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通络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病(风痰阻络证)临床研究

自拟通络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病(风痰阻络证)临床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观察口服自拟通络汤对缺血性中风病(风痰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缺血性中风病(风痰阻络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口服自拟通络汤治疗(一次150ml,一日2次,水煎服),对照组采用口服心脑舒通胶囊治疗(每次3粒,每日3次,口服)。于治疗前后记录患者中医证候、神经功能缺损积分;结果:治疗28天后,自拟通络汤能明显改善缺血性中风病(风痰阻络证)患者的症状、体征。经统计学分析,在中风病神经功能缺损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口服自拟通络汤可有效治疗缺血性中风病(风痰阻络证),临床疗效优于口服心脑舒通胶囊,两组药物均可有效改善患者中医证候及神经功能缺损,但口服自拟通络汤优于口服心脑舒通胶囊。此药疗效可靠,极具研究价值及开发前景,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论文目录

  • 中文提要
  • 英文提要
  • 前言
  • 文献综述
  • 临床资料
  • 研究方法
  • 2.1 诊断标准
  • 2.1.1 中医诊断标准
  • 2.1.2 西医诊断标准
  • 2.1.3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价标准
  • 2.1.4 患者总的生活能力状态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研究方法
  • 2.4.1 治疗组
  • 2.4.2 对照组
  • 2.4.3 合并症的处理原则
  • 2.5 疗效判定标准
  • 2.5.1 综合疗效判定
  • 2.5.2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
  • 2.6 统计方法
  • 研究结果
  • 3.1 综合疗效比较
  • 3.2 中医症候疗效比较
  • 3.3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 3.4 中医证候积分疗效比较
  • 讨论
  • 4.1 祖国医学对中风病的认识
  • 4.1.1 病因的认识
  • 4.1.2 病机的认识
  • 4.2 现代医学对中风病的认识
  • 4.3 中药对缺血性中风病治疗的机理
  • 4.4 结果与分析
  • 4.5 存在问题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缺血性中风病复发危险因素中西医的研究进展[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0(02)
    • [2].潜在类别分析在缺血性中风病患者证候数据中的应用[J]. 中国卫生统计 2013(05)
    • [3].急性缺血性中风病痰热腑实证甲状腺激素变化的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6(09)
    • [4].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105例临床观察[J]. 中外医疗 2010(01)
    • [5].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的病机演变初探[J]. 天津中医药 2009(03)
    • [6].急性缺血性中风病综合治疗的理论及现实意义[J]. 中国中医急症 2008(12)
    • [7].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泛素融合降解蛋白的临床意义[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01)
    • [8].36例缺血性中风病患者的疗效观察[J].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4)
    • [9].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病120例临床观察[J]. 中国现代医生 2009(02)
    • [10].刘冬立教授从气血论治缺血性中风病经验总结[J]. 陕西中医 2019(02)
    • [11].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中医综合康复治疗临床观察与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15)
    • [12].具有中医特色的缺血性中风病复发风险评估与早期预警系统的构建[J]. 中医杂志 2016(17)
    • [13].144例缺血性中风病证候分布情况与演变规律调查研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12)
    • [14].中西医结合治疗痰热腑实型缺血性中风病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中医急症 2014(07)
    • [15].针刺干预缺血性中风病证候动态化及相关研究[J].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9(04)
    • [16].基于体质的缺血性中风病复发风险评估模型建立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9(10)
    • [17].病机证素与代谢组学在缺血性中风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概述[J]. 山东中医杂志 2017(06)
    • [18].安宫牛黄丸治疗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痰热证的疗效分析[J]. 当代医学 2014(19)
    • [19].化痰通络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病恢复期痰瘀阻络证的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J]. 医药论坛杂志 2017(02)
    • [20].真实世界缺血性中风病死患者人群特征分析[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6(08)
    • [21].万海同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经验介绍[J]. 新中医 2019(04)
    • [22].海南地区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证候的演变规律[J]. 世界中医药 2017(11)
    • [23].27678例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患者核心中西药物动态变化复杂网络分析[J]. 中国中药杂志 2015(24)
    • [24].缺血性中风病机探析[J]. 天津中医药 2012(04)
    • [25].温胆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病风痰火亢证30例[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11)
    • [26].药棒循经推按法联合康复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 大众科技 2018(01)
    • [27].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中西药群组模块探索[J]. 中国中药杂志 2018(03)
    • [28].化痰通腑类汤药对缺血性中风病人炎症因子的影响及其神经保护作用机制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13)
    • [29].崔金海治疗急性期缺血性中风病中经络型学术经验介绍[J]. 新中医 2019(10)
    • [30].急性缺血性中风病痰热腑实证与血小板抑制率的相关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7(09)

    标签:;  ;  ;  

    自拟通络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病(风痰阻络证)临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