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GM-CSF及其抗体的变化及意义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GM-CSF及其抗体的变化及意义

论文摘要

目的:近年来的研究认为细胞因子在SLE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对SLE活动期和稳定期、合并狼疮肾炎和不合并狼疮肾炎、合并血液学白细胞减少和不合并白细胞减少、治疗前后的SLE患者以及正常对照组血清GM-CSF和GM-CSF抗体的水平进行检测,分析SLE疾病活动与患者血清GM-CSF和GM-CSF抗体水平之间的关系,探讨GM-CSF和GM-CSF抗体在SLE发病中尤其发生肾损伤时和血液学损害的可能作用。分析SLE患者血清GM-CSF和GM-CSF抗体与补体C3、24小时尿蛋白、SLEDAI评分等的关系,试图寻找到相对特异和敏感的生物学标记物,辅助临床对SLE的诊断和判断预后,为进一步揭示SLE发生发展和治疗提供线索。方法:搜集整理40例SLE患者的病例资料,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测定SLE组及11例其他结缔组织病、2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GM-CSF和GM-CSF抗体的水平,比较:1血清GM-CSF、GM-CSF抗体与狼疮血液学改变的关系;2血清GM-CSF、GM-CSF抗体与狼疮患者尿蛋白的关系;3血清GM-CSF、GM-CSF抗体与狼疮血液学与尿蛋白改变的关系;比较活动期和稳定期,治疗前后血清GM-CSF、GM-CSF抗体的变化,分别分析血清GM-CSF和GM-CSF抗体与C3、C4、24h尿蛋白、抗ds-DNA抗体、血肌酐(Scr)及SLEDAI评分等的相关性。结果:1.SLE活动组血清GM-CSF及GM-CSF Ab水平高于SLE稳定组和正常对照组,SLE稳定组也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GM-CSF及GM-CSF Ab水平与SLE活动积分成正相关,且与SLE白细胞水平成负相关(P<0.05)。另外血清GM-CSF及GM-CSF Ab水平与血清IG-A、IG-M成正相关(P<0.05)。2.SLE活动组血清GM-CSF及GM-CSF Ab水平较SLE稳定组和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SLE稳定组也高于正常对照组,并且在狼疮性肾炎组和无肾损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3.血清GM-CSF水平与血清GM-CSF Ab水平有相关性。结论:1 SLE患者血清GM-CSF及GM-CSF Ab水平较病例对照及正常对照组升高,并与SLE疾病活动情况相关,与临床评分所反映的病情一致,血清GM-CSF及GM-CSFAb水平检测可以作为SLE活动的2个指标。2 SLE患者治疗前后血清GM-CSF及GM-CSF Ab水平差异显著,故血清GM-CSF及GM-CSF Ab水平的测定可对SLE预后有一定指导作用。3 SLE患者血清GM-CSF及GM-CSF Ab与SLE疾病活动性有关,可能用来作为SLE生物治疗的靶点。血清GM-CSF及GM-CSF Ab水平结合SLE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血尿、蛋白尿等指标的检查可以作为监测狼疮。肾炎活动的无创检查的重要指标之一。4血清GM-CSF及GM-CSF Ab水平的正相关提示细胞因子网络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共同促进SLE的发生发展。不同的Th细胞因子可能在LN病因和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 GM-CSF、GM-CSF抗体与狼疮血液学改变的关系
  • 1.1 对象和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1.4 小结
  • 二 GM-CSF、GM-CSF抗体与狼疮患者尿蛋白的关系
  • 2.1 对象和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综述
  • 综述正文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脂指标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13)
    • [2].海南地区健康男性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参考区间的调查[J]. 广东医学 2017(18)
    • [3].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前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变化[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5(12)
    • [4].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职业与健康 2013(23)
    • [5].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血清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浓度及临床价值[J].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20(01)
    • [6].血清检验危急值的临床应用浅析[J]. 中国农村卫生 2018(07)
    • [7].人血清标准物质冻干技术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6(21)
    • [8].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 海南医学 2016(19)
    • [9].COPD患者血清合肽素测定的临床意义[J]. 临床肺科杂志 2014(01)
    • [10].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定在诊断异位妊娠方面的应用[J]. 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3(08)
    • [11].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病人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临床意义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 2012(07)
    • [12].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清人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水平的变化及意义[J]. 中国医药指南 2011(19)
    • [13].帕金森病患者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 中华全科医学 2016(12)
    • [14].灯盏花素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IL-6的影响分析[J]. 北方药学 2017(03)
    • [15].血清CA125在肝硬化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及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7(12)
    • [16].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7(04)
    • [17].极低频电磁场对小鼠血清趋化因子水平的影响[J].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17(05)
    • [18].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与脂联素对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检测价值[J]. 临床医学 2016(07)
    • [19].不同年龄段男性血清总睾酮和游离睾酮水平分析[J].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4(09)
    • [20].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3(24)
    • [21].血清C反应蛋白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治意义[J].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4(02)
    • [22].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血清hs-CRP测定的价值研究[J]. 中国处方药 2014(10)
    • [23].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脑梗死预后的关系[J]. 实用临床医学 2013(07)
    • [24].脑卒中患者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变化观察[J]. 检验医学 2011(11)
    • [25].两种测定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方法的结果比较[J]. 检验医学 2008(05)
    • [26].血清促血管生成素水平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J].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01)
    • [27].薄层色谱技术在桉叶油含药血清制备中的应用[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7(01)
    • [28].风湿免疫病患者的血清可溶性补体受体2水平变化及应用价值[J].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6(11)
    • [29].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血清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的测定及其意义[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05)
    • [30].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清生物标志物水平的临床意义[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7(19)

    标签:;  ;  ;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GM-CSF及其抗体的变化及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