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炎早期治疗中的类固醇可能会改善预后

脑膜炎早期治疗中的类固醇可能会改善预后

一、脑膜炎早期治疗中使用类固醇可提高疗效(论文文献综述)

王乐乐,郭建琼,李俊刚,杨松,唐神结[1](2021)在《结核性脑膜炎治疗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 TBM)是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结核最常见和最严重的一种类型, 致死率和致残率高, 引起全球公共卫生的广泛关注。高致死率和致残率可能与缺乏特异的TBM临床和影像学特点、临床医师重视不够、早期敏感而特异的诊断检测技术缺乏、治疗延误、抗结核药物穿透进入血脑屏障不同程度受限或/和耐多药结核病等因素有关。为加强对TBM的重视程度, 提高治愈率, 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以及提高TBM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就TBM的危害、化疗药物、化疗方案、抗炎剂、阿司匹林、介入和外科手术治疗等治疗方面进行综述, 供临床参考。

林爱清[2](2021)在《结核性脑膜炎长期不良预后和耐药的风险因素及其早期诊断方法的探讨》文中研究说明背景: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表现为结核性炎症、脑水肿、脑积水等引发的脑膜刺激症和发热、头痛等结核中毒症状群,具有致死率和致残率高等特点。荟萃分析显示,TBM的死亡风险为24.7%,成人晚期艾滋病(HIV)患者中死亡率超过50%,幸存者神经系统后遗症风险高达51%。近年来因为人口流动、HIV发病率增加及耐药性结核病例增加等因素影响,结核性脑膜炎发病率呈升高趋势,因为其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诊断困难,误诊率高,重症患者致死率和致残率仍处于较高水平。早期诊断,联合应用易透过血脑屏障的抗结核药物,积极有效的处理颅内高压,以减少后遗症和防止复发,是TBM的主要治疗原则。临床上,多数TBM患者起病缓慢,偶见急性起病,正确诊断取决于对结核性脑膜炎病理生理过程和特点的充分认识,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的正确评价,以及对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结核病灶的取证。因为亚临床感染的广泛存在,结核菌素试验对成年人诊断意义不大,脑脊液细胞计数、葡萄糖水平、氯化物水平和蛋白质水平等通常与其他脑膜炎相似。此外不合理或不恰当的治疗使患者临床表现和脑脊液改变不典型,从而增加了诊断难度。考虑到TBM的诊断方法尚不完善,TBM早期诊断需要新的技术或方法。TBM诊断困难的主要原因是症状和体征的非特异性,而作为重要诊断标本的脑脊液中结核菌数量非常少,难以早期鉴别诊断。发热、头痛、呕吐、精神状态改变和脑膜刺激征是TBM患者最常见的初始症状,但这些症状在多种疾病中可以出现,缺乏疾病特异性。WHO推荐四联方案治疗TBM,但治疗TBM的抗结核药物透过血-脑脊液屏障能力不同和杀死MTB的能力存在差异,患者个体化的脑膜炎炎症反应及重症患者比如脑积水、脑结核瘤等病变的压迫效应同样存在明显差异,所以TBM的预后个体间差异很大,需要深入了解TBM的病理生理学、临床特征等因素。4岁以下儿童、老年人群及艾滋病人等免疫力低下者是TBM的易感人群,多项研究对儿童TBM、HIV合并TBM、老年TBM临床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改善相应类型TBM诊断水平和治疗策略的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尽管TBM通常被认为是HIV患者的机会性感染,但在免疫功能正常的HIV阴性个体中也可以观察到TBM发病。国外研究显示,皮质类固醇的长期大量应用、肝胆脏器疾病等是TBM的常见因素,但部分患者没有合并基础疾病,也会患TBM。中青年人群是TBM患者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较少见对该群体TBM患者临床特征及长期预后影响因素的报道。耐药性的出现对全世界结核病的控制提出了紧迫的挑战,2018年,全球估计有500000例结核病病例(在1000万例结核病病例中)对利福平耐药,利福平是一线抗结核治疗的关键药物之一,一旦耐药,就需要应用昂贵的二线抗结核药物,耐药患者治疗时间延长,治疗时出现的毒副反应增加,平均治疗成功率只有56%。尽管近年来在开发抗TB的简化预防方案方面取得了显着进展,但由于目前没有检测潜伏性结核感染(LTBI)的方法来确定感染菌株的药物敏感性,因此抗TB感染的预防性治疗变得复杂。2016年至2017年,在30个耐多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中,有6个国家报告的耐多药结核病病例数增加了 30%以上。2018年全世界估计有48.4万例耐多药/利福平耐药结核病(MDR/RR-TB)的发病病例。2019年,全球3.3%的新发结核病病例和17.7%的先前治疗病例是MDR-TB,在中国,7.1%的新病例和23%的先前治疗病例属于MDR-TB,超过了全球平均水平。一些研究表明,最近耐多药结核病菌株和广泛耐药菌株的传播已变得越来越严重,传播模式占主导地位,不仅仅是抗生素使用不当引起耐药性的出现,这突出了 DR-TB防治的重要性。正如来自不同国家的研究人员的共识,控制DR-TB的流行对全球结核病控制和公共卫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外研究显示,2017年耐多药结核病的平均成本为7141美元,几乎是药物敏感结核病的6倍,给患者和医务工作者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随着结核病治疗从标准化治疗转向个体化治疗,有关人群耐药模式的信息变得越来越重要。在我国结核病高发的背景下,重视结核杆菌的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决策依据是非常重要的。随着耐药及耐多药结核病的流行,耐药性TBM患者逐渐增多,严重影响了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预后。在耐药性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治疗中,早期诊断、经验性治疗、调整治疗方案对患者的预后尤为重要,发现耐药TBM患者的早期临床特征,可能为耐药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和及时治疗提供依据。目前TBM诊断的金标准是脑脊液中检测到MTB,但是脑脊液涂片抗酸染色的阳性率仅为10%,而脑脊液MTB培养耗费时间较长,通常需要2周以上时间,而且培养的阳性率只有20%~30%,对于临床的早期诊断价值有限。近年来出现了多种新的结核病的诊断技术,其中分子诊断技术是近几年的重要突破,其代表即Xpert MTB/RIF方法。但无论是传统的脑脊液MTB培养法还是新的Xpert MTB/RIF检测法,其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敏感度仍然很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高通量测序(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已经成功应用于肿瘤、糖尿病、产前诊断、临床病原体检测等领域,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是一种新兴的高通量测序方法,可以快速的对DNA或RNA样本的碱基进行测序,该技术目前已被报道用于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多种病原体的诊断,尤其是该技术已被报道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然而,该技术对于TBM的诊断价值尚未明确。目的:第一部分:探讨中青年TBM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其长期不良预后的风险因素。第二部分:探讨耐药TBM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分析产生耐药的危险因素。第三部分:评价二代测序技术对于TBM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第一部分:收集山东省胸科医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住院治疗的中青年TBM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随访5年时功能预后。首先根据预后对临床资料进行卡方检验或t检验,对其中有统计意义(P<0.05)的变量赋值(连续变量或定义变量),然后经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长期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第二部分:收集2009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住院治疗的培养阳性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收集患者的临床、实验室数据和人口统计学特征。为了确定耐药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并找到可能导致耐药的危险因素,我们采用了单变量比较和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第三部分:前瞻性纳入2018年2月至2018年8月于山东省胸科医院就诊的临床怀疑结核性脑膜炎的患者共50例,并跟踪随访其诊疗结局。送检脑脊液标本均进行二代测序,测序所得原始序列与病原微生物数据库进行对比得到最终结果。二代测序结果以检测到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唯一比对序列为阳性,未检测到唯一比对序列为阴性。以符合脑脊液结核菌培养阳性、涂片阳性、Xpert MTB/RIF检测阳性及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检测阳性等4项中至少1项即为确诊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临床可疑结核性脑膜炎且抗结核治疗有效为临床诊断患者;有其他病原学依据或临床排除结核性脑膜炎者为非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分析二代测序在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度。结果:第一部分:本研究共筛选600例患者,其中男339例,女261例,平均年龄(36±19)岁;预后不良率42.17%(253/600例)。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预后患者年龄(t=-3.723,P<0.05)、分期(Z=-4.789,P=0.000)、意识改变(χ2=10.198,P=0.001)、认知功能障碍(χ2=7.813,P=0.000)、颅神经麻痹(χ2=5.911,P=0.041)、外周神经功能异常(χ2=14.179,P=0.017)、脑膜刺激征(χ2=6.951,P=0.008)、脑脊液蛋白含量(Z=-4.835,P=0.015)、脑积水(χ2=11.564,P=0.001)、脑梗死(χ2=7.142,P=0.017)、耐药结核(χ2=0.217,P=0.004)存在统计学差异。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OR1.059,95%CI1.025,1.087),P=0.000]、意识改变[OR=3.545,95%CI(1.069,10.685),P=0.037]、MRCⅢ期[OR=23.985,95%CI(3.878,40.129),P=0.000]、脑积水[OR=2.917,95%CI(1.049,8.613),P=0.023]、脑梗死[OR=3.178,95%CI(0.981,8.173),P=0.019]、耐药结核[OR=l1.672,95%CI(1.681,30.112),P=0.001]与是导致预后不良的风险因素。第二部分:本研究共筛选164例结核菌培养阳性患者,其中耐药结核性脑膜炎41例(25%)。耐药结核性脑膜炎比药物敏感结核性脑膜炎有更高的死亡率(46.3%vs 8.9%,P<0.001)。住院时间(OR 1.059,95%CI 1.025,1087)、呕吐(OR 3.545,95%CI 1.069,10.685)、脑脊液 ADA(OR 3.178,95%CI 0.981,8.173)、脑脊液中性粒细胞学占优势(OR 11.672,95%CI 1.681,30.112)、既往结核病史(OR 23.985,95%CI 3.878,40.129)、合并其他脏器结核(OR 8.161,95%CI 1.235,11.269)、年龄(OR 5.471,95%CI 1.051,8.954)、性别(OR 5.471,95%CI 1.051,8.954)、脑压(OR2.917,95%CI 1.049,8.613)为耐药结核性脑膜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第三部分:确诊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22例中Xpert MTB/RIF检测阳性13例,培养阳性6例,结核核酸PCR检测阳性5例,临床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12例,非结核性脑膜炎患者16例。在确诊及临床诊断患者中,二代测序技术检测到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系列20例,敏感度为58.8%(20/34),特异度为100%(16/16)。在确诊患者中,二代测序的敏感度为63.6%(14/22);在同步进行结核分枝菌培养、Xpert MTB/RIF检测与二代测序的50例标本中,以临床诊断为标准,3种方法的特异度均为100%(16/16);传统方法、Xpert MTB/RIF检测及二代测序的敏感度分别为29.4%(10/34)、38.2(13/24)和58.8(20/34),传统检测方法与二代测序敏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cNemar检验:χ2=8.333、P=0.013),Xpert MTB/RIF 检测及二代测序比较(χ2=8.333、P=0.065),差异性无显着性。传统方法与二代测序联合检测的敏感度高达82.4%(28/34)。结论:第一部分:年龄、MRC Ⅲ期、意识改变、脑积水、脑梗死、耐药结核是结核性脑膜炎长期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第二部分:耐药结核性脑膜炎比药物敏感性结核性脑膜炎的死亡风险更高,预后更差,男性、未婚、住院时间、呕吐、脑脊液ADA、脑脊液中性粒细胞数占优势、既往结核病史、合并其他脏器结核为耐药结核性脑膜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第三部分:二代测序技术能够较快速地检测脑脊液中的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且其敏感性和特异度均较显着,可作为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指标。二代测序联合传统检测方法可提高检出率。

张雨菲[3](2021)在《COVID-19相关听力损失的临床特点及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es 2,SARS-Co V-2)是一种危及人类生命健康的高致死性冠状病毒。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将其引起的严重疾病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SARS-Co V-2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COVID-19可引起人体多个器官系统的损伤,表现为不同的临床症状。研究发现,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嗅觉和味觉障碍是COVID-19发病早期普遍出现的症状,甚至是唯一的症状,可以作为COVID-19大流行地区无症状感染者的早期预警。听觉系统与呼吸道似乎相距较远,但COVID-19相关听力损失也已经被学者发现报道,但远没有像嗅觉和味觉障碍那样已经引起专家广泛关注、重视。早期发现和干预对早期病毒性耳聋患者非常重要。COVID-19相关听力损失对个人、社会和疫情防控的影响极大,特别是在普遍戴口罩的情况下,严重影响听力损失患者的交流和必需的治疗和康复训练。迄今为止,COVID-19与听力的关系及作用机制仍有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本文通过检索已经发表的相关的文献资料,对与COVID-19相关听力损失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研究COVID-19相关听力损失的临床分类及特点、发病机制、预警功能、治疗和听障人群健康服务等方面的内容,为大流行期间COVID-19相关听力损失的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以“新冠病毒”、“新冠肺炎”、“听力”、“听力下降”作为中文检索词,在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截至2021年1月15发表的文章,以“COVID–19”、“SARS-Co V-2”、“Hearing loss”、“Hearing”作为英文检索词,在Embase和Pub Med数据库中搜索截至2021年1月15日发表的文章。并制定相关的纳入和排除标准。在阅读原文的基础上,对COVID-19相关听力损失的临床分类及特点、发病机制、预警功能、治疗和听障人群健康服务的相关内容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1.COVID-19自2019年发现以来,有关COVID-19相关听力损失的临床研究和机制研究文献总体较少。2.根据纳入标准和研究目标,纳入文献包括9篇病例报告、1篇病例组报告、1篇回顾性研究、2篇横断面调查、2封致编辑的研究信函、2篇临床调查、1篇问卷调查、1篇注释和3个国家指南或专家建议。3.目前报道的COVID-19相关听力损失的类型包括传导性聋、感音神经性聋,其中突发性耳聋(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SNHL)似乎是COVID-19相关听力损失的最常见类型。羟基氯喹和氯喹等治疗药物所致的药物性聋未见文献报道。4.COVID-19相关听力损失的机制研究文献较少。主要根据其他冠状病毒的嗜神经特性、临床研究等推测SARS-Co V-2感染的机制。SARS-Co V-2通过与人体病毒受体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2,ACE2)结合,直接损伤耳蜗毛细胞、炎症反应、细胞因子风暴、免疫功能失调等致微循环障碍,最后导致中枢和周围听觉系统损害。5.听力损失可能是部分患者感染SARS-Co V-2的前兆。10篇文献报道COVID-19感染患者出现听力损失或原发听力损失加重。6.1篇文献报道COVID-19无症状感染者早期出现4000、6000和8000 Hz高频纯音测听阈值提高和高频测听和瞬态声诱发耳声发射(Transient evoked otoacoustic emission,TEOAE)幅值降低。7.治疗相关的文献包括26篇,其中药物治疗研究17篇,人工耳蜗治疗报告1篇。口服皮质类固醇激素、鼓室内注射皮质类固醇激素或两种方式联合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可以改善COVID-19相关SSNHL的听力。大多数COVID-19相关的SSNHL患者(5/7)的听力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后得到改善。同时,中耳炎(9/10)可通过门诊治疗改善或治愈。8.COVID-19流行期间听力损失患者保健方面的文献13篇,耳科手术时机选择的文献2篇。结论:1.COVID-19相关听力损失可以是轻度或重度的、单侧或双侧的,感音神经性或传导性的。羟基氯喹和氯喹等治疗药物所致的药物性聋还未见文献报道,但医生也必须警惕这类药物引起的听力损失。2.SSNHL可能是最常见的COVID-19相关听力损失类型。原有听力损失加重需注意明确是否存在SARS-Co V-2感染。3.听力损失可能是COVID-19感染常见的早期症状,可以作为某些无症状感染者的早期检测阳性的预测因素。4.COVID-19相关听力损失的机制可能包括SARS-Co V-2直接损伤内耳结构、免疫介导炎症、血栓形成等。高频纯音测听和TEOAE可早期发现COVID-19无症状感染者。5.口服、鼓室注射或联合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可以改善大多数COVID-19相关SSNHL患者的听力。COVID-19相关中耳炎可通过门诊治疗改善或治愈。6.在COVID-19大流行的时期,医疗保健机构应该为听力损失患者提供基本的保健服务,耳科手术时机选择需慎重。7.COVID-19感染对听觉系统的急性和长期风险及机制需要通过高质量的调查、研究进一步阐明。

辛辉[4](2021)在《常规抗真菌治疗联合鞘内注射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隐球菌性脑膜炎(cryptococcal meningitis,CM)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或者是其变种格特隐球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真菌病。隐球菌由于其在中枢神经系统(CNS)内的广泛分布,常引起真菌性脑膜炎,其中新型隐球菌为我国常见。虽然近年来随着CM诊断和治疗水平的提高,CM病死率的总体呈明显下降趋势,但CM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仍有上升趋势,尤其是在我国。虽然隐球菌性脑膜炎常发生在有免疫系统缺陷的人群如HIV患者,但HIV阴性的人群患病率却逐年升高。本次研究观察诱导期静点抗真菌药物联合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Amphotericin B,Am B)或其脂质体(Liposomal Amphotericin B,L-Am B)治疗非HIV相关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9年5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非HIV相关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41例。记录患者临床表现、颅内压、脑脊液中白细胞及隐球菌数量、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随访情况。采用统计软件对鞘注前及鞘注后1周、2周、3周的颅内压、CSF中白细胞数、隐球菌数量进行分析。结果: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头痛、发热、恶心呕吐、意识障碍、视神经受损、前庭神经受损。本研究中,颅内压高增高(≥250mm H2O)患者23例,鞘注后1周、2周、3周、4周颅内压较鞘注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鞘注后1周、2周、3周、4周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鞘注前脑脊液白细胞数较鞘注后2周、3周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鞘注后1周与鞘注前、鞘注后2周、3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鞘注后出现腰部疼痛、双下肢无力、尿潴留各1例,48小时内完全缓解。41例患者中痊愈4例,好转32例,无效5例。CSF隐球菌转阴23例,未转阴18例。结论:抗真菌药物联合鞘内注射能够及早降低患者颅内压及脑脊液中白细胞数,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并且鞘注是相对安全的,严格按照规范操作能够减少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机会性感染课题组[5](2020)在《艾滋病合并隐球菌病临床诊疗的专家共识》文中指出隐球菌感染是艾滋病患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和致死原因.艾滋病患者感染隐球菌后常发展为不同类型的隐球菌病(cryptococcosis),依据感染性质和部位不同,可表现为隐球菌抗原血症、隐球菌性脑膜炎、肺部隐球菌病、皮肤隐球菌病及播散性隐球菌病等.与非HIV感染者隐球菌病不同,艾滋病合并隐球菌病患者病情重、治疗复杂、病死率高,发病机制与诊治各环节均具有一定特殊性,综合性、系统化的诊疗策略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本共识在综合现有文献与课题研究成果基础上,就艾滋病合并隐球菌病的流行情况、发病机制、临床特征、诊断、抗真菌治疗与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等内容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该疾病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满劲进[6](2020)在《IFN-γ、NSE在成人结核性与病毒性脑膜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目的:通过检测成人脑脊液及血清中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的含量,探讨其在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ar meningitis,TBM)、病毒性脑膜炎(Viral meningitis,VM)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就诊于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神经内科明确诊断为脑膜炎患者60例(其中结脑组,即TBM组30例,病脑组,即VM组30例)为观察组,原发性头痛患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脑脊液及血清中IFN-γ、NSE含量,并应用SPSS 25.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TBM组、VM组、对照组年龄、性别、症状与体征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BM组、VM组脑脊液常规与生化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TBM组脑脊液IFN-γ含量(70.32±7.90)pg/ml明显高于VM组(42.31±6.78)pg/ml、对照组(10.52±1.11)pg/ml,VM组脑脊液IFN-γ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TBM组血清IFN-γ含量(111.16±16.80)pg/ml明显高于VM组(70.79±11.29)pg/ml、对照组(8.94±2.75)pg/ml,VM组血清IFN-γ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VM组脑脊液NSE含量(28.57±2.71)ng/ml明显高于TBM组(17.57±1.06)ng/ml、对照组(6.59±1.75)ng/ml,TBM组脑脊液NSE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VM组血清NSE含量(26.80±1.57)ng/ml明显高于TBM组(15.72±2.37)ng/ml、对照组(5.20±1.63)ng/ml,TBM组血清NSE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脑脊液IFN-γ、血清IFN-γ与TBM显着正相关(r=0.796,r=0.758,P<0.001),而脑脊液NSE、血清NSE与TBM不相关(r=0.020,r=0.018,P>0.05);脑脊液NSE、血清NSE与VM显着正相关(r=0.817,r=0.817,P<0.001),脑脊液IFN-γ、血清IFN-γ与VM不相关(r=0.035,r=0.021,P>0.05)。结论:(1)TBM组脑脊液及血清IFN-γ含量较VM组、对照组明显升高,提示脑脊液及血清中IFN-γ的含量增高可作为TBM的早期诊断指标;(2)VM组脑脊液及血清NSE含量较TBM组、对照组明显升高,可早期辅助诊断VM,TBM组、VM组脑脊液及血清NSE明显高于对照组,NSE可作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损伤程度的标志物,以评估预后;(3)通过联合检测患者脑脊液及血清中IFN-γ、NSE含量,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对TBM、VM早期诊断的准确性。

庞金宇[7](2020)在《59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治水平及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03月至2019年06月收治的59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一般情况、合并的基础疾病、临床表现、脑脊液(CSF)检查、影像学检查及治疗与转归。结果:(1)在59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中,鸽子接触史者6例(10.17%)。合并HIV感染者18例(30.51%)、合并基础疾病者41例(69.49%)、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5例(8.47%),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2例(3.39%)。(2)主要症状及体征:头痛54例(91.53%)、恶心呕吐44例(74.58%)、发热39例(66.10%)。脑膜刺激征阳性者50例(84.75%)、病理征阳性者19例(32.20%)、视神经24例(40.68%)和听神经11例(18.64%)为主要受累颅神经。(3)脑脊液检查:45例(76.27%)患者出现颅内压增高,墨汁染色阳性率为81.48%,隐球菌培养阳性率为45.76%、荚膜多糖抗原阳性率为97.56%。(4)所有患者均予以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和氟康唑(或伏立康唑)单药或联合用药抗感染治疗,各治疗方案患者好转率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的好转率最高。而三药联用方案与两药联用方案好转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9例患者中,8例(13.56%)完全治愈,23例(38.98%)好转,未愈自动出院27例(45.76%),死亡1例(1.7%)。(5)抗感染过程中,51例(86.44%)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最常见为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为主)、肝肾功损害,其中1例患者因急性肾损伤而死亡。结论:隐球菌性脑膜炎与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可能相关。本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高颅压。隐球菌荚膜抗原检测的早期快速诊断价值较高。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可能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案。抗真菌治疗过程中需严密监测药物不良反应。本病需采取早诊断、规范、个体化的治疗措施。

刘洋[8](2020)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的优化和预测模型构建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通过新生儿败血症诊断的优化和预测模型的构建,来应对近年来新生儿败血症发病率和病死率逐渐增加的趋势和临床医生早期确诊存在不足的现状,以提高各级医师的早期识别能力,加强专科的临床诊断和处置能力。研究方法:第一部分:新生儿败血症临床特点分析。通过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天津市儿童医院新生儿内科住院确诊的新生儿败血症的707例患儿的病例信息(患儿母亲自然、社会和人文信息,母婴流行病史,患儿临床表现、炎症相关检查指标、免疫功能检查、病原学检测及药敏等多维度信息),总结病例特点,并按照早发与晚发新生儿败血症、早产儿与非早产儿、是否合并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条件进行分组比较,提出优化诊断信息。第二部分:新生儿败血症诊断预测模型的构建研究。通过将对照组228例新生儿和病例组707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按照7:3的比例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并通过LASSO回归对数据进行降维,结合文献复习及临床工作特点,确定建模所需变量。利用logistic回归构建预测模型,建立了模型A和模型B,其中模型A的预测变量包含有母亲居住地区、母亲先兆流产史、母乳喂养、母亲产前抗菌素治疗、患儿体温、精神反应弱、原始反射、患儿就诊前抗菌素治疗、患儿就诊时体重与出生体重差共9个变量,主要涉及患儿母亲病史及患儿临床表现两部分;模型B的预测变量在模型A的基础上,加入了各级医疗机构均可以完成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即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异常和C反应蛋白升高。建立列线图,最后,利用区分度和校准度两方面对预测模型的性能进行评估。第三部分:β-内酰胺酶培养瓶对含抗菌素模拟菌血症标本检测能力研究。选择儿科常见病原菌和常用抗菌药物配对分组后,将菌液、抗菌素(中点和峰血药浓度)、新鲜无菌血、β-内酰胺酶依次注入各培养瓶后,立即放入全自动细菌培养仪进行培养,记录120小时内的各培养瓶的检出阳性率和阳性报菌时间,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含树脂培养瓶:BACTEC Peds Plus血培养瓶(BD-F瓶)、含木炭颗粒培养:BACT/ALERT PF血培养瓶(BT-C瓶)、添加β-内酰胺酶后的普通培养瓶:BACTEC FX血培养瓶(BD-S瓶)和Bac T/ALERT SA血培养瓶(BT-S瓶)对模拟含抗菌药物血标本中细菌的检测能力(检出阳性率和阳性报菌时间),验证含β-内酰胺酶培养瓶的检验效能。研究结果:第一部分:1.全部新生儿败血症患儿重要信息:(1)母亲信息:分娩时年龄以35岁以下女性为主(92.93%),受教育程度以大专及本科、初中为主(32.53%、31.97%);(2)分娩地区:居住地农村(53.61%)多于城市(46.39%),分娩医院以二级医院(64.07%)为主;(3)患儿情况:足月儿为主(86.14%),存在羊水情况异常、脐带情况异常的比例高,各占19.52%,2500克≤出生体重<4000克的患儿占83.59%,母乳喂养占62.09%,26.17%存在明确的感染接触史,53.32%的患儿入院体重低于出生体重;(4)入院临床表现:体温(肛温)异常和呼吸频率异常多见,比例分别为28.57%、23.20%,黄疸表现、脐部残端渗出、肌张力异常、原始反射异常比例分别为47.95%、23.34%、21.08%、19.66%;(5)实验室特征:白细胞计数异常的患儿占31.68%,中性粒细胞占比>60%、白介素-6>7pg/m L、C-反应蛋白≥8mg/L、前降钙素≥0.5mg/L的患儿占比分别为31.54%、79.49%、49.93%、21.48%,血标本病原学检查结果主要病原菌为革兰氏阳性菌占91.40%。2.分成不同的组比较:(1)早发新生儿败血症组1(EOS1,≤72小时)与晚发新生儿败血症组1(LOS1,>72小时)。结果显示,LOS1组患儿母亲的年龄,及先兆流产、居住在城市、产前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比例均大于EOS1组母亲(P<0.05);LOS1组患儿的胎龄、出生体重、抢救复苏比例均小于EOS1组患儿(P<0.05),LOS1组患儿的剖宫产、就诊前在家中、母乳喂养、感染接触史、住院前应用抗菌素治疗的比例大于EOS1组患儿(P<0.05);LOS1组患儿入院体重≥出生体重、体温异常、心率异常、黄疸的比例大于EOS1组患儿(P<0.05),LOS1组患儿精神弱、吃奶差、肌张力异常、原始反射不健全的比例小于EOS1组患儿(P<0.05);LOS1组患儿血中性粒细胞占比>60%、血IL-6>7pg/ml的比例,及血乳酸、Ig G,CD3+、CD4+、CD8+淋巴细胞百分比,均小于EOS1组患儿(P<0.05),LOS1组患儿合并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比例,及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压积和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前白蛋白、CD19+淋巴细胞百分比、CD16+、56+淋巴细胞百分比、Ig M、Ig A、Ig E、均大于EOS1组患儿(P<0.05)。(2)早发新生儿败血症组2(EOS2,≤7天)与晚发新生儿败血症组2(LOS2,>7天)。与第一种分组方法比较,结果显示比较结果基本相同,两组在母亲年龄、居住在城市、多胎妊娠、黄疸、呼吸系统感染灶、血小板减少、C-反应蛋白≥8mg/L等方面有差异。(3)早产儿组(<37周)与非早产儿组(≥37周)。结果显示,非早产儿组患儿母亲的年龄、年龄≥35岁的比例、妊娠高血压的比例均小于早产儿组母亲(P<0.05);非早产儿组患儿多胎妊娠、抢救复苏的比例小于早产儿组患儿,非早产儿组患儿的出生体重、就诊前在家中的比例大于早产儿组患儿(P<0.05),非早产儿组患儿体温异常、呼吸频率异常、心率异常、精神弱、肌张力异常、原始反射不健全的比例均小于早产儿组患儿(P<0.05);非早产儿组患儿Ig G、血培养革兰氏阳性菌的比例大于早产儿组患儿(P<0.05),合并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比例小于早产儿组患儿(P<0.05)。(4)非化脓性脑膜炎组与化脓性脑膜炎组。结果显示,化脓性脑膜炎组患儿母亲产前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比例大于非化脓性脑膜炎组母亲(P<0.05);化脓性脑膜炎组患儿胎龄、足月儿比例,小于非化脓性脑膜炎组患儿(P<0.05);化脓性脑膜炎组患儿住院前应用抗菌素治疗比例大于非化脓性脑膜炎组患儿(P<0.05);化脓性脑膜炎组患儿体温异常、心率异常、前囟张力异常、惊厥、呼吸系统感染灶的比例大于非化脓性脑膜炎组患儿(P<0.05)。第二部分:模型的性能评价结果为,模型A在训练集上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25和0.768,测试集上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17和0.735,模型B在训练集上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53和0.862,测试集上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05和0.736;模型A训练集和测试集上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7和0.764,模型B训练集和测试集上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4和0.824。模型的校准度,Hosmer-Lemeshow检验的结果显示模型A的训练集和测试集的P值分别为0.1143和0.9024,模型的拟合优度较好;模型B的训练集和测试集的P值分别为0.9602和0.4169。校准曲线的结果显示模型A和模型B的校准曲线均良好。第三部分:金黄色葡萄球菌-青霉素钠组和大肠埃希菌-头孢呋辛钠组中,当峰血药浓度的抗菌素时,BD-F瓶及BD-SE瓶(含β-内酰胺酶的BD-S瓶)检出阳性率均优于BD-S瓶(P<0.05),仅当峰血药浓度的头孢呋辛钠时,BT-C瓶及BT-SE瓶(含β-内酰胺酶的BT-S瓶)检出阳性率均优于BT-S瓶(P<0.05);当中点和峰血药浓度的抗菌素时,BD-F瓶与BD-SE瓶的检出阳性率一致(P>0.05),BT-C瓶的检出阳性率多高于BT-SE瓶,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当中点和峰血药浓度的抗菌素时,BD-F瓶及BD-SE瓶的TTP均优于BD-S瓶(P<0.001),BT-C瓶及BT-SE瓶均优于BT-S瓶(P<0.001),当中点血药浓度的青霉素钠,BD-SE瓶优于BD-F瓶(P<0.05),峰血药浓度的青霉素钠,BD-F瓶优于BD-SE瓶(P<0.05),中点和峰血药浓度的头孢呋辛钠时,BD-F瓶及BD-SE瓶TTP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当中点和峰血药浓度的青霉素钠时BT-C瓶TTP均优于BT-SE瓶(P<0.001),当中点和峰血药浓度的头孢呋辛钠时,BT-C瓶与BT-SE瓶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论:1.通过广泛、多维度的对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临床病例资料的整理、分组比较,有助于优化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以提高广大临床医生对于新生儿败血症的诊疗能力,同时,也有助于为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提供政策制定的参考。分别以72小时和7天为截点的早发与晚发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临床特点比较结果基本相同。早产、低体重、围产期的异常等因素应该在临床工作中予以重点关注,对于可疑新生儿败血症,尤其是可疑合并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患儿,宜尽快住院或转往新生儿专科病房,酌情完善腰穿脑脊液等相关检查,及时确诊,尽早给予规范、合理的抗菌治疗,以有效降低本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2.首次建立的能够覆盖0-28天全日龄段新生儿败血症的,由患儿家属和基层临床医生可以简便易得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构成的诊断预测模型,具有简便易行、操作性强、灵敏度和特异度高的优点,便于在基层新生儿医疗和保健机构推广和应用。3.首次验证的通过添加β-内酰胺酶来清除儿童血培养标本中的抗菌药物残留的方法,达到了缩短阳性报菌时间和提高阳性检出率的效果,含β-内酰胺酶培养瓶的检验效能与含树脂或木炭颗粒的培养瓶相接近。优化了细菌性脓毒症(包含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学诊断方法,也为中低收入国家的医务人员,尤其是仍然采取手动血培养检测的医务人员,解决儿童血培养标本中抗菌素残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选择。

邢秀芳[9](2020)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预防策略和发生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是一种常见的急性病毒感染性疾病,由潜伏在神经节中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再次激活引起,临床上常表现为单侧分布的簇状丘疹水疱并伴有相应皮区的疼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HZ最常见的并发症,它是一种复杂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在50岁以上的患者中发生率约为20%。PHN常表现为持续的自发性疼痛、阵发性射击样或电击样疼痛以及异常性疼痛。持续的慢性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中老年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并造成严重的社会经济负担。但是PHN的发生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且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其一旦发生治疗较为困难。因此,目前亟需寻求可有效预防PHN发生的治疗措施并探索PHN可能的发生机制。其一,本文就HZ急性期不同的额外镇痛措施和额外镇痛措施不同的开始使用时间对PHN发生率的影响展开临床研究以探索可预防PHN发生的急性期疼痛管理策略。其二,临床上发现HZ发生后只有小部分患者发展为慢性疼痛,然而根据当前已知的PHN预测因素只能部分解释个体间发生PHN的差异性的原因。近期的遗传学研究发现个体在疼痛的敏感性、对药物的反应性以及发生慢性疼痛的易感性之间存在显着差异,疼痛相关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可以解释其中的某些变异,因此本文就遗传变异对PHN发生易感性的影响进行关联研究以提高对PHN高风险患者的预测能力并为了解PHN的发生机制提供新的思路。其三,疼痛的变异性与疼痛调节有关的脑区活动存在密切相关性,因此通过功能神经影像技术对PHN患者进行影像遗传学分析可在神经系统水平上进一步探索遗传变异引起PHN易感性改变的生物学机制。由此本文进行了以下四个部分的研究。第一章带状疱疹急性期使用额外镇痛措施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预防作用的Meta分析目的:研究在HZ急性期使用额外镇痛措施是否可以降低PHN的发生风险。方法:计算机检索CENTRAL、MEDLINE及EMBASE数据库中关于HZ急性期使用额外镇痛措施包括系统辅助镇痛药(加巴喷丁、普瑞巴林及阿米替林等)和介入治疗(神经阻滞、硬膜外镇痛及经皮电刺激等)对PHN预防作用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6年12月。两名研究人员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使用Rev Man 5.3进行Meta分析,对急性期使用额外镇痛措施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抗病毒联合口服镇痛药)3个月后PHN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并进行亚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1757例患者(治疗组888例,对照组867例)。与对照组相比,急性期使用额外镇痛措施可显着降低3个月后PHN的发生风险(RR:0.53,95%CI:0.34-0.81,P=0.004,I2=71%),进行敏感性分析后结果未发生明显改变(RR=0.65,95%CI:0.47-0.90,I2=30%)。对治疗措施进行亚组分析后显示:早期使用系统辅助镇痛药物治疗对3个月后PHN的发生风险无显着影响(RR:0.76,95%CI:0.46-1.26,P=0.290,I2=0);早期使用介入治疗可以显着降低3个月后PHN的发生风险(RR:0.45,95%CI:0.26-0.80,P<0.001,I2=80%),进行敏感性分析后结果亦无显着变化(RR=0.53,95%CI:0.31-0.91,I2=35%)。结论:研究表明在HZ早期使用额外介入措施治疗疼痛可以显着降低PHN的发生风险,而使用额外系统辅助镇痛药物治疗对PHN的发生风险无显着影响。因此,对于没有介入治疗禁忌症的患者,早期使用额外介入措施治疗HZ急性期疼痛可能是首选,但证据尚不充分,仍需要更多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的数据来证实这些结果。第二章额外镇痛措施开始使用时间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发生的影响目的:探索对于HZ急性期伴有中重度疼痛的中老年患者,额外镇痛措施开始使用时间是否会影响PHN的发生风险。方法:前瞻性收集2017年5月13日至2018年8月8日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疼痛门诊就诊的HZ患者的急性期疼痛治疗情况并根据患者3个月后的随访结果判断其是否发生了PHN。使用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探索额外镇痛措施开始使用时间对PHN发生风险的影响。额外镇痛措施定义为至少使用了阿片类药物、三环类抗抑郁药或神经阻滞这三类治疗方式中的一种治疗措施。另外,根据患者额外镇痛措施的开始使用时间,将其分为早期治疗组(开始使用时间≤疱疹出现后14天)和晚期治疗组(开始使用时间>疱疹出现后14天)并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共纳入134名年龄≥50岁、急性期伴有中重度疼痛(疼痛数字分级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4分)的HZ患者,其中74名患者未发生PHN,60名患者发生了PHN。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额外镇痛措施开始使用时间>14天(OR:4.11,95%CI:1.69-9.92,P=0.002)及急性期严重的皮损(OR:2.93,95%CI:1.22-7.01,P=0.016)是PH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患者额外镇痛措施的开始使用时间,将其分为早期治疗组(n=62)和晚期治疗组(n=72),在6个月的随访期内两组患者疼痛均有所缓解,但早期治疗组患者疼痛缓解更为迅速,疼痛持续时间更短。结论:疱疹出现至开始使用额外镇痛措施之间的时间间隔显着影响HZ患者的预后,间隔时间短的患者疼痛缓解的可能性更大、发生PHN的风险更低。因此,对于存在中重度急性疱疹相关性疼痛的中老年患者,应考虑在疱疹出现后的14天内尽早使用额外镇痛措施控制疼痛以降低PHN的发生风险。第三章疼痛相关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目的:探讨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疼痛相关候选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对PHN易感性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招募70名PHN患者作为病例组和111名未发生PHN的HZ患者作为对照组。采集每位受试者的唾液用于提取基因组DNA,使用KASP TM基因分型测定法对12个疼痛相关基因(IL1B,SCN9A,KCNK9,TRPV1,P2X7R,HTR1A,HTR2A,ADRB1,ADRB2,BDNF,COMT和OPRM1)中的24个SNP位点进行基因分型检测。统计分析病例组和对照组候选基因SNP位点的基因型分布情况并使用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探索基因多态性对PHN发生风险的影响。使用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和决定系数(R2)评估将遗传变异加入由HZ相关临床特征构建的预测模型中对PHN预测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12个候选基因中仅P2X7R与PHN发生风险相关。P2X7R rs7958311 AG基因型携带者在超显性模型中比GG/AA基因分型携带者发生PHN的风险更低(OR=0.40,95%CI:0.21-0.77,P=0.005)。将患者P2X7R rs7958311多态性加入到由HZ相关临床特征构建的模型后回归模型的AUC为0.698(95%CI:0.620-0.776),回归模型对结局变异的解释度(R2)增加了5%,达到15%。结论: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嘌呤能受体P2X7R rs7958311可能与PHN的易感性相关,将遗传变异与疱疹相关的临床特征相结合可提高对PHN高危患者的预测能力。此初步发现仍需要更大样本量的研究来进一步验证。第四章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静息态自发性脑活动与P2X7R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目的:探讨P2X7R rs7958311基因多态性对PHN患者局部自发性脑区活动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招募了31名受试者(PHN患者13例,健康对照1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受试者进行P2X7R rs7958311基因多态性检测并完成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通过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评估大脑自发性活动,运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探讨P2X7R rs7958311基因多态性对PHN患者脑活动(ALFF)的影响。结果:与健康对照相比,PHN患者在右侧颞叶、右侧小脑后叶、双侧顶叶及右侧额叶的ALFF值存在异常;P2X7R rs7958311的AG基因型携带者和AA/GG基因型携带者在右侧顶叶、右侧枕叶及小脑后叶、右侧额叶和右侧颞叶的ALFF值存在显着差异;PHN与P2X7R rs7958311基因多态性对脑活动的影响在右侧颞叶、右侧小脑后叶及右侧额叶存在交互作用:在右侧小脑后叶PHN患者中AG基因型携带者较AA/GG基因型携带者ALFF增加,而健康受试者中AG基因型携带者较AA/GG基因型携带者ALFF降低;在右侧颞叶及右侧额叶PHN患者中AG基因型携带者较AA/GG基因型携带者ALFF增加,而基因多态性在该脑区对健康受试者无显着影响。结论:P2X7R rs7958311基因多态性对PHN易感性差异的影响可能与其对PHN患者右侧颞叶、右侧小脑后叶及右侧额叶自发性脑活动的特异性改变相关。

马天一[10](2020)在《近10年针灸治疗Bell’s面瘫的回顾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近10年Bell’s面瘫患者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发病情况、基础疾病、治疗方案、治疗时机等可能相关因素对针灸治疗Bell’s面瘫疗效的影响,并对针灸方案进行聚类分析,为完善以针灸治疗为主的Bell’s面瘫综合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依据及思路.方法:采用回顾性及前瞻性研究方法,按照自行设计的《病历信息采集表》收集、整理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电子病历系统中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住院治疗的Bell’s面瘫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利用SPSS 23.0进行数据的整理及分析,采用频数统计、Spearman相关分析、非参数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非条件逐步Logistic回归、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近10年Beil’s面瘫患者的临床特点、针灸综合方案的治疗特点、影响面神经损伤及影响针灸治疗Bell’s面瘫疗效的可能相关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77例患者,男性138例(占49.8%),女性139例(占50.2%);年龄范围4-86岁,平均年龄为51.3±15.79岁;住院天数平均15.69±5.46d;住院患者中急性期占53.1%,恢复期117例占42.2%,后遗症期4.7%,自发病至首次确诊的天数平均1.71±1.23d;春季发病71例(占25.6%);夏季发病66例(占23.8%);秋季发病65例(占23.5%);冬季发病75例(占27.1%);最常见的诱发因素为吹风受凉(116例,占41.8%);最常见的辨证分型为风痰阻络(172例,占62.1%);病变位置在茎乳孔及以下共222例(占80.1%),损伤鼓索节段34例(占12.3%),损伤镫骨肌支节段21例(占7.6%);起病以HB4级最多,共206例(占74.4%);出院时痊愈患者15例(占5.4%),显效191例(占69%),低效57例(占20.6%),无效14例(占5.1%);合并症最多为高脂血症共138例(占49.8%),其次为高血压99例(占35.7%),高尿酸血症92人(占33.21%),失眠72例(占26%),糖尿病64例(23.1%);涉及伴随症状10种,茎乳孔及以下受损的患者最常见的伴随症状为迎风流泪、耳痛、面痛;鼓索节段损伤者多伴随耳痛、迎风流泪、面部感觉异常;镫骨肌支节段受损者多伴随耳痛、迎风流泪、耳鸣。早期治疗的因素有:激素(3.37d)、营养神经(4.34d)、抗病毒治疗(5.24d)、针刺(5.92d)、艾灸(7.24d)、康复(16.04d)、高压氧(17.72d);263例患者接受头针治疗,聚类分析得到2个有效聚类群:额中线-顶颞前斜线-颞前线,顶旁—线-顶旁二线-额前线;谱系图距离为15时,得到两个腧穴群集:运动区下2/5-血管舒缩区、其余10个腧穴为另一聚类。腹针聚类分析得到3个有效聚类:清热解毒方-风湿三角-水分-建里;气旁-气穴;天枢-大横;谱系图距离为15时,得到3个群集:引气归元-阴都;腹四关-商曲-天枢-大横-气旁-气穴;清热解毒方-风湿三角-水分-建里。体针按15个聚类群划分,得到2个有效聚类群:百会-印堂;阳白-地仓-太阳-合谷-太冲。艾炷灸得到3个有效聚类:足三里-颊车;牵正-太阳-翳风-阳白-地仓;心俞-胆俞;当距离为20时得到3个群集:脾俞-胃俞-中脘;面部压痛点-百劳,其余腧穴为一群集;刺络放血按12个聚类群划分共3个有效聚类群:翳风-太阳;膈俞-胆俞;风门-肺俞;谱系图提示耳尖-耳后-大椎可与其他腧穴存在灵活的配伍;耳穴压豆按5个聚类群划分得到3个有效聚类群:交感-颈椎;胆-肾;心-神门;距离为10时得到两个群集:心-脾-神门-面颊;胆-肾-交感-颈椎。影响面神经损伤的单因素分析结果:病变位置(χ2=8.341)、焦虑(Z=-2.380)、睡眠障碍(Z=-2.480)、NLR值(Z=-2.059),以上P<0.05,提示焦虑为面神经损伤的影响因素,病变位置、睡眠障碍、NLR值均可能影响面神经的损伤;多因素非条件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有两项因素进入回归方程:焦虑状态(β=-1.515,OR=0.220,95%CI=0.051-0.943,P<0.05),风热袭络型(β=2.576,OR=13.15,95%CI=1.026-168.587,P<0.05),提示在中重度、重度面瘫患者中,焦虑为面神经损伤的危险因素,风热袭络型相对于其他证型为可能的保护性因素。影响针灸治疗Bell’s面瘫疗效的单因素分析结果:面神经损伤程度在Spearman相关分析(P=0.003<0.05)与非参数检验(χ2=16.809,P=-0.0000)中均与疗效具有显着相关性,提示面神经损伤程度为针灸疗效的影响因素。在非参数检验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还包括:病变位置(χ2=7.132,P=0.0028<0.001),餐后血糖偏高(Z=-2.280,P=0.023<0.05),脑梗死(Z=-2.084,P=0.037<0.05),面瘫史(Z=-2.096,P=0.036<0.05),康复治疗(Z=-2.022,P=0.043<0.05),不同治疗方案(χ2=98.728,P=0.000),提示病变位置、餐后血糖控制程度、脑梗死、面瘫、康复治疗、不同治疗方案均为疗效的可能影响因素;单因素方差分析中P值均>0.05,提示各项因素均与疗效无明显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非条件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897,P<0.001),最终进入回归方程的因素共有4个:面瘫史(OR=5.607)、脑梗死(OR=2.085)、耳痛(OR=1.096)、治疗方案(1:OR=26.629,2:OR=25.687,3:OR=33.818,4:OR=24.337),提示面瘫、脑梗死病史为影响疗效的危险因素,伴随耳痛症状可能为保护性因素,治疗方案中疗效依次为:针灸+营养神经+抗病毒>针灸+营养神经+抗病毒+激素>针灸+营养神经+激素>针灸+营养神经>单纯针刺。HB分级与肌电图结果的一致性检验中(Kappa值=-0.09,P<0.05),提示二者对面神经损伤的评价一致性较差。结论:1.本研究提示 Bell’s而瘫中老年比例较高,无性别差异;四季均可发病,冬、春季节发病稍高;2.患者多证属风痰阻络;起病最常见为HB 4级,多数患者可实现早期诊治,自发病至确诊平均时间为1.71d。发病后平均约7d内接受药物及针灸治疗,约15d后开始康复、高压氧治疗.3.我院针灸科制订的Bell’s面瘫针灸综合方案体现了从心、胆、脾、胃论治,局部取穴与远端取穴相结合并注重调神的治疗思路.4.影响面神经损伤因素:焦虑为中-重度面神经损伤的危险因素,风热袭络型患者损伤程度可能较低,病变位置、NLR值、睡眠障碍都可能影响面神经的损伤.5.影响Bell’s面瘫针灸疗效的因素分为三大类:(1)疾病本身的特点:面神经的损伤程度、损伤位置、耳痛症状(2)患者自身的环境:面瘫史、脑梗死、餐后血糖控制情况(3)治疗方案之间相互影响:营养神经和抗病毒治疗均可以提高针灸疗效,但激素为待定因素,针灸综合治疗与激素之间的疗效可能存在矛盾.6.对于面神经功能损伤的评价上,HB分级与肌电图相比二者一致性较差,肌电图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和干扰,HB分级法更适合在早期临床应用.

二、脑膜炎早期治疗中使用类固醇可提高疗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脑膜炎早期治疗中使用类固醇可提高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2)结核性脑膜炎长期不良预后和耐药的风险因素及其早期诊断方法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语/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中青年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长期预后影响因素
    1 前言
    2 资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7. 附图表
第二部分: 培养阳性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耐药危险因素分析
    1. 引言
    2. 资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7. 附图表
第三部分: 二代测序技术在结核性脑膜炎中的早期诊断价值
    1. 引言
    2. 资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7. 附图表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英文文章Ⅰ(已发表)
英文文章Ⅱ(已发表)

(3)COVID-19相关听力损失的临床特点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COVID-19相关嗅觉障碍和味觉障碍研究进展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4)常规抗真菌治疗联合鞘内注射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诊治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艾滋病合并隐球菌病临床诊疗的专家共识(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原学特点与发病机制
    1.1 病原学特点
    1.2 发病机制
2 流行病学
    2.1 流行概况
    2.2 传染源
    2.3 传播途径
    2.4 易感人群
3 临床表现
    3.1 隐球菌抗原血症
    3.2 隐球菌性脑膜炎
    3.3 肺隐球菌病
    3.4 皮肤隐球菌病
    3.5 其他部位隐球菌病
    3.6 播散型隐球菌病
    3.7 隐球菌病与其他病原体混合感染
4 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
    4.1 常规检查
    4.2 脑脊液检查
    4.3 病原学检查
        4.3.1 直接镜检
        4.3.2 隐球菌培养
        4.3.3 免疫学检查
        4.3.4 组织病理学检查
        4.3.5 分子生物学检测
    4.4 影像学检查
        4.4.1 颅内隐球菌感染
        (1)脑炎:
        (2)脑膜炎:
        (3)脑膜脑炎:
        4.4.2 肺隐球菌感染
        (1) 肺实质病变:
        (2) 其他病变:
5 诊断及鉴别诊断
    5.1 隐球菌抗原血症
    5.2 隐球菌性脑膜炎
        (1) 结核性脑膜炎
        (2) 神经梅毒
        (3) 病毒性脑炎
    5.3 肺隐球菌病
        (1) 肺结核
        (2) 肺孢子菌肺炎
        (3) 马尔尼菲篮状菌肺炎
        (4) 肺曲霉菌病
        (5) 肺部肿瘤
    5.4 皮肤隐球菌病
        (1) 篮状菌病
        (2) 蜂窝织炎
    5.5 其他部位隐球菌病
    5.6 播散型隐球菌病
6 治 疗
    6.1 隐球菌抗原血症
        6.1.1 筛 查
        6.1.2 治 疗
    6.2 隐球菌性脑膜炎
        6.2.1 抗真菌治疗
        (1) 诱导期.
        (2) 巩固期.
        (3) 维持期.
        6.2.2 颅内压控制与管理
        (1) 脱水剂
        (2) 类固醇激素类药物
        (3) 治疗性腰椎穿刺
        (4) 腰大池引流
        (5) 脑室钻孔外引流术
        (6) 脑室—腹腔分流术(V-P分流术)
    6.3 艾滋病合并肺隐球菌病
    6.4 艾滋病合并其他部位隐球菌病
    6.5 ART
        6.5.1 ART方案
        6.5.2 ART启动时机
    6.6 隐球菌相关性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
7 治疗失败
8 特殊人群的治疗
    8.1 孕 妇
    8.2 儿 童
9 预 防

(6)IFN-γ、NSE在成人结核性与病毒性脑膜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会议及获奖
致谢

(7)59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隐球菌性脑膜炎诊断和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撰写和发表的论文

(8)新生儿败血症诊断的优化和预测模型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新生儿败血症临床特点分析
    1.1 对象和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研究对象分组方法
        1.1.3 研究方法
        1.1.4 统计软件及统计方法
    1.2 结果
        1.2.1 707例新生儿败血症一般情况分析结果
        1.2.2 以 72 小时为截点的早发与晚发新生儿败血症分析结果
        1.2.3 以 7 天为截点的早发与晚发新生儿败血症分析结果
        1.2.4 早产儿组与非早产儿组新生儿败血症分析结果
        1.2.5 化脓性脑膜炎组与非化脓性脑膜炎组新生儿败血症分析结果
    1.3 讨论
        1.3.1 新生儿败血症流行现状
        1.3.2 新生儿败血症分类及临床特点分析
        1.3.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1.4 小结
二、新生儿败血症诊断预测模型的构建研究
    2.1 对象和方法
        2.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2.1.2 研究方法
        2.1.3 统计软件及统计方法
    2.2 结果
        2.2.1 对照组和病例组临床资料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2.2 新生儿败血症诊断预测模型的构建
        2.2.3 新生儿败血症诊断预测模型的的性能评价
    2.3 讨论
        2.3.1 预测模型方法的概况
        2.3.2 预测模型方法与新生儿败血症诊断
        2.3.3 预测模型方法的应用
    2.4 小结
三、β-内酰胺酶培养瓶对含抗菌素模拟菌血症标本检测能力研究
    3.1 对象和方法
        3.1.1 标本来源
        3.1.2 仪器与试剂
        3.1.3 方法
        3.1.4 统计学分析
    3.2 结果
        3.2.1 金黄色葡萄球菌-青霉素钠组阳性检出结果及分析
        3.2.2 大肠埃希菌-头孢呋辛钠组阳性检出结果及分析
        3.2.3 金黄色葡萄球菌-青霉素钠组阳性检出时间统计分析结果
        3.2.4 大肠埃希菌-头孢呋辛钠组阳性检出时间统计分析结果
    3.3 讨论
        3.3.1 脓毒症及血培养
        3.3.2 体外模拟实验研究
    3.4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综述 新生儿败血症诊断现状与临床预测模型方法的应用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预防策略和发生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第一章 带状疱疹急性期使用额外镇痛措施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预防作用的Meta分析
    1.1 前言
    1.2 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额外镇痛措施开始使用时间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发生的影响
    2.1 前言
    2.2 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疼痛相关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3.1 前言
    3.2 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P2X7R基因多态性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静息态自发性脑活动的相关性研究
    4.1 前言
    4.2 方法
    4.3 结果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创新点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10)近10年针灸治疗Bell’s面瘫的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Bell's面瘫的现代医学研究现状
    1.2 Bell's面瘫的中医研究现状
    1.3 影响疗效及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Bell's面瘫的发病规律
    3.3 治疗情况
    3.4 面神经损伤的影响因素分析
    3.5 Bell's面瘫针灸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章 分析与讨论
    4.1 Bell's面瘫的临床特征分析
    4.2 Bell's面瘫的治疗情况分析
    4.3 影响发病面神经损伤情况的因素分析
    4.4 影响Bell's面瘫针灸疗效的因素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四、脑膜炎早期治疗中使用类固醇可提高疗效(论文参考文献)

  • [1]结核性脑膜炎治疗研究进展[J]. 王乐乐,郭建琼,李俊刚,杨松,唐神结.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021(05)
  • [2]结核性脑膜炎长期不良预后和耐药的风险因素及其早期诊断方法的探讨[D]. 林爱清. 山东大学, 2021(11)
  • [3]COVID-19相关听力损失的临床特点及机制[D]. 张雨菲. 西南医科大学, 2021(01)
  • [4]常规抗真菌治疗联合鞘内注射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D]. 辛辉.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5]艾滋病合并隐球菌病临床诊疗的专家共识[J]. "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机会性感染课题组.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7)
  • [6]IFN-γ、NSE在成人结核性与病毒性脑膜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D]. 满劲进. 湖北民族大学, 2020(12)
  • [7]59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分析[D]. 庞金宇.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
  • [8]新生儿败血症诊断的优化和预测模型构建研究[D]. 刘洋.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9]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预防策略和发生机制研究[D]. 邢秀芳. 浙江大学, 2020(01)
  • [10]近10年针灸治疗Bell’s面瘫的回顾性研究[D]. 马天一.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脑膜炎早期治疗中的类固醇可能会改善预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