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中的人格影响

语文课中的人格影响

姜磊山东省济南育贤中学250022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决定了它对学生思想、情感、性格和行为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它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这一学科优势,结合教材,联系生活实际,不断地对学生施以积极健康的人格影响。

一、魅力吸引——美好人格的张扬与推崇

语文课文的名篇佳作中,随处可见人文精神和人格光辉的闪烁。从纯净无私的母爱、师爱、友情、亲情,到赤诚忠贞的忧国、恤民、殉道、死节;从宁折不弯的大丈夫气概到一尘不染的君子品质;从与人为善、扶危济困的慈悲心肠到刚烈无畏、正义凛然的铮铮铁骨;从童叟无欺、一诺千金的诚信操守到宽容大度、温和可亲的仁厚情怀;从路遇不平拔刀相助的侠肝义胆到忍辱负重、以德报怨的坦荡胸襟;从忘情山水、寄志梅竹的超尘拔俗到身居陋室、自得其趣的安贫乐道;从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的矢志不移到卧薪尝胆、破釜沉舟的发奋图强;从泪烛悲微、高瞻远瞩的慧眼独具到运筹帷幄、出奇制胜的雄才大略……各种完美、纯洁、高尚、伟大的人格形象和人格理喻显现着永久的魅力。

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教师应因势利导,把学生对文章内容的人格认识和体验放在重要位置,通过对美好人格的热情赞美、大力弘扬,让课文中的人格形象和人格思想魅力吸引和感动学生,并不失时机地把学生的这种阅读感动导向对美好人格的向往和追求。如巍魏的《我的老师》一文,真切地描绘出一位儿童心目中慈爱、公正和善良的老师形象,教师可让学生读后思考:这是一位极其普通的老师,没有什么惊人之举和不凡业绩,但她在学生心目中是最好的老师,是伟大的老师,这是为什么?让学生在产生阅读感动的同时感悟到:有爱心的人才受人爱戴。教师随即同学生一起联系生活畅谈“爱心”人格的可贵、可爱和可亲,这就有可能使学生对“好老师”的一般认识理解上升到对美好人格的崇尚和学习方面。

二、鞭挞丑陋——不良人格的贬斥与批判

不少课文中,入木三分地刻画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反面人格形象。这里有旧社会权贵们的荒淫、专横、愚昧与贪婪,有封建士人的麻木、迂腐、卑俗与猥亵,有市侩商贾的自私、虚伪、圆滑与势利,有小生产者的狭隘、浅薄、固执与粗俗;有走狗掮客的谄媚巴结趋炎附势,有无耻小人的恩将仇报、投石下井,有名利场上的虚荣、嫉妒、勾心斗角——凡此种种,这些成为阶级本性使然,成为社会环境扭曲的人格形象,对缺乏生活阅历的中学生来说有较远的认识距离。教学中,教师除了重点让学生认识造成这种丑陋人格的社会环境外,还应尽力联系学生已有的社会生活体验,引导学生从生活态度、价值取向、社会交往、为人处事等方面认识这些不良人格的假丑恶本质,让学生对其产生心理上的厌恶与鄙弃,并能从理性方面认识这些丑陋人格对社会、人生的败坏和不良影响,从而能够在现实生活中自觉抵制丑陋腐败之风。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在完成对课文人物形象的分析后,教师这样启发学生:菲利普夫妇并不是生活中的坏人,他们也都是正常人,但他们对待于勒的表现却是那么不近人情,这是为什么?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认识了唯利是图的人格会让人变得冷酷无情,会丧失亲情甚至起码的人性。这就使学生对课文人物形象的认识升华为对丑恶人格的批判与鞭挞,学生会在这样的批判与鞭挞中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扭曲人格产生强烈反感,并会进一步认识金钱至上的社会病态会严重腐蚀正常人的心灵,必须坚决抵制“金钱至上”观念的恶劣影响,保持人性人格的美与善。

三、语言感悟——不同人格的认知与取舍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很多成语、典故、歇后语、格言、诗句等语言形式都具有直接的人格教诲和律戒意义,因此,对这些语言元素的认知和积累过程,也应是对学生的人格影响过程。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成语可以让学生折服于古代贤臣、名将的赤胆忠心,感动于现代公仆英雄的无私奉献;一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古诗,可以提升学生利他、利人、利社会的人生境界;一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名句,可以生发学生不断进取和追求的志趣;一个“程门立雪”的典故,可以让学生树立起虚心求师求学的态度;一句“言而无信,不知其可”的格言,可以让学生从反面认识诚实守信的可贵;而“蝇营狗苟”、“卑躬屈膝”、“见利忘义”、“疾贤妒能”、“衣冠禽兽”等充满贬义色彩的成语,可以让学生明了形形色色的丑恶人格并产生情感上的厌恶与排斥。有鉴于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积累和运用这些情感化语言元素时,要联系正反方面的人格形象,引导学生通过语言内涵认识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使语言元素化为学生的人格需要与追求,逐渐形成健全、美好的人格。

标签:;  ;  ;  

语文课中的人格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