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记《大公报》新闻图像研究

新记《大公报》新闻图像研究

论文摘要

1926年至1949年这二十三年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年代,新记《大公报》见证并记录了这段历史。创刊于1902年的《大公报》“是中国新闻史上寿命最长、影响最大,声誉最隆的一家报纸。”新记公司时期的《大公报》发展迅速、成就卓著。图像是历史的遗留,同时也记录了历史,是解读历史的重要证据。选取新记《大公报》新闻图像作为研究对象,以“史”为据,论述其新闻图像传播特点及传播内容,是对《大公报》研究的一个补充,而且可以形象地了解这段时期的人民生活和文化,既有历史意义,也有现实意义。新记《大公报》在美化版面方面,采用了日本报纸的观点——“空白就是美”和“一画值万字”,由于继承了文人论政的传统,注重政治经济等硬性新闻,在新闻图像使用上“惜图如金”。新记《大公报》中出现的新闻图像,在类型上,包括新闻照片、新闻图示、新闻漫画和新闻速写;在内容上,关注国计民生,涉及灾难、体育、政治动向和战事等多个方面。虽然具有充分的技术条件,作为当时全国著名的大报,新记《大公报》并没有穿插大量图像以吸引读者注意,而是凭借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信息赢得大众的信赖,其图像新闻和图文新闻中出现的图像不过是为了更好地传播信息或者观点。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新记《大公报》新闻图像传播环境
  • 第一节 新记《大公报》新闻图像传播的社会文化环境
  • 第二节 新记《大公报》新闻图像传播的技术环境
  • 第二章 新记《大公报》主要报人与办报理念
  • 第一节 新记《大公报》主要报人
  • 第二节 新记《大公报》传播理念简析
  • 第三章 新记《大公报》新闻图像传播形式分析
  • 第一节 新记《大公报》新闻图像分类及其特点
  • 第二节 新记《大公报》新闻图像报道形式
  • 第四章 新记《大公报》新闻图像传播者分析
  • 第一节 战地摄影记者方大曾
  • 第二节 旅行画家赵望云、沈逸千
  • 第五章 新记《大公报》新闻图像解读
  • 第一节 关注民生 彰显人文关怀
  • 第二节 宣传国民体育 传播精彩瞬间
  • 第六章 新记《大公报》新闻图像传播的现实意义
  • 第一节 新闻图像传播不可偏离“四不”方针
  • 第二节 宜图则图 宜文则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吕碧城《大公报》报人生涯的考察(1904-1908)[J]. 新闻春秋 2019(06)
    • [2].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男女社交观——以《大公报》为例[J]. 现代交际 2020(01)
    • [3].桂林版《大公报》金融时评研究[J]. 广西地方志 2020(01)
    • [4].新闻家的坚守与傲骨——湖南《大公报》报人群体的职业认同探究[J]. 新闻知识 2020(02)
    • [5].上海《大公报》郭沫若研究资料综述[J]. 郭沫若学刊 2020(03)
    • [6].新记《大公报》与中国近代新闻职业化尝试[J]. 传播力研究 2020(16)
    • [7].天津《大公报》载相声史料简释[J].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8(04)
    • [8].新记《大公报》副刊创办及其社会图景[J]. 新闻研究导刊 2019(03)
    • [9].“新记”《大公报》与戏剧副刊[J]. 戏剧文学 2019(06)
    • [10].胡政之与《大公报》的改革和经营[J]. 新闻研究导刊 2019(12)
    • [11].抗战时期《大公报》的宣传策略与意义[J]. 青年记者 2019(18)
    • [12].建国初期《大公报》转型的社会动因探析[J]. 今传媒 2019(08)
    • [13].说“短”论“长”——天津《大公报》对“五四”运动的呈现[J]. 新闻春秋 2019(04)
    • [14].《大公报》里的桂林师范学院[J]. 文史春秋 2019(06)
    • [15].《大公报》报史研究的现状与启示[J]. 中国记者 2017(12)
    • [16].《大公报》与清末反缠足运动探析[J].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 [17].《大公报》与民初女子参政权运动[J]. 宜宾学院学报 2018(04)
    • [18].《大公报》与清末民初天津慈善文化[J]. 史学月刊 2018(05)
    • [19].民国时期《大公报》三巨头[J]. 文史月刊 2018(05)
    • [20].百年《大公报》研究综述[J]. 新闻研究导刊 2018(07)
    • [21].民国时期《大公报》与1942年河南大饥荒[J]. 青年记者 2016(32)
    • [22].青年毛泽东在湖南《大公报》的编撰活动[J]. 出版科学 2016(06)
    • [23].新记《大公报》的用人之道[J]. 百年潮 2017(01)
    • [24].民国时期女校长的主体言说与无声抗议——以湖南《大公报》的报道为中心[J]. 江苏社会科学 2016(06)
    • [25].从重庆《大公报》到《重庆日报》——历史变迁中的“理性选择”[J]. 学术交流 2017(07)
    • [26].解读双重语境下的新记《大公报》——基于文人论政与新闻专业主义[J]. 传播力研究 2017(02)
    • [27].新记公司《大公报》改革成效研究文献综述[J]. 新闻传播 2017(13)
    • [28].双重语境中的新记《大公报》[J]. 新闻传播 2017(05)
    • [29].民国新记《大公报》视野下的中国共产党形象探析[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5)
    • [30].激发公众同情:新记《大公报》与20世纪30年代的赈灾运动[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5(12)

    标签:;  ;  ;  

    新记《大公报》新闻图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