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创伤性记忆:《五号屠场》中战争创伤、虚构世界及奇幻历史性之解读

构筑创伤性记忆:《五号屠场》中战争创伤、虚构世界及奇幻历史性之解读

论文摘要

小库尔特·冯尼格(1922-2007)是美国文坛上一位颇具影响力的后现代主义作家。1969年《五号屠场》的发表与轰动把冯尼格推到了二十世纪后半期美国文坛的风头浪尖,并使他名声鹊起。他对美国生活进行的积极的艺术创造与探讨引起了众多读者和评论界的关注。《五号屠场》是冯尼格的第六部小说,发表于越南战争期间。特殊的时期与深入的主题俘获了众多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的心。林肯曾评论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深刻影响了美国大众对流行的种族问题的看法,以至于该小说的发表促进了美国内战的爆发。同样的,小说《五号屠场》的风行,伴随着1968年美国对越南的“春节攻势”和美政府对俄亥俄州立肯特大学学生反战运动的暴力镇压等历史事件,加速了美国从越南的撤军。《五号屠场》以冯尼格在二战中的亲身经历为基础,通过对德累斯顿大轰炸和战后创伤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对战争、死亡、科技与人性的看法。它既是关于德国城市德累斯顿大轰炸这一历史事件,又是关于作者构筑记忆以及创作该小说的过程描述。二战与德累斯顿大轰炸对冯尼格构成的心灵创伤如此之大,以至于二十多年来他挣扎于努力遗忘、努力记起与努力构筑中。1969年,他终于打破沉默,写出了他一直“难以讲述”的历史事件。在写作上,冯尼格刻意回避了传统的写作手法,成功地运用了非线性叙述方式来描述二战和德累斯顿轰炸对作者和主人公比利·皮尔格里姆心灵的折磨和重创。他打破了时空的限制,运用历史与想象、现实与虚构相结合的方法把三个世界紧密结合起来(作者所处的现实世界、故事中主人公的生活世界、特拉法玛多星球),重新构筑了他与主人公比利对德累斯顿大轰炸的创伤性记忆。这样,冯尼格挑战了文学写作的可能性,并打破了关于创伤、记忆、时间和历史的传统理论的局限,对后现代主义的理论研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本文探讨了《五号屠场》中记忆与虚构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了作者和主人公比利的战争创伤及自我疗伤的过程,即通过自我构筑重造现实经验并重新寻找新的生存价值。其中,奇幻历史主义因素(即刻意模糊历史与虚构之间的关系)是《五号屠场》写作的核心特点。本文分为前言、正文三章和结论等五部分。前言简单介绍冯尼格的文学成就及其文学地位,并对国内外冯尼格作品研究和《五号屠场》的研究现状进行文献综述。第一章阐述《五号屠场》的写作基础,即德累斯顿大轰炸。通过这部小说,冯尼格揭露了二战中这一人类残暴行为,并表达了对小说中所蕴含的战争、死亡和人性主题的看法。第二章着重分析德累斯顿大轰炸对主人公比利和作者冯尼格的心理重创,以及双方为了构筑记忆、治疗战争创伤而进行的艰难创作。两人构筑了三个空间,即比利想象和创造的特拉法玛星球,比利所生活的故事世界以及作家冯尼格所处的现实世界和历史事实。本文力图证明的是,冯尼格——比利——特拉法玛多星球这三者实际上构成了两组相互对应的关系,特拉法玛星球是主人公的想象和创造,比利的故事是作者的在历史基础上的文学创作,两者都达到了抚平创伤和构筑记忆的目的。而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同时性”是两者构筑世界中的共同因素。第三章是现实与虚幻互动关系的深入思考,从历史事实、科幻成分、元小说因素、作者介入文本故事等写作特点出发,揭示了战争记忆、历史真相和虚构小说三者之间由“虚构性”联系起来的微妙关系,同时指出主人公和作者都不是完全被动的无思想无主观能动性的宿命论者。相反,他们通过自身行动传递了要铭记历史的“道德指令”,这也是冯尼格对于无情荒诞宇宙中人性的真切关注。结论部分重申了历史的相对性和任意性,并指出以德累斯顿大轰炸为基础的《五号屠场》模糊了“真相”(历史事实)与“谎言”(虚构创作)之间的界限。通过这种奇幻历史主义手法,冯尼格实践了其“非宿命”和“非寂静主义”的积极的伦理观。此外,本节从后现代主义发展的第二阶段的特点出发,试分析了冯尼格在美国文学中的影响力逐渐降低的原因。目前对于冯尼格的《五号屠场》的探讨焦点大都集中于写作中的反战主题、科幻成分、宗教思想、写作模式的后现代主义因素等之上,而从历史的虚构性本质为着眼点的评论还很少。因此本文从创伤性记忆的构筑角度出发,探讨历史和记忆的虚幻性和可塑性,是对冯尼格和《五号屠场》的一个尝试。

论文目录

  • Abstract
  • 摘要
  • Introduction
  • Chapter One Dresden:the Core of Traumatic Anguish
  • 1.1 The Destruction of Dresden in World War Ⅱ
  • 1.2 A "Lousy Little Book" to Remember Dresden
  • Chapter Two Recovery:Reinvent to Survive
  • 2.1 Unspeakable:Authorial Trauma and Memories
  • 2.2 Portrait of the Protagonist as a Schizoid
  • 2.3 Self-treatment:Fabrication and Spatio-temporal Simultaneity
  • 2.3.1 Protagonist:Imaginative Tralfamadore and Time-travel
  • 2.3.2 Author:Invented Story and Non-linear Narrative
  • Chapter Three A Fantahistory Memorial
  • 3.1 "Harmless Untruths":Memory,Fiction and History
  • 3.2 Remember to Act
  •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Acknowledgements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析生态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五号屠场》[J]. 陕西教育(高教) 2017(01)
    • [2].黑幕揭发小说《屠场》的环境塑造[J]. 今传媒 2016(03)
    • [3].新历史主义框架下《五号屠场》的研究[J]. 大家 2012(15)
    • [4].精神分析美学视域下冯内古特《五号屠场》论析[J].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09)
    • [5].解析《五号屠场》的后现代主义特征[J].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 2008(01)
    • [6].边界的消解,神话的破灭——动物研究视角下的《五号屠场》[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7(02)
    • [7].《五号屠场》主题的不确定性[J]. 语文学刊 2012(15)
    • [8].论《五号屠场》的“家园”意识[J].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11(02)
    • [9].《五号屠场》研究述评[J]. 技术与教育 2012(02)
    • [10].绝望中的空间旅行——从存在主义的角度分析《五号屠场》[J].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7(02)
    • [11].《五号屠场》的语言风格新评[J]. 语文建设 2016(11)
    • [12].论《五号屠场》中黑色幽默风格的再现[J].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6(02)
    • [13].战争中的疯狂与黑暗——冯纳格特的《五号屠场》[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5(03)
    • [14].工业文明之殇——《屠场》在中国当代背景下的解读[J]. 中外企业家 2015(15)
    • [15].《五号屠场》中的空间意象[J]. 参花(上) 2016(09)
    • [16].冯尼古特《五号屠场》的狂欢化特征解读[J]. 鸭绿江(下半月版) 2014(12)
    • [17].《五号屠场》的死亡与重生主题[J]. 飞天 2010(04)
    • [18].冯尼古特的“宿命论”及其在《五号屠场》中的体现[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8)
    • [19].《五号屠场》与历史共舞[J].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1(09)
    • [20].游走的视角——解读《五号屠场》的叙述者[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8(09)
    • [21].《五号屠场》主题分析[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8(08)
    • [22].《五号屠场》叙事的全聚焦模式分析[J].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5)
    • [23].冯内古特《五号屠场》的狂欢化叙事研究[J]. 语文建设 2016(20)
    • [24].《屠场》对社会现实中食品安全问题的揭露[J]. 青年文学家 2013(17)
    • [25].消失的“屠场”[J]. 意林 2008(22)
    • [26].《五号屠场》中的象征艺术[J]. 新余学院学报 2011(06)
    • [27].试析《五号屠场》中独特的创作手法[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8(15)
    • [28].空白的魅力——接受美学理论观下的《五号屠场》[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5)
    • [29].《五号屠场》的后现代叙事特征[J]. 林区教学 2011(05)
    • [30].从《五号屠场》看文学视角下的历史事件[J]. 文学教育(上) 2015(05)

    标签:;  ;  ;  ;  ;  

    构筑创伤性记忆:《五号屠场》中战争创伤、虚构世界及奇幻历史性之解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