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思年的启示——纪念徐霞客逝世360周年

辛思年的启示——纪念徐霞客逝世360周年

一、辛巳年的启示——纪念徐霞客逝世360周年(论文文献综述)

孙玉芳[1](2019)在《作家的“民间” ——冯骥才民间文化遗产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刘思文[2](2017)在《清代瑞安学派考据学研究》文中认为地域学派是研究区域环境与学术文化关系的样本,但爲学界广泛关注的多爲荆州学派、山东学派、湖湘学派、桐城学派、扬州学派和八桂学派等,其他地域学派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如清代瑞安学派。瑞安学派形成於清中叶後,代表人物有孙希旦、方成珪、孙衣言、黄体芳、孙诒让、陈虬、陈黻宸、黄绍箕、宋恕、陈怀等。他们在浙江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和地位:孙希旦汉宋兼采,是乾嘉时期“以理通礼”的代表;方成珪精研小学,勤於考据,被誉爲瑞安考据学之奠基者;孙诒让於经学、诸子学、考据学、校勘学和地方文献整理等方面皆有卓越成就,是清代古文经学强有力的殿军;陈虬、陈黻宸和宋恕传播西学理论,宣传维新思想,是名重清末民初学界的啓蒙思想家。探讨瑞安学派的形成与发展,对学术史上的学派研究颇具研究价值。瑞安学派中拥有一批专研经学、史学、小学和文学的考据学者,从方成珪开创瑞安考据学到孙诒让将瑞安考据学发扬光大,从陈黻宸专注史学考据到陈怀史志兼考,瑞安学派自成体系,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在家学传代、婚姻门族、师徒传承的社会认同里,瑞安学派的形成、发展、高峰和消失过程,再现了清代浙东学术发展概况,它是清代学术史中极爲重要且不可忽视的一个学派。这里从考据学角度对瑞安学派进行研究。文章首先从瑞安建置沿革、学术渊源、具体成因、结构特点、治学特色和考据学成就等几个方面对瑞安学派形成过程、阶段发展概况、学术思想和典型成就作总体梳理;其次,对瑞安学派考据方法与特点进行分析和归纳;第三,从经学、小学、文史3个方面阐述学派考据成就与不足;第四,学界关涉孙诒让学术的成果较多,爲避免重复,对孙氏考据方法、条例和术语作专章梳理,以补苴前贤时修研究之不足。最後总结瑞安学派在清代及中国考据学发展史上的作用及地位。

刘雪梅[3](2015)在《明清之际遗民逃禅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界定明清之际遗民“逃禅”之释义角度切入,从文学、社会学、史学、民俗学、宗教学及文化人类学等角度给予明清之际遗民“逃禅”现象多角度、多视野、多层次的综合考察。在研究过程中,将综合运用文学、社会学、史学、民俗学、宗教学及文化人类学等多学科的研究理念和研究方法,对明清之际遗民“逃禅”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述。本研究意在通过对明清之际遗民“逃禅”现象的系统梳理,摸索出明清之际遗民“逃禅”现象产生的原因、发展进程、象征意涵以及对遗民生活、诗文以及诗文理论创作所产生的影响及作用。总体讲,本论文仍将以文学与史学的研究方法为主,采用叙述、论析、比较等多种形式,力求以尽可能翔实、完整、准确的文献资料展现明末清初社会现状、变革、演进过程对遗民“逃禅”产生的作用和影响,据此分析和论辩其对“逃禅”遗民生活、文学创作以及文学理论的衍生、发展所产生的作用。研究过程中以文献史料的搜集、梳理和考辨为基础,力求所有观点都以较为充足的文献资料为依据,避免牵强以符理论的推衍和阐述。本论文研究将以严格遵守学术规范撰作的宗旨和努力的方向。本研究共有九个部分,其中绪论部分共有三个小节,第一小节是对目前学界关于明清之际遗民“逃禅”研究现状的疏理,从宏观理论角度、政治背景分析、背景分析、个案分析、作品分析等五个方面展开,对学术界的研究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和归纳。第一章对明清逃禅遗民的内涵进行了认定和界定,从明清逃禅遗民得名的由来、明清逃禅遗民概念的认定、明清逃禅遗民群体的认定并研究了明清逃禅遗民的历史沿革,从理论和历史的角度对遗民文化的基本内容进行了梳理。第二章研究明清之际遗民逃禅现象生成、进程与类型,首先由明清之际遗民逃禅现象的产生切入,分析明清之际遗民逃禅的特点、交游、现实生存方式,最后论列明清之际遗民逃禅者的类型。出于不同的背景和逃禅意图,将遗民逃禅者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终身出家并嗣承住持者、终老寺院者并未开堂付法者、出家而中途还俗者、“饮酒食肉如故”者,并分别每一种逃禅者的文化、生活与特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介绍。相对于第一章比较理论和历史的角度,第二章的内容更加地贴近“逃禅”遗民的生活。第三章介绍了明清之际遗民逃禅现象产生的社会原因,首先介绍了明清之际遗民逃禅现象产生的政治背景,之后分别从明清之际遗民逃禅现象产生的经济背景、文化背景、明清两代的佛教制度及佛教经济状况、逃禅者自身背景分别进行分析。试图从不同的角度使“逃禅”产生根源更加明确和清楚。第四章对明清之际遗民“逃禅”的“剩人情态”进行研究,因明清之际遗民身处变革动荡的年代以常“剩人”自居,其所欲表现的正是遗民痛失故国、内心悲愤郁结之情绪的外化反应,是以称之为“剩人情态”。本章分别以“怨——天地之义气、忘——沙门不敬王者、逸——遁世以游方外、逃——大道失而求诸禅、救——菩提心即忠义心”五个角度进行分析,以逃禅遗民的文学创作为基础,从文化及思想的角度分析、论辩逃禅现象的象征意涵。第五章与第六章是对“逃禅”遗民文学创作的研究,第五章是从“逃禅”遗民的诗、词创作进行研究,第六章从逃禅遗民的散文创作。通过以上两章的研究论述,探讨了“逃禅”对遗民文学创作产生的影响。第七章研究逃禅遗民的文学理论及学术思想,主要是通过对“逃禅”遗民的文学理论及学术思想的研究与分析,论证“逃禅”对遗民创作的影响,为本研究做一个理论上的总结和概括。结语,将根据以上七个章节的研究论述,总结明清之际遗民“逃禅”对遗民生活及文学创作产生的影响。

刘冰[4](2013)在《徐霞客对广西地理研究的贡献》文中指出《徐霞客游记》是我国古代地理学家徐霞客三十年野外考察的真实记录,是一部极具科学研究价值的地理着作。徐霞客在广西考察近一年时间,几乎走遍了广西,留下了详实的记录——《粤西游记》,是古代历史上第一部详细记述广西地理及社会现象的着作,内容的详实度、可信度都很高,对现代广西地理的研究具有极高的价值。本文在广泛阅读相关文献的前提下,从当时的社会背景、徐霞客的家庭背景及其个人因素三方面分析徐霞客广西之行的缘起。仔细品味《粤西游记》原文,把徐霞客在广西的考察分为四个部分,即桂东北、桂北及桂东南、桂西南、桂西北,从而整理出徐霞客在广西旅行考察的路线。在此基础上,论述徐霞客对广西自然地理研究和人文地理研究的贡献。通过阅读、分析《粤西游记》,本文主要从岩溶地貌、流水地貌、水文地貌三方面总结概括徐霞客对广西自然地理研究的贡献。第一,指出当今很多的岩溶术语是徐霞客在广西考察地表岩溶形态时所命名的,或者根据徐霞客的描述逐渐演变的,如石芽和溶沟、落水洞和竖井、岩溶天窗、峰丛和峰林等;结合现代科学考察的成果,查证出徐霞客对广西洞口朝向、洞穴大小、形态、气候、用途、洞穴命名缘由和洞穴生物的记述准确性很高及其对地下河成因、走向已有初步认识,指出徐霞客在荔枝岩、弹子岩等洞穴所见到的形如弹丸的小石块就是穴珠;认为徐霞客对广西不同地区的岩溶地貌的比较研究,结论与当今的科学考察的结论一致。第二,指出徐霞客认识到流水对山体、岩石有侵蚀、堆积作用,并受水流大小、水深等因素的影响。第三,由徐霞客对广西水文地理的记录,可知徐霞客对广西河流进行过详尽的溯源考察,分析不同地区河流的河床是存在差异的,并指出河流在古代就被人们用来划分地区的界线。本文主要从农业地理、文化地理、经济地理、聚落地理等方面概括徐霞客对广西人文地理学的贡献。第一,得出明末广西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桂北地区的旱地上分布有小麦、胡麻等,指出广西有很多稀有的物种,如观音竹、黄鼠、柿狐、竹豚等,分析出物种的产生和生长受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第二,可知广西独特的饮食文化和特有的民族风情受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第三,得知广西南丹、河池等地的银、锡等矿藏丰富,明末开采技术已成熟,但成品成色较差;指出部分地区造纸业、纺织业等手工业发展速度很快,技术较高;得知广西各地经济贸易情况受到当地地形、物产、聚落、人口等因素的影响。第四,指出明末聚落选址和聚落规模受地形、河流、水源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很大,交通、民族风俗等因素对其也有一定的影响;分析出民居建筑的风格、材料主要受当地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也影响着部分地区的建筑风格。徐霞客对广西四百多年前的地理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记录,为广西历史地理的研究提供了可靠依据,也为广西现代地理的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徐霞客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地理学者的成长,是当今地理学者的精神食粮。

刘晓[5](2013)在《泰山庙会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泰山庙会是中国庙会中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广泛的庙会,是中国庙会文化最有代表性的个案。本文以泰山庙会的历史与现状为研究对象,是从民俗学角度对泰山庙会进行专题研究的学位论文。在全国范围内,凡是以泰山神灵为奉祀主神的庙宇所形成的庙会,均可称为泰山庙会,或称作东岳庙会,这属于广义范围的泰山庙会。而在泰山及其周边地区,以奉祀泰山神灵为主神的庙宇所形成的庙会,可称作是狭义的泰山庙会。本文主要是以狭义的泰山庙会为调研对象,并参考了广义泰山庙会的研究成果。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对泰山庙会予以论述:第一,泰山庙会的历史沿革。主要探讨了泰山庙会形成的条件与时间,宋元时期泰山庙会的发展,明清时期泰山庙会的兴盛,民国至当代泰山庙会的延续。第二,泰山庙会的管理与庙会活动。庙会活动是民众高度参与的综合性活动,融宗教信仰、商品贸易、游艺竞技于一体,庙会的组织管理有其自身的规律。泰山庙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管理运营机制,民众、庙宇、官方均在其中发挥着作用。第三、泰山庙会仪式研究。民众在庙会期间的信仰行为与日常信仰仪式、特殊信仰仪式有一定的差别,探讨民众庙会期间的信仰仪式,对于深入认识中国民间信仰的特质有着重要的价值。第四,关于泰山庙会的几个理论问题。主要探讨泰山庙会群概念、朝圣理论与中国民众的朝山进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庙会的传承与发展等。泰山庙会信仰空间广阔,历史与当代资料丰富,庙会活动多彩多姿,本文是以民俗志的研究方式,对泰山庙会文化进行符合民俗学学科特点的描述,力争为中国庙会文化的研究提供一个成功的个案。

杨海蛟[6](2007)在《明清时期河南林业研究》文中提出进入二十一世纪,人类生存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森林与人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森林对净化人类生存空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植树造林,再造秀美山川,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河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是人口大省、资源大省、旅游大省,更是农业、林业大省,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改善人类生态环境,促进生活健康发展,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十分重要。然而,对河南林业历史,尤其是对明清时期河南林业历史的研究,目前尚属“空白”。研究明清时期河南林业史,探究中原大地森林消长的原因,总结河南明清林业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不仅对河南新时期林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我国21世纪林业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借鉴作用,从而发挥河南在中部崛起战略中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取得河南林业现状第一手资料,并大量搜集有关明清时期河南林业的着作和地方志书,从而取得有价值的明清河南林业史料。对收集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分析研究,探讨河南林业生态环境的变迁(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水利资源、森林植被、鱼鸟禽兽等)。根据河南生态林业生产自然区划,即:豫北太行山防护经济林区、豫西黄土丘陵防护林区、豫东黄淮海平原防护林区、豫西伏牛山北坡与南坡防护用材林区、南阳盆地农田防护薪炭林区、豫南大别一桐柏山用材经济林区等,论述明清时期河南的基本概貌、森林消长、林政历史、林业职官、林业法规、林业科技(育苗、造林、防虫、护林)、林业文化(盆景艺术、民俗传统文化、林业相关诗文)、造林名人和古树名木等,从而总结出河南明清林业的经验和教训。本文概括了明清时期河南林业几大区域的情形:人口增加,垦林事农,“薪材不易”的豫北太行山林区;豫西黄土丘陵林区多数林木消失,只有深山尚有老林;黄淮常年决溢,灾难深重、缺木乏林的豫东平原“黄泛区”;保存了修竹、桑柞的豫西伏牛山林区;老林不多、但种桑植柞的南阳盆地林区;列为“禁山”、林涛依旧的豫南大别山、桐柏山林区。指出其不断衰减的原因:一是人口增多,开垦山林,扩种农田,颐养生民;二是官府建筑,采伐林木,毁坏森林;三是战争频仍,消毁林木;四是缺乏林业管理机构,无人监管林业事宜;五是自然灾害(旱灾、涝灾、蝗灾、风灾、地震等),森林遭灾;六是气候变迁,原始森林逐渐消退。文章论述了明清河南林政历史,分析了当时林业部门的林业职官及管理方式(中央和地方);论述了明代和清代的林业法制(林木培育、森林保护、木政、抽分、林业部门法规等)。论述了明清河南的林业科技事业包括苗木培育、植树育林、造林技术、封山护林、防风固沙、农林间作、病虫害防治、开展林业文化教育及林业文学创作、“森林文化观”等。并对林业名人、古木进行了统计、整理。本文对明清时期的河南林业进行了认真思考,分析总结了明清时期林业重要思想:林业尤其是桑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林业具有良好的生态动能;人类要保护生态环境,并与其互相协调。明清的林业经济思想:林业是商品交换的物质基础;主张因地制宜开发山泽之利是致富之策;认为从事林业与其它种植业相比是省力而利润丰厚的生产部门;农林综合经营的思想;垦荒植林并缓交赋税的思想;森林有益于风水的思想等。还论述了几个重要人物的林业思想:俞森的“森林多效益思想”、魏源的“师夷长技”思想、张之洞的“劝学导政”思想、康有为的“公有统筹”思想等。并据此总结出明清林业生产的基本经验:明清时期对森林保持水土的作用普遍有了明确的认识;人们普遍认识到毁林与江河淤塞的关系;人们对森林涵养水源的作用也有了较详尽、深刻的论述;对森林与水旱之灾的关系,普遍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人们还认识到种树可以调节气候、改良环境、有益身心;人们对种树防风御寒的作用有了新认识。本文在对明清时期河南林业研究的基础上,分析现今河南林业生态环境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指出“十一五”期间河南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方向:1、合理布局,科学规划生产林区;2、加快建章立制,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3、强化自主创新,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4、拓宽筹资渠道,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持;5、确立林业和谐发展的“经营伦理观”。对各个自然林区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豫北太行山防护、经济林区——以林为主、退耕还林;豫西黄土丘陵防护林区——保持水土,因地制宜;豫东黄、淮、海平原防护林区——完善网络,林农间作;豫西伏牛山北坡与南坡防护、用材林区;南阳盆地农田防护、薪炭林区——以林保农,以林促农;豫南大别山-桐柏山用材、经济林区——营造巩固,注重效益。

王先岳[7](2004)在《《退遂斋诗钞》校注》文中指出倪鸿(1828—?),字延年,号云癯、耘劬,广西桂林人,为“岭南三大家”中张维屏、黄培芳的入室弟子,诗名颇盛。他长年游宦广东,早年为巡检,后去粤适闽,襄办台湾军务,官至七品。 本论文以倪鸿《退遂斋诗钞》光绪七年泉州本为底本,以《曼陀罗庵集》梁昌汉抄本为校本,对《退遂斋诗钞》进行校注整理;并以历史和逻辑统一的方法,对其创作展开一番知人论世的探讨。倪鸿受儒、道、释三家思想影响,仰慕玄、远、清、虚的生命精神,彰显了中国文化的诗化性格。其诗学最重要的有性情说和尚奇说两方面,前者体现了晚清诗学的一种价值取向,后者体现了他的创新精神;另外,他还主张脱化论、教化论等。倪鸿转益多师,诗宗仲则、樊榭,参以渔洋、梅村,并能融铸唐宋风韵,早年诗风清新俊逸,绵丽明秀;晚年诗风凄清萧瑟,奇崛苍凉。其诗中恒有一种“清”的因子,这与其生命精神是相通的。倪鸿诗歌意境营造主要有意象迭加、诗禅合一等手法,其最大特点是善于经营意象。但其某些作品,也有浅俗的缺点。

艾若[8](2002)在《辛巳年的启示——纪念徐霞客逝世360周年》文中指出

艾若[9](2001)在《辛巳年的启示——纪念徐霞客逝世360周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徐霞客逝世于辛巳年。6个甲子轮过,今年又是辛巳年。从17世纪40年代,滔滔汩汩流走360年,到今年竟然步入21世纪第一年的门槛了。霞客逝世,当年震撼了两部分卓尔不群的文化人。一为江阴、宜兴、靖江、吴江等地的家乡文化名人,一为当时文坛上的一批巨擘。震撼的结果是纷纷相互联系,奔走,收集,抄录,

二、辛巳年的启示——纪念徐霞客逝世360周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辛巳年的启示——纪念徐霞客逝世360周年(论文提纲范文)

(2)清代瑞安学派考据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与方法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点与难点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5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清代瑞安学派学术谱系
    2.1 学派研究史略
    2.2 瑞安与瑞安学派
        2.2.1 瑞安建置沿革
        2.2.2 瑞安学派源流
    2.3 瑞安学派的产生与发展
        2.3.1 瑞安学派形成的内因
        2.3.2 瑞安学派形成的外因
        2.3.3 瑞安学派的历时发展
        2.3.4 瑞安学派的考据特色
        2.3.5 瑞安学派的考据成就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瑞安学派考据方法与特点
    3.1 考据方法
        3.1.1 语言文字学方法
        3.1.2 文献学方法
        3.1.3 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3.2 考据特点
        3.2.1 追本溯源 以真为要
        3.2.2 参互鈎稽 博猎有据
        3.2.3 体例规范 考较求绎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瑞安学派经学文献考据研究
    4.1 经学文献考据的内容
        4.1.1 语言文字考据
        4.1.2 文献文本考据
        4.1.3 文献内容考据
    4.2 经学考据着述对读
        4.2.1 《礼记集解》对读
        4.2.2 《干常侍易注疏证》对读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瑞安学派小学文献考据研究
    5.1 小学文献考据的内容
        5.1.1 语言文字考据
        5.1.2 文献文本考据
        5.1.3 文献内容考据
    5.2 小学考据着述对读
        5.2.1 《集韵考正》对读
        5.2.2 《字监校注》对读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瑞安学派文史文献考据研究
    6.1 文史文献考据的内容
        6.1.1 语言文字考据
        6.1.2 文献文本考据
        6.1.3 文献内容考据
    6.2 文史考据着述对读
        6.2.1 《韩集笺正》对读
        6.2.2 《中国教育史》对读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孙诣让考据学研究
    7.1 孙诒让考据学方法
        7.1.1 二重证据法
        7.1.2 内外考察法
        7.1.3 交叉推理法
    7.2 孙诒让考据条例补苴
        7.2.1 以别名释共名
        7.2.2 以共名考别名
        7.2.3 前後递相考义
        7.2.4 以注文推经文
        7.2.5 以上文证下文
        7.2.6 以彼况推此况
        7.2.7 以他训补此训
    7.3 孙诒让考据术语补苴
        7.3.1 属
        7.3.2 语辞、语词、助语
        7.3.3 文、语、佚文
        7.3.4 望文生训、望文为释
        7.3.5 不确、未确、甚确
        7.3.6 失其惜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1: 清代瑞安学派主要着述一览表
附表2: 清代瑞安学派专题研究文献汇縂表
附表3: 清代瑞安学派研究论着索引
附图1: 清代浙江地区名人分布图
附图2: 清代瑞安县图
附图3: 清代瑞安学派代表人物年代图
附图4: 清代瑞安学派血亲关系图
附图5: 清代瑞安学派姻亲关系图
附图6: 清代瑞安学派师友关系图
附图7: 清代瑞安学派学术关系图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3)明清之际遗民逃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目前研究现状综述
    第二节 研究目标
    第三节 研究内容
第一章 明清逃禅遗民的内涵认定
    第一节 明清逃禅遗民得名的由来
        一、 “逃禅”一词的释义
        二、 明清之际“逃禅”遗民的由来
    第二节 明清逃禅遗民的概念
    第三节 明清逃禅遗民群体的划定
    第四节 明清逃禅遗民的历史沿革
第二章 明清之际遗民逃禅现象的生成、进程与类型
    第一节 明清之际遗民逃禅现象的产生
    第二节 明清之际遗民逃禅的特点
    第三节 明清之际逃禅遗民的交游
        一、 以诗会友
        二、 出世淡远
    第四节 明清之际逃禅遗民的现实生存方式
        一、 “有托而逃”型逃禅遗民的生存方式
        二、 “陶渊明式”隐居类型的生存方式
        三、 “云游四方”型逃禅者的生存方式
    第五节 明清之际遗民逃禅的类型
        一、 终身出家并嗣承住持者
        二、 终老寺院,并未开堂授法者
        三、 出家而中途还俗者
        四、 不守清规“饮酒食肉如故”者
第三章 明清之际遗民逃禅现象产生的社会原因
    第一节 明清之际遗民逃禅现象产生的政治背景
    第二节 明清之际遗民逃禅现象产生的经济背景
    第三节 明清之际遗民逃禅现象产生的文化背景
        一、 禅宗的盛行
        二、 王阳明心学的兴起
        三、 传统“家国”观念的影响
    第四节 明清的佛教制度与寺院经济状况
        一、 明初佛教状况
        二、 明中后期佛教状况
        三、 清初佛教状况
    第五节 明清之际遗民逃禅者自身背景
        一、 适世行乐、随缘素位——逃禅遗民的生活理念
        二、 磊傀儶逸——遗民逃禅者的审美情趣与癖好
第四章 明清之际逃禅遗民的“剩人情态”
    第一节 怨——天地之义气
        一、 怨气之愤懑
        二、 怨气之眷恋
    第二节 逃——大道失而求诸禅
    第三节 忘——沙门不敬王者
    第四节 逸——遁世以游方外
    第五节 救——菩提心即忠义心
第五章 逃禅遗民的诗、词创作研究
    第一节 诗禅互融、空灵蕴藉——逃禅遗民诗歌创作论析
        一、 诗禅互融之禅诗论略
        二、 沉雄浑茫、空灵蕴藉——明清之际逃禅遗民诗歌创作
        (一)诗禅互融之禅境诗作
        (二)沉郁自然之咏物诗作
        (三)沉雄浑茫之兴亡诗作
    第二节 苍劲悲凉、笔力健举——明清之际逃禅遗民词作简论
        (一)苍劲悲凉、痛切凄厉——今释澹归之词
        (二)苍凉惨淡,笔力健举——方以智之词
第六章 逃禅遗民的散文创作研究
    第一节 浩瀚磅礴,自成其气——屈大均散文研究
        一、 注重叙述描写,长于刻画人物、景致
        二、 擅长议论、理性论说
        三、 重音律、语言形式繁复
    第二节 空灵晶映、冰雪之气——张岱散文作品研究
        一、 张岱散文的类型
        二、 冰雪之气、不落依傍——张岱散文的独特魅力
第七章 逃禅遗民的文学理论与学术思想
    第一节 逃禅遗民的文学理论
        一、 平澹静和、诗禅互证——今释澹归的诗文理论
        二、 辩证融通、声以通神——方以智文论
        三、 沉浸秦汉,高古不凡——屈大均之诗文理论
    第二节 逃禅遗民的学术思想
        一、 “存道以存天下”的救世之理
        二、 “救民以言”的经世之理
结语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致谢

(4)徐霞客对广西地理研究的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与发展展望
    1.4 研究方法
        1.4.1 文本研究法
        1.4.2 文献研究法
        1.4.3 实地考察法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技术路线
2 徐霞客广西之行的缘起
    2.1 徐霞客广西之行的历史背景
        2.1.1 政治背景
        2.1.2 经济背景
        2.1.3 文化背景
    2.2 家庭背景
        2.2.1 徐霞客的先世
        2.2.2 徐霞客的父亲
        2.2.3 徐霞客的母亲
    2.3 个人因素
        2.3.1 自身素质
        2.3.2 朋友的影响
        2.3.3 先前的经验
3 徐霞客广西之行的路线
    3.1 桂东北之行
    3.2 桂北及桂东南之行
    3.3 桂西南之行
    3.4 桂西北之行
4 徐霞客对广西自然地理研究的贡献
    4.1 对岩溶地貌学研究的贡献
        4.1.1 地表岩溶
        4.1.2 地下岩溶
        4.1.3 岩溶地貌的比较
    4.2 对流水地貌研究的贡献
        4.2.1 流水侵蚀作用
        4.2.2 流水侵蚀地貌
        4.2.3 流水堆积地貌
    4.3 对水文地理研究的贡献
        4.3.1 对河流发源地的考证
        4.3.2 河床的地区差异
        4.3.3 河流与行政区划
5 徐霞客对广西人文地理研究的贡献
    5.1 对农业地理研究的贡献
        5.1.1 粮食生产
        5.1.2 物种与物产
    5.2 对文化地理研究的贡献
        5.2.1 饮食文化
        5.2.2 民俗地理
    5.3 对经济地理研究的贡献
        5.3.1 矿产开采
        5.3.2 经济贸易
    5.4 对聚落地理研究的贡献
        5.4.1 聚落选址
        5.4.2 聚落规模
        5.4.3 民居建筑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泰山庙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本文的基本框架
    四、关于泰山庙会概念的界定
    五、本文的突破点
    六、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泰山庙会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泰山庙会的起源
        一、关于泰山庙会起源的两条史料
        二、从自然崇拜到泰山神灵信仰
        三、泰山神宫庙空间与庙会场所
        四、神灵圣诞与庙会会期
        五、群众参与和庙会的形成
    第二节 宋元之际的泰山庙会
        一、两宋时期的泰山信仰与泰山庙会
        二、过渡期的金代泰山庙会
        三、元代的泰山庙会
        四、《水浒传》与泰山东岳庙会
    第三节 明清时期泰山庙会的兴盛
        一、碧霞元君信仰及其对泰山庙会的影响
        二、明代的泰山庙会
        三、清代的泰山庙会
    第四节 民国至当代的泰山庙会
        一、民国年间的泰山庙会
        二、二十世纪中期的泰山庙会
        三、近三十年来的泰山庙会
第二章 泰山庙会的仪式性活动
    第一节 民众进香仪式
        一、历史上的泰山进香仪式
        二、当代民众泰山进香仪式
    第二节 庙宇宗教仪式
        一、祀孤魂
        二、打醮(建醮)
        三、送阴碑
    第三节 政府策划仪式——以2009年泰山东岳庙会为例
第三章 泰山庙会的组织管理与活动
    第一节 历史上泰山庙会的管理与香税
    第二节 当代泰山庙会的组织与管理
    第三节 庙会游艺活动
    第四节 庙会商贸活动
第四章 关于泰山庙会的几点思考
    第一节 庙会群——泰山庙会特征初探
        一、关于“泰山庙会群”的概念与内涵
        二、泰山中心区域的庙会
        三、泰山周边延伸区域的庙会
    第二节 朝圣与进香——宗教理论与民俗实践
        一、基督教神学体系中的“朝圣”
        二、作为朝圣地的泰山
        三、作为通灵之地的泰山
        四、进香与朝圣理论的简要比较
    第三节 当代庙会转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一:2009年三月三王母池庙会考察实录
附录二:十七世纪一个矛盾的泰山朝圣者(译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明清时期河南林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论题的提出
    二、前人研究概况
    三、本论题研究概述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步骤及技术路线
        (三) 调研涉及地域及部分明清河南县志
    四、河南省情概述
第一章 河南现代林业概况
    第一节 河南林业生态环境因素概况
        一、地形与地貌
        (一) 地形概况
        (二) 地貌基本轮廓
        (三) 地貌分区
        二、气候条件
        (一) 气温
        (二) 霜期
        (三) 降水
        (四) 湿度
        (五) 蒸发量
        (六) 日照条件
        (七) 不利气候条件
        三、地表水和地下水
        (一) 地表水
        (二) 地下水
        四、森林植被及林副产品资源
        (一) 森林植被
        (二) 林副产品资源
    第二节 河南林业生产自然区划
        一、林业区划
        (一) 区划的原则依据
        二、林业分区情况
        (一) 豫北太行山防护、经济林区
        (二) 豫西黄土丘陵防护林区
        (三) 豫东黄、淮、海平原防护林区
        (四) 豫西伏牛山北坡与南坡防护、用材林区
        (五) 南阳盆地农田防护、薪炭林区
        (六) 豫南大别山、桐柏山用材、经济林区
    第三节 建国以来河南林业发展概论
        一、恢复期(1949~1957年)
        二、起步期(1958~1965年)
        (一) “大跃进”和“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森林资源遭受了毁灭性的破坏
        (二) 调整林业政策,林业发展开始起步
        三、挫折期(1966~1976年)
        四、振兴期(1978~1993年)
        五、发展期(1994~2006年)
第二章 明清时期河南林业历史综述
    第一节 明清时期河南概貌
        一、明清河南行政设置(《河南通鉴》,2001)
        (一) 明朝河南行政设置
        (二) 清朝河南行政设置
        二、明清时期河南的人口与耕地
        三、生态环境演变
        (一) 气候变化
        (二) 自然灾害
    第二节 明清时期森林概况
        一、人口增加,垦林事农,“薪材不易”的豫北太行山林区
        二、多数林木消失,只有深山尚有老林的豫西黄土丘陵林区
        三、黄淮常年决溢,灾难深重、缺木乏林的豫东平原“黄泛区”
        四、保存了修竹、桑柞的豫西伏牛山林区
        五、老林不多、但种桑植柞的南阳盆地林区
        六、列为“禁山”、林涛依旧的豫南大别山、桐柏山林区
第三章 明清河南森林资源消长探究
    第一节 明清河南森林衰减情形
        一、濯濯童山的豫北太行山林区
        二、洛河变浑的豫西黄土丘陵林区
        三、缺木乏林的豫东平原“黄泛区”
        (一) 特大水灾
        (二) 特大旱灾、蝗灾、地震、饥馑等
        四、林木渐缺的豫西伏牛山林区
        五、凸显荒岭的南阳盆地林区
        六、因“禁山”而存林的豫南大别山、桐柏山林区
    第二节 森林资源消长的原因
        一、人口增多,开垦山林,扩种农田,颐养生民
        二、官府建筑,采伐林木,毁坏森林
        三、战争频仍,消毁林木
        四、缺乏林业管理机构,无人监管林业事宜
        五、自然灾害,森林遭灾
        六、气候变迁,原始森林逐渐消退
第四章 明清河南林政史概说
    第一节 明清河南林业职官及管理方式
        一、明代林业职官及管理方式
        二、清代林业职官及管理方式
        (一) 与林业有关的中央机构
        (二) 地方林业官制
    第二节 明清河南的林业法制
        一、明朝时期河南的林业法制
        (一) 林木培育
        (二) 森林保护
        (三) 木政
        (四) 抽分
        二、清朝时期河南的林业法制
        (一) 成文法
        (二) 不成文法
第五章 明清河南的林业科技与文化
    第一节 明清河南林业科学技术
        一、苗木培育
        二、植树育林
        三、造林技术
        四、封山护林
        五、防风固沙
        六、农林间作
        七、病虫害防治
    第二节 明清河南林业文化
        一、写木绘木,繁荣林业文化
        二、以木寄情,创制名篇佳作
第六章 明清河南林业名人、古树名木
    第一节 明清河南的林业名人
        一、明代河南林业名人拾遗
        二、清代河南林业名人掠影
    第二节 明清河南的古树名木
        一、明清时业已存在于太行山的古树名木
        二、明清时业已存在于豫西丘陵的古树名木
        (一) 柏树
        (二) 槐树
        (三) 杨树
        (四) 其它树
        三、明清时业己存在于黄淮海平原的古树名木
        (一) 银杏
        (二) 槐树
        (三) 杨树
        (四) 其它树
        四、明清时业已存在于伏牛山的古树名木
        五、明清时业已存在于南阳盆地的古树名木
        (一) 柏树
        (二) 槐树
        (三) 银杏
        (四) 其他树
        六、补遗
    古树插图
第七章 明清河南林业的思考
    第一节 明清时期的林业思想
        一、关于林业重要性思想
        二、明清的林业经济思想
        三、荒政思想和依法治林思想
        四、森林有益于风水的思想
        五、森林多效益思想
        六、具有时代特色的晚清林业思想
    第二节 明清时期对林业生态作用的探讨
        一、森林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
        二、毁林与江河淤塞具有一定关系
        三、森林能够涵养水源
        四、森林消长与水旱之灾关系密切
        五、树林可以调节气候、改良环境、有益身心
        六、树林能够防风御寒
第八章 明清河南林业的启示
    第一节 生态环境的特点及对策
        一、河南林业生态环境特点
        (一) 气候的过渡性和季风性特点,要因地制宜防治旱涝灾害
        (二) 地貌类型的差异性和黄河的影响,应防止水土流失,治理黄河
        (三) 水资源的不稳定性和不平衡性,要发展水利灌溉事业
        二、河南林业生态环境应注意的问题
        (一) 森林覆盖率低,人均占有森林资源少,森林资源地域分布不均,质量差
        (二) 造林保存率低,荒山面积大,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加剧
        (三) 平原地区农田林网稳定性较差
        (四) 自然灾害频繁,危害严重
    第二节 21世纪河南林业发展前景展望
        一、河南林业的现状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 河南林业发展现状
        (二) 21世纪河南林业发展战略目标
        二、各个自然林区的发展方向探讨
        (一) 豫北太行山防护、经济林区——以林为主、退耕还林
        (二) 豫西黄土丘陵防护林区——保持水土,因地制宜
        (三) 豫东黄、淮、海平原防护林区——完善网络,林农间作
        (四) 豫西伏牛山北坡与南坡防护、用材林区
        (五) 南阳盆地农田防护、薪炭林区——以林保农,以林促农
        (六) 豫南大别山-桐柏山用材、经济林区——营造巩固,注重效益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7)《退遂斋诗钞》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一、 倪鸿的生平和思想
    (一) 生平
        1 寓宦广东
        2 从戎闽台
        3 游历江浙
    (二) 思想
        1 人生哲学
        (1) 曾点之乐
        (2) 高蹈之念
        (3) 逃禅之缘
        2 诗学思想
        (1) 诗见性情
        (2) 诗因人奇
        (3) 诗精脱化
        (4) 意在离即
        (5) 诗有迭法
        (6) 诗尚蕴藉
        (7) 诗见风趣
        (8) 诗关教化
二、 倪鸿《退遂斋诗钞》的版本情况和思想内容
    (一) 版本情况
    (二) 思想内容
        1 山川田园
        2 交游酬答
        3 风土人情
        4 抒怀述志
        5 家庭生活
三、 倪鸿诗歌艺术散论
    (一) 倪诗艺术风格论
        1 绵丽明秀,清新俊逸--倪鸿前期诗风的基本倾向与特征
        ① 摹来花样悉精工,宋杼唐机织寸衷
        ② 风神雅与渔洋近,体格偏如独漉新
        2 凄清萧瑟,奇崛苍凉--倪鸿后期诗风的基本倾向与特征
        ① 江湖北月笙歌夜,兵火关山涕泪秋
        ② 鲸呿鳌掷沧溟外,百怪新从笔底收
        3 倪鸿诗风之“清”的文化内涵阐释
    (二) 倪诗意境营造论
        1 对“意境”一词中“境”的外延的界定
        2 倪诗意境营造论
        (1) 从内容上看
        ① 融情于景
        ② 寓怀于事
        ③ 抒情用思
        ④ 寄慨于典
        ⑤ 诗禅合一
        (2) 从形式上看
        ① 逆象曲衬
        ② 意象迭加
四、 倪鸿的文化意义及其诗歌的得失与地位
    (一) 倪鸿的文化意义
    (二) 倪鸿诗歌的地位与得失

四、辛巳年的启示——纪念徐霞客逝世360周年(论文参考文献)

  • [1]作家的“民间” ——冯骥才民间文化遗产思想研究[D]. 孙玉芳. 天津大学, 2019
  • [2]清代瑞安学派考据学研究[D]. 刘思文. 西南交通大学, 2017(07)
  • [3]明清之际遗民逃禅研究[D]. 刘雪梅. 吉林大学, 2015(08)
  • [4]徐霞客对广西地理研究的贡献[D]. 刘冰. 广西师范学院, 2013(01)
  • [5]泰山庙会研究[D]. 刘晓. 山东大学, 2013(10)
  • [6]明清时期河南林业研究[D]. 杨海蛟. 北京林业大学, 2007(02)
  • [7]《退遂斋诗钞》校注[D]. 王先岳. 广西大学, 2004(04)
  • [8]辛巳年的启示——纪念徐霞客逝世360周年[J]. 艾若. 炎黄春秋, 2002(01)
  • [9]辛巳年的启示——纪念徐霞客逝世360周年[A]. 艾若. 徐霞客逝世360周年纪念活动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1

标签:;  ;  ;  ;  

辛思年的启示——纪念徐霞客逝世360周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