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半自然群落的特征研究

武汉市半自然群落的特征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通过典型样地法,以武汉市半自然群落为研究对象,共调查了8座山体,计74个群落。主要研究了武汉市半自然群落的区系成分、生物多样性、结构和更新演替,以期寻找一些生长良好、景观效果好、适合城市环境的乡土植物种应用于城市绿化,同时为武汉市地带性植被的恢复提供适宜的植物种和群落类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74个群落中,乔木层单个树种重要值在0.5以上的有18个群落,占总群落的23.32%;重要值在0.3—0.5之间的有42个群落,占总群落的56.76%;重要值在0.3以下的有34个群落,占总群落的45.95%。灌木层单个植物种的重要值大于0.3的有14个群落,占总群落的18.92%,其中单个树种的重要值大于0.5的只有1个群落为桂花—构树群落。草本层单个植物种的重要值大于0.5的有5个群落,占总群落的6.76%;单个植物种的重要值在0.3—0.5的有31个群落,占总群落的41.89%。因此,武汉市半自然群落中,单优群落(单个植物种的重要值大于0.5)不多,主要是共优群落。2.调查的74个群落按照中国植被分类系统分属于2个植被型组(针叶林和阔叶林),5个植被型(暖性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林和温性针叶林),41个群系。其中以暖性针叶林植被型最多,占总群丛数的47.3%;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林也有较多的分布,分别占总群丛数的18.92%、16.22%和13.51%;温性针叶林分布最少,仅占总群丛数的4.05%。3.74个群落共记录有物种331种,隶属102科,232属。包括裸子植物4科7属9种、被子植物86科212属306种,其中双子叶植物78科179属267种,单子叶植物8科33属39种和蕨类植物12科13属16种。根据植物种类组成,有乔木79种,灌木93种,草本141(含蕨类16种)。其中含植物种类20种以上的大科有4科,分别是菊科、蔷薇科、禾本科和豆科,除菊科含有23种以外,其余3科都是含有21种;10~20种的科3科,分别是壳斗科、唇形科、大戟科;5~9种的科有12科,分别是蓼科、茜草科、木犀科、芸香科、鼠李科、莎草科、百合科、榆科、葡萄科、卫矛科、马鞭草科、木兰科;2~4种的有33科;只有1种植物的有39科。4.植物区系的地理分布武汉市半自然群落所属的91科中,世界分布、热带分布、温带分布、中国特有分布,分别占本区系总科数的32.97%、48.35%、18.68%,中国特有则没有科分布。本区系231属中,世界分布属、热带分布属、温带分布属、中国特有分布属,分别占本区系总属数的16.89%、39.27%、42.47%、1.83%。5.群落的多样性武汉市半自然群落的物种丰富度集中在30~55,平均值约为44,乔木层平均为14,灌木层平均为17,草本层平均为13。乔木层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0.93,主要集中在0.7~1.2这个阶段;灌木层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2.41,主要集中在2~3;草本层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1.35,集中在0.9~1.5。乔木层的均匀度指数平均值为0.35,主要集中在0.1~0.5;灌木层的均匀度指数平均值为0.64,主要集中在0.55~0.75;草本层的均匀度指数平均值为0.35,主要集中在0.25~0.45。6.武汉市半自然群落中以高位芽植物为主,占总数的58.18%;地面芽植物次之,占22.64%,一年生植物占14.15%。武汉市半自然群落各生活型比例大小排列为高位芽植物>地面芽植物>一年生植物>地上芽植物>隐芽植物。7.群落的水平结构武汉市半自然群落中,绝大多数物种频度分布集中在A级,所有调查的群落中物种的频度分布符合A>B>C>D的规律。74个群落中,符合E>D的群落有11个。8.武汉市半自然群落乔木层的平均高度约为15m,郁闭度为0.83,灌木层的平均高度为1.2m,盖度为46.94%,草本层的平均高在0.35m,盖度为41.97%。大多数群落垂直结构中成层现象明显,具有乔、灌、草三层结构。9.群落主要乔木种的更新情况调查的74个群落中,更新良好的树种有12个,分别为樟树、槲栎等;更新中等的树种有13个,分别为枫香、白栎等,更新不足或无更新的树种有49个,分别为侧柏、马尾松等。10.群落的演替趋势分析在所有74个群落中,属于巩固种的有樟树、麻栎等;属于进展种的有构树、朴树、冬青等;属于更新种的有石楠、女贞等,属于衰退中的有马尾松、池杉、柏木等;属于偶见种的有接骨木、紫穗槐等。武汉市半自然群落中,更新演替良好的、较为稳定的群落有14个,分别是樟树+枫香—朴树—乌蔹莓+虎尾铁角蕨群落、小叶栎+樟树—山胡椒+棕榈—鳞毛蕨+乌蔹莓群落、樟树—凌霄+海桐—鳞毛蕨群落、栓皮栎+樟树—白檀+石岩枫—凤尾蕨群落、化香+樟树—山胡椒+紫藤—早熟禾群落、石栎—大青+冬青—鳞毛蕨群落、栓皮栎—海桐—鳞毛蕨群落、樟树+栓皮栎—大青—鳞毛蕨+海金沙群落、麻栎—山胡椒—虎尾铁角蕨群落、樟树—女贞+野蔷薇—井栏边草群落、樟树—麻栎—鸭跖草群落、构树+樟树—野蔷薇+六月雪—苎麻群落、女贞—胡枝子—五爪金龙+凤尾蕨群落和紫薇+樟树—六月雪—鳞毛蕨+海金沙群落。武汉市半自然群落的演替趋势是樟树、白栎、槲栎、麻栎、冬青、栓皮栎、朴树、八角枫为主的常绿阔叶落叶混交群落,枫香、小叶栎、石栎是群落向地带性常绿落叶阔叶混交群落演替过程中的中间过渡树种。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城市植被研究
  • 1.2.1.1 城市植被的概念
  • 1.2.1.2 城市植被的研究进展
  • 1.2.2 城市植物群落的研究
  • 1.2.2.1 植物群落的概念
  • 1.2.2.2 国内外城市植物群落研究进展
  • 1.2.3 城市半自然群落研究
  • 1.2.3.1 半自然群落的概念
  • 1.2.3.2 半自然群落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4 半自然群落在城市园林中的应用
  • 1.2.4.1 增加地带性植被的运用
  • 1.2.4.2 提高生物多样性、增加群落稳定性
  • 1.2.5 问题与展望
  • 2.研究方法与内容
  • 2.1 研究地区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地调查
  • 2.2.2 群落命名
  • 2.3 数据分析
  • 2.3.1 生活型谱计算
  • 2.3.2 频度计算
  • 2.3.3 重要值计算
  • 2.3.4 丰富度指数计算
  • 2.3.5 多样性指数计算
  • 2.3.6 均匀度指数计算
  • 2.3.7 更新苗统计及评价
  • 2.3.8 演替种型划分
  • 2.4 研究技术路线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群落类型划分
  • 3.1.1 群落各层次优势种重要值分析
  • 3.1.2 武汉市半自然群落类型划分
  • 3.2 武汉市半自然群落区系组成分析
  • 3.2.1 植物的科属种组成
  • 3.2.2 植物区系的地理分布情况
  • 3.2.2.1 科的分布区类型统计分析
  • 3.2.2.2 属的分布区类型统计分析
  • 3.3 武汉市半自然群落的生物多样性
  • 3.3.1 丰富度指数分析
  • 3.3.2 多样性指数分析
  • 3.3.3 均匀度指数分析
  • 3.4 群落结构特征
  • 3.4.1 群落的生活型结构
  • 3.4.2 群落的水平结构
  • 3.4.3 群落的垂直结构
  • 3.5 武汉市半自然群落的更新演替
  • 3.5.1 群落乔木层树种的更新情况
  • 3.5.2 武汉市半自然群落的演替趋势分析
  • 4 结论与讨论
  • 4.1 主要结论
  • 4.2 讨论
  • 4.2.1 武汉市半自然群落在城市园林中的应用
  • 4.2.2 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模拟自然植物群落,营造活力城市公园[J]. 北方园艺 2009(09)
    • [2].武汉马鞍山半自然群落的特征及在园林中的应用[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8(06)
    • [3].北京市城区公园植物多样性及近自然群落的应用[J]. 林业科技开发 2009(02)
    • [4].温州市典型人工植物群落和自然植物群落组成及结构的比较[J]. 浙江农业科学 2014(06)
    • [5].以武汉市区为例探析植物造景方法[J]. 中国园艺文摘 2012(07)
    • [6].模拟邯郸地区自然群落的植物景观设计[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1(06)
    • [7].元谋干热河谷主要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 2008(02)
    • [8].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防护林和自然群落中多枝柽柳的光合特征及水分利用效率[J]. 应用生态学报 2019(03)
    • [9].铁对小兴凯湖自然群落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J]. 水产学杂志 2015(01)
    • [10].模拟延安地区自然群落的植物景观设计研究[J]. 中国园林 2010(05)
    • [11].近自然群落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以深圳东滨路为例[J]. 广东林业科技 2011(05)
    • [12].广州东山湖公园水生植物景观营造实践[J]. 广东园林 2014(04)

    标签:;  ;  ;  ;  

    武汉市半自然群落的特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