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例脑中风后遗症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护理体会

89例脑中风后遗症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护理体会

冯永华

(四川省广元旺苍县中医医院针灸科628200)

【摘要】目的:探讨脑中风后遗症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89例脑中风患者进行讨论分析,对患者采用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护理措施,比较患者在实施前后的康复效果。结果:比较护理前后患者的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分,护理后各项评分明显优于护理前,并且具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中风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护理措施,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运动能力,使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得到改善,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

【关键词】脑中风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5-0209-02

脑中风后康复训练即为了减轻疾病致残率,而采取的综合性协调性的有效措施。可以使患者最大的发挥潜在的能力以及残存的功能,重返社会和家庭,得到一定的工作能力与生活能力,获得他人平等的对待以及与他人平等的权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利用我科的优势,运用合理的康复综合手段,对我院收治的89例脑中风后遗症患者进行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护理,现将具体护理内容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科收治的89例脑中风患者进行讨论分析,其中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43例;年龄42~87岁,平均66.8岁。所有患者均为第一次发病,排除先天性智能障碍以及精神病史,并且均无合并心、肺、肾等疾病出现。

1.2肢体功能康复训练:

1.2.1作业治疗:从闲暇活动以及日常活动中,针对患者的功能障碍,对患者采取一些特定的作业内容进行训练,使患者掌握穿衣、进食、如厕等基本生活技能。并针对患者职业特点采用深一步的训练,使患者出院后可以更快的适应社会和家庭。

1.2.2文体治疗:积极鼓励患者参加文娱活动,并使其在活动的得到锻炼和恢复,如轮椅竞速、击剑、射箭、乒乓球、网球、台球、轮椅篮球、游泳等,让患者在改善体质、享受欢乐的同时增加自信心,有利于患者重返社会。

1.3康复护理要点

1.3.1体位:使脑中风患者面部偏向健侧,使其不能向后扭转,采取健侧卧位,其实采用仰卧位侧卧位,平衡患者的肌张力不断变换体位,防止患者发生痉挛。指导患者家属为患者活动四肢,增加患者感觉输入促进血液循环。

1.3.2平衡训练:坐位平衡练习:使患者坐于床上,然后下地坐椅子,反复练习,每次10~15min;站位练习:使患者站立,练习前后倾斜和左右侧弯以及身体左右转动,站立练习分为坐椅站立、扶杖站立、助手辅助站等。

1.3.3迈步练习:使轻度偏瘫患者采取扶手训;中度偏瘫患者采取扶墙或在床边练习;重度偏瘫患者采取助手辅助练习,一般将患者偏瘫侧系上绳子,助手协助拉绳使偏瘫侧下肢抬起。协助者牢记不应用力牵拉患者偏瘫侧上肢,因为上肢恢复难度比下肢高,所以如果对上肢造成拉伤,则为患者偏瘫侧上肢恢复造成影响,形成恢复障碍[3]。

1.3.4登楼梯训练:使患者采取正确站位,登楼时应健侧挨着楼梯扶手,使患者可以用手抓住护栏,防止摔倒;下楼时,使偏瘫侧挨着护栏,使患者在下楼过程中可以依靠着护栏,防止摔倒。注意避免患者仰望楼体顶部,防止发生晕眩,并且患者回向偏瘫侧摔倒,所以在患者练习时,应有协助人员陪同。

1.3.5肌痉挛的康复:痉挛治疗即在日常生活中与治疗和功能恢复相结合,在治疗过程中学习动作,在日常生活中熟悉练习学习的动作技能。并且在治疗时加入多种刺激,增加治疗效果,包括视觉、语言、躯体等,突出了强化肢体训练对患者运动的掌控,动作的熟悉的重要性。早期以俯卧位为主,定时为患者翻身,避免患者仰卧位,可以对抗和减轻肌痉挛。尽量多为患者按摩,缓慢的牵伸痉挛肌,使其放松,反复进行,尤其是指、肘、膝等是痉挛康复的重点。应用多种刺激,诱发患者的条件反射,调节患者的感觉通路,促进患者的恢复。

1.4效果评价(1)采用简式Fugl-Meyer评定法对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50分为严重,50~84分为明显,85~94分为中度,95~99分为轻度;(2)采用Barthel指数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40分为差,41~60分为中,>60分为良。

2结果

患者实施护理前后进行比较,详见表1。比较护理前后患者的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分,护理后各项评分明显优于护理前,并且具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表1患者实施护理前后进行比较

例数运动功能生活能力

护理前8930.2±25.736.7±11.0

护理后8945.3±29.160.1±10.0

P<0.05<0.05

3讨论

对脑中风患者进行早期的肢体康复训练,可以有效地抑制患者的肌痉挛,控制因中风对患者的致残率以及致残严重程度。如果患者在患病后的二、三阶段没有及时的进行有效的肢体康复训练,只是单纯的增加肌力,简单的抑制肌痉挛,则会对患者的康复造成影响,严重妨碍患者日后的生活,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在脑中风患者的康复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早期对患者进行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有助于降低患者的致残率,使患者肢体功能的能力提高,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临床治疗效果,增加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处理的建议(1998)[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8,10(15):5.

[2]杨微李欢利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4(28)92.

[3]郝元涛,方积乾.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中文版介绍及其使用说明[J].现代康复,2011,14(9);1727.

标签:;  ;  ;  

89例脑中风后遗症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护理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