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P-混凝土粘结界面研究的两个重要问题

FRP-混凝土粘结界面研究的两个重要问题

论文摘要

从上世纪90年代起纤维复合材料(FRP)开始较广泛应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为支持这项新技术的快速发展,FRP加固结构的性能成为研究热点。其中,FRP-混凝土界面的粘结-滑移(δ-τ)本构关系和FRP加固梁混凝土的粘结界面剥离破坏是近年来研究的两个重点。由于FRP-混凝土界面的粘结性能对FRP加固结构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起关键作用,因此界面的δ-τ本构关系被视为FRP加固混凝土领域内的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之一。尽管已围绕δ-τ本构关系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采用了多种测试方法,但迄今尚无法实测出FRP-混凝土界面δ-τ本构关系的三关键控制参数之一:FRP-混凝土最大粘结滑移量(δu)。本文先总结现有δ-τ本构关系的研究方法和成果,指出普遍采用的“面内剪切试件”破坏过早是无法实测到δu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改进的“双拉试件”的概念。进而基于有限元方法,对既有面内剪切试件和“双拉概念试件”进行应力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双拉概念试件可承受很大的荷载而不会发生破坏,更适合测量δ-τ本构关系。在此基础上,参考双拉概念试件,制作了“探索性双拉试件”;再经过两次实验-改进过程,设计定型了可实测δu的“实用双拉试件”。本文还探讨了既有实测δ-τ本构关系方法的特点,进而提出一种更简单且较准确的用电子引伸计测量FRP-混凝土相对滑移量δ的方法。再制作了22组“双拉试件“,并采用“电子引伸计”和“电阻应变片”相互验证、测试δu的方法,实测出δu为0.4mm左右(在本文实验条件下)。跨中FRP-混凝土界面剥离破坏是FRP加固混凝土梁常见的破坏模式之一,导致梁的承载力和延性显著降低,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研究者已提出几种理论与数值方法计算FRP-混凝土粘结界面剪应力的方法,其中有限元方法被认为最接近实际,但由于既有有限元分析均以整梁为研究对象,有模拟梁上所有裂缝等诸多困难,因而计算误差也较大;也不能对剥离影响因素做细致分析。为此本文提出避开以整梁为研究对象的困难,建立一个简单的“梁段”有限元计算模型,并用圣维南原理和数值分析证实其合理性和可靠性。再用此模型计算讨论了多种参数影响下的FRP-混凝土界面剪应力分布特征。基于计算结果,本文指出FRP-混凝土界面剪应力最大值τu不适合作为剥离破坏准则,并建议考虑将δu作为FRP-混凝土界面的剥离破坏准则。为检验本文提出的“梁段”模型,分别用碳纤维、玻璃纤维和混杂纤维制作了12根FRP加固梁,进行加载实验,结果显示“梁段”有限元分析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测基本相符。注意到对整梁进行剥离试验费时费力,且无法进行细致的影响因素分析,本文还借鉴前述“梁段”分析模型和δ-τ本构关系“双拉试件”的研究经验,提出了简单的基于梁跨中“梁段”的剥离破坏实验思路,通过3次实验-改进研究,制作出了基本可行的既接近FRP加固梁跨中受力状态、又制作简单的“梁段”小试件,有望实现跨中剥离破坏影响因素的细致实验分析。最后,结合研究现状和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设想。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混凝土结构维修加固的重要性
  • 1.2 FRP加固方法
  • 1.3 FRP-混凝土粘结界面的两个重要问题及其研究简况
  • u'>1.3.1 FRP-混凝土最大粘结滑移量 δu
  • 1.3.2 FRP加固梁跨中剥离破坏分析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思路
  • u 的实测技术'>1.4.1 FRP-混凝土粘结界面δu的实测技术
  • 1.4.2 简单可靠的FRP加固梁跨中剥离破坏分析方法
  • 参考文献
  • 第2章 既有FRP-混凝土界面本构研究综述
  • 2.1 引言
  • 2.2 “粘结强度模型”
  • 2.2.1 研究方法
  • 2.2.2 典型的粘结强度模型
  • 2.3 “粘结-滑移本构模型”
  • 2.3.1 基本思路
  • 2.3.2 实验研究方法
  • 2.3.3 “粘结-滑移本构关系”的主要特征和关键参数
  • 2.3.4 现有的典型“粘结-滑移本构关系”
  • 2.3.5 各种δ -τ 模型相差较大的原因探讨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u 研究'>第3章 FRP-混凝土最大粘结滑移量δu研究
  • 3.1 引言
  • 3.2 既有小试件粘结界面应力分析及其改进思路
  • 3.2.1 有限元建模
  • 3.2.2 面内剪切试件模型分析结果
  • 3.2.3 第一次改进的面内剪切试件的结果
  • 3.2.4 第二次改进的面内剪切试件的结果(“双拉概念试件”)
  • 3.3 “实用双拉”试件的设计
  • 3.3.1“双拉”试件构想
  • 3.3.2“双拉”试件的设计与改进
  • 3.4“双拉”试件的制作过程与适用性验证
  • 3.4.1 试验材料
  • 3.4.2 试件制作
  • 3.4.3 试件的加载和有效性验证
  • 3.5 测量δ 的方法探讨
  • 3.5.1 既有测量方法
  • 3.5.2 笔者提出的改进方法
  • u 的判定'>3.6 δu的判定
  • u 判定难点'>3.6.1 δu判定难点
  • u 实例'>3.6.2 引伸计法测量和判定δu实例
  • u 法'>3.6.3 应变片法测量δu
  • u 方法的比较'>3.6.4 两种测量δu方法的比较
  • 3.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既有FRP加固梁剥离破坏研究综述
  • 4.1 引言
  • 4.2 剥离破坏模式分类与机理分析
  • 4.2.1 梁端保护层剥离
  • 4.2.2 梁端界面剥离
  • 4.2.3 跨中界面剥离
  • 4.2.4 跨中保护层剥离
  • 4.2.5 跨中斜角剥离
  • 4.2.6 综合破坏模式
  • 4.3 剥离破坏的主要影响因素
  • 4.4 既有的剥离破坏分析方法
  • 4.4.1 基于经典力学的理论分析法
  • 4.4.2 基于有限元技术的整梁数值模拟
  • 4.5 剥离破坏的解决方案
  • 4.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分析跨中剥离破坏的“梁段”模型
  • 5.1 引言
  • 5.2 “梁段”分析力学模型
  • 5.2.1 模型的建立
  • 5.2.2 确定“梁段”宽度
  • 5.2.3 计算“梁段”的载荷
  • 5.3 “梁段”有限元建模
  • 5.3.1 ANSYS简介
  • 5.3.2 有限元建模
  • 5.3.3 界面粘结行为模拟
  • 5.3.4 加载方式
  • 5.4 “梁段”力学模型的简化及合理性证明
  • 5.4.1 验证思路
  • 5.4.2 计算结果
  • 5.5 FRP-混凝土界面剪应力初探(只考虑界面非线性)
  • 5.5.1 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
  • 5.5.2 影响因素选取
  • 5.5.3 FRP-混凝土界面剪应力峰值的计算结果
  • 5.6 跨中剥离破坏非线性分析(界面、混凝土非线性)
  • 5.6.1 有限元分析模型建立
  • 5.6.2 FRP-混凝土界面剪应力峰值的计算结果
  • 5.6.3 开裂和破坏分析
  • 5.6.4 FRP-混凝土界面剪应力分布
  • 5.7 计算结果讨论
  • 5.7.1 关于FRP-混凝土界面剥离破坏准则的讨论
  • 5.7.2 关于跨中斜角剥落的讨论
  • 5.8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6章 FRP加固梁的实验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性能测试
  • 6.2.1 FRP材料材性测量
  • 6.2.2 混凝土强度测试
  • 6.3 FRP加固梁实验设计
  • 6.3.1 混凝土梁的制作
  • 6.3.2 加固方案设计
  • 6.3.3 试验加载及数据采集
  • 6.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4.1 破坏模式的讨论
  • 6.4.2 承载力的公式
  • 6.4.3 关于加固梁裂缝宽度的讨论
  • 6.4.4 与有限元计算结果的比较—基于加固梁裂缝宽度(滑移量)实测
  • 6.4.5 关于加固梁裂缝间距的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7章 分析跨中剥离破坏的“梁段”小试件
  • 7.1 引言
  • 7.2 “梁段”小试件的构想及合理性证明
  • 7.2.1 构想
  • 7.2.2 “梁段”小试件合理性的证明
  • 7.3 第一次探索实验:钢筋不加载
  • 7.3.1 方案设计
  • 7.3.2 试件制作
  • 7.3.3 试验结果与讨论
  • 7.4 第二次探索实验:钢筋先加载FRP后加载
  • 7.4.1 方案设计
  • 7.4.2 试件制作
  • 7.4.3 加载框设计
  • 7.4.4 试件的组装
  • 7.4.5 试件的加载设计
  • 7.4.6 试验结果与讨论
  • 7.5 第三次探索实验:FRP与钢筋同步加载试件
  • 7.5.1 夹具设计
  • 7.5.2 同步加载方案
  • 7.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8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u 的实测'>8.1 δu的实测
  • 8.2 可靠简单的加固梁跨中剥离破坏分析方法——“梁段”模型
  • 8.3 研究展望
  • 附录:研究生阶段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2019年先进纤维复合材料研发热点回眸[J]. 科技导报 2020(01)
    • [2].《纤维复合材料》学术论文征稿[J]. 纤维复合材料 2019(04)
    • [3].纤维复合材料在我国轨道车辆中的应用概述[J]. 中国设备工程 2020(10)
    • [4].轨道交通用纤维复合材料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展望[J]. 纺织导报 2020(07)
    • [5].《纤维复合材料》学术论文征稿[J]. 纤维复合材料 2020(02)
    • [6].《纤维复合材料》学术论文征稿[J]. 纤维复合材料 2020(01)
    • [7].《纤维复合材料》学术论文征稿[J]. 纤维复合材料 2020(03)
    • [8].连续纤维复合材料增材制造的发展研究[J]. 纤维复合材料 2020(03)
    • [9].首届纤维复合材料回收国际论坛暨纤维复合材料再生分会成立大会在京开幕[J]. 资源再生 2018(11)
    • [10].2018年先进纤维复合材料研发热点回眸[J]. 科技导报 2019(01)
    • [11].《纤维复合材料》学术论文征稿[J]. 纤维复合材料 2019(02)
    • [12].《纤维复合材料》学术论文征稿[J]. 纤维复合材料 2019(03)
    • [13].聚酰胺-6/木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J]. 信息记录材料 2016(06)
    • [14].多孔二醋酸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过滤性能研究[J]. 上海纺织科技 2017(02)
    • [15].旭化成开发出具高强度及轻量化之纤维复合材料[J]. 化纤与纺织技术 2017(02)
    • [16].旭化成开发车用纤维复合材料[J]. 合成纤维 2017(07)
    • [17].湿地用竹基纤维复合材料制造技术通过鉴定[J]. 木材工业 2017(05)
    • [18].纤维复合材料行业淘汰落后产能指导意见[J]. 玻璃钢 2017(03)
    • [19].纤维复合材料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J]. 中国高新区 2017(24)
    • [20].长纤维复合材料在风力机叶片中的应用[J]. 橡塑技术与装备 2016(06)
    • [21].麻竹制备竹基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初探[J]. 林产工业 2016(04)
    • [22].纤维复合材料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正式稿)[J]. 玻璃钢 2016(02)
    • [23].高强度竹基纤维复合材料制造技术研究报告[J]. 科技资讯 2016(07)
    • [24].纤维复合材料在公路桥梁中的应用[J]. 江西建材 2015(03)
    • [25].航空工业中雷达吸波纤维复合材料的研制与应用现状分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23)
    • [26].竹基纤维复合材料染色材耐候性能研究[J]. 南方林业科学 2015(04)
    • [27].车用天然纤维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J]. 山东化工 2015(17)
    • [28].长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座椅上的应用[J]. 橡塑技术与装备 2015(22)
    • [29].土木工程中复合材料的发展与应用[J]. 城市地理 2016(24)
    • [30].后市场新闻[J]. 轿车情报 2017(08)

    标签:;  ;  ;  ;  ;  ;  ;  ;  

    FRP-混凝土粘结界面研究的两个重要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