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委婉语的认知研究

汉语委婉语的认知研究

论文摘要

委婉语是人们在语言使用中用来协调人际关系的一种重要手段,它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早就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重视。这些语言学家和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语言现象进行了研究,其研究成果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全面地认识委婉语现象,从而对促进人际间的交流沟通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价值。本文在借鉴汉语委婉语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认知的角度对汉语委婉语进行了探索。主要运用了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化的原型理论”、“层次理论”和“概念隐喻理论”、“转喻理论”对常见的汉语委婉语进行了分析,探讨汉语委婉语生成的认知理据,阐释其委婉、含蓄表达效果的实现机制,而这一探索研究将有助于促进委婉语在人际交流中的正确运用。论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为“委婉语与认知语言学”。首先对委婉语进行了概述,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对象为狭义的汉语委婉语,同时在对汉语委婉语研究现状的分析中,强调了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进行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次介绍了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化的原型理论和层次理论。运用原型理论可以将同一范畴中语义特征显著突出的原型转变为非原型;运用层次理论可以实现基本层次范畴向抽象概括的上位范畴的转变,而这些都可以实现委婉的表达效果。最后介绍了概念隐喻和转喻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是把自然语言看作是人类思维的现实,它涉及的是人类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这为委婉语的内在构建和产生动因找到了认知理据。第二章为“委婉语的原型范畴理论分析”。本章将原型理论和层次理论运用到汉语委婉语的具体分析中。在众多的汉语委婉语中,主要选择了有关死亡、个人特征、职业、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委婉语为代表。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这些委婉语是运用模糊、扩大原型语义特征的手段来生成的,这也是原型理论和层次理论具有的相似之处——即以原型为中心向边缘移动,将原型显著突出的语义特征模糊、扩大或弱化,从而实现委婉含蓄的表达效果。第三章为“委婉语的隐喻及转喻理论分析”。本章探讨了以隐喻和转喻形式出现的委婉语现象。认知语言学认为概念隐喻和转喻都具有突出一个概念的某个方面而同时掩盖其他方面的作用,所以通过隐喻和转喻生成的委婉语可以掩盖直接表达的语言中会给人带来刺激的、令人不愉快的因素,从而实现委婉含蓄的表达效果。隐喻和转喻都是通过一个认知域来获得对另一个认知域的理解,而理解的基础是联想和想象,这是两者在生成委婉语过程中具有的相似点。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语言与认知
  • 二、认知语言学概说
  • 三、委婉语的认知语言学透视
  • 第一章 委婉语与认知语言学
  • 第一节 委婉语概说
  • 第二节 原型范畴理论与委婉语
  • 第三节 概念隐喻、转喻与委婉语
  • 第二章 委婉语的原型范畴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委婉语的原型理论分析
  • 第二节 委婉语的范畴化层次理论分析
  • 第三章 委婉语的隐喻及转喻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委婉语的隐喻理论分析
  • 第二节 委婉语的转喻理论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英文委婉语对比研究[J]. 鸭绿江(下半月版) 2014(09)
    • [2].跨文化交际视角下汉英委婉语翻译对比研究[J]. 海外英语 2020(02)
    • [3].外交委婉语的文体特征、修辞原理与话语功能[J]. 中国外语 2020(02)
    • [4].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英文委婉语的汉译[J]. 文学教育(上) 2020(08)
    • [5].试论新闻英语中委婉语的分类、功能与用法[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19)
    • [6].从合作原则探究委婉语的可行性分析[J]. 才智 2019(01)
    • [7].跨文化交际中的英汉“委婉语”探讨[J].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04)
    • [8].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疯癫”委婉语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 [9].网络语言中的“死亡”委婉语研究[J]. 新媒体研究 2019(12)
    • [10].非常规型网络委婉语的态度意义研究[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 [11].网络委婉语的生物多样性解读[J]. 中国轻工教育 2019(05)
    • [12].跨文化交际中的委婉语研究[J]. 现代交际 2018(03)
    • [13].汉英委婉语的对比与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 2018(21)
    • [14].俄汉委婉语跨文化对比研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16)
    • [15].违反合作原则视角下外交委婉语浅析[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8(07)
    • [16].小议英语中委婉语的应用[J]. 林区教学 2014(11)
    • [17].英汉死亡委婉语的对比及翻译[J]. 林区教学 2015(07)
    • [18].汉俄语中的委婉语翻译[J]. 林区教学 2017(09)
    • [19].委婉语探究[J]. 才智 2018(28)
    • [20].网络委婉语的构词手段及语用特征探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6(12)
    • [21].从关联理论看委婉语的解读[J].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 2009(04)
    • [22].浅谈医用委婉语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作用[J]. 中外企业家 2017(13)
    • [23].从隐喻的运作机制浅析汉语死亡委婉语[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07)
    • [24].浅析死亡委婉语中的中英文化差异[J].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2017(05)
    • [25].委婉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J].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7(11)
    • [26].委婉语使用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启示[J]. 海外英语 2015(21)
    • [27].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政治委婉语分析——以小布什的第二次就职演讲为例[J]. 海外英语 2015(19)
    • [28].浅谈英语委婉语的特点及交际功能[J]. 海外英语 2015(23)
    • [29].《破产姐妹》中的委婉语语用功能探究[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6(01)
    • [30].民俗文化影响下的女性生理现象委婉语探析[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标签:;  ;  ;  ;  ;  

    汉语委婉语的认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