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间重构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 ——以济南市和青岛市为例

城市空间重构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 ——以济南市和青岛市为例

论文摘要

城市空间重构表现为城市空间增量的拓展和存量的更新与重组,它通过改变城市用地效益促进经济增长,并直接作用于经济要素空间布局的过程,在增长区域实现要素最优配置,进而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在传统的空间经济理论研究中,城市经济增长一直被作为城市空间增长的动力机制来探讨,更多的关注集中于聚集经济下的城市增长以及对以土地利用、人口和就业分布为特征的城市形态演变的测度,空间重构对于经济增长的效用研究却是一个鲜有述及的主题。中国城市正在经历新一轮的空间重构,这个过程中,城市形态演变、空间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速度、方式都将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推动或制约。城市空间重构面临着如何高效集约地利用空间资源、如何把握重构的规模、方向、时序等选择性问题,这些都是在服务于城市经济增长的前提下需要在规划、管理理念方面研究与解决的问题。这使得这一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论文的目的在于通过空间经济理论的分析和对济南、青岛两个典型城市的空间重构特征对比及其经济增长效应的测度,探讨城市空间重构过程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机制和途径,以丰富城市空间研究的理论,为城市空间发展、规划布局提供对策建议和参考模式。全文分为七部分,并遵循从理论解释到定量分析再到实践操作的顺序而依次展开。引言部分简述问题来源、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的研究框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三、四部分为理论研究部分。第二部分基于空间经济理论从城市空间重构的模式、机理以及重构效应的经济学机制、响应方式、运行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城市空间重构发挥经济增长效应的条件在于城市集聚力的有效扩张、交通干线的高经济性和空间拓展需求与供给的平衡。第三部分从微观层面探讨城市空间重构的经济增长效应,涉及三个方面:土地利用格局变动如何影响土地价值和产出效率,投资空间重构如何影响厂商选址和生产均衡,以及就业空间重构如何影响劳动力区位过程和居民效用均衡,总结出经济增长的投入要素——土地、资本、劳动力的空间配置对提高要素利用效率的微观作用机制。第四部分从宏观层面探讨城市空间重构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空间重构对于产业结构调整、就业增长、居民收入增长的推动效用,提出城市空间规模扩张或结构变动对实现宏观经济增长目标的作用机制。第五、六部分为实证研究部分。第五部分对单中心城市济南和组团城市青岛的空间重构特征进行对比研究。利用GIS技术和分形图,划分城市空间重构圈层,构建用地与人口异速增长模型、人口密度分布模型和基于空间基尼系数的生产力分布模型,对比两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土地扩展的方向、强度和均衡度、人口和生产力空间分布变动等各种空间特征指标的差异,总结出济南和青岛正在经历完全相反的空间演变趋势:即济南由单中心演变为东西组团式的分散式扩展和青岛组团式发展的空间被不断填充连片的紧凑式扩展,以及两个城市用地扩张、人口迁移以及投资、就业分布边缘化的趋向。第六部分建模分析城市空间重构的经济效应差异。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单整、协整检验)验证城市空间扩展与经济增长的确切关系,测定新增城市用地的效益,基于柯布——道格拉斯形式的城市生产函数,构建城市空间重构效应的经济计量模型,对模型可行性进行论证。得出土地要素投入对于提高单位面积产出有重要作用,不同城市建成区扩展的速度和方式对于用地效益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青岛的空间重构模式对于推动经济增长更具有效率。第七部分对论文基本结论进行总结,提出城市空间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比如通过空间指标规范化城市发展、在被忽视空间区域的再投资行为、提供更多的居住和就业机会、鼓励新区发展和已建成区的再发展、通过行政区划调整实现城市管理空间分区等。青岛应当选择重点区域集中式成片开发的空间发展模式,而济南选用城市用地结构调整的政策要优于城市用地规模扩张。最后提出论文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背景
  • 1.2.1 新时期城市发展的现实背景
  • 1.2.2 理论背景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框架、方法及创新
  • 1.4.1 研究框架与方法
  • 1.4.2 研究创新点和难点
  • 2 城市空间重构及其经济增长效应的理论解析
  • 2.1 城市空间重构概念及相关理论
  • 2.1.1 城市空间重构的概念、特征
  • 2.1.2 城市空间重构的理论基础
  • 2.2 国内外城市空间重构模式及机理
  • 2.2.1 城市空间重构的不同模式
  • 2.2.2 城市空间重构模式机理
  • 2.3 城市空间重构多重效应的经济学理论
  • 2.3.1 传统空间经济理论的解释
  • 2.3.2 城市空间重构的经济增长效应理论分析
  • 2.4 城市空间重构影响经济增长的条件
  • 2.4.1 城市集聚力的有效扩张
  • 2.4.2 交通干线具备潜在的高经济性
  • 2.4.3 空间拓展需求与供给的平衡
  • 3 城市空间重构对经济增长的微观效应分析
  • 3.1 城市土地利用格局变动对土地价值和土地产出效率的影响
  • 3.1.1 城市土地区位选择对竞租曲线形成的影响
  • 3.1.2 城市土地利用空间均衡对土地产出能力的影响
  • 3.1.3 城市空间增长形态对城市土地价值空间分布的影响
  • 3.2 城市投资空间重构对厂商选址和均衡生产的影响
  • 3.2.1 企业郊区迁移的效益分析
  • 3.2.2 开发区企业效益分析
  • 3.3 城市就业空间重构对劳动力区位过程和居民效用的影响
  • 3.3.1 城市就业空间重构特征
  • 3.3.2 就业区位与居民效用均衡
  • 4 城市空间重构对经济增长的宏观效应分析
  • 4.1 城市空间重构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效应分析
  • 4.2 城市空间重构对就业增长的推动效应分析
  • 4.3 城市空间重构对居民收入提高的推动效应分析
  • 5 济南与青岛城市空间重构特征对比
  • 5.1 研究范围
  • 5.1.1 研究区域界定
  • 5.1.2 城市空间重构的圈层划分
  • 5.2 济南与青岛城市空间重构时空特征的定量比较
  • 5.2.1 城市总体布局和空间重构模式对比
  • 5.2.2 城市空间形态紧凑度对比
  • 5.2.3 城市土地扩展测量及特征对比
  • 5.2.4 城市人口空间分布的变动模式对比
  • 5.2.5 城市生产力空间分布变动模式对比
  • 6 济南与青岛城市空间重构的经济增长效应实证研究
  • 6.1 城市空间扩展与经济增长的 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
  • 6.2 城市用地增长规模的效益分析
  • 6.3 城市用地增长结构的效益分析
  • 6.4 城市空间重构的经济增长效应模型建模
  • 6.4.1 模型建立的理论基础
  • 6.4.2 指标体系构建
  • 6.4.3 模型形式推导和讨论
  • 7 结论与展望
  • 7.1 基本结论
  • 7.2 城市空间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7.3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表1
  • 附表2
  • 附表3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城市人口空间重构及规划响应:武汉案例跟踪研究[J]. 规划师 2016(11)
    • [2].河南省乡村空间重构的研究[J]. 乡村科技 2016(11)
    • [3].近代洋楼改造中的空间重构研究[J].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9(Z1)
    • [4].快速城镇化中城市边缘区人口空间重构初探——以天津市为例[J]. 城市规划 2016(10)
    • [5].艺术参与下的乡村空间重构[J]. 地理研究 2020(03)
    • [6].欠发达地区乡村空间重构及规划策略——以安徽省池州市为例[J]. 池州学院学报 2009(06)
    • [7].国家空间重构与中原经济区的形成[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4(04)
    • [8].城市经济转型背景下的城市空间重构研究[J]. 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 2018(08)
    • [9].北京市农村空间重构演变分析[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8(06)
    • [10].土地整治与农村“三生”空间重构的耦合关系[J]. 江苏农业科学 2015(07)
    • [11].转型社区的空间重构与治理变革——基于深圳三种模式的比较研究[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2)
    • [12].中国乡村振兴及其地域空间重构——特色小镇与美丽乡村同建振兴乡村的案例、经验及未来[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 [13].乡村空间重构的理论研究进展与理论框架构建[J]. 热带地理 2020(05)
    • [14].我国城市空间重构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J]. 经济师 2016(09)
    • [15].体制转型与中国城市空间重构——建立一种空间演化的制度分析框架[J]. 城市规划 2008(06)
    • [16].乡村聚落生活空间重构特征及驱动因素研究——以重庆市龙王村干柏组为例[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1)
    • [17].新城市时代特大城市空间重构研究——以济南市为例[J]. 城市发展研究 2012(07)
    • [18].基于城市空间重构对经济增长的效应机制的探讨[J]. 生产力研究 2012(06)
    • [19].少数民族聚集区乡村空间重构的影响机理——以新疆和田地区为例[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06)
    • [20].论土地整治与乡村空间重构[J]. 中国农业信息 2015(05)
    • [21].城市空间重构——依兰县城发展的选择[J]. 现代城市研究 2011(03)
    • [22].空间重构思维在设计素描教学中的应用[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0(07)
    • [23].农村人口集聚与农民生活空间的重构分析——基于八张村的个案考察[J]. 当代经济 2020(04)
    • [24].北京产业升级重组与区域空间重构研究[J].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18(01)
    • [25].大数据背景下社区邻里空间重构研究——以苏州华通社区为例[J]. 城市住宅 2019(03)
    • [26].空间重构视域下老单位社区变迁及其治理策略研究[J]. 学习与实践 2019(07)
    • [27].单位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空间重构[J]. 现代城市研究 2011(03)
    • [28].转型期上海城市空间重构的动力机制探讨[J]. 现代城市研究 2008(09)
    • [29].国外乡村空间重构研究述评[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9(02)
    • [30].空间重构视角下的杭州市绕城村乡村振兴实践[J]. 中国园林 2018(05)

    标签:;  ;  ;  ;  ;  ;  

    城市空间重构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 ——以济南市和青岛市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