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关键技术研究

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关键技术研究

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1100

摘要:河流是城市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不仅担负着城市的防洪蓄水、灌溉、航道水运、生态景观等主要功能,同时可以利用自身净化机制削减环境中的污染物、调节气候,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河道受到严重破坏,大量污水及污染物排入河道,导致河道水质恶化;同时,城市的扩张导致原有河道受到侵占或破坏,河道功能受到限制,严重者可使河道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国务院“水十条”的出台及“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使人们意识到河道保护及水环境整治的重要性,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迫在眉睫。

关键词:河道整治;现状;原则;方法

1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发展现状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人们对河道综合治理的施工方向概念,不再局限于防洪、灌溉农田与排污治理等方面,河道治理逐渐的向地理人文、生态文明、生态效益等方面进行观念的过渡。这可以看出,人们对于环保工程建设的关注度。而河道综合整治工程的施工,就是对环保事业最大的项目支持。因为我国国土面积很大,加之资源丰富,所以对于资源的整治,特别是河道水利工程的整治一直被国民关注。水资源是人们赖以生存所依靠的主要资源,因此对于河道的综合整治工程逐渐成为国家建设中最重要的基础建设工程。在现阶段,我国在对河道综合整治工程的成本资金的控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与进步。成果的发展与进步大多源于技术人员结合国外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的思想观念的经验,成本控制符合我国国情和技术水平的发展。然而虽然在成本资金方面取得成果,但由于我国河道综合整治工程起步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落后许多,在管理模式以及核心预算体系中,跟发达国家之间有差距,所以在成本控制上还存在很多缺陷,不能够完美的对成本资金进行控制。

2城市河道生态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

2.1工程安全与经济性原则

在河道综合治理过程中,生态型水利工程不仅要符合人们的标准要求,还要确保工程的安全性与持久性,满足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对工程生态效应进行全面考虑,在深入研究生态水利工程经济性的同时,还要符合风险小、收益大的原则。

2.2提高河流形态的空间异质性原则

在创建大规模治河工程时,使得自然河流越来越渠道化,生态环境也变得非常单调,限制了河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河流形态的异质性是生态水利工程的重点内容,使生态水利工程满足自然河流的地貌要求,为生物群落多样化的恢复奠定坚实基础。

3城市河道综合整治的方法

3.1河道的水量保证

充足的水量是城市河道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但随着我国城镇城市化的范围不断扩大,造成城市河流的保水和补水能力日益下降;另一方面传统的河道整治模式将河道的断面规则化,并将河道的堤岸人为的渠化和硬化,传统的护坡工程侧重于工程安全和人类单方面的需求,设计时往往采用不透水的混凝土或浆砌石结构,因而忽视了河流的环境效应和生态补偿,导致河道的自净能力降低、生态系统破坏;此外,市政工程下水道的广泛敷设,使得本来水量就少的城市河道水量进一步萎缩。河道水量的保证主要依靠的是区域内水资源的充裕度。因此,为使河道的水量得到有效的保证,首先需要详尽调查分析该区域内水资源的分布现状,然后再根据掌握的水资源状况而采取相应的有效工程措施,如外调引水工程,地表水空间调配工程,地下水的配置工程等等。

3.2河道的水质修复

河道的水质修复又分为生态修复、物理修复和化学修复。生态修复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借助生物膜除污或土壤修复的方式进行,生物膜除污技术是使用天然材料或者合成材料为载体,在材料的表面形成一层特殊的生物膜,为微生物提供较大的附着表面,加快对污染物的降解作用;土壤修复的方法是通过种植特定的水生植物或湿生植物,利用植物根茎叶的生物作用吸收污染物质,以及土壤过滤有机碎屑。物理修复方法包括污染源截污、引水冲淤、底泥疏浚和调整河流的结构,截污对点污染源的河道具有很好的效果,必须有效的控制点源、面源污染,强调源头治理,针对直接排入河道的污染源采用管道引导排入市政污水管,经污水处理厂净化后,再排入河道中,一方面减少了水体的污染总量,减轻了河道自净的负担,又可以补充河道水量;引水冲淤是通过引入外部清洁水源(河流水、涌水等)来改善河道水质,这种方法简单有效,能在较短时间内消减河道的污染负荷、扭转水质的恶化,引水冲淤的实行,其前提条件是必须有充足的水源,并有可行的引入途径,因此这种方法需要依赖区域内的水资源状况;河道底泥疏浚是指将河道底部的淤积物依靠有效的方式清除出去,因此可以加大河道的过水断面,恢复河道的防洪、蓄水、灌溉和航运等基本功能,也可以消减河道底泥对上覆水体的污染贡献率,从而改善水环境并提升水质;调整河流结构,须对于河流的河道断面、护岸结构、河道岸线进行整体规划和统一控制,首先河流形态的设置需要基于原有水体形态,消除瓶颈,保持河道自然的弯曲形态,在满足行洪需求的基础上,保留水流的多样性,对局部冲刷较严重的地方可采用物加固的方式理提高抗冲能力,可有效的控制河岸线的发展,将河道较宽的水面处设置为蓄水功用,增加河道蓄洪涵水的能力,可以达到削弱洪水的目的,且对于发挥河流的景观和生态功用也有重要的意义。化学修复的方法则是利用化学等物质消除水体中的污染物,化学物质的种类繁多,针对不同的污染物,需采用不同的相对应的化学药剂来控制河道水质的参数,因为具有针对性,因此该方法在改善河道水质方面,具有速效、方便、效果明显等优势,但相对处理成本较高,且如使用不当,则可能造成水质的二次污染。

3.3景观设计

在城市河道生态综合治理中的应用在城市河道生态综合治理过程中,景观设计是其核心部分,是展现城市河道景观功效的关键因素,包含河道堤防设计、河道平面设计和滨水设施建设等。在设计城市河道平面时,要维持河道的自然形态,控制好断面的力度,以免和景观设计的生态特点不符。设计一个既能解决不同水位标准的河床,还符合防洪、防渗的基本要求,是河道断面处理的主要内容。对于平原河网水位来说,其浮动不大,可以借助矩形断面。梯形断面的占地面积小,通常情况下在人口数量多的城镇河道中应用广泛。复式断面的占地面积大,在较宽的山溪性河道普遍使用。河道堤防确保河道防洪功效的关键因素,在满足城市防洪标准的同时,又把堤防分成内堤和外堤。将草皮和树木种在河滩上,能够预防河滩被水冲击,保持河道的干净;另外还可以将休闲场所增设在河滩上,在一定程度上扩展视觉性。

结语:综上所述,加强河道综合整治力度,能够提高泄洪能力,降低旱涝灾害发生的概率,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改善水质,因此各级政府部门与有关单位必须给予重视,通过有效的治理与改造方式保证河道不断航。另外,河道治理是一项长期任务,不仅需要政府参与,也需要社会各方面的监督,形成政府与群众共同保护意识,严格控制河道整治管理关,保证河道综合治理有效,尽力修复河道原来的生态环境,从而提高河道环境的品质。

参考文献:

[1]钟福立.浅析城市河道综合整治与河道生态景观[J].农业与技术,2017,37(3):68-68.

[2]李鹏.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Z].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7.

标签:;  ;  ;  

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关键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