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效率提升研究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效率提升研究

论文摘要

近几年,为适应经济全球化潮流,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异军突起,并购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尤其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许多国家为吸引对外来资本,降低了门槛,放松了对外来资金限制,而我国企业所受影响损失相对较小,出现了一次先高后低的海外并购浪潮。在以往的跨国并购活动中,我国企业败多胜少,效率较低。为了更好地利用这次难得的机遇,改变以往的不利局面,切实提高企业跨国并购的效率,就要深刻剖析跨国并购效率的影响因素,并结合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然而,目前多数关于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效率影响因素的分析主要停留在表层,很少涉及到关键性因素,理论指导性不强。从本质上看,跨国并购是企业产权的跨国流动和重组的过程,跨国并购的效率就成为企业产权交易效率、市场交易效率、管理效率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本文结合实证模型,以所有权和控制权为切入点,以成本—收益为主线,从企业产权的角度分析跨国并购效率的影响因素。论文主要研究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效率的提升问题。第一部分对跨国并购相关理论进行概述,主要包括跨国并购的含义和类型、动因理论和效率理论概述三个方面。第二部分分析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概况、特征以及及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对参与跨国并购的中国企业进行实证分析。第四部分进一步从产权的角度阐述了所有权优势和控制权对跨国并购效率的传导路径和作用机理。最后一部分提出了提升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效率的对策建议,并结合相关案例加以论述。目前,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主要呈现出以下特征:并购主体以大型国有企业为主;并购行业集中在初级产品部门和制造业,服务业涉及较少;并购地区向发达国家转移,以亚洲为主,其次是欧美。总体上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并购主体多元化趋势明显。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并购主体以国有企业为主的局限性、投资结构不合理、战略性目标选择不合理、企业特定的所有权优势不足、跨国并购效益欠佳和跨国并购的配套服务体系不健全等。为解决上述问题,切实提升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效率,本文首先对我国跨国并购企业的长期经营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整体而言,2006和2007年进行海外并购的样本公司的综合经营绩效与并购之前相比,并没有发生显著的改善。虽并购当年略有上升,但后一年就开始下降。不过与大多数实证结论不同的是,在并购后的第二年公司经营绩效并没有继续下滑,而是有了较大的回升,但最终只是接近并购当年的水平,比并购事件发生前有略微的提高。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分析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后,发现所收购股权与并购综合绩效成正相关。跨国并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结果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有些要素是无法进行定量分析的,如政治、经济环境、企业文化、管理等因素。为尽可能全面地探究影响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效率的因素,本文对部分无法做定量分析的影响因素进行定性分析。其次,运用产权理论分析跨国并购效率,这也是论文的创新点和难点。该部分结合企业的产权功能和跨国并购的操作过程,阐述了企业产权影响并购绩效的传导路径和作用机理,重点分析了两个方面:所有权优势是影响跨国并购效率的首要因素,所有权优势对并购效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跨国并购目标的选择上;控制权是影响跨国并购效率的关键因素,从经营绩效和治理效率两个层面加以阐释。最后,提出提升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效率的对策建议,并辅之以相关案例分析。对策建议主要包括七个方面:实现并购主体多元化、增强企业自身综合实力、依据所有权优势选择并购目标、制定科学系统的并购战略、掌握合理的实际控制权、切实提高整合效率和拓宽融资渠道。同时,选取了上汽并购双龙和吉利收购沃尔沃两起并购事件进行案例分析。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 国外研究现状
  • 2.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 (四) 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跨国并购相关理论概述
  • (一) 跨国并购的含义和类型
  • 1. 企业并购的概念
  • 2. 跨国并购的含义
  • 3. 跨国并购的类型
  • (二) 跨国并购动因理论概述
  • 1.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体系
  • 2. 企业并购理论体系
  • (三) 跨国并购效率理论概述
  • 1. 经济效率及跨国并购效率的内涵
  • 2. 并购效率的来源
  • 3. 并购效率的评价方法
  • 4. 影响跨国并购效率的因素
  • (四) 其他相关理论概述
  • 1. 公司控制权内涵的界定
  • 2. 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关系
  • 二、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及问题
  • (一)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
  • 1. 跨国并购总体概况
  • 2. 当前跨国并购主要特点
  • (二)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存在的问题
  • 1. 并购主体以国有企业为主的局限性
  • 2. 投资结构不合理
  • 3. 战略性目标选择不合理
  • 4. 企业特定的所有权优势不足
  • 5. 跨国并购效益欠佳
  • 6. 跨国并购的配套服务体系不健全
  • 三、跨国并购企业经营绩效的实证分析
  • (一) 研究方法的选择
  • 1. 主要研究方法
  • 2. 本文研究方法的选择
  • (二) 样本选取、数据来源及评价指标的确定
  • (三) 模型的构建
  • 1. 因子分析的可行性检验
  • 2. 提取公因子及因子旋转
  • 3. 因子得分
  • 4. 综合绩效得分
  • (四) 实证结论
  • 1. 公司绩效的衡量
  • 2. 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 四、跨国并购效率的产权理论分析
  • (一) 企业产权的功能
  • 1. 激励功能
  • 2. 降低交易费用功能
  • 3. 约束功能
  • 4. 配置功能
  • (二) 企业产权影响并购绩效的传导路径
  • 1. 跨国并购的操作过程
  • 2. 传导路径
  • (三) 企业产权影响跨国并购效率的作用机理
  • 1. 所有权优势是影响跨国并购效率的首要因素
  • 2. 控制权是影响跨国并购效率的关键因素
  • 五、对策建议及案例分析
  • (一) 提升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效率的对策
  • 1. 实现并购主体多元化
  • 2. 依据所有权优势选择并购目标
  • 3. 增强企业自身综合实力
  • 4. 制定科学系统的并购战略
  • 5. 掌握合理的实际控制权
  • 6. 切实提高整合效率
  • 7. 拓宽融资渠道
  • (二) 典型案例分析
  • 1.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并购韩国双龙汽车案
  • 2.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并购福特旗下沃尔沃轿车公司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效率提升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