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机制研究 ——以莱芜市为例

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机制研究 ——以莱芜市为例

论文摘要

随着我国义务教育普及任务的完成,均衡发展问题逐渐提上了议事日程。可以说,义务教育普及是解决适龄青少年“有学上”的问题,而均衡发展则是解决他们“上好学”的问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在实现义务教育普及任务之后面临的又一历史性课题。长期以来,我国义务教育的资源配置、发展水平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和社会群体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发展很不均衡,这不仅影响了社会公正,而且还诱发了教育乱收费、择校等一系列问题,阻碍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义务教育作为一种主要由政府提供的纯公共产品,必须把公平性作为实施义务教育的一项重要原则,而均衡发展是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界定为,在一定的时间空间条件下,适龄的青少年都能够接受到数量和质量相同或相近的义务教育,从宏观层次来说包括三个方面的均衡: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区域义务教育均衡、社会群体接受义务教育均衡,从微观层次来说要实现校际义务教育均衡,具体表现是学校之间的办学条件、教学水平、管理水平、教育质量在同一层次上。分析造成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原因,主要有四条:一是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偏少,这是造成城乡、区域内学校之间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重要原因;二是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不统一,这是造成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原因;三是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这是造成区域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原因;四是社会发展不平衡,这是造成不同社会群体接受义务教育不均衡的主要原因。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建立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六条机制:一是统一管理体制,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二是均衡资源配置,建设标准化学校;三是建立协调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四是增加义务教育总量投入;五是健全义务教育发展的保障机制,加强薄弱学校改造,关注弱势群体;六是完善义务教育发展的评价体系。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基本框架
  • 第二章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
  • 一、义务教育的属性
  •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
  • 三、均衡发展与教育公平的关系
  • 四、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危害
  • 五、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义
  • 第三章 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现状
  • 一、义务教育发展的总体状况
  • 二、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具体表现
  • 三、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原因
  • 第四章 莱芜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举例
  • 一、莱芜市义务教育发展情况
  • 二、实行城乡一体化战略,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 三、大力推进布局调整和危房改造,提高办学效益
  • 四、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实现资源共享
  • 五、建立覆盖城乡困难群体的优质教育保障体系
  • 第五章 国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 一、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 二、教师“定期流动制”促进师资力量均衡化
  • 三、发行教育券,实现个体就学机会均等
  • 四、进行教育薄弱地区和薄弱学校改造
  • 第六章 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 一、统一管理体制:城乡教育一体化
  • 二、均衡资源配置:建设标准化学校
  • 三、建立协调机制: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 四、增加义务教育经费的总量投入
  • 五、健全义务教育发展的保障机制
  • 六、完善义务教育发展评价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市政府出台意见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J]. 决策导刊 2012(05)
    • [2].我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研究综述[J]. 特立学刊 2012(01)
    • [3].浅论我国幼儿教育均衡发展[J].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学报 2013(02)
    • [4].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的新突破[J]. 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0(06)
    • [5].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22)
    • [6].浅析“教育公平”导向下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J]. 劳动保障世界 2020(08)
    • [7].信息化视野中的教育均衡发展关系与对策[J]. 才智 2020(05)
    • [8].“五聚”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跃上新台阶[J]. 当代广西 2020(07)
    • [9].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中的数据问题及矫正[J]. 当代教师教育 2020(01)
    • [10].民族自治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治理路径研究[J].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20(03)
    • [11].区域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理论逻辑与可行对策[J]. 高等理科教育 2020(02)
    • [12].互补联动,助力教育均衡发展[J]. 教育观察 2020(15)
    • [13].我国社区教育均衡发展:问题与改革路径[J]. 职教论坛 2020(07)
    • [14].音体美师资下沉 素质教育“不偏科”[J]. 当代贵州 2020(35)
    • [15].西藏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 民族教育研究 2018(06)
    • [16].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趋势及约束性条件分析[J]. 教学与管理 2019(06)
    • [17].教育信息化助力教育均衡发展研究[J]. 信息记录材料 2019(03)
    • [18].教育公平与教育均衡发展关系探究[J]. 知识经济 2019(21)
    • [19].浅析当前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基本策略[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9(09)
    • [20].发挥人大职能作用,依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J]. 中国人大 2018(15)
    • [21].楚雄州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17(01)
    • [22].论教师流动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J]. 现代教育科学 2017(02)
    • [23].教育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J]. 教育研究 2017(03)
    • [24].两会代表委员数说获得感 教育均衡更可期[J]. 中国农村教育 2017(03)
    • [25].试论当前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困难及其应对——基于青海、贵州、云南部分民族地区的调查研究[J]. 教育学报 2017(02)
    • [26].促进陕西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研究[J]. 教育现代化 2017(14)
    • [27].关于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几点思考——以双桥区为例[J]. 西部素质教育 2017(07)
    • [28].论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应对[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1)
    • [29].推进教育均衡发展[J]. 北京观察 2017(07)
    • [30].榆林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调查研究[J]. 纳税 2017(16)

    标签:;  ;  ;  

    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机制研究 ——以莱芜市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