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周期蛋白G1、G2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细胞周期蛋白G1、G2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论文摘要

喉癌是我国北方地区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5.7%-7.6%,其病理类型以鳞状细胞癌为主,占全部喉癌的93%-99%。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大气污染的加重,喉癌发病率一直呈明显增长趋势。喉癌发病率在世界各地差异很大,据报告意大利的瓦雷泽地区、巴西的圣保罗地区、印度的孟买地区属世界三大高发地区。我国的喉癌发病率地区差别也很大,东北地区发病率最高。喉癌的发病率城市高于农村,空气污染重的重工业城市高于污染轻的轻工业城市。发病年龄50-70岁为最多,35岁以下较为少见,男性喉癌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吸烟为喉癌的主要患病因素之一。近年来随着诊断和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对喉癌患者术后的5年生存率、喉癌术后功能的修复和术后生存质量都有很大的提高,但是对于晚期喉癌患者的治疗效果仍不尽如人意。因此,对于喉癌发病相关因素的探讨,以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并提高临床疗效已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之一。细胞周期蛋白(Cyclin)是真核细胞细胞周期循环中主要的调节因子,控制细胞周期的进程,其表达水平具有细胞周期依赖性,是调节细胞活动的重要蛋白质。在人类肿瘤细胞中,已经发现多种细胞周期蛋白的异常表达。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G)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周期蛋白,研究表明周期蛋白G的异常表达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目前关于Cyclin G在喉癌中表达的报道甚少,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尚无公认的结论。喉癌组织中cyclin G表达与微血管密度(MVD)关系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为此,我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streptavidin-perosidase,SP)方法同步检测了81例喉鳞癌组织、20例癌旁正常喉粘膜组织和20例喉良性病变的Cyclin G1和Cyclin G2的表达,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分别探讨两种蛋白的表达与喉鳞癌患者年龄、性别、临床分期、临床分型、肿瘤分化程度以及预后等的关系。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transcription-polymeri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了40例喉鳞癌组织,10例癌旁正常喉粘膜和10例喉良性病变组织中的cyclin G1 mRNA和cyclin G2 mRNA的表达,通过RT-PCR半定量法研究cyclin G1 mRNA和cyclin G2 mRNA在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cyclin G1mRNA和cyclin G2 mRNA的表达强度与喉鳞癌患者的各种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探讨cyclin G1 mRNA和cyclin G2 mRNA在喉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肿瘤血管的生成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及复发关系密切,在恶性肿瘤的诊断、预后及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通过采用CD34抗体标记血管内皮细胞,应用免疫组化SP法方法研究CD34、Cyclin G1、Cyclin G2蛋白在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计算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并与癌旁正常喉粘膜和喉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作对比分析,评价微血管密度的临床意义,比较分析MVD与Cyclin G1、Cyclin G2蛋白之间的关系,探讨Cyclin G1、CyclinG2蛋白在喉鳞癌血管生成中的关系及临床病理意义,以期为Cyclin G1、CyclinG2在喉鳞癌的诊断、预后和治疗中的应用,为喉鳞癌综合治疗中的抗血管生成和基因治疗研究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一、材料1病例选择1.1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收集2000年1月~12月间解放军463医院及解放军总医院根治性手术切除的喉鳞癌标本94例,其中13例因切片或免疫组化过程中出现缺失而排除除外,对81例进行研究,其中解放军463医院71例,解放军总医院10例,所有标本均经病理确诊为鳞状细胞癌。其中男71例,女10例;患者年龄36-82岁,平均年龄54.8岁;肿瘤发生部位:声门上型18例、声门型61例、声门下型2例;病理学分级:Ⅰ级42例,Ⅱ级30例,Ⅲ级9例;按国际抗癌联盟(UICC)1997年TNM分期标准进行临床分期:Ⅰ期15例,Ⅱ期24例,Ⅲ期29例,Ⅳ期13例;颈部淋巴结转移者13例,无颈淋巴结转移者68例;随访过程中复发21例;术前未行放疗、化疗,所有病例均获访,随访时间>5年。另收集癌旁正常喉粘膜组织块20例(取材部位距离癌组织2cm以上)及同期门诊手术病例,喉良性病变(10例声带息肉,10例声带乳头状瘤),均经病理确诊。1.2第二部分收集2000年1月~12月间解放军463医院根治性手术切除的喉鳞癌新鲜标本40例,所有标本均经病理活检确诊为鳞状细胞癌,其中男31例,女9例;患者年龄39-82岁,平均年龄60.8岁;肿瘤发生部位:声门上型10例、声门型28例、声门下型2例;病理学分级:Ⅰ级11例,Ⅱ级19例,Ⅲ级10例;按国际抗癌联盟(UICC)1997年TNM分期标准进行临床分期:Ⅰ期5例,Ⅱ期11例,Ⅲ期18例,Ⅳ期6例;颈部淋巴结转移者13例,无颈淋巴结转移者27例;术前未行放疗、化疗。另收集癌旁正常喉粘膜组织块10例(取材部位距离癌组织2cm以上)和同期门珍手术病例10例,其中喉良性病变(9例声带息肉,1例声带乳头状瘤),均经病理确诊。所有新鲜组织液氮速冻后置-70℃低温冰箱备用。二、方法2.1免疫组化法检测Cyclin G1和Cyclin G2蛋白表达及CD34标记的血管内皮细胞。应用免疫组化SP法研究,鼠抗人Cyclin G1单克隆抗体、兔抗人Cyclin G2多克隆抗体,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Santa Cruz公司产品)、鼠抗人CD34单克隆抗体及SP试剂盒均为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实验步骤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以正常血清置换一抗作为空白对照,用已知阳性的乳腺癌组织切片作为阳性对照。Cyclin G1阳性物质分布在细胞核内,呈棕黄色颗粒。Cyclin G2阳性物质主要分布在细胞胞浆内,也有细胞浆、细胞核同时表达或单独存在细胞核中,呈棕黄色颗粒。CD34染色,内皮细胞胞浆,呈棕黄色,参考Weidner的方法计算MVD值。2.2 RT-PCR检测cyclin G1 mRNA和cyclin G2 mRNA的表达取50-100mg组织粉末,加人1 ml Trizol溶液彻底匀浆。按Trizol试剂盒说明书用一步法提取RNA,用DNA/RNA测定仪测定RNA浓度和纯度。所用的cyclin G1的上、下游引物序列分别是:5’-GCCTTTCTCCACAATCCTGA-3’和5’-TGCATTTGTGAAATGGTGGT-3’,扩增片段长度为363bp。所用的cyclin G2的上、下游引物序列分别是:5’-AACCGGACCACAAGAAACTG-3’和5’-ATGACAAGGAGGCCATTCAG-3’,扩增片段长度为324bp。内对照β-actin的上、下游引物序列分别是:5’-CTCTTCCAGCCTTCCTTCCT-3’和5’-CACCTTCACCGTTCCAGTTT-3’,扩增片段长度为511bp。PCR的反应体系为:3μl标本cDNA,10×Buffer 2.5μl,2.5 mmol/L dNTPs 2μl,cyclin G1或(cyclinG2)引物(终浓度50pmol/L)和β-actin引物(终浓度10 pmol/L)各4μl,Taq酶(5U/μl)0.2μl,灭菌蒸馏水补足25μl。PCR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2分钟,94℃变性30秒,55℃退火1分钟,72℃延伸4分钟,30个循环结束。PCR产物用1.5%琼脂糖凝胶电泳,溴乙锭显色。使用Band Leader Ver.3.0图象分析软件对电泳条带进行灰度扫描,计算cycling与β-actin产物条带的灰度值比值,计算cyclinG表达的相对值。三、统计学处理选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检验、Fisher(Fisher’sexact tes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均采用(?)±SD表示,两组均数比较时采用独立t检验,多组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四、实验结果1)喉鳞癌组织,喉良性病变,癌旁正常喉粘膜组织中Cyclin G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7%(50/81)、5%(1/20)、0%(0/20),Cyclin G1的表达与喉良性病变、癌旁正常喉粘膜组织相比,其差别具有显著性(P=0.000)。2)Cyclin G1在喉鳞癌组织中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颈淋巴结转移以及复发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7、0.013和0.035)。3)Cyclin G2在喉鳞癌,喉良性病变和癌旁正常喉粘膜组织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7.9%、90%、10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4)Cyclin G2在喉鳞癌中阳性表达率随分化程度的降低而降低,有、无淋巴结转移者阳性率分别为38.4%和73.5%,差异具有显著性(P值分别为0.033和0.013)。5)Cyclin G1mRNA的表达强度在喉鳞癌组织中明显高于癌旁正常喉粘膜及喉良性病变组(P=0.000)。中-低分化与高分化喉鳞癌比较,后者cyclin GlmRNA表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6)Cyclin G1mRNA在有淋巴结转移比无淋巴结转移组喉鳞癌的表达强度显著增高(P=0.000)。cyclin G1mRNA的表达与颈淋巴结转移相关,与患者年龄、性别、临床分期、临床分型等均无统计学意义。7)Cyclin G2mRNA在喉鳞癌组织中、癌旁正常喉粘膜组织、喉良性病变中表达强度分别为(0.65±0.13)、(0.94±0.11)、(0.91±0.14)。中-低分化与高分化喉鳞癌比较,后者cyclin G2表达较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8)Cyclin G2mRNA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临床分期、临床分型等均无统计学意义,而cyclin G2基因在淋巴结阴性者表达强度为(0.69±0.11),阳性者为(0.57±0.1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9)喉鳞癌,喉良性病变和癌旁正常喉粘膜组织MVD分别为(44.88±15.11)mv,(5.30±1.03)mv和(4.70±1.30)mv,喉鳞癌与喉良性病变和癌旁正常喉粘膜组织MVD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0);10)Cyclin G1蛋白表达阳性组MVD为(53.34±12.53)mv,阴性组为(30.74±3.49)mv,其差别具有显著性(P=0.000)。11)Cyclin G2蛋白表达阳性组MVD为(39.53±9.93)mv,阴性组为(55.62±17.82) mv,其差别具有显著性(P=0.000)。五、结论1)Cyclin G1蛋白在喉鳞癌中存在高表达,并与肿瘤分化程度、颈部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Cyclin G1蛋白异常表达可能在喉鳞癌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可能作为判断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2)Cyclin G2蛋白表达强度与喉鳞癌的恶性程度及发展趋势明显负相关,并与MVD关系密切。3)Cyclin G1mRNA在喉鳞癌组织中有异常高表达,并与喉鳞癌发生发展有一定联系,其高表达可能是喉鳞癌预后不良的因素之一。4)Cyclin G2mRNA表达强度与喉鳞癌的恶性程度及发展趋势明显负相关,可作为预测喉鳞癌预后的生物学指标之一。5)免疫组化实验及RT-PCR实验结果具有一致性,由于免疫组化方法对实验设备要求不高,费用相对较低,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对目的基因进行初步检测。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Cyclin G1、Cyclin G2蛋白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附图
  • 第二章 Cyclin G1、Cyclin G2基因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附图
  • 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的关系研究'>第三章 喉鳞癌组织中Cyclin G1、Cyclin G2蛋白的表达与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的关系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附图
  • 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缩略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统计学审稿证明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细胞周期蛋白G1、G2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