新闻从业者生存状况调查报告”之四[J]. 新闻记者 2014(04)
    • [30].“宣传者”与“监督者”的双重式微——中国新闻从业者媒介角色认知、变迁及影响因素[J]. 国际新闻界 2014(06)

    标签:;  ;  ;  ;  

    新闻场域中的客观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