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河南灾荒述论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河南灾荒述论

论文摘要

20世纪20年代河南发生了频繁的灾荒。灾荒以水灾、旱灾为主,并多发匪患、兵荒、雹灾、蝗灾等等灾荒。这一时段的灾荒具有多灾频发、地域性、交替性等特点。造成灾荒多发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社会因素。自然因素受气候、水文、土壤、地貌等自然条件的影响。社会因素包括军阀混战、土匪祸乱、国民政府救济不力、灾民抗灾能力弱小等等。灾荒发生后,国民政府和民间慈善团体都采取了种种救济措施。政府方面主要采取移民就食、移民垦荒、平粜、工赈等措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灾情,但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赈灾没有得到理想的效果。在民间的慈善救济中,以洋教士为主组成的中国赈灾基金委员会和华洋义赈会都积极参加到河南的赈灾事务中去。尤其是华洋义赈会运用先进的救灾理念,给后世以启迪。乡村人口方面,灾荒造成人口减少、大批灾民前往东北移民垦荒、灾民兴起流民风潮;社会经济方面,灾荒带来了物价暴涨、粮贵物贱等现象,引发了灾民的贫困,并由于流民风潮导致地权关系的变化;民众精神生活方面,饥荒带来灾民道德的沦丧,杀儿食肉、抛弃父母等人间悲剧频繁发生,灾民为了寻找精神寄托,把脱离苦海的希望寄托在神灵身上,希望通过各种敬神活动免除灾祸,反而因此耽误了救灾的最好时机。为此得出20世纪20年代的灾荒对现代社会的启示是,一定要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强化生态保护意识;同时要提高全社会的防灾救灾意识,万众一心,减少灾荒带来的危害。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二十年代河南地区灾情状况和历史成因
  • (一) 河南地区灾荒概况
  • (二) 河南灾荒的特点
  • (三) 河南灾荒的自然及社会成因
  • 二、二十年代河南地区的赈灾救荒
  • (一) 官方的赈灾救荒的准备工作和举措
  • (二) 民间慈善团体的赈灾救荒和慈善家的义举
  • 三、灾荒对乡村社会的危害
  • (一) 灾荒过后的乡村人口
  • (二) 灾荒过后的经济
  • (三) 灾荒影响下的民众精神生活
  • 四、二十年代河南灾荒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 (一) 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
  • (二) 提高全社会的防灾救灾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乡村社会体制吸纳与协同治理的现实之辩[J]. 理论与改革 2008(04)
    • [2].乡村社会体制吸纳与协同治理的现实之辩[J].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08(05)
    • [3].我国农村贫富差距之规制——宋代“社仓”的启示[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 [4].乡村社会体制吸纳与协同治理的现实之辨[J]. 江海学刊 2008(06)
    • [5].文化学视野乡村武术文化建设的优劣分析[J]. 四川体育科学 2016(04)
    • [6].建国初期大理地区传统乡村社会农民生活——基于桥村16位农民的口述史调查[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11)
    • [7].近代绅权衰落的政治影响分析[J]. 学理论 2015(03)
    • [8].新时期法治乡村建设探索研究[J]. 法制博览 2015(20)
    • [9].乡村中国礼治文化与法治文化的现状考查[J]. 中华文化论坛 2015(12)
    • [10].“社会资本”与乡村法制建设问题研究[J]. 前沿 2012(01)
    • [11].从“乡绅之治”到“党委之治”看中国乡村治理之变化[J]. 文存阅刊 2018(03)
    • [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乡村社会的传播媒介阻滞因素分析[J]. 乡村科技 2016(08)
    • [13].农村多元化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构建[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07)
    • [14].论农村多元化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构建[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2)
    • [15].法律如何进入乡村社会[J].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09(04)
    • [16].乡村社会的教育规范:批判与重建[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2(02)
    • [17].论乡村社会的内在秩序及其生产机制——以乡镇综治工作为例[J]. 求实 2017(08)
    • [18].写生画家眼中的1930年代河北乡村社会——以《赵望云农村写生集》为例[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6(01)
    • [19].乡村民众日常生活内容“空心化”问题探究——基于关中西部地区的调查[J].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6(05)
    • [20].论乡村社会控制体系建设中基层组织的责任[J].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0(02)
    • [21].官绅民形象的传统描述及影响——以山东省郓城县乡村社会(1900—1949)为中心的考察[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5)
    • [22].乡村学校的演进及其社会文化价值探析[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5)
    • [23].新时期中国农村社会的性质散论[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3)
    • [24].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现实困境与创新路径——基于社会资本的视角[J]. 广西农学报 2019(04)
    • [25].党组织与乡村社会的联系:以东固革命根据地为中心的历史考察[J]. 江西社会科学 2013(08)
    • [26].乡村社会秩序的构建——政权建设与乡村自治的互动与互济[J].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9(01)
    • [27].乡村社会“私了”问题研究[J]. 厦门特区党校学报 2008(04)
    • [28].民族—国家的形成:论中国近代乡村政权建设[J].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5)
    • [29].论西南偏远民族地区乡村社会中的宗族治理——基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J村的调研分析[J]. 贵州民族研究 2018(05)
    • [30].乡村社会治理创新:现实基础、主要问题与实现路径[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5(05)

    标签:;  ;  ;  ;  ;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河南灾荒述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