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都市圈生态安全系统分析

哈尔滨都市圈生态安全系统分析

论文摘要

近代以来,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带来社会的巨大变革,人类社会步入了飞速发展的历史时期,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腾飞带来的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和生态危机的出现。人类面临着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权衡。世界各国对生态环境的变化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生态安全已经成为当前各学科理论研究的前沿。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借鉴先进国家成熟的经验与制度,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保护好生态环境,使人类的生存生态能够处于一个安全、可持续的状态。哈尔滨市是我国东北北部最主要的中心城市,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人口的增长加大了对资源和环境的需求,也加重了生态环境的压力。根据《黑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本文对哈尔滨都市圈内的哈尔滨市域和绥化市域进行生态安全度评价。本文在吸纳前人对生态安全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的原理,对哈尔滨都市圈整体的生态环境进行系统分析。从促进城市持续发展的角度设置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选取适当的指标并进行系统分析。通过发放调查表的形式应用专家咨询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将各指标的生态安全度加权乘方,得出区域的生态安全状态。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哈尔滨都市圈内的哈尔滨市域生态安全度较高,为0.6482,生态系统轻度脆弱;而绥化市域生态安全度为0.4718,生态系统较脆弱。论文根据计算结果,提出维护哈尔滨市生态安全的具体政策,希望对今后的生态安全建设和经济发展能够有所帮助。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生态安全理论的提出
  • 1.1.2 生态安全的概念
  • 1.1.3 生态安全的特点
  • 1.2 研究的意义
  • 2 生态安全评价的理论探讨
  • 2.1 生态安全评价的研究进展
  • 2.2 生态安全的评价方法
  • 2.2.1 统计数学方法
  • 2.2.2 模型研究
  • 2.2.3 景观生态学方法
  • 2.2.4 模型模拟方法
  • 2.2.5 GIS方法
  • 2.2.6 主成分投影法
  • 2.3 本文研究机理
  • 2.3.1 研究方法
  • 2.3.2 技术路线
  • 2.3.3 数据来源
  • 3 哈尔滨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
  • 3.1 哈尔滨都市圈的生态安全状况
  • 3.1.1 城市环境污染严重
  • 3.1.2 中心城区过密,二元结构明显
  • 3.1.3 城市周边草原湿地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 3.1.4 植树种草,绿地美化任务繁重
  • 3.1.5 环境空气污染严重
  • 3.1.6 水环境污染严重
  • 3.2 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和方法
  • 3.2.1 建立都市圈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遵循的原则
  • 3.2.2 指标筛选的思路和方法
  • 3.3 生态安全的评价标准
  • 3.4 生态安全的评价等级
  • 4 哈尔滨都市圈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 4.1 哈尔滨都市圈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成
  • 1)'>4.1.1 人口生态指标(B1
  • 2)'>4.1.2 污染控制水平(B2
  • 3)'>4.1.3 社会发展水平(B3
  • 4)'>4.1.4 经济社会生态指标(B4
  • 4.2 综合指数的计算
  • 4.2.1 多指标综合评价的基本步骤
  • 4.2.2 单因子评价标准的确定
  • 4.2.3 权重计算
  • 4.2.4 权重计算结果
  • 4.3 系统层评价指数的计算
  • 4.3.1 生态安全评价综合指数的计算
  • 4.4 评价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结论
  • (1) 构建了哈尔滨都市圈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 (2) 对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评价指标的标志值
  • (3) 对生态安全进行评价
  • (4) 提出生态安全的维护对策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村生态安全研究综述——基于核心和CSSCI期刊检索论文的分析[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24)
    • [2].关于完善生态安全刑事立法的建议[J]. 森林公安 2019(06)
    • [3].广西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评估与生态安全体系构建研究[J]. 广西林业科学 2020(02)
    • [4].2005-2018年澜沧江下游流域景观生态安全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素[J]. 水土保持通报 2020(04)
    • [5].宁夏回族自治区旅游生态安全动态评价及其驱动机制[J]. 水土保持研究 2020(06)
    • [6].新时代我国生态安全建设的现实依据与目标定位[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9(06)
    • [7].中国林业生态安全综合评估:基于时空格局分析[J]. 城市与环境研究 2017(04)
    • [8].森林生态安全综合执法改革研究[J]. 林业经济 2018(02)
    • [9].关注生态安全:南华大学安全工程硕士点拟开设“环境生态安全”课程[J]. 高教学刊 2018(04)
    • [10].生态安全[J]. 绿色中国 2018(04)
    • [11].中国林业生态安全的评价、预测与保障[J].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8(08)
    • [12].北京林果业与生态安全学术论坛[J].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7(01)
    • [13].西藏地区产业发展对生态安全水平的影响评价[J].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
    • [14].生态安全法框架体系完善构想[J]. 人民论坛 2016(05)
    • [15].森林生态安全研究进展[J]. 中国林业经济 2015(06)
    • [16].生态安全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J]. 林业经济 2016(07)
    • [17].基于生态文明背景的广东森林生态安全体系构建[J].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15(02)
    • [18].我国林业的形势与任务[J]. 时事报告 2017(03)
    • [19].红线,划得实也要管得住[J]. 中华环境 2017(06)
    • [20].江西省生态安全监控综合数据库设计初探[J]. 城市地理 2017(02)
    • [21].基于模糊理论的高速公路生态安全预警模型研究[J]. 山西青年 2017(15)
    • [22].基于生态安全的安康市城乡统筹发展研究[J]. 城市地理 2017(04)
    • [23].探究中学地理教学中的生态安全教育[J]. 新课程(中学) 2015(10)
    • [24].农地生态安全实现的法律保障[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6)
    • [25].生态安全:人类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基础[J]. 绿色视野 2009(06)
    • [26].西藏“一江两河”耕地生态安全时空格局与障碍诊断[J]. 农业机械学报 2020(10)
    • [27].森林旅游生态安全预警管理系统的构建与运用研究[J]. 经济师 2020(11)
    • [28].大伙房水源保护区生态安全评估研究[J].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0(11)
    • [29].中国生态安全法治建设的成就、经验与路径展望[J]. 公安学研究 2019(06)
    • [30].中国生态安全研究进展:评估模型与管理措施[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8(12)

    标签:;  ;  ;  ;  ;  

    哈尔滨都市圈生态安全系统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